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大凉山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彝族服饰男装介绍 走出大凉山

走出大凉山

2024-07-16 04: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彝族传统服饰展演

清华美院彝族服饰课题项目组创新设计展演

清华美院彝族服饰课题项目由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岸瑛作为学术顾问,清华美院染织与服装艺术设计系副教授李迎军作为课题负责人,清华美院艺术管理专业艺术硕士温博、工业设计专业艺术硕士李培作为课题助理,由来自清华美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工艺美术系、视觉传达系、工业设计系等不同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组成跨界设计团队,他们分别是代虹、李玲芳、孙秋爽、付少雄、贺萌萌、于天、周虹池、马莎莎、陈婧睿、赵玉琦、薛迪、王雨凡、岳菲、魏玮、马小龙、周立佳、高晨舸等。

清华美院彝族服饰课题组立足于当今的设计语境、审美潮流和市场环境,基于彝族传统服饰的美学特质来探究其在现代生活中的时尚转化,探索民族服饰的创新发展路径。

通过近一年对彝族饰的田野考察、文化研究和创新设计工作,充分分析彝族服饰图案元素的形制特征和符号寓意,挖掘彝族服饰元素的审美意蕴,研究并设计了一系列富于民族特色和时尚感的现代彝族服饰,并第一次呈现在2018北京国际设计周开幕活动中。清华美院服饰设计项目组赴凉山调研期间,得到了彝族服饰传承人阿牛阿呷的热情帮助。

项目背景

彝族服饰文化意蕴深厚,文化发展潜力大,文化基因保存完整,是了解和介绍彝族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昭觉县是凉山彝族自治州建州之初的州府所在地,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县,这里的彝族服饰特色古朴、独特而多样,不仅完整地保持了传统风格,还汇集了凉山彝族地区的服饰及服饰文化艺术。被称为“中国彝族服饰之乡”。

然而四川省大凉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一个个村寨分散在重重高山深谷之中,交通闭塞严重阻碍当地经济的发展。

2017年8月,受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司委托,清华美院“特色文化产业产品和人才提升”科研项目组就如何进一步推进“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展开了一系列研究,调研和论证开展特色文化产业重大项目的可能性。项目组第一阶段深入调研了凉山、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彝族服饰产业,并形成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彝族服饰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项目组调研

2017年9月,为了促进彝族服饰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彝族服饰产业的发展,凉山彝族自治州中共昭觉县委、县政府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合作开展了“彝族服饰在现代生活中的时尚化设计与应用研究”课题项目,对彝族服饰产业进行相关的基础研究、设计研发与成果转化,帮助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研发和孵化彝族服饰创新产品。

清华美院彝族服饰课题项目在凉山地区考察调研

结语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大凉山深处的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解放乡火普村,走进彝族贫困群众家中,看实情、问冷暖、听心声,同当地干部群众共商精准脱贫之策。

习近平总书记为当地脱贫攻坚工作开出了良方,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加强对村民的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让大家掌握一技之长,能够通过发展生产和外出务工稳定增加收入。

以特色文化来发展特色经济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和切入点,民族传统文化如何传承与发展,如何以文化和自然资源优势带动扶贫就业、增进民族团结,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经济建设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清华美院彝族服饰课题组做出了探索和尝试,未来将通过持续的研究和拓展工作,为彝族传统手工艺和现代时尚设计搭上桥,带动地方彝族服饰手工艺人的就业和增收,共同探索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实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产学研创新实践。

“走出大凉山——彝族传统服饰与现代创新设计专场发布会”由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指导,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中共昭觉县委县政府主办,北京时装周组委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彝族服饰课题组协办,中共昭觉县委宣传部、昭觉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和体育旅游局、昭觉县彝族服饰文化研究中心、北京清美智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凉山诺苏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承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