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学(第8版)》习题答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成本会计课后答案第八版 成本会计学(第8版)》习题答案

成本会计学(第8版)》习题答案

2024-06-03 12: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2章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教材部分习题答案

案例题

1.由于各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的产品品种都比较多,因此在产品成本账的设

置上,除了设置基本生产成本总账以及按产品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以外,还应按车间设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三

由于该企业能源方面的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很大,应予以重点反映和控制,因此,该企业应该为各种产品设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直接燃料和动力 制造费用 等成本项目,即应该专设 直接燃料和动力 成本项目,用以单独反映产品成本中的能源消耗情况三

2.应该为辅助部门设置 辅助生产成本 总账以及相关的明细账进行辅助

生产产品或劳务的成本核算三由于锅炉车间的规模比较大,因此该车间的制造费用应单独设账核算;而运输队的规模较小,为简化核算起见,该车间可以不设置制造费用明细账,所发生的制造费用直接在该车间的 辅助生产成本 明细账中核算三

第3章

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

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教材部分习题答案

练习题

1.按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

(1)计算甲二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三

甲产品A材料定额费用=100?30?8=24000(元)

乙产品A材料定额费用=200?20?8=32000(元)

(2)计算分配率三

分配率=61600

24000+32000=1.1

(3)计算甲二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三

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费用=24000?1.1=26400(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费用=32000?1.1=35200(元)

2.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1)交互分配三

水费分配率=48000+12000

12000=5

运费分配率=42000+8000

50000=1

供水车间负担运费=1?10000=10000(元)

运输队负担水费=5?800=4000(元)

(2)计算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三

供水车间对外分配费用=48000+12000+10000-4000=66000(元)运输队对外分配费用=42000+8000+4000-10000=44000(元) (3)对外分配三

水费分配率=66000

10000+1200=5.892857

运费分配率=44000

35000+5000=1.1

基本车间负担水费=5.892857?10000=58928.57(元)

基本车间负担运输=1.1?35000=38500(元)

合计97428.57元

管理部门负担水费=5.892857?1200=7071.43(元)

管理部门负担运费=1.1?5000=5500(元)

合计12571.43元

(4)根据以上计算结果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见表312三

表312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交互分配法)

金额单位:元

数量单位:水 立方米

运输 公里项目交互分配对外分配辅助车间名称供水运输合计供水运输合计

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辅助生产成本 科目4800042000

制造费用 科目120008000

小计60000500001100006600044000

劳务供应量12000500001120040000费用分配率515.8928571.1

辅助生产车间耗用供水车间

运输车间

耗用数量10000

分配金额10000

耗用数量800

分配金额4000

基本生产车间耗用耗用数量1000035000

分配金额58928.573850097428.57

企业管理部门耗用耗用数量12005000

分配金额7071.43550012571.43

分配金额合计6600044000110000

(5)编制会计分录三

1)交互分配三

借:制造费用 供水车间10000

运输队4000贷:辅助生产成本 供水4000

运输10000

2)结转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三

借:辅助生产成本 供水22000

运输12000贷:制造费用 供水车间22000

运输队12000

3)对外分配三

借:制造费用 基本生产车间97428.57

管理费用12571.43

贷:辅助生产成本 供水66000.00

运输44000.00

3.采用计划成本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1)按实际耗用量和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三

供电车间应分配水费=1500?5=7500(元)

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水费=7000?5=35000(元)

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水费=500?5=2500(元)

合计45000元

供水车间动力用电应分配电费=10000?0.5=5000(元)

供水车间照明用电应分配电费=1000?0.5=500(元)

基本生产车间动力用电应分配电费=44000?0.5=22000(元)

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应分配电费=3000?0.5=1500(元)

企业管理部门照明用电应分配电费=2000?0.5=1000(元)

合计30000元

(2)计算辅助生产实际成本三

供水车间实际成本=46000+(5000+500)=51500(元)

供电车间实际成本=25500+7500=33000(元)

(3)计算辅助生产成本差异三

供水车间成本差异=51500-45000=6500(元)

供电车间成本差异=33000-30000=3000(元)

(4)根据以上计算结果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划成本分配法),见表313三

表313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计划成本分配法)金额单位:元

项目

供水车间供电车间

数量

(立方米)费用数量(度)费用

费用

合计

待分配数量和费用 辅助生产成本 科目金额400002000060000 制造费用 科目金额6000550011500小计900046000600002550071500

计划单位成本50.5

供水车间耗用动力电1000050005000供水车间耗用照明电1000500500供电车间耗用水150075007500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耗用动力电440002200022000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及水费7000350003000150036500企业管理部门照明用电及水费5002500200010003500按计划成本分配合计450003000075000辅助生产实际成本515003300084500辅助生产成本差异650030009500

(5)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划成本法)编制会计分录三

1)按计划成本分配辅助生产费用三

借:辅助生产成本 供水5000

基本生产成本 ?产品22000

制造费用 基本生产车间36500

供水车间500

供电车间7500管理费用3500

贷:辅助生产成本 供水45000

供电30000 2)结转辅助车间制造费用三

借:辅助生产成本 供水6500

供电13000贷:制造费用 供水车间6500

供电车间13000 3)结转成本差异三

借:管理费用9500

贷:辅助生产成本 供水6500

供电3000

案例题

[案例1]

1.应按实际工时比例将生产工人的薪酬费用在甲二乙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三理由是:(1)该企业原始记录和业务统计工作较为完善,应该能够提供实际工时的资料;(2)选择实际工时作为分配标准,能更好地将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与所负担的直接人工费用的多少联系起来三

2.应按机器工时比例将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用二制造费用在甲二乙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三理由是:(1)该企业的原始记录和业务统计工作较为完善,应该能够提供机器工时的资料;(2)该车间属于技术密集型生产单位,大型二先进的设备较多,自动化程度较高,燃料和动力方面费用的多少与机器设备的运转时间密切相关,同理,制造费用中与机器设备相关的费用所占比重较大,而这部分费用与机器设备的运转时间有密切的联系三

3.在成本核算中应该为管理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1)甲二乙两种产品的实际总成本和计划(定额)总成本;(2)甲二乙两种产品的实际总

工时(人工工时和机器工时)和计划(或定额)总工时;(3)甲二乙两种产品的实际和计划单位产品成本以及在单位产品成本中各成本项目所占的比重;(4)甲二乙两种产品的实际和计划的单耗(即单位产品的原材料消耗二工时消耗等)三

[案例2]

1.计算分配生产工资费用三

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

甲产品定额工时=500?8=4000(小时)

乙产品定额工时=400?10=4000(小时)

分配率=120000

4000+4000=15

甲产品应负担的生产工资费用=4000?15=60000(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生产工资费用=4000?15=60000(元)

按实际工时比例分配:

分配率=120000

4300+3700=15

甲产品应负担的生产工资费用=4300?15=64500(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生产工资费用=3700?15=55500(元)

2.确定差异并分析原因三

从以上计算分配结果可以看出:按实际工时比例分配比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甲产品多负担4500元(64500-60000),相应地乙产品少负担4500元(55500-60000)三这一结果的形成原因可能来自两个方面:(1)所制定的工时消耗定额不够准确,从而使本月两种产品按实际产量和工时定额计算求得的定额工时与实际工时有较大差距三(2)两种产品的工时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由于两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单位产品消耗的工时)有较大差别,即甲产品劳动生产率较低,而乙产品的劳动生产率较高,从而使劳动生产率高的乙产品因所消耗的生产工时相对较少,而少负担了费用三

通过本案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产品的定额管理比较健全,工时定额比较准确的情况下,由于产品的定额资料比较容易取得,而实际工时资料的取得需要比较多的统计工作量,因此,为了加速核算,节约核算成本,可以按产品的定额工时比例来分配生产工资费三(2)为了将产品负担的生产工资费用的多少与其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密切联系起来,并便于管理上对产品成本的深入分析,应该按产品所消耗的实际工时比例来分配生产工资费用三

[案例3]

1.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三

(1)直接分配法三

1)运输费用的分配三

分配率=300000

200000-50000=2

基本生产一车间负担运费=65000?2=130000(元)

基本生产二车间负担运费=80000?2=160000(元)

管理部门负担运费=5000?2=10000(元)

2)蒸汽费用的分配三

分配率=100000

20000-500=5.1282

基本生产一车间负担蒸汽费用=10000?5.1282=51282(元)

基本生产二车间负担蒸汽费用=8000?5.1282=41025.6(元)

管理部门负担蒸汽费用=1500?5.1282=7692.4①(元)

(2)顺序分配法三

1)运输费用的分配三

分配率=300000

200000=1.5

锅炉车间负担运费=50000?1.5=75000(元)

基本生产一车间负担运费=65000?1.5=97500(元)

基本生产二车间负担运费=80000?1.5=120000(元)

管理部门负担运费=5000?1.5=7500(元)

2)蒸汽费用的分配三

分配率=100000+75000

20000-500=8.974359

基本生产一车间负担蒸汽费用=10000?8.974359=89743.59(元)

基本生产二车间负担蒸汽费用=8000?8.974359=71794.87(元)

管理部门负担蒸汽费用=1500?8.974359=13461.54(元)

(3)交互分配法三

1)交互分配三

运费分配率=300000

200000=1.5

①含费用分配计算尾差,下文类似处不再一一指出三

蒸汽费用分配率=100000

20000=5

运输队负担蒸汽费用=500?5=2500(元)

锅炉车间负担运输费用=50000?1.5=75000(元)

2)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三

运输队实际费用=300000+2500-75000=227500(元)

锅炉车间实际费用=100000+75000-2500=172500(元)

3)对外分配(尾差计入管理费用)三

运费分配率=227500

200000-50000=1.51667

蒸汽费用分配率=172500

20000-500=8.84615

基本生产一车间负担运费=65000?1.51667=98583.55(元)

基本生产二车间负担运费=80000?1.51667=121333.6(元)

管理部门负担运费=227500-(98583.55+121333.6)=7582.85(元)

基本生产一车间负担蒸汽费用=10000?8.84615=88461.5(元)

基本生产二车间负担蒸汽费用=8000?8.84615=70769.2(元)

管理部门负担蒸汽费用=172500-(88461.5+70769.2)=13269.3(元) (4)代数分配法三

1)设运输劳务的单位成本为x元,蒸汽的单位成本为y元,并根据所给资料建立以下联立方程:

300000+500y=200000x

100000+50000x=20000y

解,得:

x=1.52201

y=8.80503

2)根据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运输费用和蒸汽费用三

锅炉车间负担运费=50000?1.52201=76100.5(元)

基本生产一车间负担运费=65000?1.52201=98930.65(元)

基本生产二车间负担运费=80000?1.52201=121760.8(元)

管理部门负担运费=5000?1.52201=7610.5(元)

运输队负担蒸汽费用=500?8.80503=4402.52(元)

基本生产一车间负担蒸汽费用=10000?8.80503=88050.3(元)

基本生产二车间负担蒸汽费用=8000?8.80503=70440.24(元)

管理部门负担蒸汽费用=1500?8.80503=13207.55(元)

2.比较各种分配方法下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结果三

由于代数分配法的分配结果最为准确,因此将其他方法下的分配结果与之比较,计算差异,并以此衡量各种分配方法的准确性三

(1)直接分配法下的差异三

基本生产一车间的差异=(130000+51282)-(98930.65+88050.3)

=-5698.95(元)

基本生产二车间的差异=(160000+41025.6)-(121760.8+70440.24)

=8824.56(元)

管理部门的差异=(10000+7692.4)-(7610.5+13207.55)

=-3125.65(元)

差异绝对值的总数=5698.95+8824.56+3125.65=17649.16(元) (2)顺序分配法下的差异三

基本生产一车间的差异=(97500+89743.59)-(98930.65+88050.3)

=262.64(元)

基本生产二车间的差异=(120000+71794.87)-(121760.8+70440.24)

=-406.17(元)

管理部门的差异=(7500+13461.54)-(7610.5+13207.55)

=143.49(元)

差异绝对值的总数=262.64+406.17+143.49=812.3(元) (3)交互分配法下的差异三

基本生产一车间的差异=(98583.33+88461.5)-(98930.65+88050.3)

=63.88(元)

基本生产二车间的差异=(121333.6+70769.2)-(121760.8+70440.24)

=-98.24(元)

管理部门的差异=(7582.85+13269.3)-(7610.5+13207.55)

=34.1(元)

差异绝对值的总数=63.88+98.24+34.1=196.22(元)

3.差异形成原因的分析三

以上我们就辅助生产费用的对外分配的准确性,从整体上进行了考察(没有分别就不同的费用项目进行考察)三考察的结果是:直接分配法下的差异额最大,为17649.16元,顺序分配法的差异额次之,为812.3元,交互分配法下的差异

额最小,为196.22元三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上述三种方法中,交互分配法较为准确,顺序分配法次之,直接分配法的正确性最差三这种结果的形成原因可以从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在本案例中,运输队和锅炉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而且数额较大,如果采用直接分配法进行辅助费用的分配,势必造成分配结果的严重不准确三

(2)由于锅炉车间消耗较多的运输费用,运输队消耗了较少的蒸汽费用,采用顺序法分配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即在费用中让锅炉车间负担了运输费用,从而大大提高了分配结果的准确性三

(3)由于在顺序分配法下,辅助生产车间相互之间的费用负担是不全面的,即在本案例中,运输队并没有负担蒸汽费用,因此,其分配结果的准确性低于交互分配法三也就是说,由于在交互分配法下,辅助生产车间之间比较全面地相互负担了费用,因此分配结果的准确性高于顺序分配法三

4.根据本案例的情况,从简化核算和提供全面二准确的成本信息的角度出发,对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做出评价三

(1)从本案例的情况可以看到,直接分配法的费用分配计算工作最为简单,但所提供的成本信息不全面,即这种方法不能提供运输队与锅炉车间之间由于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而应该相互承担的费用情况,这不仅不利于对辅助生产车间成本的分析和考核,而且使得其对外分配的准确性受到很大影响三

(2)顺序分配法的费用分配计算也比较简化,但由于辅助车间之间没有全面地相互承担应该承担的费用(本案例中,运输队没有承担应该承担的蒸汽费用),不利于对辅助生产车间成本的分析和考核,并且也使得其对外分配的准确性受到一定的影响三

(3)交互分配法需要进行两次分配,费用的分配计算工作较为复杂,但由于辅助车间之间全面地相互承担了费用(尽管这种费用的相互承担不是精确的承担),这不仅使得费用分配的准确性大大提高,而且所提供的成本信息也比较全面,有利于对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分析和考核三

(4)代数分配法虽然其费用分配计算工作较为复杂,但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全面,而且最为准确,所以是一种提倡使用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三

第4章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

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教材部分习题答案

练习题

1.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加权平均法)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费用

(1)分工序计算完工率三

第一道工序完工率=10?50%

50?100%=10%

第一道工序完工率=10+20?50%

50?100%=40%

第一道工序完工率=10+20+20?50%

50?100%=80%

(2)分工序计算在产品约当产量三

第一道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40?10%=4(件)

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20?40%=8(件)

第三道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30?80%=24(件)

合计36件

(3)计算费用分配率三

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率=147000

400+90=300

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109000

400+36=250

制造费用分配率=87200

400+36=200

(4)计算完工产品费用和月末在产品费用三

完工产品成本应分配的各项费用:

直接材料费用=400?300=120000(元)

直接人工费用=400?250=100000(元)

制造费用=400?200=80000(元)

完工产品成本合计=300000(元)

在产品成本应分配的各项费用:

直接材料费用=90?300=27000(元)

直接人工费用=36?250=9000(元)

制造费用=36?200=7200(元)

在产品成本合计=43200(元)

(5)编制完工入库产品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 甲产品300000

贷:基本生产成本 甲产品300000 2.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先进先出法)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费用(1)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先进先出法,分工序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三

1)计算月初和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三

第一道工序完工率=4?50%

10?100%=20%

第二道工序完工率=4+6?50%

10?100%=70%

月初在产品约当产量=50?20%+60?70%=52(件)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30?20%+40?70%=34(件)

2)计算分配费用三

a.计算分配直接材料费用三

本期耗料产量=(300+30+40)-(50+60)=260(件)

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率=23660

260=91

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费用=(30+40)?91=6370(元)

完工产品直接材料费用=9900+23660-6370=27190(元)

b.计算分配直接人工费用三

本期耗工时产量=(300+34)-52=282(件)

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42300

282=150

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费用=34?150=5100(元)

完工产品直接人工费用=8320+42300-5100=46420(元)

c.计算分配制造工费用三

本期耗工时产量=(300+34)-52=282(件)

制造费用分配率=52170

282=185

月末在产品制造费用=34?185=6290(元)

完工产品制造费用=9360+52170-6290=55240(元)

(2)根据所给资料和以上计算分配结果,对该车间本月和上月生产费用耗用水平作出分析说明三

1)上月的费用耗用水平三

单位产品直接材料费用=9900

50+60=90(元)

单位产品直接人工费用=832052=160(元)

单位产品制造费用=936052=180(元)

2)本月的费用耗用水平三

单位产品直接材料费用=91(元)

单位产品直接人工费用=150(元)

单位产品制造费用=185(元)

由于先进先出法可以排除前期成本耗用水平对本期的影响,提供了本期的成本耗用水平资料,因此,它便于对各期的成本管理工作优劣进行分析和评价三例如,通过以上计算所得到的资料可以看出:在本案例中,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费用本月比上月高了1元(上月为90元,本月为91元),单位产品的直接人工费用本月比上月降低了10元(上月为160元,本月为150元),单位产品的制造费用本月比上月升高了5元(上月为180元,本月为185元)三

3.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费用

(1)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各项费用并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三

1)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定额直接材料费用和定额工时三

完工产品定额直接材料费用=100?400=40000(元)

在产品定额直接材料费用=5000+45000-40000=10000(元)

完工产品定额工时=100?10=1000(小时)

在产品定额工时=100+1100-1000=200(小时)

2)分配直接材料费用三

分配率=5500+47000

40000+10000=1.05

完工产品应分配直接材料费用=40000?1.05=42000(元)

在产品应分配直接材料费用=10000?1.05=10500(元)

3)分配直接人工费用三

分配率=2000+22000

1000+200=20

完工产品应分配直接人工费用=1000?20=20000(元)

在产品应分配直接人工费用=200?20=4000(元)

4)分配制造费用三

分配率=1500+10500

1000+200=10

完工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1000?10=10000(元)

在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200?10=2000(元)

5)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如表48所示三

表48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名称:丙金额单位:元

成本项目

月初在产品本月投入合计

定额实际定额实际定额实际

完工产品月末在产品

定额实际定额实际

直接材料50005500450004700050000525001.0540000420001000010500直接人工100工时20001100工时220001200工时24000201000工时20000200工时4000制造费用100工时15001100工时105005000工时12000101000工时10000200工时2000合计 9000 79500 88500 72000 16500

(2)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三

借:库存商品 丙产品72000

贷:基本生产成本 丙产品72000

案例题

[案例1]

第一种意见更为合理三因为在生产费用的分配中,横向分配与纵向分配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三在横向分配中,我们选择某种分配标准,将某项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即各种产品是按照消耗某种分配标准(材料定额消耗量二生产工时二机器工时等)的数量的多少来承担某种生产费用的三因此,从逻辑上讲,将某种产品在横向分配中负担的某种生产费用在其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纵向分配时,也应该选择该种生产费用在横向分配时所采用的分配标准三在本案例中,由于原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因此,不论在横向分配时原材料费用的分配标准如何,在纵向分配时按照实际件数进行费用的分配都是合理的三在横向分配中直接人工费用是按照生产工时比例分配的,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用二制造费用是按照机器工时比例分配的,因此,从准确分配费用的角度讲,将直接人工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时,应该选择生产工时作为衡量在产品完工程度的标准,将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用二制造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时,应该选择机器工时作为衡量在产品完工程度的标准三

[案例2]

1.分别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和定额比例法进行1 4月份的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的分配工作三

(1)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三

1)1月份分配结果三

在产品费用=300?12=3600(元)

完工产品费用=26220-3600=22620(元)

2)2月份分配结果三

在产品费用=50?12=600(元)

完工产品费用=3600+22365-600=25365(元)

3)3月份分配结果三

在产品费用=450?12=5400(元)

完工产品费用=600+25347-5400=20547(元)

4)4月份分配结果三

在产品费用=450?12=5400(元)

完工产品费用=5400+24192-5400=24192(元)

(2)采用定额比例法三

1)1月份分配结果三

完工产品定额费用=2000?12=24000(元)

在产品定额费用=300?12=3600(元)

分配率=26220

24000+3600=0.95

完工产品费用=24000?0.95=22800(元)

在产品费用=3600?0.95=3420(元)

2)2月份分配结果三

完工产品定额费用=2200?12=26400(元)

在产品定额费用=50?12=600(元)

分配率=3420+22365

26400+600=0.955

完工产品费用=26400?0.955=25212(元)

在产品费用=600?0.955=573(元)

3)3月份分配结果三

完工产品定额费用=1800?12=21600(元)

在产品定额费用=450?12=5400(元)

分配率=573+25347

21600+5400=0.96

完工产品费用=21600?0.96=20736(元)

在产品费用=5400?0.96=5184(元)

4)4月份分配结果三

完工产品定额费用=2100?12=25200(元)

在产品定额费用=450?12=5400(元)

分配率=5184+24192

25200+5400=0.96

完工产品费用=25200?0.96=24192(元)

在产品费用=5400?0.96=5184(元)

2.按月比较两种方法下分配结果的差异,并结合本案例的实际情况,分析差异的形成原因三

1)与定额比例法相比较,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下,1月份完工产品成本低了180元(22620-22800),2月份完工产品成本高了153元(25365-25212),3月份完工产品成本低了189元(20547-20736),4月份两种分配方法下的完工产品的成本相同,即均为24192元三

2)上述差异的形成原因可能来自定额成本的准确与否以及月初二月末在产

品数量变动的大小两个方面三就本案例而言,1 4月的定额比例法下的分配率均低于并接近100%,各月分别是95%二95.5%二96%和96%(定额相对比较准确,且均表现为实际成本低于定额成本),即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下,本月完工产品均负担的是节约差异三因此,可以说本案例中两种分配方法所产生的差异主要来源于月末在产品数量的变化三在定额较为准确(表现为各月的分配率相差不多,都接近100%)的情况下,月末与月初在产品数量相差的越多,则两种分配方法所产生的差异就越大三这一点从本案例的相关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到: a.1月初无在产品,月末有在产品300件,月末比月初在产品多了300件三由于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下,月末这300件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应该由其负担的节约差异全部挤给了完工产品,故1月份的完工产品成本较定额比例法下的数额少了180元三

b.2月初在产品为300件,月末有在产品50件,月末比月初在产品少了250件三

由于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下,300件月初在产品所多负担的费用大于50件月末在产品所多负担的费用,故2月份的完工产品成本较定额比例法下的数额多了153元.

c.3月初在产品为50件,月末有在产品450件,月末比月初在产品多了400件三

由于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下,50件月初在产品所多负担的费用小于450件月末在产品所多负担的费用,故3月份的完工产品成本较定额比例法下的数额少了189元三

d.4月初在产品为450件,月末在产品也为450件,即月末与月初在产品的数量相同三

由于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下,450件月初在产品所多负担的费用与450件月末在产品所多负担的费用相当(本案例中3月份与4月份的分配率相同,均为96%),故4月份的完工产品成本与定额比例法下的数额相同三3.结合本案例的情况,讨论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和定额比例法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三

(1)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的费用分配过程较为简化,而定额比例法的费用分配过程相对比较复杂三

(2)通过本案例可以看出:在产品的各项消耗定额二费用定额和定额成本比较准确二稳定的前提下,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就成为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还是采用定额比例法的根本条件三如果产品的各项消耗定额二费用定额和定额成本比较准确二稳定,并且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为简化费用分配工作可以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否则就应该采用定额比例法三

[案例3]

1.对于甲产品应该分工序计算完工率,并据以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不能采用全部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一律按50%平均计算的简化办法三这是因为:甲产品的在产品在三道工序的分布均衡,但在各工序所需的加工量相差悬殊,前面工序的加工量远低于最后一道工序的加工量(前两道工序的加工量只是所需全部加工量的三分之一,最后一道工序的加工量占所需全部加工量的三分之二),在这种情况下,全部在产品的平均完工程度会低于50%,即最后一道工序对数量较少的在产品的多加工的程度(多于50%的部分)不足以弥补前面两道工序数量较多的在产品少加工的程度(少于50%的部分),如果采用简化的办法,即采用全部在产品一律按50%折算的话,就会高估在产品的约当产量三

2.对于乙产品可以采用全部在产品的完工率一律按50%计算的简化方法三这是因为:甲产品的在产品不仅在三道工序的分布均衡,而且产品在三道工序的加工量也相差不多,后面工序在产品多加工的程度可以大致抵补前面工序在产品少加工的程度,为了简化费用的分配工作,可以采用全部在产品的完工率一律按50%计算的方法三

3.对于丙产品应该分工序计算完工率,并据以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不能采用全部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一律按50%平均计算的简化方法三这是因为:丙产品的在产品在三道工序的加工量相同,故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为50%,所以能否采用简化的方法计算全部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取决于第一二三两道工序上在产品的分布状况三分布在第一二三两道工序上的在产品数量相差很多,这样,就可能有两种情况:(1)第三道工序在产品的数量较多,第一道工序在产品的数量较少,这样,第三道工序在产品多加工的程度就会多于第一道工序在产品少加工的程度,如果采用全部在产品一律按50%折算的话,就会低估在产品的约当产量三(2)第三道工序在产品的数量较少,第一道工序在产品的数量较多,这样,第三道工序在产品多加工的程度就会不足以弥补第一道工序在产品少加工的程度,如果采用全部在产品一律按50%折算的话,就会高估在产品的约当产量三因此,对于丙产品不能采用简化的方法来进行在产品约当产量的计算三

第5章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

教材部分习题答案

案例题

1.由于该厂生产工艺上属于生产过程不能间断的单步骤生产,生产组织上

属于大量生产,因此,从总体上来看,应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三此外,由于电力和热力是同时生产出来的,大部分生产费用属于间接计入费用,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应在品种法的基础上,结合分类法来进行电力和热力成本的计算三

2.由于生产用燃料的费用和生产用水的费用在成本中占很大的比重,因此,

这两项费用应该成为成本管理的重点三为此,在产品成本核算中,应该为这两项费用单独设置成本项目,以满足成本管理的需要三

统计学答案第八章

三、选择题 1 某厂生产的化纤纤度服从正态分布,纤维的纤度的标准均值为1.40。某天测得25根纤维的纤度的均值x=1.39,检验与原来设计的标准均值相比是否有所变化,要求的显著性水平为α=0.05,则下列正确的假设形式是()。 A.H0:μ=1.40,H1:μ≠1.40 B. H0:μ≤1.40,H1:μ>1.40 C. H0:μ0.2 B. H0:π=0.2,H1:π≠0.2 C. H0:π≥0.3,H1:π8 B. H0:μ≥8,H1:μ7 D. H0:μ≥7,H1:μμ0 D. H0 :μ>μ0, H1:μ≤μ0 9 指出下列假设检验哪一个属于左侧检验()。 A. H0:μ=μ0, H1:μ≠μ0 B. H0:μ≥μ0 , H1:μμ0 D. H0:μ>μ0, H1:μ≤μ0 10 指出下列假设检验哪一个属于双侧检验()。 A. H0:μ=μ0, H1:μ≠μ0 B. H0:μ≥μ0, H1:μ

成本会计学总复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下列属于产品成本项目的是(c )。 A. 外购材料费用 B. 职工工资 C.制造费用D. 折旧费用 2.发生下列费用时,可以直接借记“基本生产成本”的是( ) A.车间照明用电费 B.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 C.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D. 车间办公费 3.在不设“直接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的情况下,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 燃料费用在发生时,应记入的会计科目是( ) A.“制造费用”B.“管理费用” C.“销售费用” D.“基本生产成本” 4.辅助生产费用的的直接分配法,是将辅助生产费用( ) A.直接计入基本生产成本的方法 B. 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的方法 C.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各受益单位的方法 D. 直接分配给所有受益单位的方法

5.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采用在产品按所耗的直接材料费用计价法,适用的情况是() A.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 B. 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 C. 直接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比重较大 D. 以上三个条件同时具备 6.原材料在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投料的情况下,分配直接材料费用的在 产品完工率,等于直接材料的( )与该产品完工的原材料消耗定额的比例。 A. 所在工序消耗定额 B. 所在工序累计消耗定额 C.所在工序累计消耗定额的50% D. 所在工序消耗定额的50% 7.区分各种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主要标志是( )。 A. 成本计算对象 B. 成本计算日期 C. 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 D.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

8.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是指在( )之间的费用分配。 A. 各步骤完工半成品与月末加工中的在产品 B. 各步骤完工半成品与广义在产品 C. 产成品与狭义在产品 D. 产成品与月末广义在产品 9.成本还原的对象是()。 A. 库存商品成本 B. 产成品成本中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 C. 完工产品中所耗各步骤半成品成本 D.各步骤半成品成本 10. 采用分类法的目的在于( )。 A. 分类计算产品成本 B.简化各种产品的成本计算工作 C.简化各类产品的成本计算工作 D.准确计算各种产品的成本 11.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在适用范围上( )。 A.与生产的类型没有直接关系 B. 与生产的类型有着直接的关系 C. 只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的机械制造业 D.只适用于小批单件生产的企业

专升本《成本会计学》模拟题试卷

专升本《成本会计学》模拟题试卷 一. (共 78 题,共 156 分) 1. 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做好的基础工作是( )。(2 分) A.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B.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D.建立健全原始记录★检 查答案标准答案: D 2. 下列各项属于企业费用要素的是( )。( 2 分) A.制造费用 B.期间费用 D.生产成本★检查答案标 准答案: C 3.狭义的在产品是指 ( ) 。( 2 分) A.需进一步加工的半成品 B.正在车间加工的在产品 D.尚未入库的产成品★检 查答案标准答案: B 4. 在不单独核算废品损失的企业中,回收废品残料时应借记“原材料”账户,贷记()。(2分) A.“基本生产成本”账户 B.“管理费用”账户 D.“废品损失”账户★检 查答案标准答案: A 5. 适用于季节性生产的车间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是()。(2分) A.生产工时比例法 B.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D.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 D

6. 辅助生产费用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应在有关单位之间进行分配,有关单位是指( )。( 2分) A.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B.所有受益单位 D.各基本生产车间★检查 答案标准答案: A 7. 简化的分批法适用的企业生产特点是( ) 。( 2 分) A.产品批数繁少,且未完工批数也较少 B.产品批数繁少,且完工批数也较少 D.产品批数繁多,且完工批数也较多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 C 8. 实务中被广泛采用的标准成本是( )。( 2 分) A.基本标准成本 B.理想标准成本 D.现实标准成本★检查答 案标准答案: D 9. 企业联产品的成本计算一般采用( )。( 2 分) A.定额法 B.分类法 D.分步法★检查答案标准 答案: B 10.在标准成本法下,计算价格差异的基础是()。(2分) A.标准价格 B.标准数量 D.实际数量★检查答案标 准答案: D 11.成本核算工作的要求有 ( )。( 2 分) A.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B.加强成本控制与考核

统计学第八章练习题

第八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一、填空题 8.1.1 客观现象之间的数量联系可以归纳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 ,另一种是 。 8.1.2 回归分析中对相互联系的两个或多个变量区分为 和 。 8.1.3 是指变量之间存在的严格确定的依存关系。 8.1.4 变量之间客观存在的非严格确定的依存关系,称为 。 8.1.5 按 的多少不同,相关关系可分为单相关、复相关和偏相关。 8.1.6 两个现象的相关,即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相关关系,称为 。 8.1.7 在某一现象与多个现象相关的场合,当假定其他变量不变时,其中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称为 。 8.1.8 按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 不同,可分为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 8.1.9 按相关关系的 不同可分为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 8.1.10 线性相关中按 可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 8.1.11 研究一个变量与另一个变量或另一组变量之间相关方向和相关密切程度的统计分析方法,称为 。 8.1.12 当一个现象的数量由小变大,另一个现象的数量也相应由小变大,这种相关称为 。 8.1.13 当一个现象的数量由小变大,而另一个现象的数量相反地由大变小,这种相关称为 。 8.1.14 当两种现象之间的相关只是表面存在,实质上并没有内在的联系时,称之为 。 8.1.15根据相关关系的具体形态,选择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来近似地表达变量间平均变化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称为 。 8.1.16 反映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及关系密切程度的统计分析指标是 。 8.1.17 就是寻找参数01ββ和的估计值 01 ββ和,使因变量实际值与估计值的残差平方和达到最小。 8.1.18 正如标准差可以说明平均数代表性大小一样, 则可以说明回归线代表性的大小。 8.1.19 回归分析中的显著性检验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 的显著性检验;二是对 的显著性检验。 8.1.20 对各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通常采用 ;对整个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通常采用 。 8.1.21 当相关系数0≈r 时,只能认为变量之间不存在 关系。 8.1.22 的显著性检验就是要检验自变量x 对因变量y 的影响程度是否显著。

2014年成本会计学在线作业及答案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97分单选题 1.某种产品发生不可修复废品时,如果废料不予回收,将会使该种产品: A 总成本降低,单位成本增加 B 总成本不变,单位成本增加 C 总成本增加,单位成本增加 D 总成本与单位成本均不变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2.某生产车间采用五五摊销法进行低值易耗品摊销的核算。该生产车间4月份领用低值易耗品的实际成本为10000元;报废低值易耗品的实际成本为4000元,残料计价100元。4月份应计入制造费用的低值易耗品摊销价值为: A 1900 B 6900 C 4900 D 5900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3.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下,下列各项中,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最为准确的方法是: A 按计划成本分配法 B 交互分配法 C 直接分配法 D 代数分配法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4.某车间采用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进行制造费用分配,年度计划分配率为5元。6月份“制造费用”科目贷方余额为1000元,6月份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为10000元,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为1500小时。该车间6月份分配的制造费用为: A 7500 B 9000

C 10000 D 11000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5.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废品损失的是: A 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B 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C 用于修复废品的人工费用 D 用于修复废品的材料费用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6.某种产品经两道工序加工完成。第一工序的月末在产品数量为100件,完工程度为20%;第二工序的月末在产品数量为200件,完工程度为70%。据此计算的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为: A 20件 B 135件 C 140件 D 160件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7.下列各项中属于费用要素的是: A 原材料 B 生产工人工资 C 折旧费 D 制造费用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8.下列各项费用中,不能直接借记“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是: A 车间生产工人福利费

成本会计学试题及答案(10套)

《成本会计学》期末考试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成本属于:() A. 资产价值的计量 B.收入利益的分配 C.所耗价值的补偿 D.取得利益的依据 2 .下列项目中哪项不是成本核算原则:() A. 货币计量原则 B.真实性原则 C.历史成本原则 D.权责发生制原则 3. 能直接记入“生产成本”账户的材料费用是指:() A. 生产产品领用的外购材料 B.生产车间管理 领用的材料 C.辅助生产领用的材料 D.行政部门管理领用的材料 4. 待摊费用按月摊销时,应记入:() A. “生产成本”科目的借方 B. “制造费用”科目的贷方 C. “管理费用”科目的借方 D. “待摊费用”科目的贷方 5. 下列与企业产品生产成本无关的方法是:() A.车间领用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 B.厂部管理用设备的计价方法 C.发出材料实际成本的计算方法 D.机器设备的计价方法 6. 如果企业产品的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小,产品 成本中原材料费用所占比重较大,为了简化成本计算,月末在产品可以:() A.按定额成本计价 B.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 C.按定额原材料费用计价 D.按定额加工费用计价 7 .企业存货盘亏(减盘盈)损失,应当计入:() A.营业外支出 B.管理费用 C.制造费用 D.材料成本差异 8. 企业辅助生产车间工人的劳动保险费,应当计入:() A.管理费用 B.应付职工薪酬 C.制造费用 D.营业外支出 9. 区分各种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主要标志是:() A.成本计算对象 B.成本计算日期 C.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 D.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费用的分配方法

成本会计学课后答案

第三章 1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 (1)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A材料: 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10=1000(千克) 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4=800(千克) 合计1800(千克) B材料: 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5=500(千克) 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6=1200(千克) 合计1700(千克) (2)计算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A材料消耗量分配率==0.99 B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01 (3)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 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数量=1000×0.99=990(千克) 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数量=800×0.99=792(千克) 甲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实际数量=500×1.01=505(千克) 乙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实际数量=1200×1.01=1212(千克)(4)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计划价格费用。 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价格费用=990×2=1980(元) 甲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计划价格费用=505×3=1515(元) 合计3495(元)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价格费用=792×2=1584(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计划价格费用=1212×2=3636(元) 合计5220(元)(5)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 甲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3495×(-2%)=-69.9(元)乙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5220×(-2%)=-104.4(元)(6)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实际原材料费用。 甲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3495-69.9=3425.1(元)

乙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5220-104.4=5115.6(元) (7)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见表3—12)。 (8)根据原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1)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3495 ———乙产品5220 贷:原材料8715 2)借:材料成本差异174.3 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69.9 ———乙产品104.4 2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1)交互分配。 修理劳务分配率==0.95 运输劳务分配率==0.5 修理车间应分配的运输费=0.5×1500=750(元) 运输车间应分配的修理费=0.95×1000=950(元) (2)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 修理车间实际费用=19000+750-950=18800(元) 运输车间实际费用=20000+950-750=20200(元) (3)对外分配。 修理劳务分配率==0.989474 运输劳务分配率==0.524675

成本会计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二套)讲解学习

模拟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废品损失 2.直接生产费用 3.制造费用 4.成本的经济实质 二、判断说明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说明理由)(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半成品成本的结转与半成品实物的转移是一致的。 2.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必须设立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 3.不可修复废品是指不能修复,或者此类废品的修复费用在经济上不合算的废品。 4.直接借记“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费用,都必须是专设成本项目的直接生产费用,但不一定都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5.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类,分为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 6.分类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是产品的类别,这种方法只适用于生产的产品品种、规格繁多,且能按一定标准分类的企业。 7.专设成本项目的生产费用都是直接生产费用。 8.直接分配法是将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所有受益单位的一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 9.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消耗(费用)定额比较稳定、准确,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的产品。 10.比较分析法只适用于同质指标的数量对比。 三、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区分各种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主要标志是()。 A.成本计算日期 B.成本计算对象 C.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 D.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 2.在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的企业或车间中,如果只生产一种产品,发生的生产费用()。 A.全部都是直接计入费用 B.全部都是间接计入费用 C.全部费用都是直接生产费用 D.有直接计入费用也有间接计入费用 3.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适用于()。 A.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很小 B.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大 C.各月末没有在产品 D.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

统计学第五版(贾俊平)第八章课后习题答案

《统计学》第八章课后练习题 8.4 解:由题意知,μ=100,α=0.05,n=9<30,故选用t统计量。经计算得:x =99.9778,s=1.2122, 进行检验的过程为: H0:μ=100 H1:μ≠100 t= s n = 1.21229 =?0.0549 当α= 0.05,自由度n-1= 8,查表得tα2(8)=2.3060,因为t225 t= s n = 98.725916 =0.6685 当α= 0.05,自由度n-1= 15,查表得tα(15)=2.1314,这是一个右单侧检验,因为t

即元件平均寿命没有显著大于225小时。 用P值检测,这是右单侧检验,故: P=1?0.743=0.257,P值远远大于α,所以不能拒绝原假设H0。 8.9, 解:由题意得 σA2=632,σB2=572,x A=1070,x B=1020,n A=81,n B=64,故选用z统计量。 进行检验的过程为: H0:μA?μB=0 H1: μA?μB≠0 Z=A B A B σA A +σB B = 632+572 =5 当α=0.05时,zα2=1.96,因为Z>zα2,所以拒绝原假设H0,,即A、B两厂生产的材料平均抗压强度不相同。 用P值检测,这是双侧检验,故: P=2×1?0.9999997=0.0000006,P值远远小于α,所以拒绝原假设H0, 8.13 解:建立假设为: H0: π1=π2 H1: π1≠π2 由题意得:

统计学第七章、第八章课后题答案

统计学复习笔记 第七章参数估计 一、思考题 1.解释估计量和估计值 在参数估计中,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称为估计量。估计量也是随机变量。如样本均值,样本比例、样本方差等。 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计算出来的估计量的数值称为估计值。 2.简述评价估计量好坏的标准 (1)无偏性:是指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期望值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 (2)有效性:是指估计量的方差尽可能小。对同一总体参数的两个无偏估计量,有更小方差的估计量更有效。 (3)一致性:是指随着样本量的增大,点估计量的值越来越接近被估总体的参数。 3.怎样理解置信区间 在区间估计中,由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称为置信区间。置信区间的论述是由区间和置信度两部分组成。有些新闻媒体报道一些调查结果只给出百分比和误差(即置信区间),并不说明置信度,也不给出被调查的人数,这是不负责的表现。因为降低置信度可以使置信区间变窄(显得“精确”),有误导读者之嫌。在公布调查结果时给出被调查人数是负责任的表现。这样则可以由此推算出置信度(由后面给出的公式),反之亦然。 4.解释95%的置信区间的含义是什么 置信区间95%仅仅描述用来构造该区间上下界的统计量(是随机的)覆盖总体参数的概率。也就是说,无穷次重复抽样所得到的所有区间中有95%(的区间)包含参数。 不要认为由某一样本数据得到总体参数的某一个95%置信区间,就以为该区间以的概率覆盖总体参数。 5.简述样本量与置信水平、总体方差、估计误差的关系。 1. 估计总体均值时样本量n 为 (z 2 )2 2其中: E z n n E22 其中: E z 2 n 2. 样本量n 与置信水平1- α、总体方差、估计误差E之间的关系为与置信水平 成正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置信水平越大,所

成本会计学答案解析

单选题1.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法,是将辅助生产费用()。A直接计入基本生产成本的方法 B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的方法 C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各受益单位的方法 D直接分配给所有受益单位的方法 正确答案:C 单选题2.在完工产品成本中,如果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是正数,说明()o A定额提高了 B定额降低了 C本月定额管理和成本管理不力 D本月定额管理和成本管理取得了成绩 正确答案:B 单选题3.各种废品损失,不应包括()。A修复废品人员薪酬 B修复废品领用原材料 C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

D实行“三包”损失正确答案:D 单选题4.分批法适用的生产组织是()。A小批单件生产 B大量大批生产 C大量小批生产 D大量成批生产正确答案:A 单选题5.成本报表属于内部报表。成本报表的种类、格式、项目、指标的设计和编制方法、编制日期、具体报送对象,由()。A企业自行决定B国家统一规定 C国家做原则规定 D上级主管机关规定正确答案:A 单选题6.下列项目中,属于固定成本的是()。A直接材料成本 B房屋租金 C按销售量支付的佣金 D直接人工成本正确答案:B 单选题7.品种法适用的生产组织类型是()。A大量成批生产 B大量大批生产 C小批单件生产

D大量小批生产正确答案:B 单选题8.如果在一张订单中规定了几种产品,产品批别应按()划分。A订单 B产品品种 C订单或产品品种 D各种产品数量多少正确答案:B 单选题9.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在产品完工之前,产品成本明细账()。A不登记任何费用 B只登记直接计入费用和生产工时 C只登记原材料费用 D登记间接计入费用,不登记直接计入费用正确答案:B 单选题10.成本还原的对象是()。A产成品成本 B各步骤半成品成本 C产成品成本和各步骤半成品成本 D产成品成本中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正确答案:D 单选题11.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的确定上。A成本计算对象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成本会计学》 考试试题二考试卷模拟考试题

《2020 年电大《成本会计学》 考试 试题二》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做好的基础工作是( )( ) A.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 B.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C.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 D.各种费用的分配 2、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节约差异,应以 字从“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 方转出。( )( ) A.红...借... B.红...贷... C.蓝...借... D.蓝...贷... 3、“预提费用”科目的余额( )( ) A.一定在借方 B.一定在贷方 C.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 D.无余额 4、辅助生产费用的顺序分配法,是指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的费用分配应按照辅助 生产车 间 顺序分配。( )(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

A.费用多的排列在前,费用少的排列在后 B.费用少的排列在前,费用多的排列在后 C.受益多的排列在前,受益少的排列在后 D.受益少的排列在前,受益多的排列在后 5、制造费用的分配法,特别适用于季节性生产企业。( )() A.生产工人工时比例 B.生产工人工资比例 C.机器工时比例 D.按年度计划分配率 6、经过质量检验部门鉴定不需要返修,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其降价损失应作为( )() A.废品损失 B.产品销售费用 C.管理费用 D.销售损益 7、狭义的在产品是指( )() A.正在车间加工的在产品 B.需进一步加工的半成品 C.对外销售的自制半成品 D.产成品 8、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是根据的有关数据计算的。( )() A.基本生产成本总帐 B.基本生产成本二级帐 C.基本生产成本明细帐 D.基本生产成本总帐和明细帐 9、联产品成本计算( )() A.应该采用分类法 B.必须采用分批法 C.可以采用分步法 D.可以采用分批法

09届《成本会计》试卷A附加答案及详细解释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经济管理学院《成本会计学》期末考试卷(A) 如有错漏,大家无视就好, 仅供参考~ by 钟方源 系别会计系专业班级09会计专学号姓名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将你选定的答案编号填入每题的答案栏中。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产品成本项目的有(A)。 A、外购材料 B、直接人工 C、废品损失 D、制造费用 解释: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简称产品成本项目或成本项目,就是生产 (1)直接材料。 (2)直接燃料和动力。 (3)直接人工。 (4)制造费用。 其中,如果废品损失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在管理上需要对其

2、工业企业费用按其经济内容进行的分类称为(B)。 A、产品成本项目 B、费用要素 C、费用项目 D、会计科目解释: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也是物化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和活劳动的耗费过程,因而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按其经济内容分类,可划归为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劳动手段方面的费用和活劳动方面的费用三大类。这三类可以称为费用的三大要素。所谓费用要素,就是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3、下列各项费用中,不能直接借记“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是(C)。 A、车间生产工人福利费 B、车间生产工人工资 C、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D、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费用 解释: 基本生产成本借方登记企业为进行基本生产而发生的各种费用。 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成本,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制造费用,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是直接生产成本,而制造费用属于间接生产成本。D和B、A属于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可以计入基本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包括产品生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资以外的其余一切生产成本,主要包括企业各个生产单位(车间、分厂)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所以说C是属于制造费用范畴不能直接计入"基本生产成本" 4、某生产车间采用五五摊销法进行低值易耗品摊销的核算。该生产车间4月份领用低值易耗品的实际成本为10000元;报废低值易耗品的实际成本为4000元,残料计价100元。4月份应计入制造费用的低值易耗品摊销价值为( D )元。 A、1900 B、3900 C、4900 D、6900 解释:五五摊销法是在领用时摊销一半,报废时摊销另一半。 首先,如果不发生报废本月应该摊销5000。 由于本月报废了4000,这4000是确实发生的支出.所以应该全部计入制造费用.也就是说还剩(10000-4000)=6000的在用低耗品,这部分在当月应该摊销一半.即6000/2=3000,所以本月进入制造费用的应该是4000+3000-100=6900。其中100为残值,冲制造费用。 5、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下,下列各项中,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最为准确的方法是(D)。 A、按计划成本分配法 B、交互分配法

统计学第八章习题答案

第8章 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 从时间序列图可以看出,国家财政用于国防的支出额大体上呈指数上升趋势。 (2)年平均增长率为: %1.161%1.116131 .2901.49511190=-=-=-=n n Y Y G 。 (3)2271.5748%)1.161(1.4951?2010 =+?=Y 。 (2)2010年的预测值为:

8.6945 3474 57.6372.7494.7623.7534.5712010==++++= F (3)由Excel 输出的指数平滑预测值如下表: 2010年3.0=α时的预测值为: 24.6679.679)3.01(7.6373.0)1(2010=?-+?=-+=t t F Y F αα 5.0=α时的预测值为: 85.683730)5.01(7.6375.0)1(2010=?-+?=-+=t t F Y F αα 比较误差平方可知,5.0=α更合适。 8.3(1)第19个月的3期移动平均预测值为: 33.6303 1891 366064458719==++= F

3.0=时的预测值: 5.5959.567)3.01(6603.019=?-+?=F ,误差均方=87514.7 4.0=α时的预测值: 7.6181.591)4.01(6604.019=?-+?=F ,误差均方=62992.5 5.0=α时的预测值: 3.6335.606)5.01(6605.019=?-+?=F ,误差均方=50236。 比较各误差平方可知,5.0=α更合适。 输出的回归结果如下: 回归统计 Multiple R 0.9673 R Square 0.9356 Adjusted R Square 0.9316 标准误差 31.6628 观测值 18 方差分析 df SS MS F Significance F 回归分析 1 232982.5 232982.5 232.3944 5.99E-11 残差 16 16040.49 1002.53 总计 17 249022.9 Coefficients 标准误差 t Stat P-value Lower 95% Upper 95% Intercept 239.73203 15.57055 15.3965 5.16E-11 206.7239 272.7401 X Variable 1 21.928793 1.438474 15.24449 5.99E-11 18.87936 24.97822 t Y t 9288.2173.239?+=。

成本会计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成本会计的各项职能中,最基础的是 A.成本预测 B.成本核算 C.成本分析 D.成本控制 2.下列各项中,属于工业企业费用要素的是 A.废品损失 B.直接材料 C.直接人工 D.外购动力 3.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每月生产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 A.全部计人当月完工产品成本 B. 全部计入当月在产品成本 C.当月在完工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 D.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4.适合小批单件生产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 A.分步法 B.分批法 C.分类法 D.品种法 5.用盘存法计算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时,根quot;本期投产数量= 本期完工产品数量+期末在产品数一期初在产品数量"公式计算本期的投产产品数量时,如果原材料随着生产进度连续投入,在产品需耗用原材料,则公式的期初和期末在产品数量应按原材料消耗定额计算的期初和期末在产品的 A.实际消耗量计算 B.实际产量计算 C.约当产量计算 D.计划产量计算 6.从成本计算方法的原理上来说,标准成本法可以取代 A.分步法 B.分类法 C.定额法 D.品种法 7.产品销售费用明细表属于 A.成本报表 B.损益报表 C.销售报表 D.资金报表 8.小型工业企业中,可将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两个总帐科目合并为一个 A.基本生产成本总帐科目 B.辅助生产成本总帐科目 C.生产费用总帐科目 D.制造费用总帐科目 9.下列不属于工业企业成本项目的是 A.燃料及动力 B.直接人工 C.制造费用 D.折旧费 10.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按生活福利人员工资和规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在 A.生产费用科目核算 B.管理费用科目核算 C.应付福利费科目核算 D.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11.基本生产成本按 A.产品品种分设明细帐 B.产品成本项目分设明细帐 C.明细分类科目分设明细帐 D.会计要素具体内容分设明细帐 12.下列项目中属于待摊费用的是 A.预付的保险费 B.固定资产的修理费 C.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 D.短期借款利息 13.可修复废品返修前发生的生产费用 A.应借记废品损失科目 B.与修复费用一起转入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借方 C.应从基本生产成本科目贷方转出 D.不是废品损失,不必计算其生产成本 14.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不论半成品是在各生产步骤之间直接结转还是通过半成品库收发,都 A.不通过自制半成品科目进行总分类核算 B.通过自制半成品科目进行总分类核算 C.不通过产成品科目进行总分类核算 D.通过产成品科目进行总分类核算 15.属于构成比率的指标是 A.产值成本率 B.销售利润率 C.成本利润率 D.直接人工费用比率 17.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的主要特点是

10月自考成本会计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10月自考成本会计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出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目的括号内,多选、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分类法在按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计算产品系数的情况下,按系数比例分配费用的结果与按定额耗用量比例或定额费用比例分配费用的结果()。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 C、两者结果相同 D、定额耗用量或定额费用比例更加准确 2、成本会计有狭义成本会计和广义成本会计之分,所谓狭义成本会计就是指()。 A、成本核算 B、成本预测 C、成本控制 D、成本考核和分析 3、以下所列费用项目,属于间接生产费用的是()。 A、原材料费 B、机器设备折旧费 C、车间设备修理人员工资费 D、机器设备动力费 4、按医务福利人员工资的14%计提的福利费支出应计入()。 A、应付福利费 B、制造费用 C、管理费用 D、营业外支出 5、如果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将辅助生产的计划成本分配转出数与辅助生产的实际成本的差额,全部计入了管理费用,这种费用的分配方法是()。 A、顺序分配法 B、交互分配法 C、计划成本分配法 D、代数分配法 6、企业期末在产品数量较多、期初期末数量变化较大、各项成本项目所占比重比较均衡,应选择的一种月末划分生产费用的方法是()。

A、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B、约当产量比例法 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D、定额比例法 7、材料费作为直接生产费用,不论在任何情况下均应直接计入产品成本,这种成本计算方法是()。 A、品种法 B、分批法 C、分步法 D、分类法 8、企业大量简单生产一种产品,所耗原料和加工工艺相同,但是质量不同,有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个等级。会计应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品种法 B、分批法 C、分步法 D、分类法 9、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不涉及生产类型,因而在各种类型的生产中可以应用。采用这种方法是为了()。 A、简化各类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 B、简化各种产品的成本计算工作 C、便于进行成本分析和考核 D、以便于掌握各类产品的成本水平 10、企业大量生产一种产品,领料时使用限额领料单和超额领料单,以便控制材料的日常消耗,月末,在确认材料脱离定额差异时应采用的方法是()。 A、限额法 B、切割法 C、盘点法 D、技术推算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目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项目前的字母填在题目的括号内。多选、少选、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1、应计入营业费用(产品销售费用)的支出有()。 A、运输费 B、广告费 C、销售机构办公费

统计学答案第八章

三、选择题 1某厂生产的化纤纤度服从正态分布,纤维的纤度的标准均值为1.40.某天测得25根纤维的纤度的均值x=1.39,检验与原来设计的标准均值相比是否有所变化,要求的显著性水平为α=0。05,则下列正确的假设形式是()。 A。H0:μ=1.40,H1:μ≠1。40 B. H0:μ≤1.40,H1:μ〉1.40 C。 H0:μ<1.40,H1:μ≥1.40 D. H0:μ≥1.40,H1:μ〈1。40 2某一贫困地区估计营养不良人数高达20%,然而有人认为这个比例实际上还要高,要检验该说法是否正确,则假设形式为()。 A。 H0:π≤0.2,H1:π>0.2 B. H0:π=0.2,H1:π≠0.2 C. H0:π≥0.3,H1:π7 D. H0:μ≥7,H1:μ〈7 4 在假设检验中,不拒绝原假设意味着()。 A。原假设肯定是正确的B。原假设肯定是错误的 C。没有证据证明原假设是正确的 D.没有证据证明原假设是错误的 5 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A。都有可能成立B。都有可能不成立 C。只有一个成立而且必有一个成立D.原假设一定成立,备择假设不一定成立 6在假设检验中,第一类错误是指()。 A。当原假设正确时拒绝原假设 B。当原假设错误时拒绝原假设 C.当备择假设正确时拒绝备择假设 D。当备择假设不正确时未拒绝备择假设 7在假设检验中,第二类错误是指()。 A。当原假设正确时拒绝原假设 B.当原假设错误时未拒绝原假设 C.当备择假设正确时未拒绝备择假设 D.当备择假设不正确时拒绝备择假设 8 指出下列假设检验哪一个属于右侧检验()。 A。H0:μ=μ0, H1:μ≠μ0 B。 H0:μ≥μ0, H1:μ<μ0 C.H0:μ≤μ0, H1:μ〉μ0 D.H0 :μ>μ0, H1:μ≤μ0 9 指出下列假设检验哪一个属于左侧检验()。 A. H0:μ=μ0, H1:μ≠μ0B. H0:μ≥μ0 ,H1:μ

成本会计学复习题与参考答案知识讲解

成本会计学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成本的经济实质是(D)。 A.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的货币表现。 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 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 D.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2.下列各项中应计入制造费用的是(C)。 A.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 B.产品生产工人工资 C.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D.工艺用燃料费用 3.用于生产产品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应记入(A)科。 A.基本生产成本 B. 制造费用 C.废品损失 D.营业费用 4.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属于间接计入费用,应采用的分配方法是( B )。 A.计划成本分配法 B.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 C.工时比例分配 D.代数分配法 5.生产费用要素中的税金,发生或支付时应借记(C)科目。 A.辅助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 C.管理费用 D.营业费用 6.生产过程中或入库后发现的各种废品损失,不包括(D)。 A.修复废品人员工资 B.修复废品领取材料 C.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失 D.实行“三包”损失 7.某企业定额管理基础比较好,能够制定比较准确、稳定的消耗定额,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为了简化核算工作,应采用( D )。 A.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B.定额比例法 C.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D.固定成本计价法 8.下列方法中,需要进行成本还原的是(C)。 A.平行结转法 B.逐步结转法 C.综合结转法 D.分项结转法 9.生产车间领用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应借记的账户为( C )。A辅助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 C基本生产成本 D原材料 10.在产品完工率为(D)与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率。 A.所在工序工时定额 B.所在工序工时定额之半 C.所在工序累计工时定额 D.上道工序累计工时定额与所在工序工时定额之半的合计数 11.成本会计的对象是( D )。 A.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 B.各项期间费用的支出和归集 C.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 D.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 12.大中型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一般采取(C)。 A.集中工作方式 B.统一领导方式 C.分散工作方式 D.会计岗位责任制 13.下列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A)。 A.废品损失 B.管理费用 C.营业费用 D.折旧费用 14.下列方法中,可用来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是(D)。 A.直接分配法 B.一次交互分配法 C.约当产量法 D.生产工时比例法 15.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做好的基础工作是( D )。 A.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 B.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C.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D.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

统计学概论课后答案第8章统计指数习题解答.

第八章 对比分析与统计指数思考与练习 一、选择题: 1.某企业计划要求本月每万元产值能源消耗率指标比去年同期下降5%,实际降低了 2.5%,则该项计划的计划完成百分比为( d )。 a. 50.0% b. 97.4% c. 97.6% d. 102.6% 2.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是( b )。 a..产值利润率 b.基尼系数 c. 恩格尔系数 d.人均消费支出 3.编制综合指数时,应固定的因素是(c )。 a .指数化指标 b.个体指数 c.同度量因素 d.被测定的因素 4.指出下列哪一个数量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恒等于综合指数形式的拉氏数量指标指数(c )。 a . 1 010p q p q k q ∑∑;b. 1 111p q p q k q ∑∑;c. 000p q p q k q ∑∑; d. 101p q p q k q ∑∑ 5.之所以称为同度量因素,是因为:(a )。 a. 它可使得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数量上可以加总; b. 客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 c. 是我们所要测定的那个因素; d. 它必须固定在相同的时期。 6.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所采用的同度量因素是(a ) a . 质量指标 b .数量指标 c .综合指标 d .相对指标 7.空间价格指数一般可以采用( c )指数形式来编制。 a .拉氏指数 b.帕氏指数 c.马埃公式 d.平均指数 二、问答题: 1.报告期与基期相比,某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10%,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了20%,试问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提高了多少?

解:(1+20%)/110%-100%=109.10%-100%=9.10% 2.某公司报告期能源消耗总额为28.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所耗能源的价格平均上升了20%,那么按去年同期的能源价格计算,该公司报告期能源消耗总额应为多少? 解:28.8÷(1+20%)=24万元 3.编制综合指数时,同度量因素的选择与指数化指标有什么关系?同度量因素为什么又称为权数?它与平均指数中的权数是否一致? 解:(略) 4.结构影响指数的数值越小,是否说明总体结构的变动程度越小?一般说来,当总体结构发生什么样的变动时,结构影响指数就会大于1。可结合具体事例来说明。 解:(略) 5.为什么在多因素指数分析中要强调各因素的排列顺序?“连锁替代法”是否适用于任一种排序的多因素分析? 解:(略) 6.某厂工人分为技术工和辅助工两类,技术工人的工资水平大大高于辅助工。最近,该厂一位财务人员对全厂工人的平均工资变动情况进行了动态对比,他发现与上年相比,全厂工人的平均工资下降了5%。而另一人则通过分析认为,全厂工人的工资水平并没有下降,而实际上工人的工资平均提高了5%。你认为这两人的分析结论是否矛盾?为什么? 解:不矛盾。前者依据的是可变构成指数的计算结果;后者依据的是固定构成指数的计算结果。 三、计算题 1. 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报告期和基期产量、出厂价格资料如下 要求:(1)用拉氏公式编制产品产量和出厂价格指数;(2)用帕氏公式编制产品产量和出厂价格指数;(3)比较两种公式编制的产量和销售量指数的差异。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