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术后心包、纵隔及胸腔引流管的护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心包积液的图片 心脏术后心包、纵隔及胸腔引流管的护理

心脏术后心包、纵隔及胸腔引流管的护理

2024-07-16 12: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显性出血:

心脏手术出血的病理生理学是很复杂的,需要多种措施来减少血液丢失及输血。

输血保持术后Hb>70g/l、Hb>100g/l,则无证据支持输血。考虑到在体外循环中大量胶体的输入,在术后即刻Hb浓度较低是正常的,术后最初几小时内患者的尿量增加,细胞比容会逐渐提高。

2、隐性出血:

在术后2-4小时病人需要比预期更多的容量补充,同时有可能伴随着心动过速和低血压,输血可以短暂缓解但很快再次出现,若需要输红细胞才可维持血红蛋白大于70g/l,这时要考虑患者有隐性出血的可能:

1、了解术中胸腔是否打开很重要,因为血液有可能积聚在胸腔。如果有胸腔积液,胸片会显示透过度降低。

2、术中劈开胸骨时可能会损伤腹膜,进而出现腹腔积液。上、下消化道都可能出现隐性出血,在出血原因不能明确时要考虑消化道出血的可能。

3、如果有IABP植入要考虑腹膜后出血的可能。

4、术中取下肢静脉可能会出现持续的出血,在寻找隐藏的出血时应该检查腿。

对心外科术后患者的出血,护士是如何监护的?

据估计,约有20%的病人出现术后出血,其中5%需要二次开胸探查,患者早期的循环监护、出血量,与护士的细心观察判断密切相关。

1、进行ACT监测:

心外科患者手术完毕转至监护室后,护士要做的除立即连接呼吸机、监护仪等其他设备,记录患者的心率、血压、氧合等循环项目外,也会第一时间抽取化验,并检测患者的ACT数值。

什么是ACT?

即: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监测仪是目前国内外在临床血液体外循环手术时,监测血凝时间的一种客观、有效的方法。

通过ACT数值的测定,可以确定血液所需肝素抗凝及鱼精蛋白拮抗的计量,是确保心脏手术安全和成功的有效手段之一。

ACT正常值是多少?

正常值为60~130秒,根据手术不同要求,需要的肝素剂量不同。较高的数值提示患者术中鱼精蛋白结合不足,表现为重点血液会积聚在打开的胸膜腔内,随之而来的即是出现胸液多的表现。

然而外科出血和患者本身出凝血异常导致的出血常常很难区分。但是未处理的外科出血会导致凝血障碍,尽早进行二次开胸手术会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和血制品的使用。

2、知晓心外科术后的大量出血的表现

首先,出血的部位不同,表现不同:

1、快速或持续显性失血:一般而言,引流管中每小时的出血量、颜色、温度都是监测的重点,连续4小时失血>150ml,即可为显性的内部出血提供重要的依据,这种术后出血往往最常见。

2、表现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以及需要持续输血的隐性出血:考虑到胸腔积液的可能,进行胸部X线检查(CXR)以及胸腔超声检查。

3、出血局限于心包腔:表现为心包填塞。

护士在监护中,若发现患者CVP进行性升高、血压逐渐下降、心率代偿性增快以及氧饱和度持续下降,则高度提示心包填塞的发生。此时如果未进行治疗,出血及其并发症会进展为心搏骤停。

识别特殊的出血——心包填塞:

心包填塞在低心排的病人中诊断尤为困难。在临床高度可疑的下列情况时心脏超声是一种有用的辅助诊断手段:

即:高危病人、高于平均水平的纵隔引流液突然消失、病人未能按预期恢复。

心包填塞是血液聚集在心包腔中,造成左室充盈减少,进面引起一系列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综合征。心包腔内70岁、术前贫血、女性、小体重/低BMI、急诊手术。

心外科对引流管的护理

心脏病外科手术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常规需要留置胸腔引流管或心包引流管,心包或胸腔引流管的护理对减少感染、防止气胸、减少心包填塞、减少胸腔积液等并发症至关重要。

1、引流管的固定

患者入科时即仔细检查心包、纵膈引流管固定缝线是否存在脱落、松解等情况,引流管是否固定牢靠,引流管长度是否合适,是否不影响翻身护理,在病人安置妥当后检查引流管是否存在扭曲、打折、引流瓶的高度是否合适。检查完毕后,引流口给予无菌剪口纱布覆盖。

2、患者的体位引流

术后采取床头抬高30~45°C角,依赖重力作用引流,并间断翻身、促进左右两侧的引流。鼓励患者咳嗽,咳嗽时胸腔内压力增高,可促进引流,咳嗽时可嘱患者双手交叉抱一枕头于胸前,能有效减轻咳嗽带来的疼痛感,如患儿年龄小,不能配合,可采取拍背法,方法为用空心掌,在背部两侧由下至上拍击,避开正中脊柱位置。

3、引流管的挤压

术后需间断挤压引流管,根据引流液的多少决定挤压间隔时间,一般为3~4h一次,挤压方法为站立在患者一侧,在距离引流口10~15cm处双手前后捏住引流管,左手在后折住引流管,保持密闭状态,右手在前挤压引流管,然后右手换至左手之后,折住引流管,左手重复右手之前的挤压动作,两手交替进行,频率要求较快,这样能形成气流反复冲击引路管开口,可冲开血凝块,保持引流通畅,对于引流量过多,挤压时持续大量引流液流出的患者,要及时汇报医生,采用止血措施或明确有无二次手术止血的指征。

4、引流瓶的护理

引流瓶和放置应该高度合适,注意保持引流管出口在引流瓶的液平面以下,将引流瓶固定在安全的地方,防止倒地,因为引流瓶倒地时可能会导致引流管出口在液平以上,引起气胸。更换引流瓶时,一定要钳夹住引流管,避免气体由外界进入心包、纵膈、或胸腔。

5、引流液性状和量的观察

正常引流液的颜色在术后当天应该是稍浅于血液的颜色,之后逐渐变为淡红色或淡黄色,引流量第一天稍多,以后逐渐减少,如果引流量成人>300ml/h,小儿>4ml/h,且颜色鲜红,提示存在活动性出血可能,需立即汇报医生,同时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存在血色素下降过快,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现象。

引流液的性状及引流口的情况也是需要注意观察的事项,要注意引流口周围有无红肿、分泌物、皮下波动感、疼痛感,如果引流液出现浑浊或异常气味,要及时送引流液培养或伤口分泌物培养,并注意感染相关指标的监测。

6、拔管注意事项

患者心包、纵膈引流管多采用Y型接口,最终两根管道汇成一根主管,拔管时注意用止血钳钳夹住后拔的一根管道,不要钳夹主管,因为如不钳夹,气体有可能从先拔得一根管道进入后拔的管道,再进入胸腔。如为成年患者,可嘱其深吸气后屏气,快速拔出引流管,收紧荷包缝线,打结,伤口纱布覆盖。如为小儿患者,可不需要屏气,操作过程同上。拔管后注意患者生命体征,注意有无氧饱和度下降,如出现氧饱和度下降,需复查胸片,排除气胸可能。

总而言之,心脏术后引流管的护理至关重要,护士良好的护理习惯,敏锐的出血判断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预后。

作者:小雪

阅读原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