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美黑?身为海螺的它为何不住水里,却在礁石上暴晒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怎么吃海螺 爱上美黑?身为海螺的它为何不住水里,却在礁石上暴晒

爱上美黑?身为海螺的它为何不住水里,却在礁石上暴晒

2023-05-30 04: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关于海洋,我们还有很多不懂!

礁石上的滨螺

滨螺是软体动物,是腹足纲滨螺科的一类生物,正如它们的名字一般,它们通常就居住在海滨的礁石或红树林中,而我们今天介绍的主要就是居住在礁石上的各类滨螺们:

礁石上的滨螺(图源:石颖霖) ▼

我们知道,螺类有些居住在陆地上,有些居住在水中,而滨螺虽算是种海螺,却住在礁石上而不住在水里,它们为什么这么做呢?它们吃什么呢?它们又要如何应对暴晒缺水的环境呢?以及它们是否会转移阵地等等......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接下来便一探究竟——

躲藏于礁石缝隙中的中华拟滨螺(图源:石颖霖)▼

滨螺与许多生活在潮间带的生物一样,都是吃一段时间再饿一段时间的。

过去人们曾以为这些滨螺们主要吃的是附着在礁石表面的底栖微藻,但新的研究表明它们实际上更偏好取食浮游藻类,这也与底栖微藻紧紧固着在岩石表面不宜被摄食有关。当潮水涨至礁石处,不断冲刷的海浪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浮游藻类,它们被海水带到礁石的表面,水退去后有许多藻类就漂浮在礁石表面的水层上。

不仅如此,滨螺们还会分泌足腺黏液, 也就是我们通常看到螺爬过后留下的那条痕迹。这些黏液能够粘附浮游藻类,起到了一种富集食物的作用,而后这些黏液又会被滨螺再次吃下。有国外研究表明,在得不到食物情况下有些滨螺还会刮食岩石表面有机碎屑,包括岩石表面的地衣等。

礁石上的射纹滨螺(图源:石颖霖)▼

许多种类的滨螺作为偏好高潮区的类型,挨饿的时间总长于进食的时间,因此它们的技能点也有一部分加在了挨饿的能力上。

例如生活在高潮位的海岸上的射纹滨螺,由于位置较高,它们很可能不会每天都受到潮水的浸没,因此摄食行为很可能主要发生在每月的大潮期间,只有此时潮水才能到达它们所生活的地方,因此,在下次大潮来临之前,射纹滨螺都会处于休眠的状态。曾有研究人员将短滨螺放置于空气中长达20天,放回海水后它又重新开始活动,这充分展示了它们的耐饥饿能力,当然,这也展示了它们强大的耐干燥能力——

前唇吸附着礁石的莱斯长滨螺(图源:石颖霖)▼

滨螺能用厣封住壳口,防止体内水分丢失,它们还会主动躲藏在石缝中或者礁石的背光面,躲避太阳直射。

盛夏时,滨螺们会利用足粘液,将其前唇粘在礁石上,如上图那般,减小与礁石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岩石对它们的热量传递。

另外,有些滨螺还会群集成锥塔,“抱团锁水”,减小群体水分丢失。至于不在水里怎么呼吸的问题,滨螺可以利用外套膜和体表进行呼吸,还能降低代谢,这些就是它们能够在高潮区生存的秘诀。

平潭高潮区的礁石(图源:石颖霖)▼

了解了滨螺吃什么和如何耐旱挨饿后,我们不禁有个问题,那就是它们为什么不干脆生活在水里,或者更低的潮区呢?

原因一方面是这里能够躲避来自水中的捕食者们, 例如一些鱼类 或者 蟹类等, 另一方面则是中潮区所面对的海浪冲击往往更大,而在高潮区,潮水涨到此时往往接近最高的位置,因而冲击力要弱得多,滨螺便能在此处随着潮水高度的变化在礁石上下运动觅食。如上图的这种礁石就十分受到滨螺的青睐,这里既做到了远离捕食者,又有缝隙与积水为滨螺提供遮蔽和水分。

躲在石缝积水中的滨螺们(图源:石颖霖)▼

此时或许大家脑海中又蹦出一个疑问:滨螺是一辈子都生活在高潮区吗?

答案是:不是,它们会随着生长与繁殖在不同潮区间运动。成年的滨螺一般生活在高潮区,但这里食物匮乏,也比较干旱,因此在繁殖期时,为了获取充足的营养和水环境,雌雄性滨螺会一起来到中潮区交配排卵,其中雄性还会在交配完后就返回高潮区,留下持续排卵的雌性在中潮区。

到繁殖期结束后,成年滨螺们就会全都向上迁移,回到能够远离捕食者与汹涌波涛的高潮区。而幼年滨螺则是逐渐从海水到中潮区,最后来到高潮区生活的。

最后,就让我们认识一下厦门礁石区常见的几种滨螺:

01

射纹滨螺

Echinolittorina radiata

射纹滨螺(图源:Reid,2007)▼

射纹滨螺是厦门礁石区最常见的一种滨螺,过去也被称为小结节滨螺或粒结节滨螺(由于学名与属名都发生变化,因此中文名也发生变化),它的体型小,形状近球形,壳质结实;缝合线(即螺层之间的凹陷)明显,壳顶尖;体螺层(壳口所在的那层)宽大,膨圆,螺旋部(即上方几层)短小,呈圆锥形。

它们的壳表面具有粗细相间的粒状螺肋(如同颗粒状凸起),但常被腐蚀而不明显,体螺层中部的螺肋会比较明显,可以看下图对比:

壳表磨损程度不同的射纹滨螺(图源:石颖霖)▼

02

马六甲棘滨螺

Echinolittorina malaccana

不同地区的马六甲棘滨螺(图源:Reid,2007)▼

厦门沿海的马六甲棘滨螺过去被鉴定为塔结节滨螺Nodilittorina pyramidalis,它们体型同样很小,通常为一厘米左右,呈尖锥形,缝合线不明显,体螺层有两排粒状螺肋,约有9-18对,壳身通常黑色,粒状凸起则为白色或浅黄色。它们同样喜欢栖息于高潮区的礁石上。

拍摄于礁石区的马六甲棘滨螺(图源:石颖霖)▼

03

短滨螺

Littorina brevicula

短滨螺(图源:Conchology)▼

短滨螺在厦门的海边相对前两种而言较少,体呈球形,其形状总体与射纹滨螺接近,但体表腐蚀程度较弱,颜色偏黄绿色,体螺层螺肋约有10条,但其中只有3~4条比较明显,并且是较为连续的条带而非射纹滨螺那样的颗粒,同时见到两种时就比较容易区分。

短滨螺(图源:Conchology)▼

04

莱斯长滨螺

Echinolittorina malaccana

莱斯长滨螺(图源:Shunyang CHEN,2021)▼

莱斯长滨螺的长相就与前面几种差别显著了,它们呈长圆锥形,壳长不到一厘米,黄褐色的底色与褐色条带十分容易辨识,它们通常生活在红树林或高潮区的礁石上,但由于体型过小而不容易被注意到。

与我手指的大小对比(图源:石颖霖)▼

05

中华拟滨螺

Littoraria sinensis

中华拟滨螺(图源:WoRMS)▼

中华拟滨螺可以算是厦门潮间带分布最广泛的滨螺了, 从红树林到礁石区都有它们的身影,也是厦门几种拟滨螺中最常出现在礁石区的一种。

它们呈尖园锥形,体型较大,可以达到3厘米左右。壳身通常呈红褐色,有斜放射状的褐色条带,花纹多变,它们通常栖息在高潮区附近的礁石或红树林中。

吸附着石壁的中华拟滨螺(图源:石颖霖)▼

本次对滨螺的介绍到这里就结束啦,在了解完这些小知识后,大家在海边可以去留心看看不同时间这些滨螺们在做些什么,例如搬开石头后滨螺们会往阴影处爬行等,但也不要过分打扰它们哦~

不懂实验室,与你一起了解更多不懂——

致谢:特别感谢孟秋水对本文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The genus Echinolittorina Habe, 1956 (Gastropoda: Littorinidae) in the Indo-West Pacific Ocean,Reid,2007

2. Distribution of a Newly Recorded Gastropod Species, Mainwaringia leithii (Gastropoda, Littorinidae), in Young, Rehabilitated Mangroves in China,Shunyang CHEN et al. ,2021

3. 潮间带啃食性腹足类的食性分析和肠道菌群研究,丁孟文,2019

4. 青岛岩相潮间带短滨螺种群动态的研究,薛钦昭,1992

作者:石颖霖

厦门大学生态学专业在读,不懂实验室课程设计及自然导师,海洋生物与鸟类爱好者,摄影爱好者。

相关科普链接:

编辑: 陈丽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