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人是目的,不是工具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幼儿性教育的三条准则是 康德:人是目的,不是工具

康德:人是目的,不是工具

2024-07-14 07: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自然性教育与实践性教育

为什么今天仍有必要阅读《论教育》?

今天的我们为什么还要去阅读这部发表于200多年前的作品?原因至少有以下三点。

第一,康德在本书里分析的一系列教育问题是各个国家和各个时代的人都同样关心的基本问题。例如,任何时代的教育者都需要回答什么是教育的目的以及如何实现这一目的的问题;任何时代的教育者都需要在赋予自由和进行约束之间找到一种平衡;任何时代的教育者都面临着如何妥当运用惩罚和奖励的问题。对于此类基本问题,不同国家和不同时代的人的回答可能有所不同,但无疑都可以从康德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中获得启发。

第二,康德的教育思想吸纳了当时出现的一些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如改革教育学),本身就具有革新性和现代性。就像林克在出版前言中所说的那样,康德“了解并思考了彼时的新思想”,并且“他的有些眼光远远超越了同时代的人”。因此,虽然这部作品发表于200多年之前,但是许多观点对今天的我们仍然很有启发,有不少句子都可拿来作为教育箴言,例如:“人必须通过教育,方可成人。”“人们必须让年轻人学会,不是按照他人的标准,而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标准来评价自己。”“老师不要表现出对某个孩子的偏爱和优待,否则法则就失去了普遍性。”

康德教育思想的现代性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康德的教育思想具有面向未来的开放性。他指出,教育的任务并不是让下一代适应当前的世界,而是让他们有能力根据人的理念和使命创建一个更好的世界:“教育技术的一条准则,尤其那些制订教育规划的人应该注意的是,儿童教育不应以人类的当前状况,而应以未来的更美好的状况为准绳,即要符合人性的理念及其全部的潜能来进行教育。这条准则十分重要。通常父母只是教育孩子适应当代的世界,哪怕那是一个堕落的世界。他们应该把孩子教育得更好,以便能带来未来更美好的世界。”

二是康德的教育思想具有追求世界至善的博爱精神。他要求年轻人“对他人有博爱之心,有世界公民的观念。在我们的心灵中的关切包括:(1)我们自己;(2)与我们共同成长的人。(3)世界至善。要让儿童知道这些关切,让他们的心灵对此产生热爱。他们必须为世界至善感到欣喜”。这种面向未来的开放性和追求世界至善的博爱精神,让康德的教育思想超越了所在时代和国家的界限,成为各个时代的人们可共享的宝贵精神财富。

第三,这部作品是人们走进康德教育思想的一条捷径。作为举世闻名的经典哲学家,康德的作品无疑值得任何时代的人去阅读。此书是他专门探讨教育问题的作品,篇幅很短,而且因为是根据授课的笔记编写而成,所以相对比较容易理解,不像他的其他哲学著作那么抽象难懂。从实用的角度来说,阅读本书可以说是人们了解康德教育思想的首选。

总之,《论教育》一书虽说是在200多年之前出版的,但是其中的核心教育思想并未过时,仍然能够给今天的我们带来很多有益的启发。相信我国的父母、教师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都可以从康德的教育思想中汲取有助于改进其教育观念和实践的智慧和灵感。

文章节选自《论教育》一书,编辑时有删减。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年2月出版。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