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杰:西大街的历史溯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开成石经 朱文杰:西大街的历史溯源

朱文杰:西大街的历史溯源

2023-04-28 01: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西大街交通发达,早在民国二十三年(1934) 7月就开通了西门至东门的一路公交车,全程通过西大街,中间经桥梓口、广济街站。还有民国三十六年(1947)3月开通五路公交车,自钟楼经西大街、西门至西稍门。1949年后主要有一路公交及一路电车等十余条公交线路通过西大街。

1966年时此街曾改名反帝路,可能西大街的西方面对的是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西方国家吧!1972年恢复原名。

西大街历史遗迹除了西门、钟楼、鼓楼,还有城隍庙,西安城隍庙,号称都城隍庙,是天下三大“都城隍庙”之一,与北京、南京城隍庙齐名。再有长安县衙旧址,也是清代西安府遗址。竹笆市口西边的亮宝楼,社会路口的大牌楼等。

西大街上的市场 绘图/@陶浒

社会路口以西曾有文宣王庙,原来是由五代时移入新城的唐国子监。据史书记载,国子监虽损坏无遗,但其结构的“一部分”孔庙却幸运地保留了下来,成为京兆府城的文宣王庙。只是,“露往霜来,雕墙半圯,尘封藓驳,塑像全堕”。但即使到了宋代,京兆府城的文宣王庙依然被民间称作“国子监”。

这座文宣王庙不可小看,还曾经是今碑林一大批国宝文物的收藏地。唐天祐元年(904年),长安驻守韩建以原皇城城垣为基础缩建长安城,为保护华夏文物瑰宝做了一件好事,就是将已处于“城外”,已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存在务本坊国子监内的一部分石经迁至唐尚书省附近的文宣王庙(今西安西大街社会路一带)。后梁开平三年至乾化四年(909年—914年),长安驻守刘鄩接受幕吏尹玉羽建议,将《开成石经》等其余石经迁于同一地的“唐尚书省之西隅”。

北宋景祐二年(1035年),范雍在唐尚书省西隅附近建立京兆府学。西大街成了京兆府学所在地。加上西大街西头靠北一条巷子贡院门,明清陕西贡院所在地。看来,西大街的文脉非常之深厚。

在明清时代数百年间,陕西贡院是西北各地无数中了秀才的读书人渴望再上一层楼,中举人,进而金榜题名,以展抱负和实现梦想的中途站。三年一次的大考,数千梦寐以求中举的秀才会聚到这里,使之成为西安盛极一时的政治文化旋涡中心。

而到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吕大防将文庙和府学的一部分从西大街迁至西安碑林现址;元祐二年(1087),陕西转运副使吕大忠因看到保存在唐尚书省之西隅的石经“地杂民居,其处洼下”,遂将石经及其他唐宋碑刻徙至“府学之北墉”;崇宁二年(1103),虞策知永兴军时将府学彻底迁至“府城之东南隅”即西安碑林现址。北宋黎持《京兆府府学新移石经记》载:将唐石经“徙晋于府学之北墉……明皇注《孝经》及建学碑则立之于中央,颜、褚、欧阳、徐、柳之书,下迨《偏旁字源》之类,则分布于庭之左右。”由此可见,这一批国宝级文物,其中最重要有《石台孝经》《开成石经》和不少唐宋名碑,在西大街藏了一百多年,最后才落脚碑林博物馆的。

西大街之西

说西大街得从西门说起,西门即西安城墙的安定门。安定门的城门楼是西安城墙明清以降直到七八十年代最完整的城门楼。朝城外的箭楼,朝城内的城楼,以及瓮城都健全,如拿我们小时玩的蛐蛐相比,可以说,西门城楼全眉全箭,须发皆有。

瓮城还保存有一口古井,号称西门大井,是西安城中最稀罕的甜水井,曾供应半座西安城。西门大井建于康熙(公元1662年—公元1722年)年间,应该已享誊三百年了吧!相传当时地方上的善长仁翁在官方备案允许下,邀“善识水脉之匠”全城勘察选址打出的。这井口位于瓮城东墙根,直径足有六尺,井深约五六丈。城砖砌成的井台上置大型十字井架,四个木辘轳双索升降,八个大桶昼夜提吊井水。这口井的水不但水质甘甜,而且水源旺盛,遇旱不枯,常年水量充足。当时西安人称其为“龙口”“海眼”,遂在之后数百年内成为“官井”,亦即公用水井。有资料显示,西门甜水井,并非一眼,原来共有四眼。清朝道光年间,长安县令胡兴仁还在大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刻有“井养无穷”四个大字,以彰显这口大井的无量功德。

有老西安人回忆,早些年大井旁有一棵大柳树和一棵大槐树,树荫覆盖井台,仿佛为汲水者头顶撘了个帐棚,能挡点小雨,避个烈日。后大柳树不见了,只剩下大槐树,少说也有百十年历史啦!

西门大井旁边曾修有两座小庙,一为龙王庙,一为药王庙。修龙王庙可能因为龙是司水之神,代表天,天给西安降赐这几口甜水大井,人们自然要感恩上天之徳,以修庙祭拜龙王。再就是每逢大旱之年,附近方圆十几里的民间村保社团,会在古乐鼓器伴奏下,引领善男信女来此“取水”,取水即求雨。仪仗队迎井水(也称神水)两瓶回去设坛祭奠,求龙王赐雨,场面隆重,仪程庄严。每年阴历六月初六庙会之时,还要求神拜药,焚香唱戏,而修药王庙,可能因了药王是龙之恩人,为东海龙王治过病,药王庙一般都塑有龙王雕像,为药王站班。

西门大井的甜水,水色晶莹,不含杂质,被人称为翠玉色的甜水。水质甘中略带点甜,入口绵软爽口,是西安人沏茶的首选水,所以西安茶馆都声称沏茶用的西门大井的甜水。

有专门给茶铺子和富贵官宦人家定时送水的、有沿街叫卖西门大井甜水的。《西京快览》记载:“民国时,西门大甜水井,每日水车丛集。” “专以运水为业者,达数百人,井旁有木铺数家,专制水桶为业。”民国《陕西交通掣要》:“西安市里以人力推车或大车来运水的人,络绎不绝,煮沸后每杯售价约六七厘。”有流存下来民国年间老照片“推车运水”,或“推车卖水”,照片上这种推车叫独轮人力车,车轱轮为木制,约半人高,上边装置水箱,车把处有支撑的木架,以便停车时稳当,不至于翻车。有相对简陋点的推水车,全为木制正中一个大木轮,两侧车辕上有对称木架子,每侧放稍桶四个(稍桶为木制,直径一尺,高两尺,桶盖上仅留一个灌水出水的小孔),推动时发出吱吱吱地叫声,因之被形象的称为“叫蚂蚱推车”。卖水者的运输工具,好的有毛驴拉车,差的则是人力推车,最差的只能靠肩挑送水上门啦!还有沿街担水叫卖的,那苦就下得更大咧。卖水人也吆喝,听老街巷中老人说,卖水的一般这样吆喝:“水来咧!西门大井的甜水来咧!”“卖水来,谁家要水,快出门招呼一声。”简单的就两字:“卖水!”

在旧时,卖水这营生是一个“养穷不养富”的苦营生,也仅仅维持个基本生活,被嘲讽为“饿不死,也吃不胖”。

我一直生活在西门城楼周围,出生在离西北城脚不远的教场巷,上学前1952年又搬到北马道的神器库巷;1956年上小学时迁到西南城角紧靠南马道的四知村;1962年上中学、中专时搬到白鹭湾,都离西门城楼不远。

西门城楼对我印象深的是在西安“九二武斗”那天,我上了西门城墙观战。,第二天,我让父亲骂了一顿。我辩解说,同院的蔡叔还扛着枪守西门城楼呢!威风得很。我蔡奶提着篮子去给儿子送饭的一幕,上了ZFP的报纸《战地通讯》,贴在巷口墙上,题目好像是《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英雄母亲》。

对西门盘道附近的记忆,还有就是每年正月十五闹元宵的花灯展,社火巡游,或欢庆什么重大节日的游行集会。这里就是集合地点,在西门盘道,见过大白杨的芯子,香米园的竹马,西仓的鼓乐,笛子、唢呐、笙,小锣、小镲,以及环城西路俱乐部组织的彩车、挑龙灯、跑旱船,土门俱乐部锣鼓大队,边家村俱乐部组织的秧歌队、腰鼓、柳木腿等,这三家都是西郊赫赫有名的工人俱乐部。社火或庆祝队伍集合好后,朝东进发,绕钟楼拐到省革委会所在地的新城广场,表演一通,再从西安繁华的解放路、东大街转回来。

我姑姑家曾住西大街上,我姑父解放前当过西安市警察局警长,因为是管户籍的,1950年后曾被市公安局留用,后自己出来跑到运输队拉架子车。那可真艰苦,我表弟帮他一起拉,小小年纪累成肺结核穿孔,即痨病。好在架子车队干苦力的都是旧军队下来的,全是“牛鬼蛇神”,除过少数上了“公安六条”有血债的什么宪兵特务人员被抓,关进牢房。所以没挨过大整。当年干活下过大苦,老了却健健康康,无病无疾活了快九十岁。他老人家爱吃德懋恭的水晶饼,我表弟也经常给他买,没断过顿,还没得过什么现在流行的糖尿病。

我和我的玩伴、同学都称自己是“西头的娃”,有童谣为证:“压,压,压板架,西头来咧一伙娃。”

刘顺林供图

还有讽刺一位姓黑的街巷主任的顺口溜:“西头来咧个大老黑,办起事来真弱黑。”不正大光明,办事阴损、用心险恶、丢人现眼、不是玩意儿等等,都称“弱黑”。可惜只记得头两句。

记得上小学时,1959年为迎接国庆十周年,我们一批学生在西大街设红领巾卫生岗,全校学生每隔一二百米分两边从西门排到钟楼。我同学张兴林还记得上岗下岗前集合排队走在西大街上,还唱着歌“卫生岗,卫生岗,从早到晚站在路旁。年龄小来志气高,天天把歌唱。伯伯叔叔阿姨,请你要牢记,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丢垃圾,养成好习惯。”多亏我同学张兴林的好记性,不但记得歌词,还记得旋律,都过去快六十年了,仍然能顺畅地唱出来。他记得这首歌就是我们“甜小”一位姓陈的音乐老师写的。当年我们打着写有学校名字的队旗走在路上,引起市民围观鼓掌欢迎,有人称赞:“甜小”这些学生娃唱的歌真好听。

我们的卫生岗和做好事,和当年推行“全国爱国卫生运动”有关,还牵扯到西安市清洁大队。因为清洁大队就在我们东西甜水井街小学西隔壁。我有个同学他父亲是清洁大队司机,姓马,给他儿子起名为“马达”。我们到清洁大队主动要求扫马路,一次安排我们半夜扫大街,我和几十个同学从西门扫到广济街,另一批同学从钟楼朝西扫到广济街附近会师。我们把西大街扫了多半条街。对此,我记忆很深刻,因为我们童年时的汗水就洒在这条街上了。这也是我最早在空无一人的夜里,在昏暗的路灯下影影绰绰中见识这条古朴而美妙的西大街的。

西大街 图/@赵利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