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的“第二故乡”藏在江南山水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德国的中国人多吗 德国人的“第二故乡”藏在江南山水间

德国人的“第二故乡”藏在江南山水间

2024-02-03 08: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元代,这里是六国码头。

  在明代,郑和从这里七下西洋。

  在今天,这里竟摇身一变,成为德国人的“第二故乡”。

  这个距离上海仅半小时高铁、地处江苏省东南部的中国小城,在近30年的发展中脱胎换骨,正逐步成为长三角走向国际大舞台的重要支点、中德经济社会飞跃的重要引擎。

  走进太仓 德企青睐中国江南小城

  对中国人而言,太仓是一个常住人口70万的县级市,一个全域面积620平方公里的江南水乡,也是中华大地浩瀚版图中不太熟悉的一个地名;但对德国人而言,太仓是链接中德两国经贸的重镇,是中德企业深度融合的桥梁,更是中国德企之乡。

  中国前驻德大使史明德曾说:“太仓在德国的知名度,比在中国高。”

  在德国人眼里,中国太仓甚至是与北上广齐名的存在。自1993年第一家德资企业克恩-里伯斯落户太仓以来,德企与太仓的合作已有近三十年历史。目前,450余家德企落户太仓,累计总投资超50亿美元,总产值超600亿元。

  为何一个中国江南小城对德国企业有着如此巨大的吸引力?

  太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欧商投资企业协会主席张臻伟给出了答案。

  1995年,张臻伟初到太仓时,太仓只有七、八家德国企业。看上去平平淡淡的中国小城太仓,却让入驻的德国企业感觉到平稳与长久。“德国人认为周围的人能够理解他,他也能够理解周围的人,这样的环境让人比较放心。”张臻伟介绍,信任度在德国很重要,太仓的做法是通过细水长流的过程,慢慢建立信任度,然后让德国人喜欢上太仓。

  随着大量德国企业不断入驻,德国倡导的双元制教育也在太仓落地生根。

  所谓“双元制”,就是企业、学校联合开展职业教育。其中,学校负责理论知识、公共课等课程的教学,企业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用技能、技术。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成为世界先进制造强国的“秘密武器”。德国前总理默克尔曾说:“双元制职业教育为德国社会经济贴上了成功的标签。”

  落地太仓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在中国同样适用,海瑞恩培训中心经理邵长孝就是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受益者。双元制教育着重培养动手能力与工匠精神,为企业输送专业人才。在邵长孝看来,“双元制教育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也提供了更大的职业上升空间。”

  像邵长孝一样,认可双元制教育的年轻人不在少数。近日,“太仓杯”中德高端制造工匠技能挑战赛开幕,作为中国首个以“中德双元制教育”为主题的职业技能比赛,“太仓杯”搭建了一个展示技能、促进交流的平台。双元制教育培养下的专业人才在切削机械工比赛、模具机械工比赛、工业机械工比赛、机电一体化工比赛等多个赛场一展风采,展示着长三角技能人才培养成果。

  双元制职业教育下走出来的人才大多顺利进入了太仓德资企业,成为当地的招牌。不少德资企业到太仓考察表示,相较于各地竞相提供的“优惠政策”,充足的受过严格训练的技术工人更为“吸引人”。在德国人看来,高级管理人员可以从北京、上海聘请,大量一线技术工人则需要依靠当地培养。有了太仓的“德式工匠”培养基地,德企在太仓投资办厂就有了“底气”。

  如今,太仓产业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德企聚集、汽车关键零部件汇聚、产城创新融合为主要特色的城市。落地太仓的德资企业占到在中国德企的10%,其中大约50家为全球“隐形冠军”。与德国企业的紧密合作,让太仓被誉为“中德创新合作高地”,双方的融通交流也从经贸领域向更多领域延伸。

  “我爱太仓”德国大叔眼中的第二故乡

  生活在太仓是幸福的。这里之于德国人,不仅是工作的地方,也是生活的地方,更是实现梦想的地方,越来越多的德国人将太仓当作“第二故乡”。

  德国人欧文已在太仓生活了10年,并在太仓开了一家面包房,“镇店之宝”是德国碱水结。在德国,小孩子过新年时常将这种碱水结挂在脖子上,寓意幸福富足。欧文大叔说,“在太仓,你可以拎两圈碱水结,再到沙溪古镇玩一玩,吃吃老街上现做的松糕,绝对是另一种幸福。”

  德国碱水结不但能一解德国人的乡愁之情,还成为了中国的网红美食,吸引众多食客争相购买。欧文坦言,太仓的物流系统非常快,支付体系也很便捷,居住在这里,衣食无忧,一切都很完美。便利的生活给他带来了很强的归属感,“我爱太仓,不会离开这里”。

  目前,太仓正在大力建设罗腾堡德国风情街,加快建设德国酒店行业翘楚玛丽蒂姆酒店,并引入德国医院、学校等,打造原汁原味德式街区场景,塑造“德企之乡即故乡”的城市印象。

  与欧文大叔一样,德国姑娘马莉珂也深爱着太仓。作为太仓德国中心总经理,马莉珂专门负责服务落地太仓的德国企业。“我刚来太仓时,这边就已经有了成熟的德国环境,有着多元的文化交流环境,让我觉得像在家里一样。”

  如今,太仓的街头更加丰富多彩,不但有图书馆、书房、社区阅享空间等文化交流场所,还有艺术馆、咖啡馆、文创店等文化延伸场所。这些场所满足了像马莉珂一样的3000多位生活在太仓的德国人的日常所需,让他们的生活真正“活”起来。

  蓝绿色的木质沙发、青翠的绿植、一面满满当当的书墙、氤氲着香气的咖啡……洋溢着温暖的气息。巨浪中国首席技术官威利·瑞斯特回忆2012年第一次来到太仓时说,这里已经有了德国的文化和德国的美食,并聚集了大量高端产品的本土供应商,当时的太仓让我们感到充满希望。

  经过年复一年的发展,如今的太仓不但经济发达,而且已然成为生活环境宜居,人文环境包容,国际环境友好的开放型城市,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德企之乡”。

  幸福太仓 喝啤酒踢足球不用玩命工作

  从1993年第一家德企落户至今,太仓一路走来,不仅在产业发展方面独占鳌头,在文化、体育、社会管理、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建设也走在前列,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城市范本,中德两国人民眼中的“幸福金太仓”。

  太仓人的气质跟德国人很像,不急不躁,不那么玩命工作,但是有责任心,也会享受生活。这种相似的文化气质让德国人来到太仓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无论喝啤酒还是踢足球,德国人总能跟太仓人“处”到一起。

  太仓吸取了德国人热爱的啤酒文化,举办了啤酒节系列活动。啤酒节自2006年开始举办,今年是第十七届。威利·瑞斯特回忆,当年的啤酒节只有两三家企业参与,现在越来越正规,每年都有超过 6000 人的外企员工、周边地区的德国友人以及当地人参加。今年的啤酒节上,随着香醇正宗的德国啤酒从木制酒桶中流出,中德两国人民在啤酒文化中走到了一起。

  一边喝着纯正的德国啤酒、品尝具有德式风格的美食,一边欣赏着德国传统艺术表演,听着具有浓浓德国风的音乐。啤酒文化作为太仓文化的支脉,将太仓兼容并包的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不断吸引着国际友人的到来。

  生活在太仓的人都知道,太仓的体育文化远近文明。除持续举办“中德友谊杯”足球邀请赛外,太仓的三级城市足球联赛也吸引了舍弗勒、慕贝尔等一批德企组队参加。太仓市足协主席叶栋涛介绍,“不少德国高管还是所在球队的主力。像舍弗勒队,首发里有一半是德国人。”今年,德国拜仁慕尼黑足球俱乐部也慕名来到太仓,牵手“德企之乡”开展青少年足球培训,为足球事业培养后备力量。

  太仓受益于文化、体育等方面软实力的影响,伴随着高新技术产业与制造业硬实力的发展,正变得越来越国际化,吸引着全球各国企业和各类人才前来投资、定居。已经来到太仓10年的威利·瑞斯特相信,自己的下一个10年也将继续在太仓度过。

  赛迪分析师杨文学分析指出,“太仓着力深化与德国企业的合作,发展新兴产业,提升城市整体创新能力,为中国众多追求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县级市树立了榜样。”未来,太仓将涵养“精致、和谐、务实、创新”的城市精神,依托深厚的对德合作底蕴,成为中国德企投资最密集、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