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无闻的边境小城,竟是中国咖啡之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德宏州土地面积多大 默默无闻的边境小城,竟是中国咖啡之乡

默默无闻的边境小城,竟是中国咖啡之乡

2024-07-09 11: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云南省热带作物种植业区划》已把全州5县市列为小粒咖啡生长最佳适宜区。加上咖啡种植对土地及灌溉条件要求不高,全州适宜咖啡种植的土地面积达100万亩以上,为德宏发展咖啡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云南德宏,有座外表平平无奇的园区——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这里肩负了中国咖啡种质研究的重任,现在已经有超过600种世界各地的咖啡,是国内最大的咖啡基因库。同时,德宏州咖啡良种繁育以瑞丽热作所、州经作站为主要技术依托单位,承担全州咖啡良种选育、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推广,且已经在芒市、盈江、陇川建立了优质咖啡圃基地。

小小咖啡豆,漫长产业路

咖啡在德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3年。当时,在中缅边境传教的美国基督教传教士欧拉•汉森夫妇在景颇族知名人士都莫糯的帮助下,以罗马字母为基础创制了克钦文字,随着克钦文被官方认可并推广,咖啡也被引种至瑞丽景颇族地区。

但德宏咖啡真正产业化始于上世纪90年代,雀巢咖啡通过启动咖啡种植项目等方法开始在云南支持当地咖啡产业发展,并成立咖啡农业部,专门指导、研究云南咖啡的改良与种植,并按照美国现货市场的价格收购咖啡。

德宏的咖啡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产量不断提升,但价格却始终低于国际价格。行业标准的缺乏与混乱、粗反复性种植、配套产业的缺乏……德宏的咖啡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咖啡豆质量并不高,一直无法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只能沦为最低端的速溶咖啡的原材料。

当国内的咖啡爱好者、相关从业者越来越多,也有了越来越多的人感慨德宏咖啡“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德宏政府自然也意识到:想要争夺咖啡市场的国际话语权,唯有走深加工这条道路,咖啡种植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更是迫在眉睫。

德宏州政府于是开始推出扶持政策,改善育苗、种植、处理的技术,咖啡的品质、产量逐年提升。

1994年,中国第一个本土咖啡品牌后谷咖啡在德宏创立。在政府政策支持下,以后谷为代表的德宏咖啡经过十几年发展,在原料基地开发种植、龙头企业建设、市场开拓、品牌培育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后谷也成为中国咖啡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建成目前国内最大、年产能达13000吨的速溶咖啡粉生产厂两座,占全国深加工产生产能力的近85%,并建有国内唯一冷冻干燥粉生产线。

近年来,尤其是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作出建设高原特色农业重大决策部署以来,德宏以咖啡为代表的高原特色农业快速发展,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截至目前,全州咖啡种植总面积达到24.54万亩,投产面积达到 13.68万亩,总产咖啡干豆2.22万吨,实现总产值4亿元。

德宏州政府在咖啡产业基础上,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发展思路,积极开展活动,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目前已经实现全州4个县市脱贫摘帽,186个贫困村脱贫出列,152482人脱贫出列,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

是工业,更是艺术

如今,许多媒体都说中国咖啡站起来了、德宏咖啡站起来了。但这漫漫“升级”路背后的酸楚,只有德宏人自己清楚。

从一颗种子到消费者的杯子里,小小的咖啡豆有着漫长的旅途。在雨季种下咖啡种籽,经常浇水,咖啡樱桃成熟时人工采摘,用日晒、水洗或半水洗等复杂的方法处理咖啡樱桃,再将其送入脱壳机、焙烧机,最后达到咖啡师的手中,研磨、冲煮,成为手中这一杯。对咖啡爱好者来说,这里的每一步都有着严格的要求,稍有差池风味便可能不同;对求精的德宏人来说,则意味着每个环节都要学习新的知识与技术、运用新的操作方法甚至新的机器。德宏人默默地学习与耕耘,付出巨大的时间与经济成本,只为让更好的咖啡来到中国、来到世界面前。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会觉得咖啡突然多了一丝神圣的意味?小小的咖啡豆从埃塞俄比亚的高原走向世界,走到云南,又从云南兜兜转转,承载着人类的智慧与文明、辛劳与汗水来到你的面前,在滑入口腔的一瞬间,通过释放不同的酸度、醇度、芳香来诉说着自己的风情万种。

在食品工业高度发达的今天,制作工序繁琐的咖啡以亲民的姿态走进千家万户,成为老上海的休闲伴侣,成为学生、白领不可或缺的饮品。德宏,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边境小城成为一个民族团结的幸福之城、物产丰富的富庶之城、面向世界走向未来的开放之城。

搜狐美食将持续走进原产地,报道万物之乡,欢迎联络我们:[email protecte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