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英雄联盟》历史,为《王者荣耀》之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手游王者荣耀好玩还是英雄联盟好玩 以《英雄联盟》历史,为《王者荣耀》之鉴

以《英雄联盟》历史,为《王者荣耀》之鉴

#以《英雄联盟》历史,为《王者荣耀》之鉴|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之前的《《曙光英雄》给《王者荣耀》敲响了警钟》一文中,笔者其实已经对《曙光英雄》的未来做出了判断:这款游戏的玩法缺乏创新,品质也不高,很难影响《王者荣耀》的地位。

其实游戏业从业者大部分都是这样的观点,《曙光英雄》免费榜登顶令人吃惊,但作为一个小厂无力撼动腾讯的霸主地位。

有一种观点是这样说的:(对曙光英雄)认真,你(王者荣耀)就输了。

也有从业者提到,当年同门兄弟《英雄联盟》手游也让《王者荣耀》稍微认真了一下下,但结果是:就这?

其实《英雄联盟》手游上线前,也对这个游戏发表过看法,如《LOL手游能突破王者荣耀的用户粘性封锁吗?》一文是这样写的。

当时,笔者并不认为《英雄联盟》手游国服会对《王者荣耀》产生威胁。

但是,《王者荣耀》在最近网络舆论上的口碑变化,在瑶新皮肤推出时的舆论发生引爆,让笔者嗅到一丝危险的气味。

如果是以前,比如《英雄联盟》手游上线前,笔者可以打包票说《王者荣耀》无懈可击,长期以来我都是这样认为的。

也许有的朋友认为《王者荣耀》哪怕天荒地老海枯石烂永远永远永远永远都是中国手游的第一名,我虽然觉得没有那么久,但目前还看不到有游戏能挑战它。

但自从瑶事件发生后,我不再敢说《王者荣耀》没有破绽。

至于原因,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LOL月活跃在一直上涨吗?

《英雄联盟》上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正式公布详细的玩家数据是在2014年,全球日活跃用户数2700万,月活跃用户约为6700万,而同时在线人数也已经突破了750万。

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数据,也是Riot公布的日活跃用户数最高值,而2014年后Riot就不再公布日活跃数据。

不过月活跃用户数还是持续上涨,在2016年Riot CEO接受采访时透露,《英雄联盟》全球月活跃用户突破1亿。

而在2021年10月,Riot宣布《英雄联盟》宇宙为设定的游戏月活跃用户数突破1.8亿。

注意哦,这里的主体发生了变化,从《英雄联盟》(特指端游)变为《英雄联盟》宇宙为设定的游戏,也就是包含《英雄联盟》端游和2021年10月国服开测的《英雄联盟》手游的月活跃用户。

所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英雄联盟》月活跃用户数从6700万→1亿→1.8亿,这里的统计主体发生了变化。

不过无论怎样,《英雄联盟》端游一直都是MOBA端游界的霸主,笔者也从国服公测玩到今年,每天都在给《英雄联盟》贡献日活跃用户+1。

只不过,我相信玩《英雄联盟》或者曾经玩《英雄联盟》的玩家都应该有所体会,身边一起玩的朋友是越来越少了。

再强大,也有软肋

这一切其实也在笔者的意料之中,在《英雄联盟》端游日活跃用户数最高的这一年,笔者写了一篇分析LOL潜在问题的文章《记《英雄联盟》的阿克琉斯之踵》,投稿到曾多次发表文章的《大众软件》上。

不过当时杂志社编辑觉得这篇文章在这个时间节点有些微妙,最终本文发表于《大众软件》2015年6月刊。

标题既然是“阿克琉斯之踵”,意思就非常明显,“阿克琉斯之踵”的意思是:即使是再强大的英雄,也有致命的软肋。

全文可见《【2015年旧作】英雄联盟的阿基里斯之踵》,2014年《英雄联盟》的辉煌毋庸置疑,但辉煌之下,有一些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却一直存在。

如文中提到的不方便和其他区的朋友一起玩LOL的问题,在2023年官方才姗姗来迟提出要做跨区匹配——意思是还没上线。

你说不能跨区匹配这个问题大吗?

说大不大,不影响恰好在一个区的老朋友一起玩;但说小也不小,遇到不同区的新朋友我们就玩DOTA2了。

不能跨区问题之外,笔者认为影响最大的是鬼蟹的提倡的“非指向性技能可反制”带来的上手门槛提高,以及高难度英雄高强度对普通玩家的压制。

(注:非指向性技能指有弹道、非必定打到敌人的技能,如新老潘森的Q就是非指向性技能和指向性技能)

上手门槛提高,对于老玩家而言自然是无所谓,但是对于很多水平不高的玩家,上手门槛的提高就是弃游通知。

很多文章都提到LOL上手门槛提高对水平一般玩家的影响,我相信Riot可能也关注过,也许他们最终统计的结果是这部分玩家只占很小一部分,所以修改了也没什么。

但实际上,上手门槛后有三类玩家退游了。

三类退游玩家

这里举个例子,笔者有一个只会玩大发明家的朋友和一个只会玩盖伦的朋友,他们玩的水平并不高,但因为是朋友所以我们会一起玩,输了也开心。

在大发明家的W技能修改后,只会玩大发明家的朋友坚持了一段时间,无奈之下退游了,后来我们和她玩游戏就不再玩《英雄联盟》。

而只会玩盖伦的朋友,虽然上手门槛没有影响到他,但后来LOL推出的佐伊等高难度高收益英雄,在高手手下不仅有灵活的位移还有极高的伤害,他再也没法从游戏中获得快乐,也退游了。

而有些朋友,比如玩大发明家的那个女生的男朋友,虽然水平很高,但也随着她女朋友退游了。

一、上手门槛提高后,水平一般的第一类玩家首先退游。

这很容易理解,他们就算能被高手带着上分,但已经从游戏获得不到乐趣了。

二、在鬼蟹指导思想下,高操作风险高强度收益英雄开始涌现,盖伦等低上手门槛的英雄被戏弄被暴揍,他们也退游了。

比如前面提到的佐伊,佐伊虽然操作难度高,但高手操作下其强控制高伤害也让对手苦不堪言,外服也有一批玩家指责佐伊这个英雄已经破坏了游戏的平衡,他们发起投票呼吁Riot删除佐伊。

后来佐伊当然没有删除,但这些玩家呢?我不清楚,也许还继续奋斗在瓦罗兰大陆吧?

三、最后就是最容易被忽略,但也是最重要数量最大的以社交为主要目的的玩家。

他们可能本身并不受这次上手门槛提高影响,但他们的社交对象退游,他们也随之退游。

尤其是在《王者荣耀》异军突起后,很多原本玩《英雄联盟》的高手也跑来玩《王者荣耀》,不是说他们觉得手游更好玩,而是这里有大量的社交对象。

这关王者荣耀什么事?

也许有人问,你说的是《英雄联盟》上手门槛提高,这关《王者荣耀》什么事?

本质上,无论是上手门槛提高,还是对局体验差,或是皮肤品质达不到价格,都是用户体验的一部分。

这次瑶皮肤事件,是以往玩家游戏体验差所积累怨气的一次爆发。

在事件刚发生时,笔者认为如果皮肤不好不买不就行了?像笔者的LOL卡特琳娜女帝皮肤,品质好价格低,其他皮肤如果不达预期不买就是了。

但是很多玩家留言甚至加笔者微信吐槽表示:《王者荣耀》不断加快推出皮肤的频率来赚钱,但游戏体验却长期得不到改善。

在玩家心中,皮肤并不只是皮肤,而是等同《王者荣耀》赚钱的手段。

直到瑶这款皮肤,品质却达不到玩家心目中的预期,最终事件的中心思想变为“王者荣耀只顾赚钱忽略玩家体验”,舆论引爆。

下一步怎么办?

目前《王者荣耀》已经承诺提升对局体验,但还没有正面回应皮肤问题。

于是《王者荣耀》面临的第一个抉择是:要不要修改真我赫兹·瑶的皮肤效果?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理解,你新设定了一个皮肤等级“无双”,把玩家的期待值拉得很高,但实际上并没有满足玩家的预期。

比如前面提到笔者所拥有的卡特琳娜女帝皮肤,定位是传说,但品质媲美终极皮肤,大家是赞不绝口,与瑶皮肤的口碑形成鲜明对比。

关于瑶皮肤品质的问题,总是要面对的,如果不做出对策,《王者荣耀》所建立的皮肤等级体系很有可能会崩溃。

本质上你是给一个本来没有那么高价值的物品(起码在玩家心中是这样)赋予了很高的价值,这里放一张图,懂得都懂。

结果就是,玩家对你的皮肤等级系统失去信心,不过笔者认为这个问题也不是完全无法解决。

第二个问题是个开放性的,以皮肤为核心的盈利模式,是否要发生一些变化?

这个问题要考虑的就比较多了,笔者认为以《王者荣耀》的体量和社交属性,可以发展类似于《蛋仔派对》的UGC及休闲游戏模式。

一个代表就是诞生了《DOTA自走棋》的DOTA2游廊,这个如果能做好,《王者荣耀》可能会有创历史新高的发展。

结语

用户体验不常被重视的一个原因是,细微的用户体验提升无法直接形成证明贡献的数据,而直接获得收益的行为却是实打实的业绩。

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做什么能有更多业绩,更快提拔。大公司要管理要重视KPI,更推动了忽视用户体验行为的加速。

于是大公司就给注重用户体验的小公司留出了机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