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季陶与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我为学校题写校名 戴季陶与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

戴季陶与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

2024-06-05 19: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北校区3号教学楼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这座1934年4月20日奠基、1936年秋季告竣,高7层,占地4亩(0.27公顷)的大楼曾被称为西北第一高,上有戴季陶亲笔题写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校名。

  许多师生驻足3号楼前,不仅要问,戴季陶何许人也?他怎么会为“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题写校名呢?

  先介绍一下戴季陶。戴季陶,名传贤,号天仇。祖籍浙江吴兴,1890年生于四川广汉。1905年留学日本,参加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在上海参与创办《民权报》,投奔孙中山。“五四”初期在《星期评论》上撰文宣传新思潮和劳工运动。后忙于证券股票交易,与陈果夫等合办“恒泰号”交易所,从事投机生意。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发表《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孙文主义的哲学基础》等文,反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反对阶级斗争和工农运动,受到瞿秋白等人批判。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任南京国民政府委员、考试院院长,长期充当蒋介石的政治谋士。“九•一八”事变后,任特种外交委员会(亦称对日问题专门委员会)委员长,系“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炮制者之一。1948年底,南京国民政府濒于崩溃,由南京迁往广州,1949年2月11日戴季陶在广州于绝望中吞服大量安眠药自杀。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戴季陶是国民党元老,也是顽固的反共(产党)分子,在我校3号楼题字的就是他。戴季陶这个人虽然是反共(产党)分子,但他对开发西北、对创办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却是有贡献的。

一、倡议建校   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筹备的20世纪30年代初期,正是我国处于“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时期。日本侵略东北,西北连年灾荒。在国难当头的情况下,一些社会知名之士,发出“建设西北、开发西北”的呼吁。国民党政府在内外交困中也提出“兴学兴农”。1932年春,时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的于右任、立法院院长的张继、考试院院长的戴季陶及杨虎城、辛树帜等,倡导“要在中国旧文化发源地上建立中国新文化”。

  1932年3月,国民党在洛阳召开了“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 全会通过决议,决定“以长安为陪都,定名为西京”,并随即成立了以张继为委员长的西京筹备委员会。戴季陶在洛阳参加“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后,赴西北各地“视察”。在西安时建议在陕西设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5月,戴季陶在西安作《建设西北专门教育之初期计划》书,对发展西部教育提出具体建议。

二、筹备建校  1932年10月27日,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第327次会议决议原则通过了于右任、戴季陶等人提出的“筹建建设西北专门教育初期计划议案”,成立了“筹建建设西北专门教育委员会”。12月14日 ,上述“委员会”更名为“建设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筹备委员会”,并在国民政府教育部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会议“公推戴季陶、于右任、张继三人为常务委员”,并讨论了“筹委会章程、办事细则,决定经费”等。委员会由戴季陶召集。

三、查勘校址

  1933年1月,开始择定农专校址。1月至3月间由陕西省政府初选拟定于咸阳高堡子一带,经南京“筹委会”派员查勘,认为与设立农专条件不合,工作停止。

  5、6月间又进行了复勘,经于右任、杨虎城、戴季陶、焦易堂及农林专家多人一再履勘,又向周至、眉县、武功一带选择校址。选校址在武功境内“先为于(右任)焦(易堂)所提倡”。后经过比较,认为在武功境内查勘适当地址为宜。认为武功是“后稷之遗迹所在地”;“周秦汉唐之际,化物蔚然”;此后“千余年来,虽文化寝衰,而土地肥沃,山川雄伟,依然如故”。经在武功县境内各处查勘,历时半月有余,选择了武功县张家岗(今杨凌)为校址。最后由张继复堪,认为可行。戴季陶即作即详述勘查经过,报筹委会核准进行。

  为校址选定问题,戴季陶曾于1933年5月25日、6月4日分别提出《关于改定校址及工作进行之意见》、《为改定校址及推进工作事呈政治会议文》,报请核准,后经批准同意。   7月,于右任、张继、戴季陶三位常委电聘王玉堂为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筹备主任,于武功成立筹备处,开始购买土地,采办建筑材料,进行各项工程,并着手成立农、林、园艺各场。

四、为学校教学大楼奠基

  1934年4月,戴季陶到西北,视察交通、水利、农业和教育,为开发、建设西北作准备。4月20日,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大楼(今3号教学楼)奠基典礼隆重举行,宣告了我国西北第一所高等农业学府正式成立。戴季陶,“筹委会”委员王应榆、焦易堂,武功县各机关学校的代表,西安和附近各县的来宾共二千余人参加了奠基典礼。

  戴季陶祝奠基词。祝词说:“民为国本。”“食为民天。炎黄立国,首裕民食。姜原后稷,弘兹天职。”“树德务滋”。“树基务坚。木贵松柏,宝重金刚。坚贞之性,百物之良。立教兴学,志在成人。”“建国之业,教学为先。民德归厚,百业兴焉。”“惟今之日,万事之始。开物成务,皆由此起。”“惟今之日,百业凋残,克勤克俭,创业之源。”“以仁为教,以教为学。”“脚踏实地,步步向前。金满山,银满田,八珍七宝满中原。光荣历史,从此开篇,奠基礼成万众欢。祝我学校万万年。”

  大楼东头南墙基处有奠基牌,上书“民为国本,食为民天,树德务滋,树基务坚”。

  奠基的教学大楼于1936年秋季基本告竣。

  笔者手头有一本戴季陶所著《关于西北农林教育之所见》的影印本。该书于民国二十三年七月(1934年7月)由新亚细亚学会出版科发行,收录了《建立西北专门教育之初期计划》、《关于经营西北农林专校办法之意见书》等文章,还收录了为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奠基祝词。该书对发展西北教育、对创办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提出了具体建议。

  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成立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学校现已发展成为国家“985”“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抚今忆昔,我们不能忘记当年建校时的有功之士。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戴季陶的这些贡献是应该予以肯定的。

2007年10月6日

终审:migo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