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一课时课件(共24张PPT)+教案+导学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打动人的句子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一课时课件(共24张PPT)+教案+导学案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一课时课件(共24张PPT)+教案+导学案

2024-07-10 06: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2、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3、理解演讲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4、积累读读写写词语【学习重点】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2、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3、理解演讲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学习难点】1、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2、理解演讲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学习时间】2课时【教学进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许多同学往往重视基础知识,而忽视动手能力。一旦要自己动手,自己拿主意时,就会手足无措。这是什么原因呢?怎样才能克服这个缺点呢?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先生以他的真知灼见为我们指点迷津。让我们走入今天的学习。【有关资料】1、 作者介绍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出生在美国。由于当时中国的境况,他在美国是一个难民,不断地从一个地方逃向另一个地方,根本得不到任何正规教育。直到12岁,随全家迁往台湾,才进中学读书。他十分珍惜上学的机会,刻苦钻研,成绩很好。中学毕业后,他只身赴美读大学,1962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丁肇中选定实验物理作为他的主攻方向。1972年他主持实验去寻找新的重粒子。对于实验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他这样比喻:“在雨季,一个像波士顿这样的城市,一分钟之内也许要降落下千千万粒雨滴,如果其中有一滴有着不同颜色,我们就必须找到那滴雨。”经过艰苦的努力,1974年11月12日,丁肇中向全世界宣布,他的小组发现了一种未曾预料的新的基本粒子丁粒子,推翻了过去认为世界只由三种夸克组的理论,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被称为是“物理学的十一月革命”。1977年秋,丁肇中访华并建议派遣中国物理学家参加他的实验小组工作。如今已有上百人去到他的身边。这些人员提高相当快,他非常满意,并寄予厚望。他在一篇自传性的文章特别推崇这样一首诗: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2、 题目解说“格物致知”就是通过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作者是一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深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也因此在学习和科研中吃尽了苦头,所以作者特地写了这篇文章告诫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3、 写作背景本文选自《瞭望》1999年第44期。有改动。本文是作者在被《瞭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大多“高分低能”。这已不能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鉴于此,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经验,并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4、 文体知识关于“格物致知”: 格:推究。致:获得。《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之理云。”严复《原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 ”(《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关于王阳明格竹 这个故事许多书里都提到过,许多哲学著作都把它当做一个典型事例,用来阐述王阳明的哲学思想。这个故事最早见于王阳明《传习录》第318(钱德洪序): 先生曰:“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着实曾用来。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格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箬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这里意思,却要说与诸公知道。” 【预习设计】加点字注音丁肇中( ) 瞭望( ) 缅怀( ) 朱熹( ) 测量( )探察( ) 探讨( ) 检讨 ( ) 彷徨 ( ) 激变 ( ) 儒家( ) 埋没( )不知所措( ) 格物致知( ) 袖手旁观( ) 一帆风顺( )形近字组词授( ) 措( ) 致( ) 儒( ) 冶( ) 受( ) 错( ) 至( ) 懦( ) 治( ) 誉( ) 瞭( ) 缅( ) 誊( ) 缭( ) 腼( ) 释义格物致知: 诚意: 正心:修身:齐家:激变:彷徨:袖手旁观:不知所措:一帆风顺: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

内容概括本文是一篇阐述如何进行学术研究的议论文。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思路来行文的。开篇提出论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接着阐述格物致知的科学含义:首先对中国传统教育中倡导的“格物致知”精神进行分析和评价。然后,作者阐述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作者从科学进展的历史、实验过程应有的态度和方法、中国大多数学生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观点,指出中国学生缺少实验精神。最后,作者结合中国教育历史与现状及个人经验,阐明真正的“格物致和”精神的涵义,指明它的重要性,并提出希望。段落结构:第一部分(1):概括交代讲演内容: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分析问题,论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一层(2-5):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例举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己,强调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第二层(6-10):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三层(11-12):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并以自己举例。第三部分(13):得出结论,希望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合作探究】《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的关键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阅读课文,你能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出本文的提纲吗?【课堂检测】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实践(jiàn)   朱熹(xǐ)  瞭望(liào) 一帆风顺(fān)B.埋没(mò) 论语(lùn) 缅怀( miǎn ) 盲目接受(mánɡ)C.遵照(zūn) 瞭望(liáo) 测量( liánɡ ) 彷徨恐慌(huánɡ)D.鉴定(jiàn) 授予(yǔ) 儒家( rú ) 不知所措(cuò)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意力。B.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C.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查,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D.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捡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孩子阅读传统典籍,父母不能袖手旁观,最好和孩子一起研读和辨析。B.中国传统的治国之道是儒家的大学之道,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次第展开。C.曲折是人生的清醒剂,在曲折的道路上获得教益,是你一帆风顺时难以得到的。D.老师在演讲中时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简直令同学们目不暇接。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尽管他们怎么造谣、诽谤,铁的事实是改变不了的。B.我虽然下决心学好数学,成绩总是提不高,老师也总是给我个别辅导。C.有的同学,由于对语文无兴趣,因而对数学很爱好。D.只要学习目的明确,只要肯刻苦努力并讲究学习方法,我们就能把学习搞好;否则,我们就不能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课内阅读: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是什么 “格”在此句中是什么意思 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下面句子加点的词语可否删掉 为什么 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你认为,我们今天的教育,应该如何做到培养实验的精神 【延伸拓展】治学的必由之路 ①在科学上有成就的人,他们的治学大多走过一条共同的道路。由博返约,精修一门,是治学的真谛。各种学科都应该了解一些,但________学科应该知道其中的一切。正如鲁迅所说:“读书‘浏览’是重要的,但光‘浏览’不行,那样会成为‘杂耍’,是不会有成就的。应该在‘浏览’的基础上,然后抉择而入自己所爱的较擅长的一门或几门。”在这方面,列宁是个极好的范例。列宁从小就有广泛的读书兴趣,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都有研究。但当他投身革命后,便在博学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社会科学,积极参加革命实践,终于成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由此可知,博是弓,专是箭。只博不专,弓便无用;只专不博,箭飞不远;既博又专,弓响箭飞,才能准确中的。②当今世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出现“通才取胜”的局面。所谓通才,是指精通一二门专业而又知识面广博、基础扎实的人才,美国曾对1311位科学家的论文、成果和晋级过程等方面作了五年调查,发现他们很少是仅仅精通一门专业的人才,而多是以博学取胜的通才。无数事实证明,世界上有卓越贡献的巨人,多是广博与专精的典范。③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就不难懂得什么是治学的必由之路。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填上具有限制作用的词语,然后简述填写这个词语的理由。“各种学科都应该了解一些,但________学科应该知道其中的一切。”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一段中“由此可知”的“此”指代的内容。第一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又是什么?博是弓,专是箭。只博不专,弓便无用;只专不博,箭飞不远;既博又专,弓响箭飞,才能准确中的。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什么是治学的必由之路?【作业布置】1、 抄写积累读读写写词语2、 完成拓展延伸练习【学后反思】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2、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3、理解演讲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4、积累读读写写词语【学习重点】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2、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3、理解演讲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学习难点】1、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2、理解演讲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学习时间】2课时【教学进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许多同学往往重视基础知识,而忽视动手能力。一旦要自己动手,自己拿主意时,就会手足无措。这是什么原因呢?怎样才能克服这个缺点呢?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先生以他的真知灼见为我们指点迷津。让我们走入今天的学习。【有关资料】1、 作者介绍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出生在美国。由于当时中国的境况,他在美国是一个难民,不断地从一个地方逃向另一个地方,根本得不到任何正规教育。直到12岁,随全家迁往台湾,才进中学读书。他十分珍惜上学的机会,刻苦钻研,成绩很好。中学毕业后,他只身赴美读大学,1962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丁肇中选定实验物理作为他的主攻方向。1972年他主持实验去寻找新的重粒子。对于实验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他这样比喻:“在雨季,一个像波士顿这样的城市,一分钟之内也许要降落下千千万粒雨滴,如果其中有一滴有着不同颜色,我们就必须找到那滴雨。”经过艰苦的努力,1974年11月12日,丁肇中向全世界宣布,他的小组发现了一种未曾预料的新的基本粒子丁粒子,推翻了过去认为世界只由三种夸克组的理论,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被称为是“物理学的十一月革命”。1977年秋,丁肇中访华并建议派遣中国物理学家参加他的实验小组工作。如今已有上百人去到他的身边。这些人员提高相当快,他非常满意,并寄予厚望。他在一篇自传性的文章特别推崇这样一首诗: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2、 题目解说“格物致知”就是通过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作者是一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深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也因此在学习和科研中吃尽了苦头,所以作者特地写了这篇文章告诫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3、 写作背景本文选自《瞭望》1999年第44期。有改动。本文是作者在被《瞭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大多“高分低能”。这已不能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鉴于此,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经验,并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4、 文体知识关于“格物致知”: 格:推究。致:获得。《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之理云。”严复《原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 ”(《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关于王阳明格竹 这个故事许多书里都提到过,许多哲学著作都把它当做一个典型事例,用来阐述王阳明的哲学思想。这个故事最早见于王阳明《传习录》第318(钱德洪序): 先生曰:“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着实曾用来。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格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箬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这里意思,却要说与诸公知道。” 【预习设计】加点字注音丁肇中( ) 瞭望( ) 缅怀( ) 朱熹( ) 测量( )探察( ) 探讨( ) 检讨 ( ) 彷徨 ( ) 激变 ( ) 儒家( ) 埋没( )不知所措( ) 格物致知( ) 袖手旁观( ) 一帆风顺( )【答案】丁肇中( zhào ) 瞭望(liào) 缅怀( miǎn ) 朱熹( xī ) 测量( liánɡ )探察( chá ) 探讨( tǎo ) 检讨 ( jiǎn tǎo ) 彷徨 ( páng huáng ) 激变 ( jī ) 儒家( rú ) 埋没( mò )不知所措( cuò ) 格物致知( zhì ) 袖手旁观( xiù ) 一帆风顺( fān )形近字组词授( ) 措( ) 致( ) 儒( ) 冶( ) 受( ) 错( ) 至( ) 懦( ) 治( ) 誉( ) 瞭( ) 缅( ) 誊( ) 缭( ) 腼( ) 【答案】授( 授予 ) 措( 措施 ) 致( 招致 ) 儒( 儒家 ) 冶( 冶炼 )受( 接受 ) 错( 错误 ) 至( 至少 ) 懦( 懦弱 ) 治( 治理 )誉( 荣誉 ) 瞭( 瞭望 ) 缅( 缅怀 )誊(誊写) 缭( 缭绕 ) 腼( 腼腆 )释义格物致知: 诚意: 正心:修身:齐家:激变:彷徨:袖手旁观:不知所措:一帆风顺: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

【答案】格物致知:探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格,推究,探究。致,求得。 诚意:文中指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思想纯正。 正心:心要端正。修身:指陶冶身心,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庭整顿好。激变:指事物发生突然而激烈的变化。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措:安置,处理。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推广延伸到全国各地,流传千秋万代。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和现象的科学。它包括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等。人文科学:即社会科学,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它包括政治经济学、法律学、文艺学等。内容概括本文是一篇阐述如何进行学术研究的议论文。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思路来行文的。开篇提出论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接着阐述格物致知的科学含义:首先对中国传统教育中倡导的“格物致知”精神进行分析和评价。然后,作者阐述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作者从科学进展的历史、实验过程应有的态度和方法、中国大多数学生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观点,指出中国学生缺少实验精神。最后,作者结合中国教育历史与现状及个人经验,阐明真正的“格物致和”精神的涵义,指明它的重要性,并提出希望。段落结构:第一部分(1):概括交代讲演内容: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分析问题,论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一层(2-5):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例举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己,强调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第二层(6-10):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三层(11-12):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并以自己举例。第三部分(13):得出结论,希望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合作探究】《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答案】《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作者读到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的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的袖手旁观。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答案】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的关键是什么?【答案】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探索,也就是要有努力探索的精神,敢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答案】之所以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是因为:①这是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②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③这是应付今天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我们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阅读课文,你能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出本文的提纲吗?【答案】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第二部分(2-12):分析问题。论述文章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一层(2-5):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例举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己,强调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第二层(6-10):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三层(11-12):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并以自己举例。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精神的意义,并对中国年轻一代提出希望。【课堂检测】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实践(jiàn)   朱熹(xǐ)  瞭望(liào) 一帆风顺(fān)B.埋没(mò) 论语(lùn) 缅怀( miǎn ) 盲目接受(mánɡ)C.遵照(zūn) 瞭望(liáo) 测量( liánɡ ) 彷徨恐慌(huánɡ)D.鉴定(jiàn) 授予(yǔ) 儒家( rú ) 不知所措(cuò)【答案】D 【解析】A项,“熹”应读“xī”。B项,“论”应读“lún”。C项,“瞭”应读“liào”。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意力。B.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C.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查,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D.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捡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答案】B【解析】A项,“意”应为“毅”。C项,“查”应为“察”。D项,“捡”应为“检”。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孩子阅读传统典籍,父母不能袖手旁观,最好和孩子一起研读和辨析。B.中国传统的治国之道是儒家的大学之道,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次第展开。C.曲折是人生的清醒剂,在曲折的道路上获得教益,是你一帆风顺时难以得到的。D.老师在演讲中时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简直令同学们目不暇接。【答案】D【解析】 “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这里用来形容演讲,使用不当。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尽管他们怎么造谣、诽谤,铁的事实是改变不了的。B.我虽然下决心学好数学,成绩总是提不高,老师也总是给我个别辅导。C.有的同学,由于对语文无兴趣,因而对数学很爱好。D.只要学习目的明确,只要肯刻苦努力并讲究学习方法,我们就能把学习搞好;否则,我们就不能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答案】D【解析】A关联词语搭配不当;B语序不当;C不合逻辑课内阅读: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案】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是什么 “格”在此句中是什么意思 【答案】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探索。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答案】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进行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袖手旁观,而是进行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下面句子加点的词语可否删掉 为什么 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答案】不能。“唯一”一词强调了除此之外,别无其他,突出了“探索”在“寻求真理”中的作用。你认为,我们今天的教育,应该如何做到培养实验的精神 【答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延伸拓展】治学的必由之路 ①在科学上有成就的人,他们的治学大多走过一条共同的道路。由博返约,精修一门,是治学的真谛。各种学科都应该了解一些,但________学科应该知道其中的一切。正如鲁迅所说:“读书‘浏览’是重要的,但光‘浏览’不行,那样会成为‘杂耍’,是不会有成就的。应该在‘浏览’的基础上,然后抉择而入自己所爱的较擅长的一门或几门。”在这方面,列宁是个极好的范例。列宁从小就有广泛的读书兴趣,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都有研究。但当他投身革命后,便在博学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社会科学,积极参加革命实践,终于成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由此可知,博是弓,专是箭。只博不专,弓便无用;只专不博,箭飞不远;既博又专,弓响箭飞,才能准确中的。②当今世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出现“通才取胜”的局面。所谓通才,是指精通一二门专业而又知识面广博、基础扎实的人才,美国曾对1311位科学家的论文、成果和晋级过程等方面作了五年调查,发现他们很少是仅仅精通一门专业的人才,而多是以博学取胜的通才。无数事实证明,世界上有卓越贡献的巨人,多是广博与专精的典范。③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就不难懂得什么是治学的必由之路。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填上具有限制作用的词语,然后简述填写这个词语的理由。“各种学科都应该了解一些,但________学科应该知道其中的一切。”【答案】应填的词语:有些  理由:“各种学科”是照应“博”,“有些学科”是照应“约”的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一段中“由此可知”的“此”指代的内容。【答案】指代鲁迅的话和列宁的事例。第一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又是什么?博是弓,专是箭。只博不专,弓便无用;只专不博,箭飞不远;既博又专,弓响箭飞,才能准确中的。【答案】比喻、排比、对比(任选两种)  比喻使所说的“博”与“约”的关系形象易懂;排比把“博”与“约”的道理说得有气势;对比使“博”与“约”二者关系更鲜明。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什么是治学的必由之路?【答案】广博专精结合是治学的必由之路。【作业布置】1、 抄写积累读读写写词语2、 完成拓展延伸练习【学后反思】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语文八年级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一课时 单元 4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学习目标 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2、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3、积累读读写写词语。重点 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2、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难点 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2、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许多同学往往重视基础知识,而忽视动手能力。一旦要自己动手,自己拿主意时,就会手足无措。这是什么原因呢?怎样才能克服这个缺点呢?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先生以他的真知灼见为我们指点迷津。让我们走入今天的学习。 板书课题 听 激趣讲授新课 展示目标: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2、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3、积累读读写写词语。作者简介: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祖籍山东日照。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中国科技大学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专家,他的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解题及背景:格物致知:格,推究,探究。致,求得。 探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是作者的观点。看到这个题目,你心里肯定有想知道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精神有什么重要性?格物致知精神有什么现实意义?现在我们就跟随丁肇中先生去探求答案。 本文选自《瞭望》1999年第44期。有改动。本文是作者在被《瞭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大多“高分低能”。这已不能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鉴于此,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经验,并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词语学习:丁肇中( zhào ) 瞭望(liào) 缅怀( miǎn ) 朱熹( xī ) 测量( liánɡ )探察( chá ) 探讨( tǎo ) 检讨 ( jiǎn tǎo ) 彷徨 ( páng huáng ) 激变 ( jī ) 儒家( rú ) 埋没( mò )不知所措( cuò ) 格物致知( zhì ) 袖手旁观( xiù ) 一帆风顺( fān )释义:格物致知:探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格,推究,探究。致,求得。 诚意:文中指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思想纯正。 正心:心要端正。修身:指陶冶身心,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庭整顿好。激变:指事物发生突然而激烈的变化。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措:安置,处理。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推广延伸到全国各地,流传千秋万代。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和现象的科学。它包括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等。人文科学:即社会科学,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它包括政治经济学、法律学、文艺学等。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作者读到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的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的袖手旁观。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的关键是什么?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探索,也就是要有努力探索的精神,敢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之所以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是因为:①这是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②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③这是应付今天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我们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阅读课文,你能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出本文的提纲吗?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第二部分(2-12):分析问题。论述文章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一层(2-5):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例举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己,强调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第二层(6-10):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三层(11-12):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并以自己举例。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精神的意义,并对中国年轻一代提出希望。 读读初步了解内容读读写写多义字注音形似字组词释义读笔记读课文讨论回答列提纲 明确目标目标3目标1目标1目标1目标1目标2【课堂检测】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实践(jiàn)   朱熹(xǐ)  瞭望(liào) 一帆风顺(fān)B.埋没(mò) 论语(lùn) 缅怀( miǎn ) 盲目接受(mánɡ)C.遵照(zūn) 瞭望(liáo) 测量( liánɡ ) 彷徨恐慌(huánɡ)D.鉴定(jiàn) 授予(yǔ) 儒家( rú ) 不知所措(cuò)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意力。B.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C.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查,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D.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捡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孩子阅读传统典籍,父母不能袖手旁观,最好和孩子一起研读和辨析。B.中国传统的治国之道是儒家的大学之道,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次第展开。C.曲折是人生的清醒剂,在曲折的道路上获得教益,是你一帆风顺时难以得到的。D.老师在演讲中时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简直令同学们目不暇接。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尽管他们怎么造谣、诽谤,铁的事实是改变不了的。B.我虽然下决心学好数学,成绩总是提不高,老师也总是给我个别辅导。C.有的同学,由于对语文无兴趣,因而对数学很爱好。D.只要学习目的明确,只要肯刻苦努力并讲究学习方法,我们就能把学习搞好;否则,我们就不能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课内阅读: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是什么 “格”在此句中是什么意思 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下面句子加点的词语可否删掉 为什么 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你认为,我们今天的教育,应该如何做到培养实验的精神 【延伸拓展】治学的必由之路 ①在科学上有成就的人,他们的治学大多走过一条共同的道路。由博返约,精修一门,是治学的真谛。各种学科都应该了解一些,但________学科应该知道其中的一切。正如鲁迅所说:“读书‘浏览’是重要的,但光‘浏览’不行,那样会成为‘杂耍’,是不会有成就的。应该在‘浏览’的基础上,然后抉择而入自己所爱的较擅长的一门或几门。”在这方面,列宁是个极好的范例。列宁从小就有广泛的读书兴趣,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都有研究。但当他投身革命后,便在博学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社会科学,积极参加革命实践,终于成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由此可知,博是弓,专是箭。只博不专,弓便无用;只专不博,箭飞不远;既博又专,弓响箭飞,才能准确中的。②当今世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出现“通才取胜”的局面。所谓通才,是指精通一二门专业而又知识面广博、基础扎实的人才,美国曾对1311位科学家的论文、成果和晋级过程等方面作了五年调查,发现他们很少是仅仅精通一门专业的人才,而多是以博学取胜的通才。无数事实证明,世界上有卓越贡献的巨人,多是广博与专精的典范。③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就不难懂得什么是治学的必由之路。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填上具有限制作用的词语,然后简述填写这个词语的理由。“各种学科都应该了解一些,但________学科应该知道其中的一切。” 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一段中“由此可知”的“此”指代的内容。第一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又是什么?博是弓,专是箭。只博不专,弓便无用;只专不博,箭飞不远;既博又专,弓响箭飞,才能准确中的。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什么是治学的必由之路? 做练习 拓展提高课堂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新世纪合格人才。板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4张PPT)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一课时新知导入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许多同学往往重视基础知识,而忽视动手能力。一旦要自己动手,自己拿主意时,就会手足无措。这是什么原因呢?怎样才能克服这个缺点呢?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先生以他的真知灼见为我们指点迷津。让我们走入今天的学习。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习目标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2、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3、积累读读写写词语。新知讲解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祖籍山东日照。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中国科技大学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专家,他的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解题:格物致知:格,推究,探究。致,求得。 探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是作者的观点。看到这个题目,你心里肯定有想知道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精神有什么重要性?格物致知精神有什么现实意义?现在我们就跟随丁肇中先生去探求答案。本文选自《瞭望》1999年第44期。有改动。本文是作者在被《瞭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大多“高分低能”。这已不能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鉴于此,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经验,并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词语学习丁肇中 瞭望 缅怀 朱熹 测量探察 探讨 检讨 彷徨 激变儒家 埋没 不知所措 格物致知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zhào ) (liào) ( miǎn ) ( xī ) ( liánɡ )( chá ) ( tǎo ) ( jiǎn tǎo ) ( páng huáng ) ( jī )( rú ) ( mò ) ( cuò ) ( zhì )( xiù ) (fān)解释词语:格物致知: 诚意: 正心:修身:齐家:激变:彷徨:探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格,推究,探究。致,求得。 文中指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思想纯正。 心要端正。指陶冶身心,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即把自己的家庭整顿好。指事物发生突然而激烈的变化。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袖手旁观: 不知所措:一帆风顺: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措:安置,处理。 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推广延伸到全国各地,流传千秋万代。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和现象的科学。它包括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等。即社会科学,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它包括政治经济学、法律学、文艺学等。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3、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的关键是什么?4、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5、阅读课文,你能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出本文的提纲吗?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作者读到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的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的袖手旁观。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3、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的关键是什么?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探索,也就是要有努力探索的精神,敢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4、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是因为:①这是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②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③这是应付今天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我们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有重要的指导意义。5、阅读课文,你能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出本文的提纲吗?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第二部分(2-12):分析问题。论述文章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一层(2-5):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例举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己,强调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第二层(6-10):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三层(11-12):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并以自己举例。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精神的意义,并对中国年轻一代提出希望。课堂总结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新世纪合格人才。课堂练习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实践(jiàn) 朱熹(xǐ)  瞭望(liào) 一帆风顺(fān)B.埋没(mò) 论语(lùn) 缅怀( miǎn ) 盲目接受(mánɡ)C.遵照(zūn) 瞭望(liáo) 测量( liánɡ ) 彷徨恐慌(huánɡ)D.鉴定(jiàn) 授予(yǔ) 儒家( rú ) 不知所措(cuò)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意力。B.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C.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查,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D.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捡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孩子阅读传统典籍,父母不能袖手旁观,最好和孩子一起研读和辨析。B.中国传统的治国之道是儒家的大学之道,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次第展开。C.曲折是人生的清醒剂,在曲折的道路上获得教益,是你一帆风顺时难以得到的。D.老师在演讲中时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简直令同学们目不暇接。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尽管他们怎么造谣、诽谤,铁的事实是改变不了的。B.我虽然下决心学好数学,成绩总是提不高,老师也总是给我个别辅导。C.有的同学,由于对语文无兴趣,因而对数学很爱好。D.只要学习目的明确,只要肯刻苦努力并讲究学习方法,我们就能把学习搞好;否则,我们就不能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课内阅读: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是什么 “格”在此句中是什么意思

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下面句子加点的词语可否删掉 为什么 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你认为,我们今天的教育,应该如何做到培养实验的精神 拓展提高治学的必由之路 ①在科学上有成就的人,他们的治学大多走过一条共同的道路。由博返约,精修一门,是治学的真谛。各种学科都应该了解一些,但________学科应该知道其中的一切。正如鲁迅所说:“读书‘浏览’是重要的,但光‘浏览’不行,那样会成为‘杂耍’,是不会有成就的。应该在‘浏览’的基础上,然后抉择而入自己所爱的较擅长的一门或几门。”在这方面,列宁是个极好的范例。列宁从小就有广泛的读书兴趣,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都有研究。但当他投身革命后,便在博学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社会科学,积极参加革命实践,终于成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由此可知,博是弓,专是箭。只博不专,弓便无用;只专不博,箭飞不远;既博又专,弓响箭飞,才能准确中的。②当今世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出现“通才取胜”的局面。所谓通才,是指精通一二门专业而又知识面广博、基础扎实的人才,美国曾对1311位科学家的论文、成果和晋级过程等方面作了五年调查,发现他们很少是仅仅精通一门专业的人才,而多是以博学取胜的通才。无数事实证明,世界上有卓越贡献的巨人,多是广博与专精的典范。③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就不难懂得什么是治学的必由之路。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填上具有限制作用的词语,然后简述填写这个词语的理由。“各种学科都应该了解一些,但________学科应该知道其中的一切。”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一段中“由此可知”的“此”指代的内容。第一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又是什么?博是弓,专是箭。只博不专,弓便无用;只专不博,箭飞不远;既博又专,弓响箭飞,才能准确中的。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什么是治学的必由之路?

作业布置抄写积累读读写写词语完成拓展延伸练习板书设计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格物致知的现实意义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