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改革应时之需 转型发展方兴未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房宁政治学家有哪些人 创新改革应时之需 转型发展方兴未艾

创新改革应时之需 转型发展方兴未艾

2023-10-24 09: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社会科学工作者,尤其是政治学者的基本功是调查研究,是对国情、党情、民情、世情的了解。理论工作者要追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否则就会一片迷茫。通过一年来创新工程实践,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这点。

  “识时务者为俊杰,创新就是最大的‘时务’。”政治学所所长房宁如此评价创新工程实施的意义。创新工程是一种转型,从院到所,从风气到科研到管理,方方面面都为之一新。站在新一轮改革浪潮的前端,房宁敏锐觉察到了其中的机遇与挑战,他向记者娓娓道出政治学所历经一年创新改革发生的种种变化,以及他关于创新工程的深切思考。

  1 作风改 成果出 方法变

  《中国社会科学报》:首先请您谈谈,创新工程实施后,政治学所都有哪些新变化?

  房宁:回顾去年以来政治学所各项工作,总体看,进入创新工程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有没有创新工程大不一样。如果你看我们所每位上岗人员的创新工作日志,就可以感受到,创新工程给我们所科研、管理及工作状态、精神面貌等各方面带来的新变化。

  最明显的变化体现在工作状态和精神面貌方面。过去大家虽也在做科研,但没有十分具体的标准和目标,什么叫完成科研任务?书稿、文章写出来就行,发表了就算,时间要求宽松。大家习惯地认为,学术研究乃荒江野老,素心清谈之事。过去科研人员不能说没压力,但压力是抽象的。久而久之,科研工作流于松懈。这也是我院许多科研项目久拖无法完成的重要原因。创新工程实施后,科研管理的改变,直接带动了所内科研氛围和工作作风的转变。

  第二个变化体现在科研成果上。创新工程确实有助于产出更多新成果。去年,我们所牵头进行了3项全国范围的大规模调查,这是政治学所建所以来前所未有的。“公民政治参与度调查”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许多基本的关键数据,“政治认同与政治稳定问题调查”涉及的内容敏感而又重要,“中国人民主观的经验性调查”则偏重学术性。这几次调查无论在科研难度、工作强度、组织管理及最终成果上都可圈可点。

  在政治学的比较研究方面,我们也初创佳绩。比较研究是政治学三大基本研究方法之一,也是战后60多年来国际上政治学的主流研究方法,对于今天中国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当今中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研究那些已经实现现代化、进入所谓“后现代”的发达国家,以及刚刚进入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家,对于全面、深入认识当今和未来的中国大有裨益,尤其为社科院这样以战略性、前瞻性研究为主的智库机构所需要。

  到目前为止,由我所牵头的“政治发展比较研究”课题组,完成了对亚洲9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发展经验的比较研究。通过研究,我们基本搞清了亚洲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政治发展的基本规律,初步完成了对这些国家政治转型的动力学研究。今年,这项研究不仅要基本覆盖亚洲主要国家,还将延伸到欧美等地区,最终希望能对全世界20个左右不同类型的国家进行系统考察研究,深入探索工业化、现代化条件下的政治与政治发展规律问题。这样的研究以前在中国不可能也没能力做,如今的国家与时代为我们创造了条件,创新工程给予了我们历史性的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机会,完成这一具有重要实践和理论意义的工作。

  第三是研究方法的转变。囿于历史条件,过去的政治学主要是文本研究,重书本、轻实践。但事实上,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公开的制度,即可以从文本上研究的宪政体制;另一个是隐蔽的制度,即宪政体制下实际运行的政治权力结构,而这往往无法通过文本加以研究。如果仅遵循中国传统的政治学研究路径,不仅无法解答现今世界许多国家政治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即使在中国的实际问题上也很难说清。

  因此,政治学研究必须超越文本为上阶段,深入社会实践,从实践中观察和了解政治权力结构;既要研究公开的制度,也要研究隐蔽的制度以及社会结构。若要实现这一转变,需有大量的实证、经验性研究作支撑,即我们常说的“用脚底板做学问”。这正好与创新工程的要求不谋而合。创新工程实施后,大家纷纷走出去,下基层,积极践行“走转改”,增长了见识,增加了学术底气。

  第四是年轻人才队伍培养的转变。政治学所的研究队伍相当年轻,一半以上的研究人员在40岁上下,“80后”也不少,这是我们的优势,预示着这个所的光明前景。他们的优点是在学校接受了比较系统的知识教育,但还需要培养、锻炼。在现行教育体制下,他们对社会了解少,对实践陌生,头脑中仅有一个“观念的世界”。他们来到中国社科院这个正在向现代智库转型的研究机构,一时还适应不了。智库学者与高校的普通学者不同,普通学者重在知识的梳理、总结和传播,而智库学者重在问题研究,强调创新知识,发现原本不知道的东西。

  因此,对于刚到社科院的年轻人,我们要求他们首先必须“走出去,沉下去”。在我看来,年轻人不跑十年路,没有十年的系统调研,不把头脑中“观念的世界”逐步转化为“经验的世界”,就很难摆脱人云亦云的状态,难免在各种眼花缭乱的理论、学说面前懵懵懂懂,遑论支配、驾驭和创新。

  2 注重过程管理 注意管理细节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管理机制方面,政治学所如何保障创新工程的有效落实?

  房宁:首先,领导要起带头作用,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创新工程谁都没干过,难免有不适应、没做好的地方,但态度要端正,工作要努力。

  其次,全所要形成“一盘磨”,而非“两张皮”。去年,虽然我们所只有1/3的人进入创新工程,但全所科研工作都以创新工程为中心。两次大型调研,无论是创新工程的上岗人员还是没有上岗的人员都积极参与其中。

  在管理方面,我们最深的体会还是在过程管理上。过去,我院科研管理也有一套做法,但坦率说,从院到所都不太注意过程管理,科研项目常常是一定几年,任务一下达,经费一发,就不管了,号称“十年磨一剑”。“十年磨一剑”的精神要有,但万一十年到了,“剑”没磨出来怎么办?因此,我们应加强过程管理,这符合创新工程的要求。

  为了加强过程管理,我们想了一些办法,如要求细化科研计划,事先做好路线图、时间表;课题组把任务分解到每个单元,按单元进度进行管理。为此,我们要求从首席管理到每个上岗科研人员都写工作日志,既便于做好日常工作,保证进度,也有利于总结经验。这种做法其实是管理学常用的,美国智库学者大都有记日志的习惯,许多科研项目、招标工程,都要求承接、承办者提交工作日志。当然,刚开始,一些同志不太习惯和理解,但我们认为这是符合智库学者要求的,坚持要求大家记工作日志,改变过去随意懒散的工作作风。我们将把去年本所上岗人员的工作日志集结成册,作为科研资料保存,目前正在整理当中。

  3 思想认识尚需进一步统一

  《中国社会科学报》:创新工程实施过程中,是否遇到一些难点或挑战?

  房宁:难点主要还是在观念上。院领导一再强调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我原来也以为讲了很多,大家在认识上应该没问题了。但从创新工程实施一年的情况看,的确还有必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我们应当意识到,创新工程对于我院来说是一大转型。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的需要。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随着一个大国的崛起,一个国家必然要兴起智库这个行业。在迅速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正在崛起。战略规划与研究,对于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十分必要,智库将是未来中国的一个朝阳产业,中国正处于这个过程的开始阶段,我们正好赶上这个潮流,但很多同志对此尚未真正意识到。

  过去传统研究范式中一些概念还在模糊着我们的认识,甚至存在争论。比如,究竟应当注重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对策研究?其实这是个假命题。基础理论研究和对策研究是分不开的,更不应在观念上将其对立起来。哪有脱离基础理论的对策研究?基础理论研究也要联系实际,从时代的进步中获取灵感,汲取营养。二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对于政治学尤其如此。

  进一步讲,究竟什么是基础?理论还是现实?在我们所处的时代,社会科学的基础不见得是理论。我认为现实问题的研究应当是基础,是前提,离开了现实问题研究和经验性研究,理论研究就是空洞无用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变动的时代,实践走在了理论前面。在我看来,当代中国的理论研究基础是现实问题研究,是经验性研究。社会科学工作者,尤其是政治学者的基本功是调查研究,是对国情、党情、民情、世情的了解。理论工作者要追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否则就会一片迷茫。通过一年来创新工程实践,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这点。

  还有一点需要统一认识,即待遇方面。不能把创新工程的“智力报偿”看成是一种改善生活待遇的手段。创新工程确实改善了待遇,但其意义绝不仅在待遇改善,不是让大家去分一点利益。待遇是保障手段,不是创新工程的目的。创新工程的目的是推动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持。因此,不论上岗与否,大家都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创新上。目前在这方面,我们确实还存在一定困扰。我们今后要努力做工作,通过创新实践逐步改变这种局面。

  《中国社会科学报》:政治学所对创新工程未来的实施有什么设想和规划?

  房宁:感谢院里和学部对我们所去年创新工程工作的肯定,今年我们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创新工程,将创新工程的人员进入比例扩大至73%。

  在科研方面,今年政治学所创新工程准备设立5个项目组,围绕中国政治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研究更多问题,出更新更好的成果,更好地实现“三个定位”的要求。在我个人所关注的政治发展比较研究方面,我希望总结好亚洲10国调研,进一步进行理论归纳和提炼。我们正在考虑根据自己调研的发现和感受,研究、建立一套政治发展的指标体系,为国别研究、政治发展比较研究提供一个理论框架和支点。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