考古视野下的古代博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投骰子的惩罚图片搞笑 考古视野下的古代博戏

考古视野下的古代博戏

2024-07-16 01: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考古发现中,有一种比较有趣文物,它设计精巧,制作精美,既是古代的文娱物件,又被充当赌博器具。提起它的名称,大家可能并不陌生,但若问及它的源流,却可能鲜有人知。这便是古代的一种赌具——“骰”。

骰子(右侧)

从头话“骰”

人类从何时开始赌博,已经难以考证。但据现有的考古发现和相关研究来看,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前,在古印度和伊拉等地,已经出现了类似赌博的行为。当时的赌博方式,与今天流行的掷骰子比较相似。根据文献记载,我国在夏代晚期,也已出现了被称之为“六博”的文娱活动。有学者考证指出,这当与赌博类似。

骰子(仿制)

尽管早期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并不深入,但令人意外的是,在世界的不同地区,往往会出现相似的发明。这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特点。在一点,在赌具的发明和使用上,也体现得十分明显。尽管略晚于古代印度、埃及和伊拉克等地,但在我国在春秋时期也已出现了骰。

骰,又被称作骰(投)子、浑化,民间也称作色子,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是古人用于赌博和行令的器具。虽然我国的骰子出现较晚,但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春秋时骰子开始出现,在西汉时已经盛行,隋唐时则逐渐简化,并基本定形。

从考古发现来看,出土的骰子在材质和形制上差别较大。在材质上,有用兽骨制成的,有用木材加工的,还有铜质、石质和瓷质的;在形制上,早期的骰子差异较大,面数较多,已见有十四面体、十六面体和十八面体,看上去近于圆球,但棱面分明,至晋代以后,则逐渐演变成了六面体,与今天的骰子形制比较接近。除了材质和形状的差异,骰面上的图案或文字也有明显的变化。

清代骰子(传世品)

骰面所反映的古代博戏

博戏,亦即古代对赌博的别称。古代博戏的方式多样,种类繁复,曾被作为主要的娱乐消遣活动。早在先秦时期,便已经出现了斗鸡、赛马这样的赌博形式。而掷骰子,则是众多博戏当中的一种。

斗鸡

从目前发现的骰子来看,其骰面所刻画的内容不尽相同,可分为数字、文字和窝点三大类,其中窝点又可视为数字的简化和象征。骰面为数字的比较容易理解,当系通过骰面数字大小来决定胜负,而骰面为文字的骰子,则代表着一定的“惩罚”和“奖励”行为。比如,满城汉墓窦婉墓中出土的铜骰,有一骰面上写着“酒来”二字,当是用来行酒令的器具。

满城汉墓出土铜骰

除了单个骰子,还有成组使用的。例如在河南新郑的一处唐宋墓葬中,便曾出土有一组瓷质骰子,共计十个,而且形状和点数同现代骰子几乎一致。由此可见,至迟在唐宋时期,骰子应已成组使用,甚至于现代用法相差无几了。

我们今天所用骰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由此可见,赌博的历史可谓十分久远,古人的博戏也是非常丰富。当然,赌博具有十分严重是社会危害,是一种违法行为,必须予以抵制!

李荣海禁赌宣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