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情谊行为和事实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2024-07-01 19: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民事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在性质和法律效果上存在显著区别。

  1.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的规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

  这类行为包括无因管理、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而民事行为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包含了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等多种类型,但不包括事实行为。

  2.两者在要素上存在差异。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而民事行为则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

  (1)事实行为依据法律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而民事行为的效力则依赖于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内容。

  (2)事实行为在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时才产生法律规定的效果,而民事行为的本质在于意思表示,而不在于事实构成。

  3.民事行为能力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事实行为的构成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而民事行为则要求行为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作为生效条件。

二、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要件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才能成立:

  1.法律行为主体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1)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确认的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2)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就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并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3)行为人还需要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即能够理智、认识并自主进行民事活动。

  2.行为人必须意思表示真实。

  这意味着行为人内心的效果意思与表示意思必须一致,不存在因认识错误、欺诈、胁迫等外在因素导致的表示意思与效果意思不一致的情况。

  尽管意思表示不真实的行为并非必然无效,但根据导致意思不真实的原因不同,可能会产生无效或被撤销的法律后果。

  3.行为内容必须合法。

  这要求行为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或禁止性规范,同时也不得违背社会公德或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任何违反这些规定的行为都将被视为不合法。

  4.行为形式也必须合法。

  (1)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即行为人进行意思表示的形式。

  (2)对于要式民事法律行为,必须采用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才为合法。

  (3)而对于不要式民事法律行为,则允许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选择口头形式、书面形式或其他形式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

  这些规定确保了民事法律行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想进一步了解民事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案例应用吗?快来找法网,和我们一起探讨,让法律智慧照亮生活。

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