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环境变化与各国科技发展举措丨《国家科技竞争力报告(2023)》文摘(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趋势有哪些方面 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环境变化与各国科技发展举措丨《国家科技竞争力报告(2023)》文摘(四)

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环境变化与各国科技发展举措丨《国家科技竞争力报告(2023)》文摘(四)

2024-06-29 22: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以及中美摩擦、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的深远影响下,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格局加速重构,科技创新成为影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和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世界各国均把科技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面对国际国内发展新环境,调整优化我国科技战略布局、加快塑造科技竞争新优势,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有效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和挑战具有重要作用。三思派将推送《国家科技竞争力报告(2023)》系列文摘,本期是系列报告之四: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环境变化与各国科技发展举措。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涌现出一大批新兴技术,引发了世界科技发展环境的深刻变革,世界科技发展领域、发展范式、发展方向以及发展目标都面临新的变化。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全球科技竞争新变量不断增加,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强,世界各国为把握发展机遇,纷纷加强科技战略制定,提出了一系列关乎未来科技发展的长远规划和举措。

全球科技发展趋势与环境变化

1.全球科技发展新趋势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涌现出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3D打印等一大批新兴技术,引起全球经济快速变革。随着信息技术等颠覆性创新的持续推进,科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明显加快,推动人类社会迈进了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全球科技在发展领域、发展方向、发展范式、发展目标上都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

在发展领域上,科技发展“一主多翼”态势显著,信息、能源、材料和生物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演进过程中,科技发展整体呈现出“一主多翼”态势,其中“一主”指信息技术,“多翼”指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技术。《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与世界经济论坛(WEF)在2018~2022年发布的《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和《新兴技术清单》中,约四成技术出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超六成创新技术与信息技术有关。信息技术的突破性应用已经成为驱动社会生产力变革的主导力量,与此同时,能源技术、材料技术和生物技术等也取得不同程度的突破性进展,为社会生产力革命性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在发展方向上,科技发展“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明显,数字科技和绿色科技成为当前全球创新突破最多的领域。新一轮科技革命为科技创新提供资源和平台基础,在促进数字技术飞跃式发展的同时也为其他技术领域发展提供了高经济性、高可用性、高可靠性的技术底座,构建起一个数据驱动的平台化、生态化的基础设施群,加速了技术发展的数字化转型。此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资源环境不断恶化等,未来30年新能源革命将持续爆发。受化石能源日渐耗竭和环境保护要求的双重影响,科学技术的绿色低碳化发展,包括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其他技术的绿色低碳化转型,已经成为推动实现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基础,绿色科技发展趋势明显。

在发展范式上,科技发展“交叉融合”深入进行,跨学科、跨领域交叉融合技术是科技创新重要增长点。当前世界科学研究沿原有路径继续延伸越来越难以取得进展,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已经转向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发布的《全球科技前沿报告》指出,科学探索不断向宏观拓展、向微观深入,交叉融合汇聚不断加速。数字技术的发展加深了技术之间跨学科、跨领域的融合渗透程度,传统技术通过数字化转型不断突破现有的技术壁垒,达到了新的发展高度。同时,数字化与绿色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将催生出大量新领域新赛道,使得未来科技创新转型更加广泛、深刻、快速。

在发展目标上,科技发展强调面向人类高质量发展需求,不能单纯注重经济效益,也要兼顾社会发展效益。伴随科技发展产生的部分的社会负外部性迫切要求社会技术系统转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兼顾社会公平、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等社会问题,实现技术创新和社会结构之间的“协同演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推动人类高质量发展的高度上,始终强调科技发展要坚持“四个面向”,把科技作为造福人民的重要抓手。日本技术预见关于未来优先发展技术的选择导向也由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发展到兼顾社会发展效益,未来技术选择更加注重社会因素。英国新一轮技术预见也提出要优先发展健康、食品、生活、交通、能源领域的关键技术。

2.全球科技竞争新变量

当前国际形势不确定性显著增多,世纪疫情、俄乌冲突、大国博弈、气候变暖、环境恶化、治理失序与科技革命等,给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带来深刻复杂影响。综合我国目前所处的科技发展环境和国际科技竞争形势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中美战略博弈将是未来30年影响世界格局发展最重要的两个变量。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改变世界科技发展环境、进而影响世界科技格局变化的重要推动力。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并快速发展,整个科技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为后发国家改变自身在世界科技格局中的地位提供了“机会之窗”。例如,数字技术已经成为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条件,给科研范式带来了极大改变,加速了“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范式的实现,产生了半自主式的科研组织模式,促进知识生产与科技进步。新兴技术的产生也扩大了产业发展边界,现有产业交叉融合边界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增长点。2021年3月,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NIC)发布的《全球趋势2040—竞争更激烈的世界》报告指出,未来20年技术的发展变革和跨界融合将会更加迅速,只有能够抓住此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国家才能够实现在世界科技格局中地位的跃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占领科技发展先机,也成为我国在这场历史性变局中赢得科技竞争优势的重要突破口。

中美战略博弈是改变国际科技竞争环境,进而导致世界科技格局变化的关键作用力。美国不断加强对我国的技术管制,并试图拉拢盟友和更多国家建立科技民主联盟、产业链民主联盟,在更大范围对中国形成围堵和遏制,以应对中国崛起带来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需要根据自身利益需求调整对中和对美政策,形成了利益交织、分合交错的复杂大国关系,改变了全球科技竞争环境,为世界科技格局变化带来了更多不确定因素。我国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美国的竞争和打压,形成自身的技术非对称优势和更广泛的国际合作伙伴关系,是塑造我国科技竞争新优势的关键。

世界各国面向未来的科技发展举措

面向未来,各国顺应全球科技发展新态势,前瞻科技发展动向,在顶层设计、领域布局、组织变革和基础研究等方面纷纷布局科技创新战略,力图占领科技发展制高点。

1.加大未来研判和统筹力度,整体规划科技发展的顶层设计

世界各国加大对科技发展的未来研判和统筹能力,从宏观视角对未来科技发展的目标、路径、支撑保障等方面制定了具有前瞻性的总体规划,并致力于保障国家科技发展安全。2022年10月,美国白宫发布的《2022年国家安全战略》提出利用“决定性的十年”促进美国重要利益,将继续维护其全球领导地位,号召盟友联合推进国际技术生态系统。2021年7月,英国政府发布《英国创新战略:创造未来,引领未来》,旨在通过做强企业、人才、区域和政府四大战略支柱打造卓越创新体系,到2035年将英国打造成为全球创新中心。2021年5月,欧盟委员会发布《全球研究与创新方法:变化世界中的欧洲国际合作战略》,新时期的欧盟研究和创新框架计划“地平线欧洲”将成为实施该战略的关键工具。2021年3月,日本政府发布《第六期科学技术与创新基本计划》,用以指导2021~2025年科学技术与创新发展,从宏观战略层面提出实现社会5.0的科技创新政策的纲领性举措。

2.聚焦关键领域与发展方向,积极谋划科技发展的新式赛道

世界各国积极研判未来科技发展方向,聚焦产业技术数字化、绿色化双转型,持续加大对未来关键技术和新兴技术的投入,加速相关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2020年3月欧盟发布《欧洲新产业战略》,重点部署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高性能计算和数据云基础设施、区块链等关键技术。2021年11月,欧盟理事会通过《单一基本法案》,新资助10个研发合作计划推动绿色和数字转型。日本2020年发布《产业技术愿景》《面向社会5.0的光子学和量子技术》,提出日本将优先发展支撑超智能社会的物联网、数字技术、激光处理、光子量子通信以及光子和电子信息处理等技术。英国政府2021年发布《绿色工业革命十点计划》,从资金投入、技术开发等方面部署国家绿色化战略。德国出台全球首个国家级氢能战略—《国家氢能战略》,助力技术发展的绿色化转型,并修订《人工智能战略》,将面向人工智能(AI)的财政支出从30亿欧元增加到50亿欧元,推动数字化相关技术突破。韩国发布《5G+战略》,提出到2026年国内5G+产业创造180亿美元的经济价值的战略目标,不断加强数字化转型。

3.建立健全科研组织管理制度,提升产业关键技术攻关能力

世界各国不断加强科研组织管理,增设新型机构,优化管理制度,大力推动关键技术攻关,积极推进未来产业发展。美国2021年5月成立人工智能美国半导体联盟(SIAC),由全球64家半导体制造企业和下游用户组成跨部门联盟,以强化美国半导体制造和研究能力。芬兰设立国际技术创新局、科技创新基金会、国家技术研究中心三大机构,作为其国家创业孵化器,为创业企业提供坚实的资源和资金支持。瑞典推行了政府、企业与高校共同构建的“三角螺旋模式”,为科学城提供持久的创新活力。德国未来研究战略体系以德国科学联席会议为纽带,鼓励政府、社会、科研机构等多元主体协同推进创新发展。德国大学和科研机构在2018年10月联合成立了3所马普学院(MaxPlanckSchool),以加强产学研之间的合作交流。2021年2月,英国政府成立新的独立科研机构“先进研究与发明局”(ARIA),旨在促进前沿科学和新技术的创新与研发。

4.探索基础研究发展的新路径,深入推进基础研究能力提升

世界各国开辟面向未来的基础研究建设路径,形成强化研究能力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科研人员自由探索的战略前瞻性基础研究机制。2020年7月,英国出台《英国研发路线图》,加大对长期性、基础性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发展世界领先的基础设施和研究机构,增加科学基础设施投资。韩国和俄罗斯近年均将40%以上的政府研发经费用于资助基础研究。俄罗斯出台的面向2030年《国家科技发展计划》提出,要确保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不低于2015年的水平(14.4%),完善基础研究管理体制,并宣布2018~2024年投入709亿卢布,构建完整的青年科研人才培养和职业发展体系,到2024年将顶尖研发机构青年科研人员比例提高25%。韩国在《第4期基础研究振兴综合计划(2018—2022)》中提出实行“金字塔”分层人才培养制度,持续扩大以研究者为中心的基础研究投资,规模从2019年的1.71万亿韩元增加到2022年的2.52万亿韩元。

作者简介:陈凯华,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研究方向:国家创新系统、创新发展政策、数字创新发展、创新计量学、技术预见等; 温馨,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博士生,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管理、科技政策; 杨捷,博士,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技术预见、国家创新系统、创新发展政策; 郭锐,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特别研究助理,研究方向:创新管理与政策,创新转型,绿色创新,复杂系统。文章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编辑邮箱:[email protecte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