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广州海珠湿地的景观生态设计-金锄头文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广州海珠湿地地铁站 浅析广州海珠湿地的景观生态设计-金锄头文库

浅析广州海珠湿地的景观生态设计-金锄头文库

2024-07-16 19: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浅析广州海珠湿地的景观生态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广州海珠湿地的景观生态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广州海珠湿地公园的景观生态设计XXX学院 XXX摘要:近年来,在海绵城市理念的推行下,广州市大力推进湿地工程建设。其中,海珠湿地公园为广州第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其为广州的城市环境带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本文基于湿地生态设计的相关理论,结合笔者自身对海珠湿地的观察和体验,简单介绍和分析海珠湿地公园景观的生态设计体现,阐述其中的生态意义和内涵。关键词:海珠湿地 景观 生态设计 0 引言随着中国城市化进行的推进,地面不透水层面积增加,排水系统难承载城市飞速扩张,许多城市都出现了严重的内涝问题。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

2、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海绵城市”成为了当前全国城市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理念。广州是华南地区降雨量最高的城市之一,加之城市化的程度高,近年来内涝事件频发。为此,广州市积极采用海绵城市的理论,开辟了广州市内第一个“海绵城市”试点天河智慧城。同时,因湿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可以充分利用以防洪调蓄和净化水质等,广州市正在大力推进湿地工程建设。计划到2017年,广州将高标准建设19个湿地公园。其中,海珠湿地公园是广州市重点打造的第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是典型的人工湿地公园。本文将重点介绍,海珠湿地公园作为一个人工湿地公园,在景观生态的设计和营

3、造上的生态艺术和内涵。1 湿地公园的生态设计概述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住所的科学,强调有机体与栖息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而生态设计,在当下普遍被理解为是“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西蒙范迪瑞恩对其生态设计的五条原则认为:生态设计过程是具有地域性的;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本;让自然做功;显露自然;人人都是设计师。这些原则均是在以湿地为设计对象的设计实践中较为容易表达的方面。目前,综合现有的研宄与实践,所谓的湿地“生态设计”常见以下内容:自然驳岸设计、湿地自然恢复、湿地自净能力的应用、循环水的使用、生物措施、生态养殖、利用湿地调蓄雨洪、湿地调节区域水平衡与小气候、湿地生

4、态展示与教育等。人工湿地公园的景观营造应结合湿地整个物质循环圈的各种要素,如水体、农田、土壤、植被、动物、自然状况、生态系统等作为基本要素,以此构成湿地公园特色景观的框架。本文主要是以广州市的海珠湿地公园为例,结合本人的实地观察与相关研究的论述,从水体、生物和建筑等几个主要的湿地环境要素浅析海珠湿地的生态设计体现。2广州海珠湿地公园的生态景观设计2.0海珠湿地公园概述海珠湿地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东南部,广州城市新中轴南端,主要包括万亩果园、海珠湖及相关河涌39条,总用地面积869公顷,水域面积达377公顷,是广州中心城区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生态绿核。海珠湿地公园是国家级生态湿地示范区,是广州市

5、“山、水、城、田、海”和“云山珠水”城市整体空间格与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海珠湿地前身是万亩果园,从2011年开始改造建设,目前已经建成一期和二期工程。图1海珠湿地卫星图 (来源于百度卫星地图)图2 海珠湿地公园(一期)正门2.1水体景观海珠湿地的水体主要是湖泊和河涌。海珠湿地一期示范区是海珠湿地核心区和国家级生态湿地示范区,用地面积约70公顷,水域面积占42%,约为28.3公顷,水深平均1.5m,全部为流动的活水。 海珠湖是海珠湿地面积最大的水体,海珠湖湖心区面积1422.6亩,集雨洪调蓄、雨洪利用、引水补水、生态景观、休闲功能于一体。它是一个水利工程,可以容纳周边28平方公里范围内的

6、雨水,起到防洪排涝的作用,可以利用潮汐进行调水补水,让周边水网形成稳定的流动,将断流的河涌盘活,起到置换、优化水体的作用,同时它还具备休闲游览的功能,是广州市中心城区最大的生态休闲湖区。体现了人与湿地的友好互动。图3 海珠湖绿心湖是湿地公园里面比较典型的人工水体。它由湖水与河涌水系相连,依靠自然潮汐调补水,湖水源头是落差较小的跌水,打造出流动的水声,给人灵动的感觉;而湖底铺种有苦草等沉水植物,还有大量鱼群,生机盎然;水生植物与水景相结合,还具有良好的观赏效果。因此,绿心湖的景观设计充分体现了动静结合的近自然原则,既有平静和谐美,又有清新灵动美。此外,湖中的许多水生植物是良好的“水体净化器”,跌

7、水同时也是也是采用生态式净化技术对水体进行过滤,不耗费一度电,就能使水质达到类至类。体现了低碳的理念和原则。图4 绿心湖栈道 图5 绿心湖跌水在湿地公园南部湿地的半自然果林与湿地河涌交混处,是一片窄长形的区域,在开挖河道的时候人工扩大了水体面积,营造洼地,通过河床改造,使得河涌长度增加,坡度减缓,营造出现在水体流动的模样。靠近新光快路地段那边的小山是挖河土堆积起来的,既能分割村屋和湿地,又能形成绿色的噪音隔离带。挖河堆山,实现了双向生态效益。2.2生物景观城市湿地公园生物景观是其自然属性的展现,主要包括湿地动物与湿地植物。植物景观建设是指湿地公园内以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满足游客观赏需求的植物的配

8、置与管理,以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等湿地植物为主。湿地动物景观主要有湿地水鸟、湿地昆虫、观赏鱼类等。动物的活动性可为湿地环境增添生机与活力。 2.2.1 植物景观在景观生态设计中,各种植物的种植与规划都有一定的规律从而产生韵律感。海珠湿地公园中植物配置和设计可以印证这一原则,各种植物成排或成组地栽植,一条道上间隔的种植不同品种的植物尽显其变化及多样。 海珠湿地公园主要以原有乔木作为背景,重点打造紫荆林带效果,采用开花植物与常绿植物搭配的形式,结合溪流的走向,补充水生植物,丰富水岸植物景观。园内的植物配置考虑了四季的观赏性,根据开花季节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植物,避免出现季节更换时无

9、花可赏的现象,让游客四季皆有景可观可赏。据相关学者调查,海珠湿地公园内陆生植物占了74.29%的比例,水生植物占22.85%,岸际植物占2.86%。其中,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营造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海珠湿地公园绿心湖区有30余种具有水质净化作用的水生植物,这些水生植物可以吸收和去除水中的污染有害物质,它们的根系区域为水下微生物提供了生存和营养物质降解的条件,还可以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驳岸植物更多地是从观赏性去考虑设计的。驳岸植物的配植,采用了点、线、面的构成形式,既能与岸边的植物、建筑相衬,又为水面景观带来了更和谐的过渡效果。植物在搭配时还考虑了色彩的组合效果,通过不同色调的映衬,使得整体景

10、观在统一中又带有层次感,清新自然。据相关学者调查,海珠湿地景区的植物配置模式主要有以乔木+灌木+地被植物、乔木+地被植物、乔木+灌木+地被植物水生植物、乔木+地被+水生植物、灌木+地被、灌木+地被+水生植物六种。这些配置模式都遵循了其自然生长规律。在动势和均衡中协调自然,在起伏韵律中节奏清晰,在层次对比中体现美感,因而能给人和谐感,能让人真正放松身心,有益于健康。 图6 海珠湿地公园驳岸景观2.2.2动物景观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我国重要的候鸟迁徙通道,是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点、补给站和越冬栖息地。经过近3年的保护建设,海珠湿地鸟类种类和数量在稳中双增长,截止2016年3月,海珠湿地分布鸟类133

11、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鸟类7种,广东省级重点保护鸟类20种;昆虫66种;两栖动物7种;爬行动物13种;兽类7种;鱼类36种。海珠湿地公园常见的鸟类有翠鸟,黑水鸡,八哥,白鹭等。它们的活动、叫声与静谧的环境相互映衬,与人类活动和谐共存,体现出生态友好的原则。 图7 八哥 图8 白鹭2.3人文景观2.3.1建筑景观根据相关学者阐述,湿地建筑景观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纯精神功能的景观建筑,多为一些雕塑、小品以及大地艺术作品等,主要起愉悦人们精神的作用;二是精神功能大于物质功能的景观建筑,如亭、廊、榭、花架等,对场所环境贡献较大,具有非必要性的使用功能;三是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等同的景观建筑,如具有历史价值、

12、纪念意义以及展示作用的建筑,具有较强的实用功能,且外部造型极具特色。海珠湿地公园的建筑景观有亲水木质栈道、花桥、凉亭、廊道、花架等。这些景观主要用作休闲,同时也是园内绿色景观的重要点缀。但目前湿地公园内的纯精神建筑景观较少。 图9 栈道亭台 图10 花桥2.3.2文化景观一个公园绿地的植物造景能否引起人们的共鸣在于植物造景是否具有主题性。海珠湿地能充分保留原有万亩果园的果林风貌,结合岭南园林的特点,点缀一些与岭南文化相关的主题景观,体现岭南地区特有的瓜果景观与造园手法。例如花溪景区,是与广州“花城”的称谓相映衬的,景区内布置大量开花植物,构建园林小品,砌筑假山,多具岭南园林特点,深含岭南园林文

13、化。此外, 园内的荔枝、龙眼等果林,是果基农业的典型代表,其展现的基塘生态系统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杰出代表,同时基塘文化也是人类生态智慧的具体体现。在海珠湿地形成了以湖泊、基塘、果林与河涌水网融为一体的三角洲复合湿地生态系统,演绎了果基农业生态文明,对低碳、循环的理念具有良好的宣传作用。 图11 果园3小结本文的阐述仅为笔者结合文献以及自身体验,对海珠湿地公园所做的较为浅层的生态赏析,必定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可以看出,海珠湿地公园的设计体现了近自然、低碳循环、环境友好、可持续等生态原则,营造出了自然和谐的湿地景观。海珠湿地公园在具备湿地功能的同时,也作为广州市生态游憩空间

14、,服务城市各类人群和提升城市生态景观环境,为湿地周围地区带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它既挖掘海绵城市建设中城市湿地的功能,同时又满足人们科普教育的需求。为了形成良好的生态景观系统和重要的城市生态游憩空间,让城市再呼吸,应多建设类似海珠湿地的城市湿地公园。参考文献:1万嘉旭.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筑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 2高江菡. 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探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 3郭选昌,曾利荣. 从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看生态设计理念与原则以重庆璧山观音塘湿地公园为例J. 生态经济,2014,05:196-199. 4钟蕙赟. 广州海珠湿地(一期)植物景观研究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4. 5毕浩峰. 浅淡海绵城市建设中城市湿地的意义以海珠湿地公园为例J. 江西建材,2016,16:29. 6但新球,吴后建,但维宇,邓侃. 湿地公园生态设计:基本理念与应用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1,02:44-47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