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序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张伯伦与慕尼黑的关系是什么 慕尼黑序幕

慕尼黑序幕

2024-05-26 15: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范致睿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 100048)

一、书目信息

《慕尼黑:悲剧的序幕》,(英)约翰·惠勒·贝内特,北京出版社,1978年;

二、著作背景

1938年9月底,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和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在德国慕尼黑举行四国首脑会议,决定割让捷克斯洛伐克的德意志族聚居区苏台德领土给德国,该会议被人评价为“绥靖政策的里程碑”。

约翰·惠勒·贝内特是已故的上世纪英国史学家,其代表作《慕尼黑:悲剧的序幕》发表于1948年,是正统学派研究绥靖政策和二战的奠基之作。他在本书中的对史料的挖掘和对观点的表达,成为后人研究的材料来源和参考文献。这部书自出版以来并未受到毁灭性挑战,但修正学派、马克思主义左派等已经从新的视角对其发难,这正是史学界百花齐放、反思互动的象征。

三、内容概述

《慕尼黑:悲剧的序幕》是一次对慕尼黑会议的长时段阐述,也是一本关于慕尼黑会议前后始终及其影响的叙事书籍。正如书名所表达的那样,作者认为二战是一场悲剧,慕尼黑会议则是这场悲剧的序幕。贝内特在书中的绪论和结尾都直接表达了自己对该会议和其代表的绥靖政策的看法。

该书章节按时间段划分而成,详细而又生动地介绍了会议的准备阶段、前五年和谈判过程的细节和社会背景,以及直至二战爆发前后其所产生的影响,并在最后以“威斯敏斯特的尾声”为标题表达作者所在的英国对这场悲剧的反思,附上一系列与慕尼黑会议有关的各国条约和机密文件。

四、客观评价(一)文本内容与结构

该书在内容上优点着实不少,笔者概括为“语言生动、覆盖面广、逻辑清晰”。

这本书虽然通常被认为是历史著作,但叙事技巧和语言运用也有过人之处。在各章节标题的选用上,力求避免用语晦涩,运用比喻、拟人和通感等手法生动地描述历史事实。将慕尼黑会议前的“山雨欲来风满楼”比喻为“灯光渐暗”,给予读者一种略带恐怖气息的危机感;英、法、德、苏和波兰等国被类比为个体的人,其“精神状态”被比拟为“打瞌睡”或“似睡非睡”,让我们能想象到它们当时国内政治形势和暧昧不清的外交方针。正如慕尼黑会议是二战悲剧的序幕,该书也像排演戏剧一样地为会议设置一系列“序曲”“开场戏”“幕间戏”和“尾声”等情节,实际上就是会议前的各种准备事宜,让人感觉如临其境地经历了这场悲剧。在人物的刻画上,每个人物的性格和处事方式都被描述得惟妙惟肖,较为清晰地展现了当时国际局势的复杂性。例如,希特勒在吞并奥地利时曾派戈林与英国哈利法克斯勋爵互换意见,意在将英国、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的舆情和态度稳住。戈林感到事情已经办妥之后,“元帅大可自我庆贺一番,庆贺自己欺骗勾当的成功”[1],虽然不知道戈林是否庆贺了自己的成功,但戈林展现出来的情感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笔者也认为,该书为我们展现出这场悲剧的“排练者”们(英、法、捷、苏、德、意以及波兰和罗马尼亚等国领导人、外交人员和社会各阶层民众等)在那段时间里的情感变化、态度倾向和利益纠葛等,着重呈现代表人物处理事务时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斗争,让人们能置身其中感受到当时政治气氛的恐怖、政坛的纵横捭阖和公民社会的茫然无措。研究的视角和范围非常大,贯穿相关各国和各国社会阶层,充分还原当时人们面临的两难处境,将史学家的“移情共感”发挥到极致。不仅如此,由于外交事务需要各国领导人不停地奔走,所以叙事地点经常发生变动。伦敦、巴黎、柏林、布拉格和莫斯科等地举行的各种会议也被作者收入篇幅,使我们不局限于会议举行的现场,而是能把视角放在更大的欧洲乃至世界。为求得对史实相对全面的阐述,很多人往往顾此失彼,频繁的场景和人物的变换令读者无所适从。但笔者却在阅读时没有明显的时空错乱感,因为作者逻辑层次极其清晰。坚持在大的时间段,根据事件推行进度划分为“前五年”“准备期”“会议中”“会议后”等;在具体可以精确到天的小时间段上,根据时间的发展经过如实记述。如果遇到一些难以避免的时间冲撞点,就坚持“地点优先”,将正在发生于近处的历史事件记述在前。这本书由于如此的精密安排,让读者可以尽可能地明白来龙去脉,不失为一本叙述慕尼黑会议和“绥靖政策”的史学佳作。

当然,这本书也似乎由于本身带有的些许“文学气息”,存在对于历史人物的嘲讽和追捧,甚至有点人身攻击的倾向。例如在说时任英国首相张伯伦时,认为“(张伯伦先生)他本人的轻信却使他在平常友好的扑克牌游戏中也不能得分”[1];在谈到丘吉尔时,则感慨其的频频警告“纵然它们就像卡珊德拉式的雷声,却……”[2]。在面对历史事件时难免会有些情感和感触,但作者颇带有些嘲弄和崇拜色彩的言语着实让人感觉,史学著作还是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这会给消解历史学的“科学性”,让“文本本体论”有机可乘。

(二)立场与观点

该书创作于二战后的1948年,作者作为英国上流人士,曾经亲身经历战争带来的流离失所,也愤慨于法西斯集团的卑劣行径。要认识到作者著述观点的合理性,以及尊重它对于该段历史的权威解释。可是也不能一概而论,当我们后来人再次研究慕尼黑会议时,二战带来的心灵创伤有所消解,要重新建构对历史的更加合理的认识和阐释。作者是站在英国的角度看待慕尼黑会议的,虽然也努力使自己理性地、无私地还原历史真相,但难免有所偏颇。

作者能够理性地判断“绥靖政策”的合理性和恶劣后果,也能明白政治纵横捭阖下的不确定性。一战给英法等国带来普遍延展情绪,社会各阶层都在逃避,甚至英国都在对《凡尔赛条约》处置德国的方式感到愧疚。法国总理达拉第“决心不直接向希特勒投降,而向张伯伦投降,以此来安慰自己的良心”[3];英国国内对征兵方案的实施举步维艰,共党为了自身信念和利益,一味地要求裁减军备,导致英国在欧洲的话语权逐渐丧失;波兰、罗马尼亚等国“各怀鬼胎”,居然趁火打劫地想要分解捷克斯洛伐克。正因为一方不断退让,一方得寸进尺,并通过一系列外交谈判和卑劣恐吓,最终共同促成暂时的和平。也正是一战后西方社会各阶层的分裂,使人们即便意识到危险也无法组织起来,从而使纳粹有机可乘,将世界拖入战争深渊。

简而言之,作者自身的历史认识非常独到,能清晰地、多角度地认识导致悲剧的原因,但其中也掺杂少许主观偏见,需要在阅读过程中辨识。不仅如此,对人物的评价虽然客观地表现个体的独特性和行为方式的合理性,但也让人感到其无意中归类了正反两派,还有一些中间派;对于希特勒代表的纳粹德国,其外交手段被描述为低劣,但历史毕竟不是政治,需要明白政治有其自身的运行机制。

(三)学术规范和理论

上文已经提到,该本书的文本语言、逻辑层次和研究视角都极具独到之处。在对史实叙述的准确性上,也是尽可能还原细节;在材料的引用上,也是尽量收集相关议案等一手史料,并在最后附上一系列会谈记录和条约协议的原文。可以说,这是一本严格遵循史学规范的佳作。

贝内特的这本书是奠定正统学派学术基础的重要著作,该书的许多观点便是后世评价慕尼黑会议以及二战的基调。关于慕尼黑协定,作者认为是“无法逃避的”,在当时的情况下张伯伦别无选择。慕尼黑的不可挽救,以及之后的二战的不可挽救,一方面是希特勒的精心策划和阴谋,另一方面是“失去的五年”,英法等国错过了遏制纳粹的机会。这些观点在此后数十年除了个别观点修正以外,几乎没有大的改动。作者曾在1962年再版时自豪地说,“十多年新的研究证明,自己多年前的观点是基本正确的”。

但史学界并非没有向其理论发起挑战的学派,上世纪60年代就有修正学派对其发起挑战,以泰勒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为代表。在接下来的叙述中,我会对他们进行对比。

五、体会与思考

“(这个协定)是西方国家的极大耻辱,德国的政府政策,就像两股并行的溪水在奔流,他们将在这一点交叉。” ——(英)约翰·惠勒·贝内特

(一)对慕尼黑会议史实上的拓展

这本书细致入微地向我讲述了慕尼黑会议的始末和当时的国际政治环境,极大地丰富了我的认识。客观看待当时的历史人物,张伯伦肩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松弛的军备现状,或许有些过于轻信而错失机会,但他确实为维护欧洲和平呕心沥血,来回奔走;希特勒看似暴躁而不计后果,其实暗中也担心不可预料的后果,只不过没有表现给大众罢了;达拉第作为一战老兵,心中有着巨大的创伤却又有关心盟友的良心,这使他把包袱甩给了张伯伦而自己退到幕后;还有谦逊又懦弱的贝奈特博士、极尽谄媚又左右逢源的庞纳先生等。我对慕尼黑会议也有了新理解,更加全面看待整个事件的曲折经过。慕尼黑协定确实是绥靖政策的代表,它使得纳粹德国肆无忌惮地扩展军备,也使英法等国日益处于被动地位。但当时的大背景又如何?德国国内由于一战带来的民族主义仇恨、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西方民众对战争和社会主义苏联的恐惧等令遏制法西斯势力的行动有气无力,这些都无意中促使了捷克斯洛伐克在会议中被抛弃。我们事后要批判绥靖政策,但也要知道,回到当时的历史语境下,这很大程度上是无可避免的。

(二)对国际关系和政治外交的理解

两战之间的国际关系处于近代向现代的过渡期,有很多资源值得我们挖掘。首先,要明白国际外交的复杂性。正如法国政治家塔列朗所说,“变色龙才是政治的徽章”[7],国家利益始终被政治家们放在首位。英法两国的姑息政策和“祸水东引”已经人尽皆知,但这场悲剧的序幕期里还有一些趁火打劫的身影存在,波兰和罗马尼亚似乎与英法一道,却又在苏台德地区被割让后想趁机打劫受伤的捷克斯洛伐克。两国运用希特勒曾经凭借的“民族自决”原则,认为自己有权使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其他民族为主的地区依法获得独立,并依据自愿原则与两国合并。苏联也为了自身利益与德国签订条约,并在后来参与瓜分波兰。其次,各国之间往往对彼此没有深刻了解,很容易高估或低估某一方的实力,从而造成外交方针的错误。最后,从大的国际秩序体系来说,这也证明了威尔逊主义为代表,西方世界试图构建的世界新秩序的失败。这次会议以及之后的二战使世界新秩序的构建出现挫折,也客观上促进罗斯福为首的政治家们思考实现世界和平的新路径。

(三)史学方法研究——与泰勒《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比较分析

对于贝内特的观点,修正学派已经开始挑战。1961年泰勒的这本著作甫出,就震惊学界。与贝内特的严谨与史料丰富不同,泰勒的特色是大胆与机敏。书中虽然也使用很多原始史料,但是在关键问题上几乎全是使用猜想,因此多数关键论点都是一些模糊的语句,“大概”、“也许”等等。不过与贝内特相同的是,虽是一部历史书,但遍地都是经典优美的比喻和调侃。

回顾泰勒的著作,他的观点很多都是经不起推敲的。对希特勒的性格心理,在缺乏证据下很难准确描述,而且这些观点无法解释二战之后的事情,因此多数论点都是推测语气。这部书的真正价值在于,展示了史学的独立性。在冷战期间,史学往往依附于意识形态,正统学派一定意义上就是这样。泰勒这一观点是振聋发聩的,也是难能可贵的,是对冷战意识形态影响的反抗。

(四)疑问与难点

该书在很多处都存在对历史人物心理的主观刻画,虽然依据一些相关史料,但这种史学叙事方式是否影响到其论证的科学性?

该书对于英国以艾登、丘吉尔为首的激进派的政治活动并没有浓墨重彩地刻画,似乎使该事件少了一些多样色彩,何以如此;

对于远在东方的亚洲,作者只提到德国与日本曾签订《反共产国际同盟协定》,并没有强调远东战场对欧洲的国际影响,覆盖面是否有些漏洞?

六、结语

贝内特这部著作可以说是研究慕尼黑协定乃至二战的重要著作,甚至奠定了史学界在此领域的叙事基调。但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也要勇于提出更加合理的解释,也要欢迎和阅览其他史学家的相关著作。

作者并没有相关传记,公开发表的其他作品也为数不多。对于这段历史的描述,其他人的回顾或著作也是值得参考的史料。在此我推荐一些相关书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20世纪世界史》《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慕尼黑会议后的世界》等。这些都是值得阅览的历史书籍!

关于慕尼黑会议,虽然要明白其存在的合理性,但也要记得丘吉尔的话,“你(张伯伦)选择了耻辱,而你将来还得进行战争”[9],一味地踟蹰和姑息最终还是会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慕尼黑会议是——纵横捭阖下的政治悲剧,也是人类的悲剧。

猜你喜欢 贝内特慕尼黑二战 贝内特称不参加新议会选举环球时报(2022-07-01)2022-07-01英军在二战中使用的轻武器(Ⅲ)小哥白尼(军事科学)(2020年1期)2020-06-16“二战”的胜负难道在餐桌上早已决定?学生天地(2020年22期)2020-06-09冰上舞蹈搭档疯狂英语·爱英语(2019年11期)2019-09-10啤酒节畅饮21世纪商业评论(2018年10期)2018-10-22二战德军变身解放者?百家讲坛(2017年16期)2017-11-07喝高了环球时报(2016-09-28)2016-09-28书名:《非普通读者》时代人物(2015年6期)2015-06-12“二战”历史漫画读者(2015年18期)2015-05-14一个诺贝尔奖梦想的破灭知识窗(2009年9期)2009-09-24

魅力中国2019年46期

魅力中国的其它文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浅谈怎样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网页设计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漫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学习习惯培养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学习的运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初探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