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我国周边环境安全问题的重要意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我国面临的周边安全问题作文 研究我国周边环境安全问题的重要意义

研究我国周边环境安全问题的重要意义

2024-06-26 07: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我国地缘环境的基本情况         国家的地缘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以及与地理密切相关的国家关系等因素。①新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所处的安全状况和面临的安全问题最复杂的战略主体。我国地处亚洲东部,陆上有15个邻国相接壤,与8个国家隔海相望,地处亚太地区的中心位置,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了周边环境的复杂性。我国地缘环境可谓先天不足,有后天难补的一面,但也有后天可塑的一面。我国拥有世界第二长边界线,陆地边界长达2.2万公里,海疆线长达1.8万公里,邻国众多,强邻不少,领土领海问题自然存在各种分歧。         (二)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自身的发展以及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变化,周边外交在我国外交全局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争取一个良好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是我国整体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上来看,周边国家是我国维护主权权益、发挥国际作用的首要依托。我国周边多为发展中国家,与我国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有较多共识。从经济上来看,周边国家是我国对外开放,开展互利合作的重要伙伴。周边国家是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和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地区。综上所述,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建设的重要保障。因此,维护我国周边环境安全意义尤为重大。         二.我国周边环境安全的现状         国家周边安全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安全状况和态势。安全概念涉及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内容。客观上是指不存在外来攻击的现状或现实,以及消除威胁的能力;主观上是指一种心理感受,即一种安全感。周边安全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的各种周边性外部因素的总和。②对我国安全环境复杂性的基本判断:总体稳定,局部严峻,安全问题趋于复杂且风险加大。         三.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威胁         目前,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有:恐怖主义、宗教权端主义、民族分裂势力、领土纠纷、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一)我国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         一是美国成为影响周边安全环境的最主要因素;         美国对我国构成的威胁是最大的、全局性的,也是长期性的。历史上,美国曾经对我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并对我国进行过战争较量。中美建交后,两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但从美国的国家性质、战略目标特别是两极格局总结后的政策来看,美国的两派,无论是遏制派,还是接触派,其实质都是在企图延缓中国上升为世界强国地位的的速度。为此,美国在我国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制造事端,甚至鼓动、唆使我周边国家与我对抗,从而成为我国周边环境中对我威胁最大的国家。③         二是日本对我国周边环境存在现实和潜在的安全威胁;         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目前正处于转型过程,其走向将直接牵涉到我国的东部安全。而近几年日本在对外政策上加快谋求政治大国的步伐,强化日美同盟,防范和牵制我国的行动不断升级使中日关系陷入低谷。日本政府对周边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强硬态度,严重影响了地区的稳定,其在历史问题上的错误态度也引起众多国家的不满。近几年围绕“钓鱼岛领土主权”问题,我国渔民时常手段侵扰,争端时有发生。虽然我国从大局出发,采取理性负责任的态度,但伴随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在中日关系的重新定位过程中,矛盾和摩擦无可避免。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任重而道远。         三是周边其他国家对我国的威胁;         中国海上力量的发展随着航母的试航进一步引起周边国家的警惕和关注。应对中国崛起引发的地区力量失衡,已经成为美国与周边国家最重要的课题和挑战之一。周边国家在安全上依靠美国,经济上力图分享中国经济成果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         四是印度对我国领土的侵犯和威胁;         中印两国围绕边界问题纠葛多年。中印边界问题既是英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酝酿造成的,又是印度扩张主义膨胀的结果。中印边界从未划定,两国也从未签订过中印边界具体位置的条约和协定。但是中印之间有一条传统习惯线。该线长约1700千米,争议面积约12.55万平方千米,印度侵占9.2万平方千米,占争议面积的74%。印度对华军事战略趋向:一是对我确立“攻势防御”的战略思想,二是加强边界战场建设,实施重兵部署。三是加强对华核威慑。④         五是恐怖主义的现实威胁         现实威胁,是指现实国际关系中业已存在的威胁。对付现实威胁,是国防建设的基本着眼点。⑤恐怖主义是威胁我国安全环境的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         (二)我国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主要来源地区--“三大方向和两个重点地区”。 三大方向:东北亚、中亚和海洋,既紧密联系,又相互交叉。         1东北亚方向:影响我安全环境的主要有两大问题,一是朝鲜半岛问题,二是日本问题。 如果说朝鲜半岛在我周边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仅次于台湾海峡的话,那么日本对我国家安全的威胁就仅次于美国。         2中亚方向:对我国安全来说,中亚方向的安全隐患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三股恶势力”的威胁;二是中亚五国未来的政局走向。特别是美国和西方势力正积极插手中亚国家的事务,企图发动一连串的所谓“颜色革命”,大力扶持那里的亲西方反对派通过“合法程序”的选举夺取政权,使独联体面临解体的危险,也使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主导地位和核心作用被大大削弱。欧亚大陆地缘政治格局正在发生有利于西方的重大变化。这对以中俄为主导的上海合作组织、特别对我国的西部安全环境来说,无疑是新一轮的巨大冲击。         3 海洋方向: 美韩及美日军演对我国领海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同时是对其军事的炫耀,是对我国及朝鲜的严重挑衅。南海问题上,目前我国南海大部分岛屿被邻国分割占据。夸大南海争端既是美国加大亚太战略投入的抓手,也是周边国家平衡中国影响力和塑造中国未来走向的重要手段。南海争议已经成为中美战略较量的焦点,也将成为过去几个世纪以来西方世界主导权转移的一个信号。我国原为南海问题的长期稳定与互利合作而努力,但从目前来看,实现这些问题的公平合理解决,尚需长期艰巨的谈判。         5 两个重点地区:1.台湾海峡。近年来,台湾岛内的政治生态持续恶化,台独势力铤而走险、制造台独重大事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连宋访问大陆以后,两岸关系虽出现了某些缓和迹象,但总体严峻的局面没有改变。台湾问题仍处于可能爆发严重冲突的高危期。近来,美日联手干预台湾问题的势头明显加强,这对我“遏独、止独”的战略意志、决心和战略能力都是历史性的重大考验。2.钓鱼岛。钓鱼岛的历史遗留问题及现今问题也是中日关系不断紧张的原因。         三.我国国家安全政策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发展与安全的统一,统筹兼顾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加强国家战略能力建设,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推进同各国的安全对话与合作,反对扩大军事同盟,反对军事扩张。不管现在还是将来,不管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永远不称霸,不搞军事扩张。         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把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与安全,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和保护人民利益放在于一切的位置,努力建设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国防和强大军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国的统一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国防政策的基本内容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⑥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一贯坚持和平发展,坚持睦邻友好外交,这既是中国根本利益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更是中国国际责任的现实体现。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