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渡口:徐悲鸿《巴人汲水图》原型地揭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徐悲鸿八骏图原画值多少钱 中渡口:徐悲鸿《巴人汲水图》原型地揭秘

中渡口:徐悲鸿《巴人汲水图》原型地揭秘

2024-07-06 13: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巴人汲水图》是一代绘画大师徐悲鸿先生抗战时期在重庆创作的一幅画作,也是徐悲鸿最具艺术价值的作品,被称作“近五百年来仅见的杰作”。这幅画作也是重庆历史上最重要的美术作品。它描绘的巴山蜀水表现了重庆青山绿水、山水相依之美,记录的劳动场景则代表了重庆人民坚韧不拔、昂扬向上的精神。《巴人汲水图》的原型地对于重庆而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地标意义。然而,数十年来,重庆地方文史学界对《巴人汲水图》原型地问题的探讨依然没有定论,有人认为在江北盘溪,有人认为在沙坪坝磁器口,也有人认为在渝中十八梯,但都拿不出直接、客观的证据。《巴人汲水图》原型地俨然成了重庆地方文史学界的一个不解之迷。

2010年,一幅《巴人汲水图》于拍卖会上卖出1.71亿的天价,使得这幅作品成功破圈,除了艺术界、重庆文史学界外,也引起了普通老百姓的关注,成为当时社会热门话题,并引起了一个不小的争议。有民众质疑,《巴人汲水图》原本收藏在政府管理的徐悲鸿纪念馆,怎么会突然流出,在拍卖会上出售给私人藏家?显少有人知道的是,《巴人汲水图》共有两幅,其中收藏于徐悲鸿纪念馆的是徐悲鸿1937年在重庆创作的《巴人汲水图》原作;2010年拍卖的则是徐悲鸿在1938年根据1937年作品重新绘制,并出售给私人藏家的作品。拍卖的《巴人汲水图》曾经经过徐悲鸿的夫人、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文鉴定,确实是徐悲鸿1938年所作《巴人汲水图》真迹。

1938年版《巴人汲水图》长期收藏于私人藏家手中,因此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因此画中所蕴含的信息,几乎不被重庆文史学界所了解。这幅画作再次面世后,成为解开《巴人汲水图》原型地之迷的钥匙。

1938年版《巴人汲水图》与1937年版《巴人汲水图》画面内容基本一致,但题跋却有一处明显不同。1937年版上题有“廿六年冬。随中央大学入蜀,即写所见。悲鸿”(“廿六年冬”是画作创作的时间)。而1938年版作品这处题语则改成了“廿七年晚秋。随中央大学入蜀,即写沙坪坝所见。悲鸿”。因此,在1938年版的《巴人汲水图》中,徐悲鸿已经标明画作的原型地在沙坪坝。

沙坪坝,是1937年冬徐悲鸿居住和工作的地方。1937年7月,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徐悲鸿随国立中央大学(以下简称“中大”)迁重庆,当时他就职于中大教育学院艺术科。11月1日,徐悲鸿抵渝,开始了他跨越十年的重庆生活。随徐悲鸿一起西迁的还有他当时的妻子蒋碧微和一双儿女。徐悲鸿和蒋碧微从30年代初开始就闹感情纠纷,抵达重庆后,蒋碧微把家安在渝简马路(今渝中区人民路)“光第”,但是不准徐悲鸿在家里住。徐悲鸿只好借住在“光第”附近的吴稚晖家里。11月23日,徐悲鸿才得到蒋碧微允许搬入“光第”。这二十多天里,徐悲鸿主要生活在重庆城区(现渝中区)。11月22日,中大在沙坪坝松林坡的校舍修建完成,正式复课开学。随后,徐悲鸿来到中大,开始在沙坪坝的工作和生活。他在中大有一间宿舍,但为了照顾家庭,他常常在渝中“光第”和沙坪坝松林坡两个家之间奔波。1938年1月12日,徐悲鸿和蒋碧微大吵一架后,最终搬离“光第”。从这时起,直到7月中旬他离开重庆到南洋举行抗战赈展为止,松林坡中大宿舍成了他在重庆唯一常住的住所。徐悲鸿在《巴人汲水图》中所划定的时空背景与他的人生轨迹完全吻合,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巴人汲水图》的原型地就在沙坪坝。

除了徐悲鸿本人外,他的妻儿都曾明确表明《巴人汲水图》原型地在沙坪坝。例如,廖静文曾回忆:“在他(徐悲鸿)住的沙坪坝,常常看见许多人用双肩挑水,爬越百丈以上的阶梯,将一担水送上岸来。这种极为艰苦的劳动,深深触动着艺术家的同情心。悲鸿经过长时间的仔细观察,创作了国画《巴人汲水》”。徐悲鸿的儿子徐庆平也曾说:“1938年,先君(徐)悲鸿随中央大学入蜀,住在嘉陵江岸边的盘溪,每日过江至对岸沙坪坝中央大学为学生授课。目睹蜀中百姓的疾苦,疾笔创作了中国画《巴人汲水》,对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抱以深切的同情。”

除了徐悲鸿的妻儿外,他当时的学生也曾指出《巴人汲水图》的原型地在沙坪坝。艾中信,1936年考入中大,师从徐悲鸿学习绘画,1937年他也随中央大学西迁重庆。1937年冬,徐悲鸿在沙坪坝工作和生活时期,他一直伴随徐悲鸿左右。他在一次回忆中写到:“他(徐悲鸿)到四川后,住在滨临嘉陵江石门附近的沙坪坝和磐溪两处,每天在中渡口上沙坪要登几百石级,体会到担水工人的辛劳和水的珍贵。在渡口上的茶座喝茶时,他说,谁知怀中水,滴滴皆辛苦。于是构思成《巴人汲水》这幅中国画立轴长卷”。在另一次回忆中,他又写到:“那时他(徐悲鸿)住在嘉陵江畔磬溪的中国美术学院,同时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磬溪和沙坪坝隔江对峙,江中有石门,水流湍急。这里有个渡口,他每天下磬溪,上沙坪,下沙坪,上磬溪,要爬几百级石级。《巴人汲水》就是他在沙坪坝这边的渡口每天见到的景象”。艾中信不仅明确指出《巴人汲水图》的原型地在沙坪坝,更是进一步表明了原型地在沙坪坝的中渡口。

中渡口,位于中大所处的松林坡正下方,是一座滨嘉陵江的小码头。山脚下的中渡口和山顶上的松林坡通过一条蜿蜒而陡峭的山路连接着。当时,中渡口既连接着沙坪坝与城区的水上交通,也连接着沙坪坝和对岸盘溪的往来。据中渡口一带的老居民回忆,在没有接通自来水前,沙坪坝松林坡和中渡口一带的居民都要到码头挑取生活用水。因此,无论廖静文回忆里居民的取水点,或是徐庆平提到徐悲鸿过江目睹百姓疾苦的地方,还是艾中信笔下徐悲鸿过江的渡口,指的都是同一个地点——中渡口。

1937年冬,徐悲鸿与中大艺术科学生在沙坪坝松林坡合影。左五为徐悲鸿,右一为艾中信。

而《巴人汲水图》画面中那条担水人攀登的石板路,也就是连接松林坡和中渡口的蜿蜒小道。正如艾中信所说,徐悲鸿在生活奔波中循环往复的攀登这条山路,深刻体会到了汲水工作的艰辛,与汲水人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巴人汲水之路,也就是徐悲鸿的生活奔波之途。从这个角度来说,《巴人汲水图》既是徐悲鸿的艺术创作,也是他的心灵日记。

1937年冬,徐悲鸿在松林坡中大的一间教室里创作了《巴人汲水图》。此时,他灵感迸发,激情澎湃,笔之所触即心之所动,整幅画作不打草稿,一气呵成。他一边作画,还一边给学生讲解人物选择。他特别提到了画面下部头上长疮的劳动者,他说这是劳动者中常见的,“这就是生活”。由于徐悲鸿当时身在沙坪坝,心又在画中,而画面中的场景学生们也很熟悉,强调沙坪坝略显多余,这可能是1937年版《巴人汲水图》中没有提及原型地的原因。他肯定也没想到,这处不经意的留白,竟然在日后成了一道历史迷题。

1938年7月,徐悲鸿离开重庆赴南洋进行抗战募捐展览。这年的晚秋,在募展路途中,有人向他求画。徐悲鸿照着1937年的《巴人汲水图》又复画了一幅。此时,求画之人对《巴人汲水图》描绘的场景一无所知,徐悲鸿在重绘《巴人汲水图》时不免又想起原画创作过程和沙坪坝生活中的点滴。所以,“写沙坪坝所见”几个字,可能既包含了向求画者解释画作场景的意思,也包含了他对沙坪坝生活的怀念。

八十多年过去了,小小的中渡口虽然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是现在从松林坡向下俯看,也还能依稀看见陡峻的山形中隐藏的画中小径。更幸运的是,由于受徐悲鸿的启发,许多中大的师生以中渡口为原型,创作了大量画作,因此至今我们在这些绘画大师的作品中依然能看到中渡口的美丽身影。

中大教师宋步云1942年创作的《中渡口》

文章作者:吴展渊

作者单位:沙坪坝区委党史研究室(区地方志编纂中心)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