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茂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弓箭的发明者是哪一位呢图片 龚茂富

龚茂富

2024-07-16 09: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弓箭辉煌的历史传统正吸引着人们加入其中。拥有近十年传统弓箭俱乐部经营经验的G认为,“传统射箭的理论非常深厚,它的文化性以及它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吸吸引了一大部分人过来参与。”的确如此,很多人正是通过传统射箭来体悟优秀传统文化,诸如对道的追求、对礼的践行,对心学以及禅的感悟等,以此获取生活智慧。这恰恰也构成了传统射箭在当代社会的典型文明表征之一。当然,对于健康、娱乐以及社群归属感的获得也是射手们经常提起的。这象征着传统射箭从茹毛饮血的野蛮杀伐到哺育人类社会的文明进化。

1.2传统射箭文化的适应:从一元到多元一体

传统射箭文化在变迁过程中获得了足够多的适应性变迁,这让它无论是在功能还是价值亦或是文化结构方面都走向多元一体化。从传统射箭的历史发生与发展看,战争与狩猎始终是其重要的价值功能。但是,传统射箭很快在其它方面也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比如,西周时期,贵族教育推行“五射”。《周礼·地官·保氏》曰:“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郑玄注曰:“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也。”汉代,在西北边郡的“张掖郡”,出现的每年秋季定期举行大规模的以比弓弩骑射之技为主的“秋射”军事竞技活动构成了射箭竞技化的典型表现之一。[2]唐代以后,射箭逐渐被制度化,成为武举的重要内容——长跺、马射、步射、穿劄、筒射等都是国考射箭的不同表达形式。射箭还演变出了强烈的娱乐化元素,如射柳、投壶、木兰秋狝的射猎等。

如果说这些射箭文化都或多或少地与军事活动脱保持联系,那么宋代九射格的发明让射箭完全融入饮酒娱乐的生活情趣之中。《宾退录·卷四》载:“本朝欧阳文忠公作九射格,独不别胜负,饮酒者皆出於适……射中其物,则视筹所在而饮之。”在明清时期,古代射礼再次得到复兴,郊庙之祭,均行大射之礼,以服务于国家秩序建设的需要。明史记载,“太祖又以先王射礼久废,弧矢之事专习于武夫,而文士多未解。乃诏国学及郡县生员皆令习射,颁仪式于天下。”射礼的再次流行凸显出当时注重礼仪的社会文化特色。宗争博士对射箭“五个范畴”的分析,也是为传统射箭文化的“多元一体”添加了注脚。[3]从仅仅服务于猎杀到教育、礼制、竞技、娱乐等多元一体化的适应性变迁,让射箭获得了强大的流传能力,以及普适性的文化价值。

1.3传统射箭文化的价值选择:从外求到内外兼修

传统射箭文化经历了“向外求”到“内外兼修”的价值选择变迁过程。虽然传统射箭是何时诞生的难以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将弓箭仅仅应用于狩猎与战争的工具阶段,传统射箭是向外求的,即以射准以及向自我之外的自然与社会进行索取为价值追求。猎人们希望用弓箭为家人带回足够多的食物,古代蒙古的弓箭手为成吉思汗的霸业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些都是将弓箭用作向外索取或征伐外求的例子。这种向外求的价值观在一些神话传说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后羿射日、李广射虎等。《易经·系辞》中说的“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也佐证了这一点。

将弓箭用作提升人本身的品德预示着射箭文化的价值观逐渐从外求向内外兼修转变。儒家将射箭与德、仁、礼等紧密联系起来,提出了著名的“射以观德”论断,射箭被发展成射礼。《礼记·射义》中说:“故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然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射礼已经使射箭转化成为人格与品德培养以及操守和价值之形成的文化存在。“射不主皮”更是凸显出其不再追求弓箭原始血腥暴力美学的价值追求。射礼将射者引向对自身的思考,以及对道德行为的规训。道家更是将天道与开弓直接相联系,《老子·为而不特》提出“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试图以此教化世人。人们还将道与禅引入传统射箭,提出“射不动心”“无射之射”“弓禅一味”等论断。《射箭之道》一文提出的“起射线上,无情、无欲、无念。射不动心。有欲之射,必成滥射;无欲之射,方可精射;无射之射,是为至射也”,更像是射箭内外兼修的文化宣言。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身心、内外、性命、自然之规律皆蕴藏于射艺之中。内外兼修的传统射箭发展成为可以润养每一位射手的智慧资源。

2传统射箭文化现实图景的田野发现

中国冷兵器时代的结束让传统射箭的发展也走进了衰微的时代。民国以降,尚有一些传统射箭组织,如1925年在成都成立的射德会、1935年在南昌成立的骑射会等,在推动这项运动的发展。而且,在1935的民国第六届全运会上,传统射箭也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及至抗日战争爆发,传统射箭活动则几近停滞。到1959年新中国的第一届全运会为了与国际射箭接轨更是直接淘汰了传统射箭,这一匪夷所思的行为直接导致了传统射箭一蹶不振。直到21世纪,以香港特区政府知识产权署前署长谢肃方(Stephen Selby)于2000年出版的《Chinese Archery》一书[4]为标志,传统射箭掀起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复兴运动。

2.1追求不一,形态多样

当前,传统射箭的复兴正处于起步阶段,传统射箭文化表现形态较为多样,这推动着传统射箭文化的进一步变迁。传统射箭爱好者是当下推动传统射箭复兴的一股重要力量,他们根据自身的爱好与兴趣对传统射箭进行重构与传承,并以传统弓箭为符号形成了所谓的“传统弓圈”,其中的参与者多以“弓友”相称。弓友们对传统射箭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追求,由此也导致了传统射箭名称的多样化,如,弓道、弓矢道、射艺、中华射艺、射礼、礼射、骑射、民族弓、民族射箭等等,不一而足。值得一提的是,贠琰博士旗帜鲜明地推崇“中华射艺”并为其建构了定义,拉开了当代传统射箭命名讨论的序幕。[5]更有意思的是,传统射箭还成为了一部分Cosplay玩家的玩具。虽然Cosplay玩家们的射箭水平多数不高,但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为传统射箭符号的传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弓友X有感于传统弓圈的这一特征,他说:“传统弓圈现在很乱,做什么的都有。大致可以将现在的弓友们分为以求准确性的射准派、追求崇德尚文的礼射派、以复古与追求战射为主的射学派,以及以秀服装、秀装备、秀仪式为主的体验派等。”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到目前为止,传统射箭仍未形成完整的文化结构体系。“传统弓圈各个群体之间存在观点上的冲突,一些弓友之间互有诋毁,传统弓与反曲、美猎等弓友之间也存在相互的讥讽,他们争论不休,矛盾重重”,弓友Y这样告诉笔者。这种内耗,无疑消耗了一部分传统射箭的变迁动能。但长远的看,也许这对传统射箭的复兴并不一定是坏事,在自由的条件下争论甚至是争吵试错中,才能够发现真理所在。

2.2标准欠缺,摸索前进

标准化是衡量传统射箭复兴成熟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尺。然而,笔者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并没有观察到传统射箭标准化的形成,这意味着传统射箭的复兴仍处于艰难的探索期。曾经,北京“聚元号”与成都“长兴弓铺”这两个能够续接“北弓”与“南弓”古今历史的弓箭制作商铺最大程度地为大家保留了在弓箭制作上的技艺。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断裂太久,至今国内传统弓箭制造技艺仍未达到一流水准,也没有相对统一的制造标准。以至于很多弓友都把目光聚集在了国际几个传统弓制造大师身上。笔者的另一位信息提供者W告诉笔者说:“我那时候玩(传统弓)比较早,一直都用国外定做的传统弓。卢卡斯、格鲁泽、卡萨、热带龙、松武这些弓我都用过。这些弓价格不菲,但是质量工艺标准都比国内的好很多。不过,现在国内的制弓技艺提升了不少。”弓友D对这一状况也有所感慨:“前几年,一些国内传统弓制造商常常会在国际传统弓赛事上购置国外友人的弓回来进行研究,模仿学习他们的制造工艺。”一位美国弓友T表示:“中国国内还没有合适的制作层压弓的玻片,他们一直用的都是其它工业玻片,效能不高,不专业。后来,我们陆续从美国给国内的一些弓商提供专业的制弓玻片,现在他们的传统弓制作工艺提高很快。”

事实上,目前不仅是弓、箭、靶、靶纸、扳指等器材没有形成一个既定的标准,包括竞赛规则、箭馆安全、射箭礼仪、服装等都尚无标准可循。传统射箭复兴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无疑需要各种相应的标准,否则传统射箭仍将继续在模仿或试错中艰难前行。

2.3组织分散,缺乏合力

2014年8月,中国射箭协会传统弓分会正式成立,标志着传统射箭进入组织化发展阶段。然而,这一传统射箭国家级组织机构的建立并没有对传统射箭形成有力的统合。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无法在该研究中进行充分论述。中国射箭协会传统弓分会结构松散,组织体系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尚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赛事体系作为抓手。反倒是以弓箭制造商、射箭俱乐部、市场推广公司联手打造的NPCC、ACAC等赛事对传统射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几年来,全国高校射艺连续开展了培训与比赛活动,有力推动了传统射箭在高校的发展。高校射艺已然形成了有组织的行为体系,但在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指导下的高校射艺并未与中国射箭协会传统弓分会形成有效的互动以及合作模式。不仅如此,在地方一级,一些发展传统射箭的社团因得不到科学有效的指导与帮助而停留在自发状态。

传统射箭在组织制度文化层面尚没有跟上项目发展的需要。在国家体育总局机构改组与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国射箭协会传统弓分会当务之急应把指导、推广与引领传统射箭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加强传统射箭组织文化建设。同时,传统射箭各级各类组织有必要在发展过程中尽快达成共识,找到合作点,形成合力,拓展传统射箭的文化空间,将其推向更高的发展平台。

2.4自下而上,社会为主

当前,传统射箭文化复兴变迁的一个主要文化表现是一种以社会为主的自下而上样态,且其中掺杂着弓匠、弓友、学者、民间社团、地方政府以及国家的合力。尽管整体上中国传统射箭存在过明显的断裂,但值得庆幸的是传统弓箭的火种仍未泯灭。以杨福喜为代表的弓匠后人还在努力,制弓技艺也有传承,以成都“长兴弓铺”为代表所制造的南弓还有实体存世。以“阿利”“水手”等为代表的传统弓制造商技艺精进快速,这些都极大的激发了人们再次复兴传统弓箭的信心。

从2006年始,青海地区连续举办的一系列传统射箭赛事则直接点燃了各地弓友的激情,推动了该项文化的发展。从传统赛事的主办方看,代表国家的中国射箭协会、代表地方的各地基层政府、以及民间各类传统弓社团都有参与其中。据边宇等人的统计,从2006年到2015年的十年间,中国共举办各类传统射箭赛事65场。[6]其中,民间组织主办33场,占50.8%,地方政府主办18场,占27.7%,中国射箭协会主办14场,占21.5%,而且参赛弓友数量屡创新高。对数据稍加分析不难看出,传统赛事中夹杂着从弓友到民间社团再到国家各个层面的力量,而且这一趋势正在增强。到2016年,各级各类传统射箭赛事增长到了86场[7],其速度之快可见一斑。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复兴运动中,国家的在场还体现在原国家射箭队总教练徐开才夫妇、中国射箭协会副主席郭蓓等人的深度参与与鼎力支持,以及复兴路上对“光大射艺,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担当。如果说国家的参与是隐性的,那么学者们则直接冲到了传统射箭复兴的第一线。除了上文提到的谢肃方,马明达、彭林等著名学者也围绕传统射箭的历史、文化、哲学、仪式等方面著书立说,考证究理,这对传统射箭复兴给予了极大的推动与促进。

不管怎样,传统射箭复兴运动构成了一幅从弓友个体到专家学者到社会整体再到国家的自下而上的文化再生产图景,它是集体共谋的结果。这种对文化传统的复兴与再造,展现出了本土传统射箭文化现代化过程中各种力对它的塑造以及它自身强大的生命力。这让笔者想起了萨林斯的一句话,“文化在我们探寻如何去理解它时随之消失,接着又会以我们从未想象过的方式重现出来。”[8]

2.5自信自觉,捍卫传统

尽管国家与地方政府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传统射箭文化的重构,但总的来说这场传统射箭文化的当代再生产彰显出了强烈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意识。创办于1720年的北京聚元号弓箭铺曾经是清朝指定的兵工厂,是北弓的代表,它拥有传统弓箭制作细腻的工序和精湛的技术。在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潮流中,聚元号惨淡经营到清末也不得不变卖关门。2006年,在民族复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聚元号的传承人杨文通、杨福喜父子成功将其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聚元号得以再次兴盛起来。在田野考察的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到传统弓箭的再次崛起,更多的是出于弓友、弓匠、学者们对这一文化传统的热爱、眷恋、坚持与主动探寻。谢肃方对传统射箭的深究、马明达对古代射学与射书的耙梳、彭林对礼射的建构、徐开才夫妇对传统射箭的践行以及邱丕相对传统射箭的呼吁与支持等,都是出于一种对传统射箭文化遗产的情怀与自信自觉。

弓友们对传统的捍卫更为有趣。在各大论坛上,时常能够看到弓圈中不同弓友之间的争论。传统弓的弓友会把自己想象成民族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与捍卫者,贬低其他弓友是“忘了祖宗的本”,而且坚信有一天传统弓可以实现与现代竞技反曲弓在准确性上一较高下。一些基层社团的成立也彰显了对传统射箭文化强烈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意识。由龚茂富等人牵头成立的四川省武术协会传统弓联合会就是一例。该社团以“以弓载道、游艺骋怀、传承射艺、崇德尚武、重礼弘文、继往开来”为宗旨,核心成员主要由高校教师构成,学历高、理论强、文化自信自觉意识浓厚是他们区别于其他传统射箭团体的最大特色。对射箭文化传统的捍卫与认同构成了这场复兴运动的内在表征,折射出传统射箭文化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高度与格局,形成新的话语模式,意味着射箭文化思想的历史转向。

3传统射箭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由“术”至“道”

文化的发展方向并非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意志所能够决定的,但是我们的自觉努力可以有助于文化的发展。在思想和价值的领域内,如果客观条件允许,我们是可以通过持续不断地努力而有所创新。[9]在传统射箭复兴的初始阶段,其文化变迁多少带有一些盲目性与非理性的特征,一些问题也亟待得到解决。因此,我们可以也有必要对传统射箭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传统射箭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把一些中国传统射箭文化中的符号、价值系统与中心观念加以改造,使经过创造的符号、价值系统与中心观念变成有利于文化变迁的基因,同时在文化变迁的过程中,能够满足人们现代生活的需要,使其继续保持对传统射箭的文化认同。基于我们对于文化的认知,传统射箭文化创造性转化问题事实上可以归结为传统射箭文化的基本价值与中心观念在现代化的要求之下如何调整与转化的问题。在历史的变迁过程中,传统射箭已经实现了从“索命之术”到“向生之术”、从“实用之术”到“教育之术”、从“向外求”转向“内外兼修”、从形而下的“射技”升华到层面更高的“射艺”的文化变迁。不管传统射箭在文化进化上呈现出从野蛮走向文明,还是在文化结构式上实现从一元到多元一体的文化适应,其变迁的关键就在于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现实需要。尽管传统射箭文化一直处于变动之中,但是事实上传统射箭并没有尽弃其文化传统而重新开始,直到今天依然如此。传统弓友们正是在深厚的传统射箭文化传统与历史魅力的感召下才形成了当今的传统弓文化圈。

3.1传统射箭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基本原则

对传统射箭文化进行现代转化的最基本的原则,是需要坚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传统。在从“术”至“艺”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射箭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极大的价值,成为备受关注世代传习的技艺,并且逐渐发展成为了一门有师承的系统的学问。古人常用“射学”、“射艺”或“射法”称之。马明达认为“射学”最为恰当。[10]射箭是中华民族传统运动项目中古文献著述最为丰富最成体系的一个,没有出其右者。从存世的射书来看,传统射箭形成了“礼射”与“武射”两大形式。礼射的形成得益于先秦儒家的推行的“六艺”教育,以及后世学者对流传射书的注疏阐发。“武射”传统形成于军事射法,相较于“礼射”,则更加注重实用。传统射箭文化中的符号、价值系统与中心观念皆蕴藏于这两大体系之中。

针对传统射箭文化中的符号、价值系统与中心观念,专家学者们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思考与讨论,并初步达成了一些共识。比如,在弓形上,对中华民族历朝历代出现过的所有经典弓形,即传统弓的认同;在勾弦方法上采用拇指勾弦;在弓的装饰上强调裸弓等等。传统弓、拇指勾弦、裸弓,这些符号是中华民族射箭在几千年历史中延续下来的文化规定性的存在,也是中华传统射箭区别于其他国家传统射箭的外在可见的符号性表征,因此最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也能够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但是,传统射箭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并不能局限于此。传统射箭由术到艺的变迁,更多的是价值与观念的转化。在现代文明下,传统射箭的军事杀伐价值逐渐消解,狩猎价值也仅仅局限于部分少数族群之中。

当下的传统射箭参与者更多的是通过修习传统弓而获取身体的健康、心灵的净化与精神的升华。这可以从五个维度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即射以正身、射以观德、射以正心、射以守法、射以竞技。在正身中打造完美的身形与强健的体魄;在观德中修炼仁、爱、敬、礼、和等优秀品德;在正心中通过审视与思考认知灵魂深处的自我,达到心灵的净化;在守法中达到技术的进步进而塑造法则意识;在竞技中实现精神超越的升华。唯有如此,传统射箭才能实现既不模仿别人也不重复自己。

3.2传统射箭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建议

在实际操作层面上,中国传统射箭文化的基本价值与核心观念如何实现转化,由于存在多种可能性,不是一篇文章能够完全解决的。就学术思想范围内所能做的努力而言,笔者愿意从文化整体的视角结合自身的思考提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传统射箭现代性格的重构一定要吸收武术现代化的经验与教训,不能仅仅依靠政府或国家的力量。传统射箭的崛起起源于民间,是自下而上的自发进行的。事实上,现有武术中的很多项目都是起源于民间,但后来在当代文化重建运动中流为官学,因而受到禁锢,失去了活力。传统射箭的文化发展必须要突破这一模式。只有扎根社会,传统射箭才能不失去自由活泼的生机,并且也只有如此,才能显示其独立自主的精神,而不必是一个附庸式的存在。但这并不是表示不与政府发生联系。反过来说,政府恰恰要从侧面对传统射箭这一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给予支持与资助,这是政府的责任,但政府不必直接干涉。

第二,传统射箭文化现代转化的实质问题是如何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这意味着,传统射箭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不仅仅是复兴旧传统,也不是要回到古代的历史样态。如果我们期待的传统射箭的现代转化无可避免地要拥有创新的内容,那么射箭在欧美与日韩的价值观念必将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事实上,无论是在射箭的物质文化方面还是在精神层面,如对西方制弓技艺的模仿,对奥运环形靶与计分规则的使用,对和弓倡导的弓禅一味的追求等,中华传统射箭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欧美与日韩文化的影响。传统射箭文化不可能以它的本来面目融入现代化,我们要做的是通过自觉的努力使这一文化变迁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

第三,践行以弓载道,实现由“射艺”至“射道”的跃迁。孔子等儒家学者对传统射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将射箭之术提升到了强调“礼”与“德”的“射艺”的高度。但是,孔子以降,传统射箭始终也只是停留在了射艺的层面。“射以观德”也成为了传统射箭的最高境界。事实上,“礼”与“德”尚没有超出世俗的面相,它们都还需要继续提高与升华至“道”的高度。离开了“道”,中华传统文化就失去了灵魂!“天之道,犹张弓者也”,“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这些古老的智慧告诉我们,“射”与“道”是二而为一的关系,离开了“道”,传统射箭也就失去了灵魂!

讨论传统射箭的现代转化问题,总绕不开武术的现代化运动。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民族传统体育第一次大规模的文化重建运动。遗憾的是,我们收获的教训比经验多!时至今日,武术仍没有上升到形而上的道的高度,也没有形成系统的哲学体系。笔者并不是一味的排斥或贬低武术的现代化,相反,要肯定武术文化重建的启蒙精神,但是传统射箭文化的转化要超越现有武术改革的思想境界。

很多传统弓圈的弓友们在内心世界对“道”是高度认同的。国内最大的传统弓器材制造商阿利弓箭推出“阿利弓道”,并把他在合肥市开的第一家箭馆也取名“阿利弓道馆”。四川省武术协会传统弓联合会也极力推崇射箭之道。为什么在思想的高度笔者力倡“射道”,弃“弓道”而不用?一方面,“弓道”已经成为汉语世界对日本传统射箭的默认专用术语,不宜重复使用。而且,弓为器,即使与“道”字连用,也难免生出形而下之感;另一方面,我国的传统射箭一直是在用“射”——射箭、射术、射书、射艺、文射、武射、射学、射礼、礼射、射圃等等,对“射”字的认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而且,射为艺,“射”合弓矢而为一,亦合阴阳变化之道,其指意性与统领性都比“弓”来的要准确与合理很多。

更何况,由“术”至“艺”至“道”是中华传统文化一直追求的三重境界。在完成了由射术至射艺的创造后,有必要继续推动射艺向更精深的射道发展。如果我们继续停留在射艺的层面,则只是再一次反复了传统射箭的发展历程而已,绝不利于传统射箭文化与哲学理论的建构,因此“以道统艺,由艺臻道”才能让传统射箭与现代化完美融合。现代社会最为或缺的是文化与道德,而人更需要的是修炼内心,降伏心魔,塑造完美品格。每个人在人生修炼中遇到的最大困难都来自于心灵与精神思想层面。领悟道对一般人而言是有困难的,而传统射箭中的“射以观德”“射不动心”“正射必中”“无欲之射”“一射一生”“发而不中,反求诸己”“君子之学于射,以存其心也”“射者,仁之道也”“无射之射”等都直接指向“道”,通过以射求道,抽象的道就会变得具象化,容易被体验与感知。在现阶段,推动传统射箭由“射艺”向“射道”升华,寻求传统射箭内在精神与思想的超越,才能够更好地润养人心,给予人生活的智慧,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最终实现对传统射箭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4结语

传统射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之一,对其文化变迁过程的梳理呈现出了其独特的演进逻辑。尽管当下对传统射箭进行的轰轰烈烈的创造化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还存在诸多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但不可否认,这体现出了人们对于民族文化的高度自信与自觉。不管对传统射箭进行怎样的创造性转化,必须要坚持在历史中形成的文化传统,使其适应并融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并践行以弓载道,寻求内在精神与思想的超越,大力推动“射艺”向“射道”跃迁。唯有如此,才能使传统射箭文化变迁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并有益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戴国斌. 从狩猎之射到文化之射[J].体育科学,2009(11):80.

[2]注:关于“秋射制度”可参见,陈直.居延汉简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57.

[3]宗争.射何以成道——游戏文化机制的符号学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2):37.

[4]Stephen Selby.Chinese Archery[M].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00:3.

[5]贠琰.有的放矢:建构有关“中华射艺”的动态认知与挈领概念[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2):6-11.

[6]马廉祯.武学:中国传统射箭专辑[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189.

[7]吕红芳等.我国传统射箭运动复兴的文化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6):142.

[8]萨林斯著.王铭铭,胡宗泽译,甜蜜的悲哀[M].北京:三联书店,2002:141.

[9]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M].北京:三联书店,2012:428.

[10]马明达.中国古代的射书[J].体育文化导刊,2004(5):71.

本文刊于《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

作者简介:龚茂富(1983-),男,江苏邳州人。博士,博士后,成都体育学院副教授,硕导。主要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

Email:[email protecte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