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古典哲学讲演录》(黑格尔哲学的理论来源和基本特征)1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德国讲演录》中提出 《德国古典哲学讲演录》(黑格尔哲学的理论来源和基本特征)1

《德国古典哲学讲演录》(黑格尔哲学的理论来源和基本特征)1

2023-07-08 20: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今天我们开始进入到黑格尔的哲学。德国古典哲学里面,奠基人是康德,另一个最高点就是黑格尔。黑格尔是近代辩证法的创始人,所以他的辩证唯心主义这样一种哲学体系,在近代的德国古典哲学里面,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把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这样一条思路发展到了最高点,所以我们把黑格尔的哲学看做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高峰。他当然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的来源,而且它对现代西方哲学,当代西方哲学的影响,都是非常广泛且深刻的。

        我们简要介绍一下黑格尔的生平,黑格尔出生于一个官僚主义家庭,和其他的哲学家有一些不同,早年的时候黑格尔并没有什么很突出的才华,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好学生。在大学里,他和谢林、荷尔德林结成好友,思想非常激进。那个时候有各种各样的启蒙思想从外面进入到德国,所以他们从外界吸收了大量的自由、平等、博爱等价值观。黑格尔晚年一直保持着对法国大革命的一种崇敬,当然法国大革命的后果当然是血淋淋的,这是几乎所有人都否定的。但是法国大革命的原则是值得肯定的。黑格尔大学博士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去做了家庭教师,后来又被人介绍去做了大学的编外老师,编外老师就是那种没有工资的,你讲课有人来听,就有点钱,但是没有人来听,这个课就取消了。后来又是报纸编辑,再后来又是中学校长。他当编外老师的时候口才不好,都是照着稿子念,也没有学生愿意听,后来他给中学生开哲学课的时候,锻炼了他的口才。但是仍然比不过他的同班同学谢林,人家大学一出来就当上大学教授了,他是有点嫉妒的,但是又是好朋友,又不好说什么。所以他一个人挣扎了十几年,后来出门就是因为他的两本书。一本是《精神现象学》,一本是《逻辑学》上下卷,这两本书让他名声大噪。海德堡大学就聘请他当教授,后来普鲁士国王亲自聘请他当柏林大学的校长,因为他名气太大了,柏林大学是官方的重点大学,相对于就是北大清华了。普鲁士的腓特烈三世还是比较开明的,对外来的思想不驳斥,之所以聘请他,除了黑格尔的思想里面有自由思想以外,还有他需要的其他东西,比如国家哲学,黑格尔虽然是启蒙思想的鼓吹者,但是他还是有分寸的。在柏林大学期间,他的哲学被抬到了普鲁士官方哲学的地位。虽然没有正式编成统编教材,但是人们都称之为普鲁士官方哲学。但是黑格尔去世之后,他的思想迅速衰落,这和普鲁士官方也有关系,他们认为黑格尔的思想没有带来什么好处,后来就把谢林请过来当柏林大学的校长,就是想用谢林后期的哲学思想来清除黑格尔的影响。黑格尔的思想里虽然有官方所需要的东西,但是还是有自由化的成分,反宗教的成分。而谢林后期的哲学思想是鼓吹宗教哲学,鼓吹神秘主义,这更符合当时官方的需要。所以后来黑格尔哲学就不吃香了。

        虽然不吃香了,但是还是有影响。它的哲学体系的衰落和它本身有关系,因为他提出了一个绝对真理的体系。这个方面是一个线,当你说你的哲学是绝对真理的时候,那就意味着你的哲学很快就要被抛弃了,黑格尔就是没有守住这个线,就好像上帝的真理都在他的口袋里。一旦他去世之后,大家都开始来攻击他。后来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新黑格尔主义又兴盛起来,后来又衰落了,被实证主义取代。七八十年代之后,很多人又对他的法哲学和历史哲学感兴趣了。他的哲学就是这样,虽然一直有兴衰,但是一直都有他的影响,这个是毫无疑问的,当代很多哲学家,像法国的萨特,都是从黑格尔那里来的,后现代的德里拉,早期都是黑格尔主义者。他们的基本立场都是从黑格尔马克思这条线走过来的,你可以不同意他,可以批判他,他当然有很多可以批判的地方,但是如果你不经过他,你的思想是提不高的,你是没有资格去批判他的。很多人批判黑格尔都是道听途说,大家都在批,那我也就批了,我就不屑一顾了,那这样实在是太轻浮了。你要表示出不屑,还得把他那一套东西搞清楚。至少基本的东西要掌握一些。

一、理论来源

        黑格尔的理论来源是很复杂的,因为他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高峰,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所以他对德国古典哲学从康德到费希特到谢林,他都有所批判有所吸收。

1、对康德的批判

        首先是对康德的批判,当然批判里就有吸收,对康德的批判可以归结为三点。

        第一点,他彻底地抛弃了康德的物自体。这个在费希特、谢林那里都没有完全做到,虽然他们他们都攻击康德的物自体是一个累赘,是一个多余的东西,但是他们自己都没有完全抛弃康德的物自体,像费希特的非我,非我从外部作用于自我,那么这个非我是如何作用于自我,这个自我是不知道的。虽然它是由自我所设定的,但是设定以后呢?它如何作用,还是保留了物自体的成分。谢林就更不用说了,谢林的绝对同一是很神秘的,它是在我们认识之前就摆在那里了。无差异的绝对同一,是怎么发展出大千世界来的,这个是很神秘的,也可以说是一种物自体。所以不是说你不叫物自体他就可以说他克服了物自体这个累赘了,你换了一个名字,本质上还是神秘的、还是不可知的,那不还是物自体嘛。但是黑格尔把它彻底的消解掉了,怎么消解掉的呢,就是把康德的自我意识这样一种主体能动性贯彻到底。费希特已经贯彻了,但是还没有到底,他是把实践理性和自我意识合而为一。但是黑格尔完全去掉了物自体,一切都是自我意识创造出来的。这就完全解放了它的能动性,超越了它的界限。在康德那里物自体意味着一个界限,自我意识的本源综合可以形成知识,但是这个知识的界限在物自体那里。我们讲过,物自体的一个含义,就是认识的界限。但是黑格尔指出,当自我意识意识到界限的时候,它就已经超出界限了。这又是一个非常辩证的思想了,你没有意识到界限的时候,界限就限制住你,但是当你意识到界限的时候,就已经超出界限了。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也有这种体会,当你意识到受到某种限制的时候,你的思想其实就已经超出这个限制了,你就可以找到如何不受限制的办法了。所以康德在认识之前,要先考察一下认识的工具,考察这个认识能够作用的范围,这个在黑格尔看来是很荒谬的东西。他说这就像一个人教别人游泳,说你在学会游泳之前,千万不要下水。但是实际上游泳只有在下水的时候才能学得会,你在岸上怎么学会游泳呢?所以,认识的工具究竟如何,它的效力如何,这些都必须在你使用起来之后才能知道,在认识之中才能够得到检验,你不能在认识之前,说先别动,我们先来考察一下认识的范围。黑格尔讲,当你在对认识的工具考察的时候,你就已经在认识了。你说你没有下水,你一考察就已经下水了。批判哲学,所谓的在认识之前先进行一番批判,这个批判难道就不是认识吗?批判就是认识。所以康德划定的这个界限,是站不住脚的。

        第二点,就是康德的这个思想里面已经有辩证法的因素了,比如说二律背反。在康德看来,理性就在于是它是可以追求无限的东西,而知性都是追求有限的东西。理性可以追求无限的东西,但是在一旦追求无限的东西就会遇到困难。其中典型的就是二律背反的困难。因为理性超越了经验的范围,去探求无限的东西,那么它的探求的结果就得不到经验的检验,它超出了经验嘛,所以从逻辑上来说,正面也有理,反面也有理,于是就形成了二律背反。康德的这个理性有一种辩证性,二律背反体现出了典型的辩证性。但是他的这个辩证是消极的,他认为一旦出现了辩证性,就证明这个错了,有问题。所以康德的思想基本上是知性的思想,理性是被怀疑的。理性在康德那里已经被证明了,凡是当你提升到无限的层次,它就会出现矛盾。康德把这种矛盾看成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一种消极的含义。黑格尔就对此加以批判吸收,他认为,理性的这种消极的含义里面,恰好包含着积极的含义,就是说矛盾在知性看来是消极的,但是在理性的立场上,它就是积极的。因为矛盾是万物之源,万物的运动之源,你如果站在能动性和万物运动的立场上来看,你会发现,它是用来解释万物运动的唯一途径。一切运动都是矛盾引起的,运动的根源就在于有矛盾。所以这个矛盾你不能贸然的否定掉,你还得揭露它,承认它。同时,在运动当中,把这个矛盾加以调和和解决。你如果采取一种静止的观点,那么这个矛盾是不能容忍的,那就是形式逻辑的矛盾,是无法解决的。但是在运动中,它们就能够调解,因为它们促使了万物的变化,它们是动力源。理性的本性就是要深入事物的矛盾,然后通过这种矛盾来解决运用的问题,来解释运动。这就把理性的作用范围大大的扩展了。

        第三点,就是关于康德的实践理性、自由意志。这个对黑格尔的影响也很大。康德的实践理性的自由意志,仅仅停留在一种空洞的应当,他应当怎么做,他不去考虑它的现实的效果,所以它只是一理想的东西,一种纯粹理性。我们应当做道德的事情,我们应当相信一个上帝,应当相信来世,应当相信会实现至善。这是非常空洞的理想。在黑格尔看来,这种理想应该落到实处,实践理性不仅仅是一种只具有行动法则意义而不具有认识的意义的应当,它本身应该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印证,比如在社会和历史当中得到印证。这种应当在历史目的论当中,在历史的从低到高的发展当中变为了现实。这个康德已经有一种苗头了,但是康德的那个目标仍是高高在上不可实现的。这只是我们作为有道德的人想象出来的,并不是真的,所以康德不承认历史有什么客观规律。我们之所以把历史看成是发展的,只是因为我们有一种反思判断力的眼光,之所以有这种眼光,是因为我们人是道德的人。历史并没有什么必然性。但黑格尔就做了彻底的改造,历史的规律性就是从自然界的规律性当中发展出来的,它的基点就建立在人的自由意志的基础之上。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没有基础,只有人类社会当中有人的自由意志这样一个基础。所以在历史目的论中,现实性和合理性是同一的。

        黑格尔一直以来都有一句被误解的名言,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这个后半句不等于是说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说这是黑格尔的观点。他讲的是,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什么是现实的?这个现实不是现成有的东西,而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凡是在发展过程中的都是合理的,都有它的规律,都是合乎理性的,也可以说是合乎理想的。按照康德的说法,就是实践理性的理想,凡是合理的都会实现出来,纯粹理性本身就具有实践能力,不需要感性前提。黑格尔的说法是,凡是合乎人类理性的东西,都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实现出来。恩格斯做了一个引申,随着历史规律的运行,凡是现存的东西都是要改变的,从前合理的变成现在不合理的。这种革命的观点是很大胆的。当然这个理想不是那么容易实现出来的,不能通过暴力的手段,但是如果没有革命的思想,没有革命的行动,历史就是停止的,就不会发展。这是他的历史观的原则,这个原则通过批判康德的实践理性的抽象性而建立起来。他跟康德相比,更注重实在。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