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鹰组合与《彝人之歌》的故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彝族歌曲吉克子古 山鹰组合与《彝人之歌》的故事

山鹰组合与《彝人之歌》的故事

2024-06-29 10: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是一首诗,也是一首歌。诗歌的磅礴+谱曲的温情,完美了人人传唱的《彝人之歌》。《彝人之歌》原本是吉狄马加老师的一首诗,是一首非常大爱的诗歌,曾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出版。现在,吉克曲布在电话里谈起歌曲的诞生仍感慨不已。

诗歌中基本覆盖了彝人居住的地方,譬如:金沙江畔、乌蒙山脉、红河两岸等。当然,大山也是彝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元素。说它是属于彝族人的歌曲,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歌曲表现出彝族的认同感和作为彝人的自豪感。在这首诗中,吉狄马加用最纯净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故土家园的深深依恋和对自己民族的无限热爱,他的诗歌深深扎入故土这一深厚的土壤中,自然的流淌,流淌着我们熟悉的味道,流淌着彝民族独有的气息。

歌词中写道:“我曾一千次,守望过天空,那是因为我在等待,雄鹰的出现。我曾一千次,守望过群山,那是因为我知道,我是鹰的后代。”雄鹰是彝族人崇拜的图腾,在大山中,彝族的聚居区,雄鹰总在天空中飞翔。彝族人把自己看作鹰的后代,在外面的世界飞翔,不论走到哪里都时刻铭记自己是彝人。

如此气势磅礴的诗,加上吉克曲布编的曲,使《彝人之歌》显得更加励志,更加温情动人,也让其成真正的彝人之歌。

克曲布回忆道,2004年,山鹰组合在北京时期,吉狄马加老师带了个作曲家来见他,想要给《彝人之歌》这首诗谱个曲。“当时马老师带来的作曲家已经谱了一个,可是老师不是很满意,他问我有没有什么办法,让这首歌更加有彝族特色。我还记得当时问过老师,可不可以大刀阔斧地改?老师说没问题。”作为山鹰组合主创的吉克曲布放开手脚,从头到尾把原有的旋律重新改变了一番,就出现了后来大家耳熟能详的这首《彝人之歌》。

这首歌的首唱者是山鹰组合,他们在2006年中央民族大学一年一度的彝历新年晚会上演唱了这首歌,当时观众听后都非常震撼,大家反应特别热烈。于是,山鹰组合把这首歌放到了网上,并没有过多渲染和宣传,只是单纯分享了歌曲,令大家意外的是,这首歌会成为全国彝区家喻户晓的歌曲。“这是一首从来没有有意宣传,也没有正式出版,但是大家都在传唱的歌曲。”吉克曲布谦虚地说,山鹰组合很幸运,参与了这首歌的创作与演唱过程,《彝人之歌》也因此成为了山鹰组合的代表作之一。

到“山鹰组合”,不得不说他们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与骄傲。20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大西南出现了一支名叫“金丝鸟”的演唱队。1993年,四川文艺音像出版社发行了他们首张专辑《我爱我的家乡》,共收录12首纯彝语原创歌曲。这张专辑的问世标志着他们正式步入歌坛,同时也标志着彝族音乐一个新纪元的开始。众所周知,他们是第一支彝族原创音乐演唱组合,他们是第一支中国少数民族原创音乐组合,他们就是“山鹰组合”。

1992年,吉克曲布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用积累已久的音乐感受创作了第一支彝语流行歌曲——这就是后来家喻户晓的《想妈妈》,这首歌也引来了他的两个伙伴。

1993年2月,老鹰吉克曲布、黑鹰瓦其依合、小鹰奥杰阿格和12个舞蹈演员一起组建了自己的民间艺术团。当年,喜欢民族音乐、关注民族文化的老领导巴莫尔哈先生将他们的音乐组合正式定名为“山鹰组合”,在老领导的帮助下,山鹰组合录制了第一张专辑《我爱我的家乡》。1994年,山鹰组合录制专辑《大凉山摇滚》,广州电台的记者将山鹰的录音带带回广州,推荐给了著名音乐人陈小奇。同年,山鹰与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签约并推出山鹰组合的第一张专辑《走出大凉山》(主打歌《走出大凉山》《七月火把节》)。

在没有做过多媒体宣传的情况下,专辑销售量达到了80万张,并在广州、南京、武汉等各大城市成功地举办了“山鹰歌迷会”。

1996年,太平洋影音公司的签约歌手集体在南京举办了一场“太平洋风暴”演唱会。演唱会后,南京的《金陵晚报》单单报道了山鹰组合演出的盛况。1996年,奥杰阿格因去大学进修离开山鹰组合,舞蹈演员出身的沙玛拉且加入山鹰组合,他们录制发行了第二张专辑《离开家的孩子》,同名主打歌曲荣获广东广播新歌96首季十大金曲奖。同年,山鹰组合代表中国前往哈萨克斯坦参加“95亚洲音乐节”,第一次将中国少数民族流行音乐带到世界舞台。他们淳朴的声音打动了评委,歌曲获得“最受欢迎音乐奖”。

2003年山鹰组合再次制作并推出了十年后又一张彝语专辑《忧伤的母语》。老鹰说,“母语中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灵魂,当我用母语认识思考世界、人生,用母语歌唱的时候,我更加能够真切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更加能够让自己的灵魂舒展、复活。”在《忧伤的母语》闪动的泪花中,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山鹰纯洁的音乐理念,山鹰思想的背后育孕的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004年,山鹰组合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与歌手阿木一起演唱《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2004年至今,山鹰组合先后推出单曲《守山》《飞吧》《彝人之歌》《水西传说》等,每一首歌都成为一代人的记忆。民族文化的神韵、现代歌曲的表达方式、远古先民的历史怀想、美如天籁的自由吟唱。中国许多少数民族具有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口头流传的经典音乐,山鹰则是这些优秀文化的挖掘传承者之一,他们的音乐美丽忧伤与狂放如火并举,歌词如诗歌般精练,他们的歌喉淳朴悠扬又带着一种少数民族特有的野性。

“他们都来自神秘、遥远、沉默而又气势磅礴的大凉山,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赋予他们纯朴、粗砺坚韧的心灵;他们来自那个以鹰为崇拜物,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态、环境背景、语言系统的彝族。因此,他们的音乐野性而朴实、激情而自由、悠扬而绵长、粗糙而旷达。他们的声音来自他们的心灵深处,自然天成,不加修饰!他们不知道什么叫矫情,更不会去刻意媚俗,他们只想用歌声延续一个民族的记忆。”

著名作曲家、奥斯卡金像奖获得者谭盾先生在听到山鹰组合的作品后惊叹不已,说他们的音乐完全可以作为音源采样的素材。著名词作家李广平也说:“山鹰会否成为音乐大师我觉得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是彝族人的文化大使,用歌声延续一个民族的记忆,这比简单的流行更让人激动。”

相信正因如此,《彝人之歌》才会被那么多人喜欢,因为它纯粹、直接,感情的迸发来自心灵的感动和真切。

四处收集和《彝人之歌》有关的新闻,却找不到关于这首歌创作及演唱的相关内容,这也印证了吉克曲布说的“没有刻意宣传这首歌”的说法。不过,网络上到处都能看到大家分享的歌曲链接。在每一个链接下面,都能看到网友的赞扬和支持。

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多年,再回顾那个时候,连吉克曲布本人都说不清到底是哪一年参加中央民族大学彝历新年首唱的这首歌。但是查阅资料的时候,有一篇著名词曲家李广平老师写于2007年的博客,从上面不仅可以看到具体的时间,也给所有人再现了当时作为观众的他,在听到这首歌时的激动情绪。

李广平老师在博客里面这样写到:“我已经很久没有在现场听一首陌生的歌曲被感动的了。可是那天在中央民族大学礼堂听山鹰的新歌曲《彝人之歌》时,我被深深打动了!这首第一次听的歌曲,没有完全听明白歌词,但有些歌曲不一定听完,你就会被打动,有想流泪想喊叫的冲动,那天的我就是这样。2006年11月18日,彝族的新年,按照古老的太阳历,一年收获的季节到了,该休息庆贺一下了,于是民族大学成为思乡的海洋,在歌声里我们共同完成了一次怀乡梦之旅。那天晚上,老鹰吉克曲布醉了,我也醉了,但朦胧中我记得《彝人之歌》的强悍气势、磅礴的情怀和催人泪下的内在精神气度,恰恰证明老鹰在自己博客上的自我介绍:‘生命是隐藏在心底的一滴泪水,坚强的流不出来,脆弱得一碰就碎。’山鹰在唱到‘故乡的炊烟湿润了我的双眼’时,我真切地看到泪水在他们的眼眶里打转,这就是灵魂的歌唱!这就叫心底的呐喊!”还能冲动,表示你还对生活有激情,总是冲动,表示你还不懂生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