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病痛 我们该如何面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怎样对待心理疾病患者 面对突如其来的病痛 我们该如何面对?

面对突如其来的病痛 我们该如何面对?

2024-07-15 18: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如果得了绝症,我就不治了,该吃吃,该耍耍。把房子卖了,全世界旅游,然后该死就死啦!”这是很多人“大义凛然”的态度。

然而我想说,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真正当疾病降临,绝大部分人都不会这样坦然。就算在那些表面无所谓的人当中,也有大部分人的内心是狂风暴雨。在近20年的从医生涯中,真正能做到心如止水的,我仅仅见到过两位(神志不清的不算)。

父亲曾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说在一次聚会中,张飞酒后狂言,说自己天不怕地不怕,如何了得。诸葛亮笑而不语。张飞不服,一定要军师说个所以然。军师执笔,在张飞右手心写下一个字。张飞见了,沉默不语(男默女泪?)。而诸葛亮写下的字就是一个“病”字。

1. 医疗干预

从心理学上讲,当得知自己患病(特别是患重大疾病)后,对于心理而言是一个重大的应激事件。在疾病初期,往往会出现应激性障碍。其典型表现包括意识改变、行为改变、情绪改变三个方面。具体的表现大家可以自行百度,简单概括就是有点精神失常。

随着疾病的持续存在,以及躯体疾病带来的肉体上的痛苦,常常容易出现抑郁或者焦虑。抑郁是长期低落的情绪;焦虑是过度担心导致的烦躁的情绪。

如果病人出现上述情况,容易出现一些过激的行为,甚至出现自杀倾向。作为家人和朋友,应该多关心、关注,尽早发现一些“苗头”,及时制止悲剧的发生。

此时的病人需要医疗干预,建议到专门的心理门诊、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等专科就诊。(不要背负精神病的包袱,因为目前的专业划分就是这样划分的,不是说你去精神科看过病,就成了精神病)。有药物治疗(按时服药),还有的需要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干预。这些如何如何处理,不用你操心,就一句话:听医生安排。

2. 亲戚、朋友的支持

除了在生活上、身体上照顾病人,亲戚和朋友还要在心理上给予足够的支持。这种支持,一方面是仔细的观察,就像上面提到的,警惕一些悲剧的发生。另一方面就是如何缓解病人的情绪,这个就因人而异了。

3. 自我调节。

这一点在我看来就是一句话:怎么有效就怎么办。

如果你信佛,那就多去拜一下菩萨;如果信上帝,就多去教堂;找人倾诉,吐出你的苦水;做一些你喜欢的事分散注意力……

啥?你信马列主义?那我不建议你去找马克思……

最佳的状态就是在心理上能恢复往常的状态。如果因为疾病的原因,不能做以前能做的事,就需要培养新的兴趣爱好。

4. 正确认识疾病,与疾病和平共处。

最后谈一下自己对疾病的观点。

①人都是有病的。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人是没有病的?恐怕是没有。

②很多疾病目前是能控能治的,只要按照规范的治疗方法,是不影响寿命、不会降低生活质量的。如果都不影响寿命,不降低生活质量,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比如高血压,比如近视眼,比如乙肝……

往往很多人接受不了自己生病,觉得这样自己的身体就不“完美”了。所以一旦听说“治断根”、“保证有效”、“无效退款”等等广告,就脑袋发晕,自动把智商降到0,甘愿上当受骗。因为这些虚假信息,给了人们一种希望,一种“完美”的希望。

而在正规医院得到的信息,往往是:治不断根,必须终生服药,一辈子吃药。哦哟,听到这些话,怎么受得了?有的病人甚至要跟医生毛起。

而事实上,很多疾病虽然治不断根,但在药物控制下可以和身体保持相安无事。比如艾滋病,比如一些肿瘤,虽然不能消除,但可以长期带瘤生存。

③知天顺命,接受现实。

我们常常赞赏那些不对命运低头的英雄行为,而知天顺命被认为是懦弱和消极的表现。

那该怎么办?消灭疾病?把死亡打死吗?

“人定胜天”是强调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还有一句“实事求是”则是说要尊重、顺从自然规律。

当无法改变外界的时候,只能改变自己。

在此提前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