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病例呈现两大特点,广州是否要扩大防控范围?发布会上回应→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广州有没有确诊病例 新增病例呈现两大特点,广州是否要扩大防控范围?发布会上回应→

新增病例呈现两大特点,广州是否要扩大防控范围?发布会上回应→

#新增病例呈现两大特点,广州是否要扩大防控范围?发布会上回应→|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新增病例呈现两大特点,广州是否要扩大防控范围?发布会上回应→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天(6月1日)下午,广东省广州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情况。

广州新增报告病例呈现区域集中性、家庭聚集现象特点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陈斌在会上通报,5月31日0-24时,广州市新增确诊病例10例,由原已公布的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新增的10例确诊病例和2例无症状感染者均从密切接触者和重点人群中主动排查发现。

截至5月31日24时,广州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4例、无症状感染者8例。新增报告的12名病例均为荔湾区中风险地区主动排查发现,其中密接排查发现3例、核酸大排查发现9例。现有病例均在市八医院隔离治疗,病例的密接和次密接也已按有关规定进行甄别和管理。

陈斌介绍,昨日新增报告病例呈现出两个分布特点:

一是呈现出区域集中性。与此前出现的病例一样,昨天新增的12个病例,仍然集中在两个重点管控区域,其中中南街2例、白鹤洞街10例。

二是呈现出家庭聚集现象。12个病例中,有10名病例涉及5个家庭。

陈斌提醒市民,为了减少病毒传播风险,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请继续配合当前的疫情防控工作,尽量减少外出。

截至今日12时 广州市核酸大排查累计检测样本347万份

5月30日开始,广州市启动第二轮大规模核酸筛查,扩大范围覆盖越秀、海珠、天河、白云、番禺等5个区44镇街。从5月26日核酸大排查开始,至今天(6月1日)12时,全市核酸大排查累计检测样本347万份;其中第二轮检测样本179万份,已发现阳性16例。

目前,广州在各类排查中采取的“三个同步”处置策略:一旦发现核酸检测初筛阳性者,隔离观察同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步开展,相关重点场所同步管控。也就是,初筛阳性者第一时间转运到市八医院完善检查,疾控人员同时开展阳性者轨迹调查及密切接触者甄别,参照对确诊病例的处置原则对相关重点场所、重点人群进行紧急排查和针对性的管控措施。

陈斌表示,将通过“三个同步”,实现更早发现、更早管理、更早治疗。“近日我们所报告的病例,都是通过密接排查或社区大排查发现,都在初筛阳性即进入定点医院隔离观察,隔离观察期间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后,即第一时间组织专家组会诊进行治疗。”

白云机场将针对国内国际不同疫情防范重点航班 精准采取防疫措施

根据《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加强离穗车辆和人员管理的通告(第十四号)》要求:白云机场对乘坐计划出港时间在5月31日22:00之后航班的出港旅客(不含外地中转旅客),查验健康码“绿码”和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根据通报,据统计,5月31日22时至6月1日12:00,白云机场共保障航班129班,实际出港人数5908人;少数因条件不符未能成行的旅客,均得到免费退改签保障。白云机场将继续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保障旅客安心抵离。

在国内航班疫情防控方面,主要做法:

从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穗航班,白云机场采取“四固定”保障措施落实航班保障:固定机位廊桥、固定保障车辆、固定测温点、固定工作流程(包括排查、隔离、转诊、防护和消毒杀菌等)。从国内其他城市飞来广州,白云机场会在抵达航班出口处为旅客测量体温,并查验健康码。体温正常、健康码为绿码状态可正常放行。

在国际航班疫情防控方而,主要做法:

每日17:00前收集、汇总次日国际入境航班计划,通报“1+9”指挥部及各保障单位。对入境航班实施全流程、全范围管控,严格落实事前干预、事中处置、事后优化的闭环管理要求,采取“固定机位或廊桥、固定保障车辆、固定人员、固定工作流程”的保障措施。通过设置临时集中点、中转等待区、临时检疫采样区等各类保障专区,保障国际入境旅客从“下机”到“转运”全过程均在专用区域完成保障,全流程封闭管理。

广州连续多天新增病例,是否要扩大防控范围和强度?

近日连续出现数例阳性病例,一方面跟造成这次传播的新冠病毒——印度发现的变异株,“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病毒载量高”这三大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是启动更快、更强防控手段实际的效果。

通过加快流调,加大核酸排查的力度,不仅能够提高密接的管控速度,也能够加快高风险区域排查的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得更多潜在的感染者在更短的时间,甚至在没有发病前能够被诊断出来,这给阻断病毒传播、遏制疫情向外扩散是抢占了宝贵的时间。

目前报告病例高度集中在重点区域

目前报告的阳性病例中,有18例都是从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这是甄别排查工作成效很重要的体现,所以近期会持续新增不少的病例。

目前报告的病例是高度集中在密接、次密接人群以及荔湾区大排查中重点的区域,反映了“以荔湾区中南街、白鹤洞街等为核心圈,病例涉及的活动场所为警戒圈,其他区域为外围管控圈”的防控思路是正确的,“在流调和密接甄别上加速,在核酸排查上加量,在人员管控和场所限流上加码,防控抢在锁定前,扩大排查跑在先”的防控策略是有效的。接下来我们也会一直动态分析和比对阳性病例区域分布和现阶段三个防控圈的范围,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的病例间的关系,研判疫情发展的趋势,适当的时候会调整防控的区域。

今天(6月1日)下午,广东省广州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情况。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陈斌在会上通报,5月31日0-24时,广州市新增确诊病例10例,由原已公布的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新增的10例确诊病例和2例无症状感染者均从密切接触者和重点人群中主动排查发现。

截至5月31日24时,广州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4例、无症状感染者8例。新增报告的12名病例均为荔湾区中风险地区主动排查发现,其中密接排查发现3例、核酸大排查发现9例。现有病例均在市八医院隔离治疗,病例的密接和次密接也已按有关规定进行甄别和管理。

陈斌介绍,昨日新增报告病例呈现出两个分布特点:

一是呈现出区域集中性。与此前出现的病例一样,昨天新增的12个病例,仍然集中在两个重点管控区域,其中中南街2例、白鹤洞街10例。

二是呈现出家庭聚集现象。12个病例中,有10名病例涉及5个家庭。

陈斌提醒市民,为了减少病毒传播风险,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请继续配合当前的疫情防控工作,尽量减少外出。

5月30日开始,广州市启动第二轮大规模核酸筛查,扩大范围覆盖越秀、海珠、天河、白云、番禺等5个区44镇街。从5月26日核酸大排查开始,至今天(6月1日)12时,全市核酸大排查累计检测样本347万份;其中第二轮检测样本179万份,已发现阳性16例。

目前,广州在各类排查中采取的“三个同步”处置策略:一旦发现核酸检测初筛阳性者,隔离观察同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步开展,相关重点场所同步管控。也就是,初筛阳性者第一时间转运到市八医院完善检查,疾控人员同时开展阳性者轨迹调查及密切接触者甄别,参照对确诊病例的处置原则对相关重点场所、重点人群进行紧急排查和针对性的管控措施。

陈斌表示,将通过“三个同步”,实现更早发现、更早管理、更早治疗。“近日我们所报告的病例,都是通过密接排查或社区大排查发现,都在初筛阳性即进入定点医院隔离观察,隔离观察期间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后,即第一时间组织专家组会诊进行治疗。”

根据《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加强离穗车辆和人员管理的通告(第十四号)》要求:白云机场对乘坐计划出港时间在5月31日22:00之后航班的出港旅客(不含外地中转旅客),查验健康码“绿码”和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根据通报,据统计,5月31日22时至6月1日12:00,白云机场共保障航班129班,实际出港人数5908人;少数因条件不符未能成行的旅客,均得到免费退改签保障。白云机场将继续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保障旅客安心抵离。

在国内航班疫情防控方面,主要做法:

从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穗航班,白云机场采取“四固定”保障措施落实航班保障:固定机位廊桥、固定保障车辆、固定测温点、固定工作流程(包括排查、隔离、转诊、防护和消毒杀菌等)。从国内其他城市飞来广州,白云机场会在抵达航班出口处为旅客测量体温,并查验健康码。体温正常、健康码为绿码状态可正常放行。

在国际航班疫情防控方而,主要做法:

每日17:00前收集、汇总次日国际入境航班计划,通报“1+9”指挥部及各保障单位。对入境航班实施全流程、全范围管控,严格落实事前干预、事中处置、事后优化的闭环管理要求,采取“固定机位或廊桥、固定保障车辆、固定人员、固定工作流程”的保障措施。通过设置临时集中点、中转等待区、临时检疫采样区等各类保障专区,保障国际入境旅客从“下机”到“转运”全过程均在专用区域完成保障,全流程封闭管理。

近日连续出现数例阳性病例,一方面跟造成这次传播的新冠病毒——印度发现的变异株,“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病毒载量高”这三大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是启动更快、更强防控手段实际的效果。

通过加快流调,加大核酸排查的力度,不仅能够提高密接的管控速度,也能够加快高风险区域排查的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得更多潜在的感染者在更短的时间,甚至在没有发病前能够被诊断出来,这给阻断病毒传播、遏制疫情向外扩散是抢占了宝贵的时间。

目前报告的阳性病例中,有18例都是从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这是甄别排查工作成效很重要的体现,所以近期会持续新增不少的病例。

目前报告的病例是高度集中在密接、次密接人群以及荔湾区大排查中重点的区域,反映了“以荔湾区中南街、白鹤洞街等为核心圈,病例涉及的活动场所为警戒圈,其他区域为外围管控圈”的防控思路是正确的,“在流调和密接甄别上加速,在核酸排查上加量,在人员管控和场所限流上加码,防控抢在锁定前,扩大排查跑在先”的防控策略是有效的。接下来我们也会一直动态分析和比对阳性病例区域分布和现阶段三个防控圈的范围,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的病例间的关系,研判疫情发展的趋势,适当的时候会调整防控的区域。

钟南山建议加大核酸检测筛查力度 尽快切断传播链条

5月31日,广东省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举行疫情防控专家座谈会。针对当前广东疫情形势,钟南山在发言中建议,应针对重点区域人口多、密度大的实际,采取更加及时、严格、精准的防控措施,进一步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加大核酸检测筛查力度,尽快切断传播链条。他表示,将与大家共同努力,认真研判这次疫情的新特点新情况,加强对变异毒株传播规律的分析研究,做好病毒来源论证、病原鉴定、病毒株分析等工作,为科学防控、精准施策提供更有力支撑。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武慧锋

编辑丨隋博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