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延安精神的政治价值和历史 深刻认识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深刻认识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2024-06-29 14: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深刻认识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张建勋

  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延安时期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从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落脚陕北到1948年3月党中央东渡黄河前往华北,中共中央在延安战斗生活了13年。这是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扭转了中国前途命运的13年。延安精神就是我们党在延安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克服千难万苦、创造辉煌成就的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

  一、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是延安精神的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把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确立为自己的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并树立了为之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把追求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解放、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并为之奋斗不息。延安时期,延安成为革命者向往和敬仰的地方,数以万计的进步青年,为了追求理想和信念,追求正确的政治方向,奔赴革命圣地延安。他们在这座革命的大熔炉里,经过血与火的洗礼,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思想境界得到逐步升华,从而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作为一生的奋斗目标。可以说,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革命信念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它是延安时期的共产党人和革命者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正如毛泽东曾指出的“为什么全国人民特别喜欢共产党呢,因为它不但有了政治方向,而且坚持了这个方向”。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延安时期,针对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错误倾向,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人旗帜鲜明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命题。为了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纠正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开展整风运动。延安整风前,教条主义在党内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许多人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奉为金科玉律予以照搬照抄,甚至不惜牺牲我们自己的民族利益。经过整风,全党迎来一次思想大解放,使广大党员和干部逐渐从教条主义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从根本上端正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进一步明确了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历史证明,经过延安整风运动,全党确立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克服了长期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神圣化和绝对化的错误倾向,扫清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障碍,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大增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指导下,结合历史主题及时代要求所形成的关于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工作出发点和归宿点的价值判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毛泽东曾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因为人民需要才成立的”。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探索,使之成为系统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实际工作中,始终“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的根本立场上把全党思想和实践统一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上来。在经济建设上,坚持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在政治社会建设上,“走团结和民主的路线”,严惩腐败、消灭匪患、兴利除害、改造“二流子”、办学兴教,创造了风清气正“只见公仆不见官”的社会风尚。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党战胜困难、求得胜利的一件重要法宝。延安时期,由于日本侵略者的疯狂“扫荡”和蒋介石的经济封锁,致使解放区军民的生活和财政经济遇到了严重困难,面对严重困难,解决方法就是自己动手。1939年1月初,毛泽东提出了“发展生产,自力更生”的口号,号召边区人民群众和部队、机关、学校全体人员开展必要的生产。边区的党和政府也提出“自给自足”的号召,大大激发了边区军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和热情。在严峻的形势下,党领导广大抗日军民开展了生产自救的大生产运动。他们吃小米,住窑洞,穿补丁衣服,开荒种地,纺纱织布,以无比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精神克服和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在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在实践中培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用“延安作风”打败了“西安作风”。

  上述四个方面,构成了延安精神最主要的深层内涵。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是中国革命精神的结晶和时代精神的体现。

  二、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延安精神并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过时,如今,延安精神不仅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价值,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弘扬延安精神、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从延安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弘扬延安精神,就要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延安时期,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要用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从延安精神中查找党性的差距。用延安精神锤炼党性,需要用延安精神中所蕴含的精神力量来检视党员干部党性上的差距和不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锤炼党性必须对党忠诚维护核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延安时期,我们党通过整风,使全党团结在毛泽东的旗帜下,实现了党的空前统一和团结。进入新时代,作为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两个维护”作为自己的思想自觉和实际行动;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从延安精神中校准前进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为我们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弘扬延安精神,不断校准前进的方向,就要求我们要牢记初心使命,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一心一意谋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历史造就了延安精神,时代需要延安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弘扬延安精神,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往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延安时期形成和发扬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培育形成的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代代传承下去。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 )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