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感悟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

2023-06-02 14: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1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

 

 

在准备教学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一课时,因为备课

时间比较匆忙,我只是看了课文,参考了教参,知道了课文的层次结

构和论证方法后就去上课了。但在上课过程中,我却不想照丁教授的

说法来贬低儒家的经典理论

 

格物致知

 

,我说,老师认为儒家所说的

 

格物致知

 

是虚的,它主要是指精神方面,因为万物可给人以启迪,可

陶冶人的情操;而丁教授所赋予的

 

格物致知

 

的新的含义,它是实

的,主要是指科学实验,指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然后我布置了

课后作业。练习二是要学生写写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趣的经

历,练习三是要学生写在

 

人文科学和个人行动上

 

也要重视实验精

神,我说:古代就有许多这样的诗句,如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请你们就此写写自己的看法。

 

但是教完之后,待我再去查看资料时,再看丁教授的论证,我有

几点自己的看法:

 

1、我认为《大学》所讲的

 

格物致知

 

的范畴在社会科学领域,

主要是讲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儒家学派为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阶段性行为目标,是儒家的入世态

度。而丁教授所讲的

 

格物致知

 

则是在科学范畴,是显微镜下的科学

世界,两个范畴的理论怎么可以同日而语,厚此薄彼呢?我庆幸自己

上课时没有照本宣科,不然可能就会误导学生了。

 

2、丁教授还举了王阳明

 

 

竹的例子,认为他是把探察外界误

认为探讨自己,他认为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

以研究它的生长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而不应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