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传承古韵绽放活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惠州西湖文化历史背景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传承古韵绽放活力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传承古韵绽放活力

2023-07-28 06: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当年因政治失意,苏东坡被贬谪到惠州,谪居惠州940天内,他不仅留下诗词、书画等作品多达587首(篇、幅),而且还留下了合江楼、泗洲塔等一批被他的作品赋予了文化内涵的遗址。为纪念北宋大文豪苏东坡,2018年,惠州市委、市政府在桥东白鹤峰(原东坡故居所在地)重修了苏东坡祠并免费对外开放,成为国内第一个较具规模、专门用于纪念苏东坡的祠堂园林景观建筑群。2020年1月7日,东坡纪念馆正式开放。这是国内展示苏东坡文化较为丰富、展陈方式较多样、面积最大的场所。其的建成和开放,标志着惠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

时至今日,苏东坡留下的灿烂文化遗产已经成为惠州文化自信的底气。东坡精神与实干兴邦的改革开放精神完美契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东湖旅店 追寻前辈足迹,传承文化血脉

惠州,不仅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一方红色热土。近年来,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惠州致力于科学合理地保护、开发和利用革命遗址。

东湖旅店,是震惊中外粤港秘密大营救的重要中转站,见证了包括茅盾、张友渔、胡风、胡绳等100多位文化名人被安全“接进来”、秘密“送出去”的经过,具有无可替代的革命历史文化价值。

从2019年起,东湖旅店被打造为“营救中国文化名人陈列馆”。该馆馆长袁美霞介绍,开馆近3年,已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十万人次,线上游客超过百万人次。其中,不乏当年被营救的文化名人后代以及参与营救行动的东江纵队老战士后人,他们追寻着前辈的足迹,传承着中华文化的血脉。

2020年,该馆成为广东省唯一入选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十佳案例之一。作为红色的革命文物,东湖旅店所传达的革命精神和文化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体现,丰富了湾区人文精神内涵。

在惠州,像东湖旅店这样的红色文化遗址多达200余处,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如高潭镇,作为东江革命的红色心脏,有太多光荣的历史事迹,革命精神熠熠生辉。高潭镇正加快推进红色旅游与特色农业、生态建设、教育培训、传统文化、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近日,“惠州十大红色名片”“惠州十大红色遗址”评选结果出炉,叶挺、高恬波、秘密大营救等入选“十大红色名片”,东江纵队纪念馆、挺秀书院、粤赣湘边纵队纪念公园等入选“十大红色遗址”。接下来,惠州将修缮一批红色文化遗址,打造更多“网红打卡地”。

成 绩

城市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

据统计,目前惠州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市、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33处;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3项、省级非遗名录项目22项、市级非遗名录项目74项,县级非遗名录项目156项。得益于丰厚的历史遗存,惠州入选了广东省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015年10月3日,经国务院批复,惠州被正式入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细心的惠州市民想必有这样的体会,身边文化盛事不断,各类文体设施遍布城乡社区,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约达1200平米,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格局形成;一系列国际、全国、省级重大体育赛事和重大群众性文体活动陆续上演……惠州城市文化软实力大大提升。

历史文化活化工作有序推进

中国共产党惠州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报告提出,焕发岭东名郡时尚魅力。惠州不仅是宜居宜游之城,更应是宜业宜创活力之城。要把提升软实力与增强硬实力相结合,深挖城市精神内涵。加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管理,积极参与“海丝联盟”交流合作,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惠州日前正式加入“海丝申遗城市联盟”。

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透露,惠州正全力打造国内一流城市,把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遗存融入城市建设中,并赋予其新的内涵,让“岭东名郡精神”焕发时代光彩,让一流城市建设富含气质。

此外,惠州释放文旅融合发展新动能,筑牢文旅融合的“四梁八柱”,紧密衔接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国家战略,将文物资源串珠成链。3条游径入选第一批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东江纵队纪念馆、东湖旅店、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成立旧址入选广东省第二批跨市主题性历史文化游径。

惠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2021年,非遗传承项目提档升级。莫家拳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公示名单。3人成功申报为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个项目入选2020年度广东省“非遗进校园”优秀案例(10个)。龙门农民画和惠东渔歌入选2021-2023年度“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规划

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名片

“十四五”规划中,惠州在文化方面将有哪些步伐?以高质量党建保证高质量发展、聚焦高品质推动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内外兼修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名片、实施红色内涵提升工程、从“供给侧”推进文旅产业恢复振兴、从“需求侧”带动文旅消费升级是其中重要工作。

在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名片方面,惠州将首先打好“一湖双城四街区”名片,修缮保护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活化利用一批民居宅第,引进培育一批特色产业,推进丰湖书院、中山公园等环西湖文博、地标群落建设,打造西湖夜游品牌。

另外,实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很关键,对惠州深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管理、提升城市历史文化底蕴和品位具有重要意义。惠州已完善《惠州市文化遗产保护申报工作扶持办法》,努力让文物、遗产和文字都活起来,保护和赓续城市文脉,探索推进白马窑考古保护计划,让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其次,积极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工作水平。惠州将组织做好国家和省级非遗项目、非遗项目传承人、非遗传承基地的申报工作,组织好市级非遗名录项目的挖掘与评定。利用重大节庆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演出和宣传活动。依托非遗体验基地、特色街区、传习中心(所)、工作室、工坊等场所开发非遗体验之旅。

采写:南都记者 黎秀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