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识《黄帝内经》之“肾藏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戏精本精是啥意思 浅识《黄帝内经》之“肾藏志”

浅识《黄帝内经》之“肾藏志”

2023-12-27 16: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是我交厚朴的作业,我个人不是很喜欢现在的所谓学术论文,所以就借了论文的壳,装了一些我近期学习的心得,它看样子就是一篇形式上接近论文的个人学习总结而已,呵呵。

                      

 

              浅识《黄帝内经》之“肾藏志”

    本文拟就《黄帝内经》内容和徐老师讲课内容,梳理并勾勒我对《内经》之“肾藏志”的粗浅认识。

 

   《内经》中多处明确提出“肾藏志”的说法,现举三例:

   “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肾藏精,精舍志。”(《灵枢·本神第八》)

 

   1.一般教科书上这样解释“肾藏志”:

   肾藏志,生理学名词。指肾的一种生理功能。指人的记忆力或意志,与肾关系密切。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肾精气充盛则脑髓充而精力旺盛,记忆力强;肾精气不足,则精神不振,健忘。

   “志”指志向,属精神活动。志虽出于心,但其坚定不移,须依赖于人体精气的充盛。肾藏精,是一身精气之根。肾精充足,志方能坚。

   仔细阅读,就会发现这样的解释需要辨识的地方不少,比如,髓和精的关系不清楚,肾气和精气混为一谈,“志”的概念模糊不清等。

 

   2.试厘清以上概念含混不清之处。

   2.1.关于精和髓。

  “夫精者,身之本也”(《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也就是说,精是人的物质基础。

   这个物质基础是从神引申出来的,是一个无中生有的创造,《灵枢·本神》说:“两精相搏谓之神。”是说父母之精结合的瞬间诞生了新生命的神,在中医哲学观里,精气神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所谓炼精化气,练气化神,反之,神也可以推动气凝聚而成为精。所以说新生命的化生是秉承了父母赋予的先天之精,同时自己的神也开始进入到这个循环系统中来。

   在人的一生中,精的消长变化可以分为几个阶段,首先是胎儿期,这个阶段是化母血为儿精的过程,是精的积蓄过程;其次是出生后至身体发育结束的阶段,这时,人的生长发育还给会精一个积累补充的机会,同时人依靠将异物(即饮食)化成自己,对精也可以有所增益,虽然人的生理活动会造成精的部分损失,但总体看,还是损耗小于积累的;第三阶段就是人停止发育以后直至死亡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人通过饮食对精的填充远远无法抵消对精的耗损,所以这个阶段是一个纯粹流失精的过程。

   可以看出,精是人最宝贵的东西,它是有限的,徐老师就用沙漏的模型来形象地说明人的一生就是在耗损精的过程。

   以上所谓的精,是狭义的精的概念,也就是肾精。广义的精可以说是所有有形有质的构成人体的物质,包括固体的骨、筋脉肉皮、脏腑;半固体的髓、膏肓脂肪;液体的津液。而只有狭义的精,才藏于肾,《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五》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这个肾精是化生髓的物质基础,所以说“肾主骨生髓通于脑”,骨髓、脊髓、脑髓皆由肾精所化生,储存于骨中,其中脑是髓最大的储存地。《灵枢·经脉第十》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

   所以,应该说“肾精充盛则脑髓充”。

 

   2.2.关于精气和肾气。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素问·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人有精气津液,四支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素问·奇病论篇第四十八》)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首先说气,在中医哲学观念里,气大致相当于一种能量,它是推动阴的、静的物质运化起来的推力,即所谓生生之气。广义的精,也就是我们身体所有的物质基础,都是有形也有气的,精能化气,气也能成形,所以两者是构成生命和维持生命的物质和功能的体现。

   从以上《黄帝内经》中各处出现的“精气”来看,它们多数时候用于泛指物质和功能,具体语境中它们又特指某种物质和功能。

   如果专指肾的生殖之精和功能,那么在(《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中可以看到,是使用“肾气”一词来明确指代这一含义的,如: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泄,阴阳和,故能有子。”(《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所以说肾的精气充盈与不足是和人的记忆力、意志力关系密切的,泛泛地说人体精气是不准确的。

 

   2.3.关于志。

   翻看一下目前《黄帝内经》的各种注本,可以发现中医对“志”的解释,大体记忆力、神志、意志、情志、情感、志向、志愿等等似乎都有,其结果是“志”的确切含义反而有些含混不清。所以,关键之处是要追本朔源,搞清楚“志”的原始字义。

 

   2.3.1. “志”的金文和小篆写法:

      

   《说文》:“志,意也。从心,之声。”

   显然,许慎认为这是个形声字。不过,在早期汉字中,我们都知道形声字的比例很少,摹形会意的字占大多数,所以,“之”应该不仅仅是个声旁。后世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就说:“从心之,之亦声。”就是说,“之”在字中也有表意的作用,既是形旁,也是声旁。

   所以,两个形旁联系起来,合成其意,“志”的字义应该是心之所之,心想要去的方向。

   《说文》解释“志”为“意也”,所以再看看“意”的字义:

   《说文》:“意,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从心,从音。”

   《说文》:“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指事字,从言含一。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

   综合起来看,生于心,发为言,是“音”字,音下加心,是心之所存,是为“意”,就是今天我们常说的“内心的声音”。

   也就是说,内心的想往,存之于心,就是“志”。

   《康熙字典》:“志者,心之所之也。”可做佐证。

 

   2.3.2.小篆时期,又出现了“誌”和“識”两字,这二字的功能,之前是由“志”来承当。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志古文識。盖古文有志无識。小篆乃有識字。”

   关于“誌”字,后世一直将其作为“志”的繁体字,《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志”这样解释:

   志1

   (1)(名)志向;志愿:~同道合。

   (2)(名)姓。

   志2

   (动)〈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用称~~。

   志3 (誌)

   (1)(动)记:~喜|~哀。

   (2)(名)文字记录:杂~︱县~。

   (3)(名)记号:标~。

   意思是这三个“志”在现代汉语中是三个同音词,即同音同形而不同义。不管这个说法妥当与否,至少可以看到“志3(誌)”说的是,两者是繁简字的关系。

   “誌”和“識”两字都有“记录”、“记忆”的意思,在文献中可以看到不少同一含义的“志”:

   (1)记录。

   君子以多志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易·大畜》)

   《齐谐》者,志怪者也。(《庄子·逍遥游》)

   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周礼·春官·保章氏》)

   太古之事灭矣,孰志之哉?(《列子》)

   小史掌邦国之志。(《周礼·春官》)

   (2)记忆。

   疆志而用命。(《国语·晋语七》)

   所以,“志”也有“记录”、“记忆”的意思,这是字义演化的结果,各义项之间的关系待考。不过,既然有演生的关系,那么各义项之间必定是有联系的。

 

   2.3.3.很奇怪文字学家没有用《黄帝内经》的解释来说明“志”的含义,其实最贴切、最简洁的解释是《灵枢·本神》的一句话:“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这是将“志”的本义和引申义综合起来解释得最清楚的一家。

   人内心的声音是什么呢?其实我们头脑中每时每刻都会产生纷繁的念头,它们都是我们内心的声音吗?显然不是。我们要从众多的“我要干什么……”中辨析,聆听到底哪个声音才真正是内心的声音。中医说心就是神,所以只有静下来,找到自己的神,才听得到神的声音。自己的神的声音、神的意愿才是真正的内心的声音。

   “心有所忆谓之意”,而神的意愿不是空穴来风,不是臆想,它是来自某个记忆,某个印痕,我们的感觉就是,真正我们喜欢的人事,和我们想要做的事,以及擅长做的事,总是用理性难以说清的,而似乎总是循着某个记忆或梦境才追寻得到的。

   所以将“记录、记忆、意愿”这些碎片整合,就是“志”的含义,换种说法就是,我们的神把我们灵魂的记忆告诉我们,告诉我们能干什么、该干什么,以此作为努力的方向,就是志。

   这样的志向不同于空想,不同于妄念。区别是,前者是从我们个人的先天禀赋出发的,或者是不是也可以说根器,它和社会加诸于你的种种价值观念、价值标准无关,古人说,坚定不移的是志,就因为它来自我们的神,所以我们会不遗余力达成它。而后者更多考虑的是社会的衡量标准和他人的评判,所以如果我们失志,就会随波逐流,去追逐外界对自己的肯定和认可,经常我们会发现,即使获得了我们想要的肯定,我们的追逐似乎也还没有停止,有时甚至会发觉连得到的肯定都似乎不是自己想要的,所以,妄想是幻化无穷的。

   我看过一份资料,说小海龟出生后在茫茫大海里生长,到了一定时间,它们会神奇地辨认出方向,然后跨越几千公里的海洋,回到母亲当初繁殖它们的海滩。自然界中有无数神奇的故事,我们无法解释小海龟凭借着什么样的记忆找到它们从未去过的海滩,但这样的故事让我们对自然、对造化生出无限的敬畏。

 

   3.中医认为肾藏志,肾与志的关系,与心与神、肝与魂、肺与魄、脾与意的关系一样,两者是互生的关系,互为佑护。这其实也就是精和神的关系,它们是处于精气神的循环系统中的。

   保护好肾,肾精足,肾气足,我们就越有可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神的声音;这意味着你唤醒了灵魂的记忆,你会认定某件事情是自己想要去做的,觉得那是上天要自己完成的一项功课,这就是知命,此时你就会相信仿佛有什么力量在支持着自己,从而生出确信自己可以做出一个什么结果来的一种力道,似乎完成这个功课,灵魂就会进步,自己就会得到升华的快感。志的力量就是这样的,否则我们很难理解那些矢志不渝的人。

   反之,如果我们不养护自己的肾,那么轻则记忆力退化,严重的就会丢失了灵魂的记忆,产生找不到自己的那种感觉,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这时你很可能就会选择逃避现实,浑浑噩噩,无所事事,所谓行尸走肉是也,还有一种因为茫然而什么都不敢放下,什么都要赢,从而导致焦头烂额的情况,看似这个人很进取,但实际上他没有明确的目标。

   另一方面,一个人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一直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事,他身心不分裂,不冲突,那么排除意外情况,他的肾受到伤害的可能性通常比较小,我们常看到一些与世无争,安静专注做事的人,他们身心往往都很健康,李渔有句话,我很喜欢,他在《闲情偶寄》里说:“本性酷好之物,可以当药。凡人一生,必有偏嗜偏好之一物……癖之所在,性命与通,剧病得此,皆成良药。”而一个人如果总是顾虑重重,不断扭曲、压抑自己,总是违背自己神的意愿,长期下来定会使肾首先受到严重损伤,出现肾的各种问题,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问题。

   关于情志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现在已得到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的证明,我们可以查到有关方面的资料,恕不引证。

   这里我只想和大家分享我听过的哈佛的一门课程,叫“幸福课”,也叫“积极心理学”。顾名思义,它研究的是与人的消极心理、负面思维相对的一些东西,它强调说,人们获得的成功和幸福是与人的积极心理有关的,而仅仅致力于摆脱抑郁、痛苦、焦虑的研究是于人们获得幸福快乐事无补的。它的一位祖父级人物在70年代进而提出了关注健康的理念,叫“健康本源学”。

   “健康本源学”提出一个问题,说,把疾病治好了就是健康吗?这个问题和“摆脱了抑郁、痛苦就是快乐幸福吗?”是本质一样的。

   接下来,他引用卢梭“沉默的压抑”和弗洛伊德“舒适的麻木”来形容这个状态,并且举了一个例子来解释:有两个人,同样每周工作80小时,甲专注工作是为了逃避人际关系、私事等等,乙专注工作是出于对工作的热情。表面上看两人是处于同一种状态,但事实上不然。显然甲是所谓“舒适的麻木”和“沉默的压抑”状态。而乙的状态则叫做“创造性的紧张状态”,我想起徐老师课上的一句话:“专注做事接近于入定,本身就是修炼。”也就是说这种灌注了热情的专注态度,它是积极心理的一种表现,对我们的身心都是有益的。同样,把身体的疾病治愈了,如果人并没有产生追求健康的心态,这个人还是不能说是健康的。比如说一个容易反复感冒的人,治愈了他的一次感冒,能说明他健康了吗?一个胃溃疡的病人,切除了部分胃,能说他健康了吗?

   所以“健康本源学”强调,你只有去追求让你健康的东西,你才可能得到健康。这与中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思想是相契合的。

 

   我想,对有形物质和无形心神的关系认识得比较透彻,且给予极大关注,是中医较其他学科都更具魅力的地方,也是最引人入胜的地方。说老实话,我决定加入厚朴学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徐老师是个出色的“身心医学专家”,徐老师那个“一楼整形,二楼调气,三楼调神”的中医院让我神往不已。的确,只有把这三个方面的问题都理顺了,人才能真正达到健康的状态。

   本文的内容是对经典的学习总结,可惜的是没有我自己的临床观察作为实证,我想,既然中医的长处在于不割裂人的身心,整体地看待身心与疾病的关系,那么我在此想提出个人的希望,希望临床的中医们,以及未来将要走向临床的师兄们,在这个领域多做些积累和记录,以发扬祖国医学的长处。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