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河北女会计带1.6万离奇失踪,21年后,水泥地下发现尸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悬案真实案件记录怎么查 60年前,河北女会计带1.6万离奇失踪,21年后,水泥地下发现尸骨

60年前,河北女会计带1.6万离奇失踪,21年后,水泥地下发现尸骨

2023-04-22 10: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984年张家口的一个建筑工地,一副高度腐坏的人体遗骸惊现天日。警方立刻封锁施工现场,经过调查确认,遗骸与多年前轰动全国的一件人员失踪案有关,死者是一名女会计。

她为什么被害?凶手又为什么这么多年逍遥法外?这一切都要从发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桩悬案说起。

会计身携巨款不知所踪酿悬案

1963年11月22日,河北省张家口市一机械厂到了发工资的日子,全厂上下都翘首以盼。负责发放工资的会计李某顶着寒风呼啸外出至银行,她的目的是要取全厂员工本月的工资款。

六十年代科技发展还没有如今这么先进,线上操作一下就能把工资准确地汇入每一位员工的账户。彼时发放工资还是最原始的方式,由会计将现金装进信封,然后分发到职工手中。

没有人知道,这会是李某最后一次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之中。

往日李某取完工资后很快就会回到厂里,这一次却久去不返,厂里等着拿工资回家的工人开始躁动起来。

李某在机械厂工作多年,从未有过多拿多占的行为,领导对李某的工作能力很是放心。因为当天的情况实在反常,机械厂的领导见李某迟迟不归找到了李某家中,发现李某家人也不知道李某的行踪。

李某的丈夫冯某疑惑地说:“她早上出门上班以后,就没有回来了。”已经过了吃午饭的时间,李某没有像往常一样返回家中。

一行人又去咨询银行的工作人员,根据银行调取出来的取款记录显示,李某早已将16000余元工资全部取出。钱拿了,人却不见了。这可是全厂上下辛苦工作一个月的血汗钱啊!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1963年,我国的职工人均年工资收入仅为526元,每人每月工资平均不超过50元。按照通货膨胀率估算,当时的16000元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100万。

意识到钱和人一起不翼而飞,机械厂第一时间选择报警。由于涉案金额巨大,警方立刻出动大量警力对李某的去向展开地毯式搜索。警方不仅对火车站、客运站等重点区域展开搜查,连废弃水井都没有放过,可惜最终一无所获。

一个大活人携带巨款就这么凭空消失,有道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件“会计卷款潜逃”的惊天迷案迅速传遍了张家口市的每一个大街小巷,越来越多离奇诡异的传言不胫而走,李某的家人也被人议论纷纷。

冯某因和李某的亲密关系,曾经被列为重点嫌疑人,侦办案件的工作人员对冯某展开详尽的调查与走访。熟悉冯某的人都评价他为人踏实肯干,和妻子李某是一路性子的人。

后来证实,冯某在妻子李某失踪当天有明确的不在场证明。夫妻二人感情和睦,冯某没有杀害李某的动机。冯某的日常用度也非常节俭,看不出来有一笔巨款在手的痕迹。

案件侦办到这里进入瓶颈期。六十年代并没有现今这样层出不穷的高科技手段可以借助。张家口市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想要找到一个人等同于大海捞针。李某的社会关系也十分简单,几乎是工厂与家里每日两点一线。

李某是利欲熏心拿着公款潜逃出去逍遥快活了?可李某的家人并不知情,李某自己能去哪儿?还是不小心被歹徒谋财害命呢?可是尸体并未被人发现。

这些疑问萦绕于办案民警、机械厂领导和李某家人的心中,始终得不到解答。直到21年过去,人们对李某失踪案的关注已经被时间几乎消磨殆尽,李某就职的机械厂也已经物是人非。

谁料峰回路转,李某的尸骨忽然被发现埋于一块水泥板下。这让曾经关注过这起案件的所有人感到兴奋,陈年旧案终于有了水落石出的可能。

工地惊现白骨,案情拨云见日

1984年6月14日,河北省夏季多雨,张家口市东河沿街道改造居民住宅区的工地上,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冒雨工作。

建筑工人挖着挖着,发现一块异常厚重的水泥板,水泥板被凿开以后,一只穿着鞋的脚骨赫然出现在建筑工人眼前。

除了人的脚骨以外,水泥板中塑料腰带、女士皮鞋、衣服碎片、人的颅骨等逐一被挖出。

这明显牵扯着一起不为人知的谋杀案,工人立即向街道办主任刘杏珍禀报此事。巧合的是,刘杏珍当年也曾经协助过警察调查李某的行踪。

或许是命运冥冥之中的安排,刘杏珍立即吩咐所有工人停工保护现场,转身就拨通了张家口市公安局的电话。

公安局的刑侦人员来到现场,一眼断定这些尸骨残片已经埋于地下多年,腐烂程度很高。然而这名死者周围并没有任何棺椁的痕迹,这表明死者是死后被直接用水泥掩埋。

中国传统的伦理纲常讲究“死者为大”正常情况下,并不会存在这样潦草残忍的埋葬行为。尸骨的发现地一直是住宅区,最大的可能就是死者死亡之后被凶手抛尸。

果不其然,经过法医的专业鉴定,这名死者并非自然死亡,死者头部有明显遭受过钝器击打的痕迹。由此可以断定这是一起凶杀案,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确认死者身份。

由于年代久远,死者的身份一时之间无法辨别。人们也并未第一时间就把死者与21年前的旧案联系起来。中国各地积压的悬案旧案那么多,谁也无法确定这副女性骸骨与哪一案有关。

一切的转折点是工地后来在尸骨附近又发现了印有机械厂标志的手提包,这是由工厂统一定制发放给员工使用的。而失踪21年的女会计李某,当年就是手提包上印着的机械厂的员工!

循着这条线索,办案人员找来李某的近亲属进行DNA技术鉴定,确认死者就是21年前失踪的机械厂会计李某。这也证明李某当初不是携款潜逃,而是被人暗害。

警方顺藤摸瓜,按照工地的地址开始翻阅历年的城建资料。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查到挖出尸骨的工地原址是原物资局总务科职工乔世凯的住所,乔世凯与妻子近年来才搬至新住所。

专案组认定李某的死亡跟乔世凯肯定有莫大的关系,于是向上申请了逮捕令。警车行驶至乔世凯新家的楼下,一阵哭声传入在场警察的耳朵。他们迅速来到乔世凯住所门前,发现乔世凯已经没有呼吸。

警方的调查并没有随着嫌疑人自尽而中断,乔世凯的妻子张葆珍慌张的态度引起警方怀疑。对于乔世凯忽然服毒自尽的做法,张葆珍一开始辩称:“他得病了,受不了痛苦,想有个解脱。”

张葆珍极力撇清自己,对于为什么李某的尸骸会出现在自己家原址这一问题,始终装疯卖傻不正面回答。她一口咬定乔世凯是因为忍受不了病痛折磨而自尽,跟李某的案子没有任何关系。

李某的遗骸前脚在乔世凯家原住址被发现,后脚乔世凯就自尽,这样破绽百出的谎言蒙蔽不了专业的刑侦人员,他们向张葆珍出示了已经掌握到的一部分证据。面对百口莫辩的铁证,张葆珍的心理防线终于崩塌。

她不再顾左右而言它,开始一五一十地交代自己和乔世凯联合起来谋财害命的犯罪过程。据张葆珍供述,乔世凯已经从新闻上得知李某遗骸被发现的事情,他料到警察肯定会查到自己。

如果再次被抓,乔世凯的保外就医资格就会被取消,出于对牢狱之灾的畏惧,乔世凯选择服毒自我了断。通过对张葆珍进行依法审讯,这件当年轰动张家口市的悬案终于真相大白。

法网疏而不漏,正义不会缺席

常言道:钱能使鬼推磨,殊不知,钱也能让人变成犯罪的恶鬼。据张葆珍交代,她与李某是在百货商场购物的时候一见如故。不聊不知道,一聊发现俩人竟是老乡。

自此以后,李某与张葆珍夫妻二人的关系不断升温,成为好朋友。张葆珍夫妻二人也是在与李某相处的过程中得知李某是机械厂的会计,负责每月到银行从厂里的户头支取员工工资,这意味着李某每月都要经手一笔巨款。

张葆珍虽然在做着卖服装的小生意,但家里的经济状况并不富裕。他们夫妻二人将主意打到了李某身上,只要将这笔钱收入囊中,乔世凯与张葆珍的生活水平就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他们夫妻二人丝毫没有顾及与李某往日的情分,只思量着怎么样才能得到这笔横财。乔世凯开始偷偷跟踪李某,他将李某每月取款的往返路线烂熟于心。

张葆珍则负责继续跟李某维持良好关系,借此降低李某的防备心。张葆珍多次邀请李某到家中做客,同时趁机打听李某日常工作的实际情况。

夫妻俩白天与李某谈笑风生,晚上就共同密谋着谋财害命的计划。可怜的李某没有察觉到这对夫妻的豺狼之心,只当这是同在异乡的朋友对自己的关心。

终于等到李某每月固定取钱的日子,乔世凯蹲守在银行外面。

在确认李某已经取出钱以后,乔世凯以妻子张葆珍卧病在床为由将李某骗至自己家中,李某进门以后,乔世凯拿起准备好的斧头朝着李某后脑狠狠砸去。

人的后脑遭受重击以后会立即失去意识,完全没有挣扎的时间。李某就这样被自己的两个好朋友合谋杀害。为了毁尸灭迹,乔世凯和张葆珍二人合力将李某用水泥封在了里屋的东北角。

李某失踪案因为毫无头绪被暂时搁置以后,乔世凯夫妻二人很快将得来的赃款挥霍一空。那个年代犯罪行为的痕迹很难被捕捉,李某的尸身又是被水泥封闭。连乔世凯的邻居都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更何况其他人。

可笑的是,乔世凯这样一个谋财害命的罪犯曾经就职于警察局,但因为个人素质问题被开除。正是由于这样的从业经历,导致乔世凯完全不把公安工作人员放在眼里。

俗话说祸害遗千年,失业以后的乔世凯并没有就此沉寂下去,通过家里的关系他又进入了物资局工作。乔世凯依然不改违法违纪的恶劣作风,在工作中一而再再而三地私下挪用公款。

这次作恶,乔世凯并没有那么幸运可以全身而退。因为挪用数额巨大,次数甚多,法院依法判处乔世凯五年有期徒刑。从乔世凯的工作轨迹可以看出,他一直都是为了钱不择手段的人。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会对李某下手,这样一个惯于违法乱纪的人,注定不会勤勤恳恳地工作挣钱。歪门邪道走久了,看谁都是可以利用的钱袋子。只有监牢才是适合乔世凯的地方,才能阻止他为非作歹。

锒铛入狱后年事已高的乔世凯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申请保外就医,直到听到李某遗骸被发现的消息服毒自尽之前,乔世凯都饱受病痛折磨。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张葆珍也没有逃脱法律的制裁。由于作案手段残忍情节恶劣,地方法院判处张葆珍死刑。笼罩在李某家人头上长达几十年的阴影,终于散去。

上世纪六十年代工人的社会地位是非常高的,李某在工厂担任会计一职可以说是前途一片光明。由于对方的贪欲,李某无端承受了几十年的不白之冤,在最美好的年纪猝然殒命。

乔世凯夫妻二人也并没有通过戕害人命才得来的巨款而改变家境窘迫的情况,反而疾病缠身,沉疴难起。或许他们夫妻二人后来搬离老宅,就是为了逃离曾经亲手铸就的梦魇。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乔世凯夫妻选择走上犯罪道路的那一天,就应该想到会有后来的下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