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推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成果推广计划 成果推广

成果推广

2024-07-04 13: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会议现场

林秀艳副校长主持会议

工作总结与工作部署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海淀进校教育集团总校长罗滨以“融合·创新·发展——海淀进校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年度总结与工作部署”为题进行分享交流。罗校长对2021年度成果推广应用工作进行总结反馈,并对海淀进校2022年度成果推广工作规划进行详细解读。

一、2021年度工作总结

一年来,海淀进校作为成果持有方,充分考虑各示范区的个性化需求,累计80余人次为各地区开展55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主题培训和专项指导,以主旨报告、工作坊研修、案例分享、汇报交流等形式分区域、分项目进行有针对性地跟进指导,共有15万余人次参与并收益。形成了“双线并进、聚焦关键、研发课程、跟进指导、项目推动、重视宣传”等成果推广经验。

罗滨校长依据11个示范区2021年度的工作计划和总结,对成果推广应用工作的目标达成度、成果转化的路径和策略以及取得的成效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和多角度的分析和反馈,并从内容、模式和机制等方面总结了示范区阶段性推广应用创新经验。

二、2022年度工作规划

基于各示范区提出的发展需求和重点工作,罗校长提出2022年海淀进校将进一步扩大国家级教学成果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持续优化“金色成长”成果推广应用研修课程,强化示范区学科教研基地和学科教研课程建设,全面评估各示范区工作进展和效果,形成一套有效的成果推广应用工作机制,进而引领广大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转变育人方式,助力示范区高质量教育发展。罗校长对各示范区提出四点工作建议:

区域指导:组建区域研修共同体,形成区域指导团队,整体提升示范区区级教研指导能力。

机制保障: 坚持与成果持有方“双主体”紧密合作,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保障成果推广工作可持续推进。

课题引领:围绕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作业设计、学科教研模式以及成果推广应用模式等内容,以课题研究引领成果本土化创新型实践。

全面推进:全面推进学科教研课程和学科教研基地建设,加强区校两级教研能力建设。

区域指导:组建区域研修共同体,形成区域指导团队,整体提升示范区区级教研指导能力。

机制保障: 坚持与成果持有方“双主体”紧密合作,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保障成果推广工作可持续推进。

课题引领:围绕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作业设计、学科教研模式以及成果推广应用模式等内容,以课题研究引领成果本土化创新型实践。

全面推进:全面推进学科教研课程和学科教研基地建设,加强区校两级教研能力建设。

罗滨校长作工作总结与工作部署

示范区案例分享

北京市房山区、贵阳市云岩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三个示范区分别从实践做法、典型案例、影响成效和未来思考等方面进行分享。

01

以学科教研基地建设促研修品质提升

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中教研副主任张勃基于房山区初中教研的内生需求,总结了房山区过去一年关于学科教研基地建设与实施的工作思考。

一、实践做法

一年来,房山区的成果应用工作围绕学科教研基地建设,经历了成果学习与理解内涵、调研需求与落位师生、精谋方案与研制标准、自主申报与答辩遴选、多级培训与规划主题,以及凸显特色的基地建设六个阶段,20所学校44个学科进行自主申报,最终确定9所学校12个学科组为学科教研挂牌基地,8所学校10个学科组为学科教研培育基地。

二、典型案例

一年来,房山区内各学科教研基地围绕单元教学确立了“微项目”,首席教师带领“微团队”,结合实际开展研究与实践。以良乡二中数学学科教研基地为例,以“聚焦关键问题—课题立项研究—专家按需指导—任务驱动实践—众筹共研反思—阶段成果提炼—落位师生发展”的研修模式,分阶段开展主题研修,创建了良乡二中数学教研基地课堂教学模式,目前已初步产生了一批优秀教学设计与研究论文成果。

三、影响成效

目前,房山区学科教研基地建设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一方面,促进了研修品质提升,激活了区域教研的活力与实效;另一方面,促进了教师专业提升,实现了基地发展带动个体发展、个体发展带动群体发展以及群体发展带动区域发展。

四、未来思考

未来,房山区将重点思考如何有效强化基地关键人物力量、如何更有效地将区域教研任务与基地建设相融合、如何更有效地将基地特色主题研修课程推广到区域更多学校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在本校发挥基地迁移影响等问题,通过深入学习、深耕研究、深化评价、深度融合和深思成果,助力教师队伍“一德四力”综合素养的提升。

张勃副主任发言

02

共建•共研•共享

—— 教师 研修课程的云岩实践

贵阳市云岩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方屏重点总结了一年来教师研修课程的推广实践和思考。

2021年,云岩区初步规划、研发形成 26门学前、小学、中学、教科研教师研修课程,实践探索呈现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 行政推动有力度,二是 专业引领有机制,三是 研修课程规划有措施。具体而言:

学与做的同步——理解海淀进校“5+M+N”学科教研课程体系及规划思路;融合原有区域教研活动,形成区域“5+M+N”教研活动规划;践行“5+M+N”学科教研课程规划理念。

做与思的同步 ——边尝试边调整,获得课程规划思路的进阶; 撰写“5+M+N”研修小故事;建立同伴互助与交流的研修机制。

借鉴与融合同步——融合下校调研常态工作,规划课程;融合本土需求,适度调整研修课程规划;融合学前至初中多个学段参与推广应用;延伸至教科研培训工作领域。

学与做的同步——理解海淀进校“5+M+N”学科教研课程体系及规划思路;融合原有区域教研活动,形成区域“5+M+N”教研活动规划;践行“5+M+N”学科教研课程规划理念。

借鉴与融合同步——融合下校调研常态工作,规划课程;融合本土需求,适度调整研修课程规划;融合学前至初中多个学段参与推广应用;延伸至教科研培训工作领域。

影响成效

1.教师参加区域教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所提高;

2.教研员专业精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所提高,开始以微课程规划、微团队建设、微研修推进解决教师研修课程研发难题;

3.得到中国教育学会推广应用项目组调研专家的肯定;

4.受到上级教研部门的关注,开展了全市范围内的相关交流;

5.省市媒体有相应的宣传报道。

方屏副校长发言

03

用勤学砺行书写新时代奋进之笔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教研员王涛老师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的成果推广应用工作。

1.建设了一整套保障体系:包括组建成果推广专班,精心设计推广应用方案,出台配套政策文件,建立“师市—集团—学校”三级教研机制。

2.实施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开展了面向关键人物的系列培训,开发了技术工具和学习支架助力成果实验,形成了第一师教学改进“四环式”推进策略;开展了常态化深度学习大单元教学研修。

影响成效

阿拉尔市在成果推广应用过程中收获颇丰,示范区整体得到赋能:一是整区从“育分”走向了全面育人的研究;二是学会抓教学关键环节展开研究;三是教研工作转型过程中勇于创新,积极开展了课题研究。成果推进工作得到中国教育学会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推广项目组的认可,并有机会在全国层面做分享交流。

实践思考

阿拉尔市在成果推广应用实践中,还存在师级教研能力有待提升、从成果理念到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化不足、优秀课例开发难度大等问题。2022年,计划以“创建学术性教师队伍”为主题持续开展成果推广工作,推进“四大提质”行动,设计和实施“5+M+N”教研课程,建设学科教研基地,打造精品示范课。

王涛老师发言

专家点评

北京开放大学原副校长张铁道研究员高度肯定了海淀进校和示范区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扎实的工作成效,海淀进校国家级教学成果“创建基于课程标准的区域教学改进体系”的推广应用是一次教研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探索与创新。

同时,张铁道研究员对接下来的推广应用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期待:

1.促进示范区开展“研-修-评-改”一体化的创新实践:成果推广的本质是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各示范区要借助海淀进校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本地区教研机构、教研制度和教研员队伍建设的改革创新,进一步增强区域教研指导能力,助力教师专业发展和课堂教学改进。

2.深化成果的本土化创新与发展:在全面推进阶段要以示范区为主体开展本土化创新实践,在取得新成绩、新成果和新经验的同时,进一步丰富海淀进校成果内涵。成果持有方和示范区要形成合力,共同创造新成果。

张铁道研究员点评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政涛教授指出,所有的推广和应用实践都是变革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双向滋养、双向建构、双向转化的过程,充分助力示范区教学和教研发展的同时,也丰富了成果的内涵,赋予成果更大的价值,反哺成果持有方。

海淀区的“大教研”范式是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典范,贡献了推广应用的海淀逻辑、海淀经验、海淀方案。海淀进校的成果推广是围绕海淀“大教研”进行的大推广,“大”在于有大思路,推动了大融合,体现了大创新,实现了大发展。

大思路 :工作目标是结构化、体系化的,各要素彼此关联,互动统一。 大融合 : 所有的推广策略都是以目标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原点,彼此之间相融合、相匹配。 大创新 :推广内容、推广模式、推广机制全面创新,成果推广的过程是创造性的本土转化,也是转化性的本土创造。 大发展 :促进了区域教研质量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根本在于提升了团队的内生力和研究力。

同时,李教授针对下一步国家级教学成果推广提出了建议:

1. 强化学生研究。研究学生是所有教研工作的起点,要进一步关注本区域的学生有哪些变化和发展。

2. 强化困难分析。要关注本成果在不同区域、不同学校推广应用中的实际困难和障碍。

3. 强化融合教研。要关注在当前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与教研的新时代下,教研质量如何进一步提升。

4. 强化生态组建。首先要促进教研生态的转变,让更多的领导、校长、教师关注和重视教研,进而发展各地区的教育生态、育人生态和文化生态等。

李政涛教授点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梁威教授充分肯定了海淀进校和11个示范区过去一年所开展的工作,很好地落实了教育部关于成果推广应用工作的文件要求和目标任务,感动于海淀进校和11个示范区推广应用团队的敬业、奉献、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投入的工作热情。海淀进校关注顶层设计、过程管理、成果意识,既有客观的数据阐述,也有高位凝练的观点,还有有温度的表达;案例分享的示范区探索了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实践模式和路径策略,切实解决了实践难题,成效显著。

同时,梁教授提出了下一步推广应用工作的四点建议:

1.加强本土化研究和创新。要立足本地区教育发展实际,研究关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教研发展的真问题,超越成果创造出新成果。

2.关注师生的变化发展。把教学改进的重点放在关注师生的变化上,更多的关注推广应用的效果。

3.加强推广应用工作机制的凝练。海淀进校和11个示范区要认真总结推广应用工作的机制和模式,为成果推广应用工作贡献经验。

4.认真总结教研制度的变迁发展。在推广应用的过程中要认真总结新时期下教研理念、教研生态、教研思路、教研工作方式、教研队伍等方面的变化发展,这也是历史的责任。

梁威教授点评

活动总结

北京市教育学会副秘书长程舟高度肯定了海淀进校及各示范区的工作。一年以来,海淀进校面向推广、服务推广、引领推广,以严谨的科学态度、高度的教育情怀开展工作,为成果本身及推广工作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各示范区真研究、真实践,在学习研究海淀成果的基础上,围绕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发展、资源建设和机制创新等方面扎实开展工作,真正促进了各地教师专业发展。

程秘书长表示北京市教育学会将积极响应中国教育学会工作要求,在组织培训活动、搭建推广平台、沉淀推广资源等方面持续做好支持和服务。

程舟副秘书长讲话

中国教育学会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推广项目组负责人方华老师回顾并总结了2020年10月以来海淀进校和示范区共同走过的工作历程。方老师感谢罗滨校长带领的海淀团队在这项工作中做出的努力,海淀的推广工作是卓有成效的,这种成效源于三方面的努力:

1.定位准确:启动阶段就明确了成果推广的意义和价值,以及推广路径、策略和机制;

2.基础扎实:成立成果推广应用办公室,充分调研示范区的推广需求,早谋划、早探索;

3.策略有用:以启动会和培训会点燃示范区热情,并提供明确的工作要求和持续的跟进指导。

方老师认为11个示范区呈现出“动起来”“找路径”“有创新”三个层次的推广状态。未来需要两个层面的“融合”:一是行政和业务的融合;二是推广工作各主体间的融合,包括持有方和示范区双主体融合、示范区之间的融合、研究与实践的融合、成果与教研教学的融合。

方华老师总结讲话

本次交流研讨会既是一次团队内部的工作总结与部署会,也是一次阶段成果展示交流会,更是一次众筹智慧的学习培训会,专家的引领和指导,帮助大家很好地驻足回首和沉淀反思,也为大家指明了继续前行的方向和路径。接下来,海淀进校将继续与11个示范区形成紧密的双主体合力,聚焦成果核心价值和示范区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性实践,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转化,更加关注教学改进的实效性,共同产出更具创造性和生命力的本土化成果。希望海淀教研成果在更多的地区、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心中扎根生长,焕发生机!

各应用示范区线上参会

示范区部分教师参会感言

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 邓凤军

今天认真聆听了三个示范区的经验分享,他们深入解读并领悟了“创建基于课程标准的区域教学改进体系”成果内涵,也找到了成果本土化落地的衔接点,有着清晰的成果转化路径、有效的实施策略和丰硕的实践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样本。2022年工作中,我们要向他们学习,沉下心做研究,调整思路和措施并将计划落到实处,有成果意识,站在区域层面上思考如何进行体系化的改进,也要把关注基层师生的变化,让推广工作取得实效。

东莞市万江教育管理中心 彭小梅

4月13日的研讨会既有高屋建瓴的引领,又有脚踏实地的实操经验分享,我们参与其中,收获满满。专家们对教育的挚爱,深入浅出的分享深深感染着我们。成果持有方和示范区的教学研究做得卓越有成效,凝练经验,无私分享,充分发挥了成果的示范引领作用,也体现了成果持有方和示范区的责任担当。如张勃副主任所言:“教师要走出封闭区、经验区和舒适区,不断学习、不断实践、随时反思,不断修正,积小智成大智。”感谢海淀进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们要积极借鉴优秀的经验做法,从焦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出发,把理论研究转化成指导教学实践,激发区域教研活动和实效。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洪山小学 朱丰杰

今天参加了“海淀进校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工作交流研讨会”,听了几个示范区和专家的报告感慨颇深。目前我校教研工作仍然面临诸多挑战,“转化融合 发展”的教研思路迫在眉睫。作为基层普通教师,要服务本校教育教学、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服务教育管理决策;作为校内教学管理人员,要加强关键环节研究(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作业设计、考试评价等),突出全面育人研究,学做创新型发展管理人才;作为校内领导阶层,要在教研体系上发挥建设作用,加强教研课程设计与实施、教研队伍建设、教研工作保障等。

云南省安宁中学嵩华校区教师

能够聆听到今天研讨会上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让我重新审视、改进自己的教学与教研方式。未来,我们需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改课”,不断地自我反思“备-教-评-改”,改进教学设计,提炼策略方法,建成系列培训微课,从而服务更多教师群体。二是“切入点”,找准大单元教学的切入点,抓住核心内容、大概念、核心问题的研究。三是“学习”,各科教师应不断学习“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的相关资源,梳理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

山东省威海市经开区教师

今天下午听了各位专家和教育同行的分享交流,我们再次深度领会海淀成果的精髓,明确了项目推进的方向,丰富了成果融合转化的路径。成果推广应用不是“成果的搬运”,而是以区域需求为原点,立足区域关键问题,“研”“新”结合,在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式创造与转化,探索适合区域发展的实践路径。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建设优化“R+3+Y”区域研修课程,开展区级学科教研基地遴选和建设工作,不断提升项目研究的“内生力”“研究力”,实现经开区中小学教育的内涵发展。

文:海淀进校成果推广应用办公室

图:张烨、耿雅静

编辑:夏玲玉

往期回顾

◆ 转化·融合·赋能(一)——海淀进校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启动暨培训会

◆ 转化·融合·赋能(二)——海淀进校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坊研修

◆ 转化·融合·赋能(三)——海淀进校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工作方案优化与分享

◆ 转化·融合·赋能(四)——海淀进校基础教育国家级教教学成果推广应用主题研修和工作部署

◆ 海淀进校国家级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在重庆市北碚区启动

◆ 海淀进校国家级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启动

◆ “金色成长”海淀教研成果推广——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在东莞市和石家庄市开展

◆ 成果推广 || 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会在石家庄市和安宁市召开

◆ 海淀进校承办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工作推进会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