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你的钱都去了哪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当年爱拍cf的人现在都去哪了 年轻人,你的钱都去了哪儿?

年轻人,你的钱都去了哪儿?

2024-05-09 21: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22年,“00后”已经22岁,开始步入职场,而最年长的90后已经突破30岁大关,甚至已经大学毕业出来工作七八年了,但是每当父母问起“都工作x年了,你现在存了多少钱?”很多人只能尴尬回答:“额……没有!”,父母:“那你的钱到底去哪儿了?”

确实!年轻人的钱都去哪儿了呢?

日前,我们青春浙江做了一份调查问卷,其中显示36%以上的青年是月光族,基本生活开销和休闲娱乐,占据日常消费的主要地位,不过也能看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舍得在美容护肤、培养兴趣爱好、社交以及宠物身上花钱。同时,数据还显示,有44.3%的年轻人在使用信贷产品,这其中大多数人欠款在5000元左右。

工资不够花一直紧巴巴

把每月的还款日设在15日,这是在魏青青的习惯。“8号发工资,10号还花呗、信用卡,剩下的钱在银行卡上躺几天,假装自己有结余,其实只是自己骗自己。

魏青青在平安金融中心上班,工作两年多,最大负债是距离单位20公里一个老小区的59方二手房。魏青青算过一笔账。税后收入10000元-房贷4700元(公积金还一部分)-吃饭2000元-水电煤气宽带通讯费300元-社交娱乐800元-服装和日用品1500元-交通费300元=400元

“这基本就是月光了,要是碰到有朋友结婚,或者是打算出去旅行,就要信用卡多借点儿,分期还。”魏青青说。

上海爱奇艺网络工作了5年陈女士接受采访时说,“除去租房,每月还余万元左右,可到了月末发现,自己还是一点钱没存下,很多时候需要信用卡来接济。”在收入和支出上,陈女士说:“公司里身边的人大多都是花呗和信用卡,这月花下月还,我时不时还会超支。”

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也显示,近四成的年轻人是“月光族”或有存钱计划但并未成形。依靠小额金融贷款,是超过93%以上的人的选择。

舍得为爱好投资

收入难抵支出,那钱都去哪儿了?结合着调查问卷细细看来,我们发现了这些钱的具体走向,出去日常开销,这届年轻人更愿意把钱花在喜好上面,调查显示,消费用途占比中休闲娱乐、美妆护肤、培养爱好三者基本持平。三者分别为7.74%、6.74%、6.39%。

陈女士曾仔细看过自己的账单,发现大部分的钱用于买新衣服、新包,哪个品牌出了彩妆也会毫不犹豫下手,“背个新包穿个新衣服,办公室人都会投来羡慕的眼光。所以宁可在吃上面缩减,打扮也不会手软。”陈女士自我宽慰,“单身,反正买不起房,为什么不让自己开心一点?”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读大四的伍小婵,学的是美术相关专业,对漂亮的东西没有抵抗力,“看到好看的东西都想买。”每月3000元生活费中,三分之一用来买衣服,化妆品、耳饰等古着配饰,还有星黛露等毛绒娃娃,也要还花上近千元。

相较于女生倾向于“颜值”消费,男生的表现力主要在游戏机、游戏充值、剧本杀、直播打赏,摩托车、球鞋、等诸多种类五花八门的爱好上。在电视台工作的大力2018年入了摩托车的“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每个月收入一万出头,有一半用在摩托车改装上面。”

在南昌一医疗器械公司工作从事研发的陈凯,今年25岁,最大的爱好是玩游戏,每个月四分之一的生活费都用在游戏中,“大学的时候生活费少,现在上班了,工资支配起来更自由。”线下游戏厅、线上游戏充值,除此之外还偶尔会在视频平台上看看游戏直播、徒步直播,兴起了,也会给主播打赏,“礼物从屏幕上飞过去,听到主播喊大哥,也挺乐呵。”

超前消费是普遍现象

中银消费金融联合时代数据发布的《当代青年消费报告》显示,年轻消费者创造65%的消费增长,是当之无愧的消费主力军,但问题是很多年轻人手上并没什么钱。超前消费开始成为他们的日常。一组数据显示,全国有1.75亿“90后”,86.6%的“90后”都接触过信贷产品。

伍小婵每月从父母那拿到3000元的生活费,每年还有6000元的奖学金,即使这样,她每年也会有半年需要用到小额借贷来救急。大力去年花了4万多买了一套斯塔德勒的骑行服,分12期还款,每个月近4000元。

“明明就买了一个5799元的手机,可最后还款却多了1700多元,等于这手机我花了7500多元买的。”说起超前消费,杭州一餐厅厨师王圳颇感无奈,“像我收入不稳定的,办理银行信用卡很难,网上商家跟我说分期消费门槛低,可是最后一算,各项手续费比利息还高。”

自从“双11”可以选择分期付款,住在转塘的新手妈妈小杨被商家的免息政策吸引,开始了自己的“分期”之路,孩子的手推车、自己的美容仪,“下单的时候不会意识到买的是一件五六千元的商品,因为可以分12期,每个月也就还400多元。”可数量一多,自己就会忘掉,再加上不是所有商品分期都是免息,而自己已经习惯分期购买,“待我注意账单的时候,每个月要还几万元,早已入不敷出。”

在我们关于使用小额信用贷款等作为日常花销的调查中发现,有78.69%的人欠款金额在0-5000元,有14.75%的人欠款数额在5000-10000元,“90后”欠款问题比较普遍。在使用小额借款的人中,有26.23%的人认为便于消费,解决燃眉之急,也有16.39%的人表示,自己在消费信贷上感到加重了生活的负担。

深陷网络贷款泥潭

王圳用了1年时间,还掉了手机的钱。小杨在还掉借款后,再支付时都优先选择银行卡。但还有更多人身陷其中。

25岁的硕士研究生小罗,在武汉一家旅店的屋顶,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自23岁毕业以来,他只工作了一年时间,就进入了待业状态。或许是对薪水不满意,或许是觉得工作太累,总之他一直没找到合心的工作。待业的漫漫长日之中,他每天住在小旅馆,游走在网吧、水果店、面馆、便利店之间。在没有收入的日子,他过上了以贷养贷的生活,在小罗的手机之中,一共有13个网贷APP,5万多元分期欠款。

近日,澎湃新闻也报道了一例因为经不住诱惑而挪用公司公款,最终获刑的案例。女会计小敏身兼总账、现金双责,刚开始,因为名下的7张信用卡和个人欠债马上到期,于是利用公司财务漏洞,还完了欠的28万余元外债。因为一直没有被发现,她的胆子越来越大,旅游、整容、买高档衣服,“蚂蚁搬家”似地转走公司账款283万元,最终因犯职务侵占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10万元。

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消费观

赚得不多,花得不少,面对年轻人对消费的拥抱,社会喜欢给他们贴上“月光族”“大负翁”的标签,确实,我们也发现,就消费上的差异在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外,“90后”与“00后”有着与上一辈截然不同的消费观念。

在采访过程中,有不少受访者提到,支付方式的转变让他们几乎失去了金钱的概念,“滴的一下,钱就过去了,只有到还款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花掉了那么多钱。”此外,购买方式由线下转为线上也让消费变得无序,在调查中,有83.33%的受访人群选择更喜欢线上购物,尤其是直播间里:“女生们,下单咯!”令人上头的喧哗,让人们的消费也变得愈发不理智。

浙江财经大学市场营销系主任陈颖分析,这种截然不同的差异,与家庭环境有关,与社会环境也有关。

陈颖说,与上一辈相比,家庭对90后、00后施加的压力很小,年轻人不需要过多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消费行为更多是满足自我使用需求。因此,年轻人更愿意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投入更多的资金。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陈险峰老师也提到,随着经济发展,充裕社会替代了贫乏社会,年轻人没有家庭负担,再加上加上影视剧、综艺节目中年轻偶像的影响,尤其是短视频平台炫富行为的影响,会让年轻人认为超前消费是时髦,是大势所趋,自己超前消费为何不可?

至于消费过多而产生的借贷行为,陈颖从借贷门槛分析,上一辈借贷,除了会产生经济负担外,还要承担情感的负担,而现在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衍生和繁荣,门槛低、流程简易,就让年轻人的借贷行为少了很多约束。陈险峰老师提醒,“现在使用手机借贷太过方便,再加上一些广告、宣传的蛊惑,极易产生诱骗年轻人借高利贷,进而出现了一些诸如裸贷等违法行为。”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相较于以往,现在的年轻人消费更加注重体验感、精神追求,这是他们消费品质提升的重要原因。陈颖解释,从理论上说,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包括文化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和心理因素,而帮助青年人建立正确的消费观也需要从这几方面入手。

例如文化上,树立全社会绿色消费、适度消费的文化氛围,在社会上,发挥相关群体、意见领袖的作用,引导青年适度消费。在个人层面上,通过学校教育或是环境教育等方式,引导青年人价值观、人生观的树立,青年人有更加开阔的眼界和格局,就能够更加正确地处理消费关系。此外,在心理上,切记盲目的攀比、炫耀心态,做到心理健康、情绪疏通,有同理心能共情,也会降低过度消费的欲望。

采写:丛杨 、蔡霞 、杨悦

制图:陈勇

视频:陈勇 、苏世轩

原标题:《年轻人,你的钱都去了哪儿?》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