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抑郁症,点亮世间美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抑郁症短文简介 关爱抑郁症,点亮世间美好

关爱抑郁症,点亮世间美好

2023-12-11 22: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诊断“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1.心境低落

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轻者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兴趣减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典型患者的抑郁心境有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在心境低落的基础上,患者会出现自我评价降低,产生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常伴有自责自罪,严重者出现罪恶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出现幻觉。

2.思维迟缓

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自觉“脑子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脑子像涂了一层糨糊一样”。临床上可见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交流无法顺利进行。

3.意志活动减退

患者意志活动呈显著持久的抑制。临床表现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旁,或整日卧床,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严重时连吃、喝等生理需要和个人卫生都不修边幅,甚至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称为“抑郁性木僵”,但仔细精神检查患者仍流露痛苦抑郁情绪。伴有焦虑的患者,可有坐立不安、手指抓握、搓手顿足或踱来踱去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消极悲观的思想及自责自罪、缺乏自信心可萌发绝望的念头,认为“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种解脱”,“自己活在世上是多余的人”,并会使自杀企图发展成自杀行为。这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应提高警惕。

4.认知功能损害

研究认为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近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反应时间延长、警觉性增高、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空间知觉、眼手协调及思维灵活性等能力减退。认知功能损害导致患者社会功能障碍,而且影响患者远期预后。

5.躯体症状

主要有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躯体不适的体诉可涉及各脏器,如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出汗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也较常见。病前躯体疾病的主诉通常加重。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早醒,一般比平时早醒2~3小时,醒后不能再入睡,这对抑郁发作具有特征性意义。有的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少数患者表现为睡眠过多。体重减轻与食欲减退不一定成比例,少数患者可出现食欲增强、体重增加。

“抑郁症”不单只是这三个字般简单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未曾确诊过一例抑郁症。当世界为中国人“坚强的精神状态”而震惊,走近去了解时,才发现,中国人从未对抑郁症“免疫”,这种症状只是被“多愁善感”、“神经衰弱”、“胸闷气短”给包裹住了。

抑郁症患者的心声:“没人觉得我病了,他们只是觉得我想太多了。”

在传统文化的塑造下,我们所提倡的理想性格,浓缩着极强的坚持、勇敢、拼搏,但与此同时,它对敏感、柔软和脆弱投去了批判和鄙薄和眼神。或许正因为如此,即使在科学如此进步、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各类社交平台上充满“关爱抑郁症”的信息,但在大多数人的真实世界中,抑郁症仍处于一种几近“失语”的状态。特别在许多人眼中,抑郁症是一种“富贵病”,物质生活的提高让这一代“泡在蜜罐里的”年轻人缺乏坚强的意志,“矫情”“内向”“心理素质不行”成为打在抑郁症身上的各色标签。

抑郁症如同人们身体会出现疾病一样,人们的精神在遭受长期折磨或重创后,也可能会生病。精神疾病的发生,无关贫富、无关阶级、无关地位。

1987年,张国荣曾在自传中写道:“记得早几年的我,每逢遇上一班朋友聊天叙旧,他们都会问我为什么不开心。脸上总见不到欢颜。我想自己可能患上忧郁症,至于病源则是对自己不满、对别人不满,对世界更加不满。”

严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消极悲观的思想及自责自罪、缺乏自信心可萌发绝望的念头,认为“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种解脱”,“自己活在世上是多余的人”,并会使自杀企图发展成自杀行为。这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应提高警惕。

日报百科“抑郁症”

一 、人民日报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患,程度轻的可称为“精神感冒”,重症则有“隐形杀手”“精神癌症”之称。抑郁症的存在其实伴随了整个人类的发展史。随着时代和社会背景不同,抑郁症有着不同的定义和关注度。美国在1840年心理疾病普查时,首次将抑郁症列为七大心理疾病之一。

——人民日报《抑郁症不是小病》

二 、新京报

抑郁症用轻松一点的话来说(其实相当多抑郁症患者懂得运用幽默来调侃自己),患者是“三无人员”:自我感觉无助、无望、无价值。思维、行动、反应迟缓,就像背了座山,或者是生活在慢镜头的胶片世界里。有时候那座石山长在脑子里,越长越重,昏睡、失眠、健忘、早醒……一天比一天增多。所以除非你有过抑郁症经历,不要随便对抑郁症患者说:“我理解你。”遭遇误会、办事不顺、跌了一跤等这些世人皆经过的挫折,可以说“理解你”,抑郁症的痛苦程度普通人极难体会——脑袋里有座不断长大的山!

——新京报《不要对抑郁症患者说“我理解你”》

关爱抑郁症患者

Care for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美国医学会精神病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浏览社交媒体平台超3小时的青少年,患焦虑和抑郁在内的心理问题的风险要比其他人高出60%;超过6小时的人,其患病风险增加78%。

学会自愈——“抑郁症患者”:有时候,比起认可“我能行”,我们或许更需要适当地接受“我可能不那么优秀”。这并不是在摒弃努力和奋斗,而是当你已经拼尽全力都没有达到预期时,别否认曾经奋斗的价值、别否定自己存在的意义。

平凡,是绝大多数人生活的常态。烈酒固然芬芳诱人,或醇或淡的白牛奶,也有属于它的人生之味。

爱,看似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情感,但它或许是这个世界最纯粹、最美好的事物。爱的同义词有很多:认可、信任、支持,这些可以给予“抑郁症患者”远超物质帮助的积极力量,更多的是源于爱而非纯粹的理性。

正确关爱抑郁症人群:

当身边人表示难过和抑郁时,许多人惯以“要积极”“不要悲观,开心点”来劝解对方,殊不知,对于有的抑郁倾向者而言,他们所苦闷的,恰恰就是自己难以“坚强”、“勇敢”、“向上”。他们已经耗尽了全部的力气去抵挡那个黑暗的深渊了。

北大临床心理学博士徐凯文在研究“空心病”现象时,发现大多数人在临床上都会被诊断为抑郁症。“他们丧失了存在感和意义感,内心是空的,不能认同自己”,从而陷入无法抑制的自我怀疑和否定。

每个不曾经历过抑郁的人,都无法真正体会那种撕裂和绝望。但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的病症,都需要爱的滋养。或许他们因为害怕自己无法回报而拒绝爱、或许他们因为遭受太多伤害而否定爱,但在他们的心灵深处,一定是渴望爱的,在这个愈益原子化的社会,当有人愿意向你道出心中苦痛时,给予你的也是一份浓浓的信任。

— END—

编辑 | 大学生记者团网络部 蒋淑惠

审核 | 大学生记者团网络部 张晓蕊 张凯

文字和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潍坊科技学院大学生记者团

微信号:wkjzt2013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