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瓦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建筑上的滴水 滴水瓦当

滴水瓦当

2024-07-04 04: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古建上的瓦作

“瓦,圆弧陶片,用于覆盖屋顶。所谓“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众瓦之底,又节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当名。”

滴水瓦当,这一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遗产。瓦当,是建筑中筒瓦顶端的下垂部分。而滴水位于由仰瓦形成的瓦沟的最下面,垂吊在屋檐顶下,在其他方面如材料、烧制技术等方面等都很相似,几乎没有区别。

瓦当与滴水主要作用是防水、排水,保护木构的屋架部分,既保护檐头不受风雨侵蚀,也增加了建筑的美观。其样式主要有圆形和半圆形两种。

@瓦作与滴水

但是,古代建筑大师们并没有就此止步,他们在瓦当和滴水这一小小的图形空间内,就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天地,不但是绘画、工艺和雕刻相结合的中国艺术,也是实用性与美学结合的产物,让建筑细节和整体结构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图片来自网络

瓦当的图案设计优美,字体行云流水,极富变化,有云头纹、几何形纹、饕餮纹、文字纹、动物纹等等,可以形容为一种精致的艺术品,这是属于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遗产。

滴水和瓦当一样,也是多带有文字和其他画像的装饰。有文字的叫文滴,有其他画像的叫画滴。据资料记载,早期留下来的滴水并不多,滴水的装饰也是多种多样,比瓦当图案更丰富。宫殿上的多用龙纹图案,民间则多用文字、植物图案。

@图片来自网络

瓦当,最早见于西周,起初为素面,后来逐渐出现花纹、动物图样。不同历史时期的瓦当,有着不同的特点。

在秦代,瓦当艺术呈现出一种清新写实的风格,瓦当纹饰取材广泛,山峰之气、禽鸟鹿獾、鱼龟草虫皆有,简明生动。这时的瓦当纹饰以动物形象居多,有鹿、四神、鸿雁、鱼及变化的云纹。

@秦代云纹瓦当

到了汉代,四神瓦当盛极一时,瓦当图案以云纹和几何变形纹为主,文字瓦当也繁盛起来,字数也由以两字到多字不等,且词句丰富,章法布局多样,瓦当艺术达到了其鼎盛时期。不仅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艺术领域和研究范围,也更加鲜明的反映着当时的社会经济、思想意识形态。

@汉代四神瓦当(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在滴水出现之前,板瓦与瓦当组合,形成了错落有致而又优美的曲线,与大屋顶结构相似。人们已经接受了这种美的形式。当习惯一种审美标准时,在意识中就形成了这种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因此这种建筑形式稳定存在了一千多年。

@古建上的滴水构件

滴水出现之后,从使用价值上,瓦当和滴水实现了完美的结合,从建筑造型上,瓦当和滴水展现了和谐之美。这就是我们如今能看到的古建筑屋檐形态,如宋辽金的寺院大殿,明清园林建筑,故宫等。

@中德麓府实景图

建筑,是一个国家文明的结晶,然而,在西方文化大潮的冲击下,东方建筑正淡出当代,“东方人更需要具有自身灵魂的建筑作品”。这不仅仅是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一次东方人居哲学的复兴。

正因此,中德·麓府应运而生。滴水瓦当,层层飞檐,重塑当代中国屋檐,为的就是沿袭中式建筑的“正统血脉”。

@中德麓府实景图

中德·麓府,从瓦的形制上,未采用南方民居常用的青瓦,而是按照王府瓦作的型制,采用了筒瓦与板瓦结合的方式铺设。在封建等级制度中,筒瓦一般只有皇亲国戚才能使用,普通百姓人家是禁止使用,此次麓府大量使用筒瓦形制,足以彰显出府院贵气。

@中德麓府实景图

中德·麓府,瓦作材质非同一般,为了选取最佳的材质,从铜瓦、琉璃瓦、青瓦、炭金瓦再到日本飞鸟瓦,选材就耗时近1年。为了解决瓦的坚固、耐用、美观等难题,我们最终找到了一种新型的5052铝锰镁航空级合金材料,在屋面上大量铺设,如此大手笔,在国内隶属罕见!

@中德麓府实景图

所有瓦作装配,全部用螺栓一对一固定,保证安全可靠。为避免夏季吸热,我们通过“双重”保温隔热来实现,第一层,方通龙骨的“中空”可以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第二层,瓦面与混凝土屋面通过方通中管链接,中间留空,管子本身就具有保暖隔热作用,且空气对流,更保证了府院冬暖夏凉。

同时,为了保证瓦的光泽和耐腐蚀性,我们在表面喷涂上目前全球公认防护性能最好的氟碳漆,保证了屋檐的美观性和耐久性。

为了打造出最好、最优质的产品,中德·麓府在材质的使用上永远不计成本。

@中德麓府实景图

中德·麓府,在一片小小的瓦当和滴水的瓦头上竟勾勒出一个理想世界,用太阳神鸟的花纹来表达期盼、祝福、向往,用花卉表示气氛、温情和暖意,以及个人的意趣和爱好。每一片瓦当和滴水都是房子主人内心的独白。

@中德麓府实景图

如果说一座中式府院是民俗博物馆的话,那么在中德·麓府这座民俗博物馆上的瓦当所表达的就是浓浓的人间温情,不仅默默守护您的家宅,还伴您回味历史悠长,印记专属你的雅致生活。

@中德麓府实景图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