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少数民族传统织造工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手工编织品图片 湘西少数民族传统织造工艺

湘西少数民族传统织造工艺

2023-12-22 16: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湘西少数民族的传统织造工艺主要包括丝织工艺、棉织工艺、锦织工艺和编织工艺等。湘西各民族的民间传统织造工艺十分精湛,世代传承下来了许多织造工艺文化遗产。其中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就有“土家族织锦技艺”、“苗族服饰”、“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入选省级名录的除上述国家级名录外,还有“苗族花带技艺”、“竹编技艺”等;入选州级名录的除上述国家级、省级名录外,还有“湘西苗锦(芭排)技艺”、“土家服饰”等。

 

“土家族织锦技艺”于2006年由湘西自治州申报入选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项目已确定的传承人有叶水云(国家级、州级)、刘代娥(国家级、州级)等。

 

湘西酉水流域土家族织锦技艺主要分布于永顺、龙山、保靖、古丈四县的土家族聚居区。土家织锦,就是土家姑娘用一种古老的木腰机,以棉纱为经,以五彩丝线或棉线(当今也有用毛线)为纬,完全用手工织成的手工艺术品。

 

土家锦俗称“花”,主要有土花铺盖(土家语“西兰卡普”)和花带两大品种。其中西兰卡普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它采用“通经断纬”的挖花技术,分为“对斜”平纹素色系列和“上下斜”斜纹彩色系列两大流派。花带是土家锦中普及面更广的一个小品种,它采用“通经通纬”的古老“经花”手法,几乎不需专用工具,完全在织造者两膝间完成。

 

土家锦的艺术特色,主要是重表现,重创造,妙在神似,它色彩鲜明,跳跃,对比强烈,线条对称,产品经久耐用。土家锦色彩绚丽,多以深蓝或黑色作底色,再以艳丽的色彩来调和。这种清爽明快、艳丽华美的织锦,是土家姑娘出嫁时必须亲自织就的嫁妆,是衡量姑娘才华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土家先民对中原王朝的贡品,土家锦早在千余年前便进入皇宫大内,是土家与汉文化交流的物质手段之一。土家锦共有400余种传统图纹(西兰卡普350余种,花带50余种)。

 

湘西土家族织锦技艺历史悠久,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体现了中国少数民族织锦技艺体系的基本特征。

 

土家织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至少可以上溯到距今四千多年的古代巴人时期。作为土家族先民之一的古代巴人,除从事农业生产外,还善于纺织,其“桑蚕、麻丝”成为贡品。因而“禹会诸侯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巴蜀往焉。”(常璩:《华阳国志》卷一《巴志》(刘琳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版,第21页。)秦汉时期,土家族地区的纺织业有所发展,称它为“幏布”、“賨布”,土家先民以賨布交纳赋税。《后汉书·西南蛮夷传》记载,“武陵蛮织绩木皮,染以草,衣裳斑斓……”三国时期,在蜀国诸葛亮“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的决策下,土家族地区的人民逐步掌握了汉族先进的染色技术,编织出五彩斑斓的“土锦”。唐宋时期随着土家族地区与汉族经济交流的增多,土家族地区的纺织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女勤于织,户多机声”的社会风气,当时土家族的“幏布”被汉人称为“溪布”、“峒布”或“峒锦”。

 

元、明、清土司统治时期,土家先民用丝、棉织峒锦、峒被、峒巾、色彩斑斓,“作鹤、凤、花鸟之状”,以麻织“斑布”为衣。《大明一统志》载:“土民喜服五色斑衣。”“西兰卡普”是“溪布”最上乘的织锦,为朝廷贡品,图案多达200多种。它是以丝、棉、麻、毛线等为原料,一般以红、蓝、青色(黑色)棉线为经线,自由选择各色棉线、丝线或者毛线作纬线,用古式木织机、挑花刀(竹、牛骨制成),采取通经断纬反面挑织的方法手工挑织而成。

 

明清时期,西兰卡普工艺进一步发挥,西兰卡普被称作“土锦”、“花布”等,且大量用于服饰,逐渐形成独特的织锦程序。清同治年间编修的《永定县志》也说:“土锦绩五颜经线为之,文彩斑斓可爱,使用以为被,或作衣裙,或作巾,故又称‘峝巾’。”改土归流后,土家族西兰卡普的挑织技艺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土家族姑娘,从小便随其母亲、姐姐操习挑织技艺,姑娘长大出嫁时,还必须有自己亲手编织的西兰卡普作陪嫁品,以及婚后生小孩摇篮里的小儿被面、盖裙、背带等物,都得姑娘亲手编织,因而这种工艺得以发扬光大。此后,这种织锦技艺代代相传。清代永顺土家族文人彭勇行在《溪州竹枝词》中就赞美道:“溪州女儿最聪明,锦被丝挑脚手灵;四十八勾不算巧,八团芍药花盈盈。”土家姑娘在木制腰机上,放上“家机布”,以棉纱为经,以五彩丝线、棉线为纬,用一把牛角或一把金属刀(要求一端尖而略微上翘),敲打、绣织。土家织锦的工艺原始而复杂。土家织锦在织造上,沿袭斜织机的腰机式(把经线拴在腰上),眼看背面,手织正面,这就必须对纹样及色彩有娴熟的记忆和表现能力。传统的挑织方法,使经纬线浮沉均匀,结实耐用,光泽持久不败。

 

土家语(西兰卡普)”是一种土家织锦。在土家语里,(西兰)”是铺盖的意思,(卡普)”是花的意思,“西兰卡普”即土家族人的花铺盖。人们往往在“花铺盖”前冠以“土”字,以标示出这项民间工艺所包含的土家族民族特点。土花铺盖是受到土家族人民的珍爱,视之为智慧、技艺的结晶,被称作“土家之花”。按照土家族习惯,过去土家姑娘出嫁时,都要在织布的机台上制作美丽的“西兰卡普”,即土花铺盖。西兰卡普的特点是构图大方,织工精巧,花样丰富,色彩鲜明,热烈而古朴。

 

关于西兰卡普的起源和发展,史籍中只有零零碎碎的记载。《后汉书·西南蛮夷传》所说哀牢夷“织文革绫锦”的“兰干细布”,就是西兰卡普的前身,称“武陵蛮”有着“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衣裳斑斓”的习尚。土家族长于织作的悠久传统一直保留下来,直到改土归流前后,不论男女还保持着“喜斑斓服色”的习俗。一般文献上对于西兰卡普给予了诸种不同的名称:同治年间修的《龙山县志》云:土锦“绩五色线为之,色彩斑斓可爱。俗用以为被,或作衣裙,或作巾,故又称峝巾。”清嘉庆《永顺府志》云:“斑布即土锦。”“土人以一手织纬,一手用细牛角挑花,遂成五色。”所谓“峝巾”“土锦”以及“土绢、峝锦”等相似称谓皆指西兰卡普。

 

西兰卡普在土家族人民生活中有着实用的、礼俗的和审美的三方面的意义,不仅以经久耐用著称,而且是土家族婚俗中的主要嫁妆,客观上是女家经济地位的标志和女儿有无教养的凭证,在受人观赏的嫁妆行列和任人品评的新房陈设中格外引人注目。因此,土家妹子出嫁时都有自己亲手编织的土花被面,新娘父母以精美的土花铺盖陪嫁为荣,娶媳之家也以此来推测新娘针线活的巧拙贤愚。可见,西兰卡普的编织者绝大多数都是些从10余岁左右到20来岁的青年女子,她们正处于爱情萌芽及对未来满怀着希望和幻想的年代,特地从深山里找回红花、栀子、姜黄、洞洞树、五倍子等野生植物,制成染料,将自纺的棉纱染出各种颜色,稍有空闲就坐在木机旁挑花刺绣,在木机上的纬线里填上彩色纱线或丝线,织出别出心裁的图案花样。

 

西兰卡普最醒目的艺术特征是丰富饱满的纹样和鲜明热烈的色彩。西兰卡普的图案题材广泛,内容几乎涉及土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基本定型的传统图案已达200多种,有花鸟鱼虫、山川景物和吉祥的文字,还能织出民间故事、寓言等画面,题材选用与土家人生活和习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土家人与自然关系的生动写照。其图案纹样包括了自然物象图案、几何图案、文字图案各个大类,其共同的特点:一是几何图案占着较大的比例,即使是那些取材于自然物象的描写性较强的图案,为适应彩织而化成了由方形、三角形、直线等图形和线条所剪裁组成的几何图形了。如“岩墙花”有悟于山民以大小石块嵌迭为墙之理,“菜籽花”得于菜花的细碎;“泽罗里”体会于水波的起伏等等。二是图案纹样富于变化,就单幅被面(三幅为一床)来看,有大块的纹样,像“四十八钩”、“浪苦妹”之类,有小块的纹样,如“粑粑架”之类;有以长方形为主要纹样者,如“椅子花”之类;有以六方形为主要纹样者,如“钩花”、“二十四钩花”之类;有以八方形为主要纹样者,如“桌子花”之类;有在菱形斜格中安排主要纹样作四方连续者,如“小白梅”、“实心花”、“衣张盖”之类。被面两端的“档头”(又名“栏杆”,土家语叫(卡它)”)纹样也有多种,如常用的“月亮”、“猴掌”、“寿字”、“泽罗里”、“苏匹”、“扎土盖”、“藤藤花”等等,对整个被面图案有衬托之效。三是喜用吉利、喜庆的寓意和山区花草、鸟兽的母题如“凤穿牡丹”象征荣华富贵,“野鹿衔花”象征寿考千年,“万”字格以祝人万福万寿,“龙”以喻高贵显要,“福禄寿喜”、“长命百岁”、“富贵双全”等文字图案的立意就更为明显了。从中可以看到勤劳智慧的土家族人民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自己所生活的自然环境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

 

 

西兰卡普“四十八钩”

 

“苗族服饰”于2008年由湘西自治州申报入选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苗族服饰是中国乃至世界服饰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苗族古代服饰男女差别较小,一律是“色彩斑斓布”,上身穿花衣,下着百褶裙,头蓄长发,包赭色花帕,佩以各种银饰。清代“改土归流”后,政府规定“服饰宜分男女”之后,苗族服饰男女差别逐渐明显。男子服饰简洁实用,而苗族妇女的服饰则十分精美复杂,绚丽多彩,丰富多样,为其他民族所罕见。沈从文先生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把苗族妇女服饰誉为“中国服装史上的活标本”。(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由于历史的原因,苗族历史上不断迁徙,且支系繁多,分布很广,妇女服饰明显表现出地域的差异,区别较大,同时,也因年龄、场合而有所不同,但总的形制有共同的特征:上衣多为绣满花纹的窄袖、大领、左右衽或大领对襟短衫,下身穿长短不一的百褶裙;图案花纹不尽一致,但母题内容和制作方法大体相同;多刺绣、挑花、织锦、蜡染、银饰等装饰。衣裙的颜色主要是红、黑、白、黄、蓝五种,基本保持其先民“好五色衣服”、“衣裳斑斓”(范晔:《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卷八十六。)的传统。用料多为棉、麻、毛织物。头饰多种多样,发型虽有所不同,但保留的古风颇多。湘西苗族妇女服饰的形制又有不同的特点,她们上穿圆领大襟短衣,下着宽脚裤,衣之环肩、襟边、袖口及裤脚边缘镶绣花边装饰,包头帕。

 

湘西苗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服饰艺术,其中又以凤凰、吉首、花垣最具代表性,基本保持了独特完整的服饰文化体系,其他地区的服饰亦各具特色,并多与其他民族服饰文化渗透融合。湘西苗族服饰在头帕、男女装、围裙和银饰等基本形制方面都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苗族喜爱头帕有其丰富的社会现实基础和心理基础。苗族非常重视一个人的头部,认为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包头帕是一种服饰方式,也是一门传统艺术。其谚语有“姑娘样子好,花花头帕少不了”、“选郎没有巧,头帕要包好”之说。湘西苗族男子喜爱青黑色帕,缭绕头部至少需挽五六道,前后包成人字形,大如斗笠。放顶露外,悬帕一端,吊在耳边。湘西苗乡女子喜用青色丝织皱帕包头,发不外露,平正不偏斜,末挽一道要齐额上。凤凰地区的苗族则多喜爱用土布花帕。

 

湘西苗族的男子服饰相对于苗族女性服饰要简单许多,一般是包头系腰,1949年以前满襟多于对襟,满襟无领右开口,衣较宽松。现今主要是有领的对襟,衣短袖窄,安布扣七颗。裤大而短,长仅过膝。衣裤均喜用深毛蓝,青年夏装亦有采用黑白相间细条纹土布或湖蓝色的布作面料。冬天腰缠青布帕,打青蓝色绑腿。由于苗族男子大多在外从事体力劳动,服装宽松简单,无常服、礼服和盛、便装之区别。

 

“改土归流”前,湘西苗族妇女普遍系“百褶裙”,裙长而宽,缝成折叠,下脚边沿,满绣花纹,缀花辫,五光十色,鲜艳美观。系于腰上,围满下身前后,行路时摇摆多姿,风姿娉婷。此裙苗乡仍存,只是在祭祀、重大的庆典方穿之,故称祀裙。“改土归流”后,苗族女装也随着劳动生产的发展,逐渐在演变,在地域上产生了不同的特色。湘西苗族女装主要有三种,即以凤凰为代表的“云肩式”,花垣、吉首一带的“胸襟式”及泸溪一带的挑花服饰,但它们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衣服腰大而长,襟长至股,袖宽大,上衣无领,右开口为偏襟,布纽扣五颗,腰系花带和腰裙。裤子短,裤脚大,袖口与裤脚口有花边、黑色栏杆及小辫子装饰。

 

湘西苗族围裙分为高腰围裙和低腰围裙,凤凰一带的苗女喜爱高腰围裙,吉首、花垣一带的苗女喜爱低腰围腰,两种围裙均为已婚妇女装束。平常穿着是为了劳作时保护围裙后面的衣服不被弄脏;逢年过节或走亲访友穿着,主要用于盛装服饰或显示女红技艺的刺绣水平。

 

银饰是湘西苗族妇女喜爱的传统装饰品,至今仍十分讲究佩戴。大致分为头饰、项圈、手饰、挂饰等。头饰有两种,一种是银帽(又称接龙帽),上有帽花、龙凤、关刀、梳子、簪子、髻子花等装饰。一种是在头帕前后有银帽檐装饰,上用银丝悬挂树叶、铃铛、果子、银花等多种银饰。项圈有轮圈、扁圈、盘圈等,其中,轮圈似青藤缠树,象征爱情,多为青年男女定情之物。手饰多为银镯或铜镯,手指配有银质戒指。挂饰,如衣服上佩胸花、针筒、牙签、挖耳、长命锁、仙桃等。(关于湘西苗族银饰将在后文专门论述)。

 

湘西苗族服饰在色彩方面具有尚青和装饰配色艳丽等特征。湘西苗族男女生活服饰皆以青色为主,常用土靛染的家织土布为面料。苗族女子服装除了青蓝色外,还以群青、湖蓝等深色布料为底色,在领口、袖口、裤脚口等处用黑色宽边衬托,再镶以各种花瓣及刺绣纹样,显得浓郁、绮丽而不失庄重、典雅。在苗族服饰的装饰配色中,红、橙、黄、白、绿、紫等色被黛帕(苗语:姑娘)们大量使用,其中以红色系为主。苗族服饰的刺绣是在衣服领口、袖口、裤脚边等部位,大多以黑色或湖蓝色、绿色布为底,设色大胆、对比强烈,使人不由得想起漆器和漆画。也许是因为渊源于楚文化,苗绣有如在夜空中嵌缀起五颜六色的彩虹,那充满神秘意味的黑底,加上晕变的针法处理使平面的色彩变得更有层次。

 

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苗族妇女以编织、刺绣、挑花、盘花等表现手法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装饰风格。苗族服饰纹样丰富多彩,异彩纷呈。它作为女红技艺的显示,是苗族女性文化审美观念的集中和传承。从湘西苗族服饰纹样的造型特征看,大体可分为拟形图案与抽象几何纹样两种风格,拟形图案让人一目了然其所描绘对象的形象特征,以概括、简练、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经手工刺绣,造成一种既古朴又绚丽多彩的效果。抽象几何纹样以点、线、面等几何因素将自然形象进行抽象、概括、变形,形成有规律的几何花边纹样,再经手工编织、十字挑绣,显得单纯素雅、朴实自然。从服饰纹样的母题来看,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取自大自然的题材,以日、月、星、辰和动、植物为主体;另一类是龙凤等神灵性动物题材,图案之中透露出其“万物有灵”的思维特征。湘西苗族妇女以她们的欣赏习惯和方式,将这些自然物象装饰得更富情趣,更具理想化。

 

湘西苗族妇女服饰的制作工序工艺十分复杂,一套服装缝工、绣工需半月左右才能完成。其中布料的选用和裁剪是基础工程,而滚边绣花和花带、围裙配置则是“锦上添花”,甚至决定着服装质量的好坏和着装品位的高低。因此,苗家妇女在服装的滚边绣花、编织花带围裙所花的功夫最大。尤其是苗族妇女的嫁衣制作更是苗族服饰中的精品杰作。

 

湘西苗族服饰保持了浓郁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特色,体现了苗族人民独特的审美心理与审美理想。苗族服饰作为苗族历史意识与乡土情结的一种传达,被誉为是一部穿在身上的“史书”,是苗族传统民族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周成华:《湘西苗族服饰简考》,载《光明日报》2005年9月14日。)

 

“苗族花带技艺”于2008年由花垣县申报入选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是石菊香(花垣县麻栗场镇沙科村人)。

 

苗族花带技艺亦称“打花”,主要流传于湘西花垣、凤凰、吉首、保靖等县苗族地区。苗族花带分丝打和线(棉)打两种。制作工具为一剪刀形的凳式木架和水牛角制成的挑子,也有用铁、铝、铜等金属做成。图案纹样变化多端,构图精美瑰丽,有双凤朝阳、龙凤呈祥、二龙抢宝、凤穿牡丹、狮子滚绣球、喜鹊闹梅、蝴蝶采花及鸡、鱼、蛙、兔和梅、荷、菊、兰、石榴、桃子等动植物形状约50余种。花带色彩讲究对比,以红、绿、黑、白等色为主,鲜明、协调、古朴。苗族花带长度视用途而定,小孩背带长约5尺,围裙花带和绑带约2.5尺左右。也有挎包带、腰带等。苗族花带还是苗族年轻姑娘送给意中人的定情信物。湘西苗族花带制作技艺有许多著名的民间艺人,如花垣的石菊香、龙洞金、吴显莲、古丈的石连香等。(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志丛书·文化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191页。)

 

“竹编技艺”于2008年由保靖、永顺两县申报入选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是姚本顺(保靖县比耳镇比耳村人)。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有丰富的竹子资源,竹子与湘西各民族的日常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孕育了千姿百态的民间竹编工艺。

 

竹编技艺是湘西土家族苗族人民的传统手工技艺。所用竹子都是就地取材于本地的楠竹、毛竹、水竹、山竹等。湘西少数民族的竹编制品主要是日常生活用品,种类繁多,有筐、笠、篓、箕、筛、簸、箱、笼、席、撮等百余种。湘西人编织竹篓、竹篮、竹筛、竹箕工艺十分精巧,造型美观大方,且坚固耐用。菲薄如纸的竹篾柔软如丝,清香沁鼻,编织时竹瀑在匠人手中喷吐翻飞,煞是好看。千姿百态的竹艺产品,凭着艺人的丰富想象和无比创造力编织成清丽而富于诗意的奇特花饰,使观者无不啧啧赞叹。这些篓、筐、篮等竹艺精品,不仅以工艺造型而著称,而且是各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尤其是生活在山里的土家苗族同胞,更是篓不离背、筐不卸肩。

 

湘西竹编工艺十分独特,要完成一件竹编制品,需要经过锯竹、劈竹、剖篾、削篾、刮篾、蒸篾、煮篾、编织等多道工序。在湘西民间,竹编师傅被称为篾匠,技艺高超者可在一件竹器上编织出千姿百态的图纹花样。湘西竹编技艺都是世代相传,有着高超竹编技艺的能工巧匠遍布民间,有的编织的竹器“簸箕能接浆,竹席可隔水”之说。保靖龙溪坪的彭庭明,龙山里耶的李云富、李传六,永顺王村的胡廷贤等都是民间竹编著名传人。

 

此外,湘西少数民族传统织造工艺文化遗产还有被列为湘西州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湘西苗锦(芭排)技艺”、“土家服饰”等。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