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缘》:“民国旗袍代言人”眼里的上海风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张爱玲写上海的句子 《半生缘》:“民国旗袍代言人”眼里的上海风情

《半生缘》:“民国旗袍代言人”眼里的上海风情

2024-07-15 08: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张爱玲的一处故居在上海静安寺地带,从1930年代至今,这里始终是闹市区,商业的繁华和“百乐门”舞厅的风月传奇,应该说对张爱玲是有感同身受的,张爱玲与部分歌女的交情也一度是坊间谈资。她在这里创作了《不了情》《倾城之恋》《金锁记》等作品,也为《半生缘》埋下了伏笔;数年后在南京西路的长江公寓,张爱玲历时一年写就《半生缘》。

《半生缘》最初叫《十八春》,原名略显文艺,在后来再次出版时经历了改名插曲,拟有《浮世绘》《悲欢离合》《相见欢》《急管哀弦》《惘然记》等备用名,最终采用现名。

张爱玲的长篇小说不多,《半生缘》无疑是扛鼎之作。“谁都像我们一样,然而我们每人都是孤独的”,张爱玲擅长挖掘生活琐碎的尖酸刻薄和刀口之痛,她的高冷造就了她爱就爱了、恨就恨了的文字底色,冷眼看世界,不拖泥带水,这也导致了张的小说人物和命运都有惊人的关联性,这些在《怨女》《金锁记》《沉香屑》《茉莉香片》等作品中都有展现,人性的扭曲让人唏嘘不已。正因为如此,《半生缘》里顾曼璐的角色也让人有了既爱又恨的无奈纠结感。

而抛开这些人设和故事脉络,《半生缘》里的很多场景源于张爱玲在上海的耳染目睹,上海的大雅大俗在她的笔下别有风情,乱世之中的上海滩,傲娇成绝世名媛,艳发为即时昙花。张爱玲以上海人为描写对象,从上海人的角度看世界,浓厚的上海文化是她作品里的情怀基因。她说,“上海人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练”“这里有一种奇异的智慧”,这种个性在《半生缘》里的顾曼桢身上就变得比较鲜活。

“八岁我要梳爱司头,十岁我要穿高跟鞋,十六岁我可以吃粽子汤团,吃一切难于消化的东西。”从《传奇》的“出名要趁早”到《半生缘》里的海派生活情调,张爱玲一直在本色出演另一个角色——“民国旗袍代言人”。她一生曾亲手为自己设计、裁制过数百种样式的新潮旗袍,让全世界的人都惊叹不已,这是上海文化的另一面镜子。如此一来,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旗袍也成为不可替代的“主角”,《半生缘》里穿苹果绿软缎长旗袍的曼璐,穿浅粉色旗袍的曼桢,一点也不比《色戒》中穿电蓝水渍纹缎齐膝旗袍的王佳芝逊色。

张爱玲少年孤独成名,中年远渡重洋,晚年离群索居,她的人生被称作传奇,学者夏志清曾强调,她“是民国世界里的临水照花人”,而这些已成烟云,唯有她作品中对人性的深刻洞察,那种卓然不群雅俗共赏的“张爱玲体”,成为后世作家和普通人追逐至今的对象,《半生缘》即是体例。

“世钧,我们再也回不去了。”这句话,戳中不少人的内心。《半生缘》一直是文艺影视界竞相改编拍摄的著作,许鞍华1997年将《半生缘》搬上电影屏幕,一时情动香江;20年后的2018年,最新版本的电视剧《半生缘》已在上海杀青,成为当下对张爱玲最充满诚意的致敬,顾曼璐(刘嘉玲饰)、顾曼桢(蒋欣饰)与沈世钧(郑元畅饰)、祝鸿才(郭晓东饰)之间的凄凉爱情故事即将新鲜出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