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高质量发展:性别视角的理解与推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幸福家庭空白激活码怎么用 人口高质量发展:性别视角的理解与推动

人口高质量发展:性别视角的理解与推动

2023-06-03 16: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

人口高质量发展:性别视角的理解与推动

近日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集中研究了我国人口发展问题,强调要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努力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如何聚焦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我国人口性别差异的时期变化及其成因,对明确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和突出女性发展对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性别贡献,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人口的性别结构特征

七普人口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为(以女性为100)105.1,落在合理区间。但从2015年分胎次出生人口性别比来看,都明显超过总人口的性别比。

从老龄人口性别结构来看,60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和80岁及以上的高龄人口的性别比分别为93.2和74.3,在绝对规模上女性老龄人口分别多出925.6万人和528.7万人,在老年系数和高龄老人占比上,女性人口分别高出2.19和5.21个百分点。显然,女性人口面临更高程度的老龄化。

造成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人口流动也越发凸显女性的性别特征。2021年我国流动人口为38467万人,占人口总数的27.23%,与2010年相比增长69.73%,另据“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202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9251万人,约占流动人口的76%,其中女性农民工占35.9%,比上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不论是未婚的女性农民工的个人流动,还是已婚女性出于家庭团聚意愿带着未成年孩子的随迁,都对人口城镇化和人口区域重新分布形成更加突出的性别作用。

在人口素质上,性别差异现状和女性提升速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中国人口整体素质的水平和走向。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女性在各级教育层次上都实现了和男性一样的协调发展,甚至在高等教育中占比超过了男性。但是女性良好的教育素质还不能转化为较为稳定和有质量的就业。

在健康方面,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结果显示,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获得较高的健康水平;《英国医学期刊》发表的一项源自第一期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最新研究也发现,中国男性健康优于女性。

以上描述分析表明,关注和把握我国人口性别结构的现状和态势,特别有利于深入了解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来的少子化、老龄化和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和正确“认识、适应、引领人口发展新常态”,并且还有利于把社会性别视角和男女平等理论引入人口高质量发展战略布局中,助力测量指标体系的科学建构和政策设计的精准对标。

人口性别差异的女学分析

当我们从性别结构角度揭示了我国人口发展趋势性特征和新常态中存在的性别差异甚至性别不平等时,很有必要运用女性学的理论和方法,进一步研究这些差异形成和继续存在的决定因素、影响机制和人口学后果。

不少研究证实,婚姻生活和生育过程的性别平等不能落实。进入婚姻后源于共建共享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能得到保障,生育过程的夫妻合作机制不能真正建立起来,生育成本在个人、家庭和社会之间不能共担,特别是生育的女性职业发展机会成本不能得到有效化解,女性的结婚和生育意愿就很难得到激活和推高,所以少子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男女平等是否能够在社会层面和家庭领域同时落到实处,真正成为全社会和婚姻家庭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以激发和保护女性结婚和生育的热情。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孩子的生育养育教育所产生的责任、付出和个人职业发展的机会成本如何在年轻父母之间进行均衡的性别分担和在社会层面进行有效的公共化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析视角。

从女性学理论视角来看,我国女性老龄人口和高龄人口占比高的背后有着非常深刻的性别内涵和政策启示。一方面,相当一部分老龄女性人口是家庭妇女或者是低层次、低收入就业的劳动者,对子女的养老经济依赖性比较大;另外,由于长期的家庭和职业的双重压力和忙碌,她们中的大多数身体过度透支,不仅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而且还产生大量的健康医疗和生活扶助需求。所以,如何把生命周期理论与社会性别视角结合起来,对人口老龄化的性别差异进行生命全过程的审视,是非常必要的。另一方面,对人口发展性别结构的女性学分析显示,女性不平等的性别遭遇会在生命进程中累积和放大负面影响。男女平等既要在社会横断面的各个部分落到实处,又要对不同女性群体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进行介入,把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实施的时期成效与女性一生的生命进程改善紧密地结合起来。显然,突破传统人口学通用的学科模式,改用非人口学关键变量,如性别文化与制度等动力要素,来分析和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是不可忽视和低估的。

关于和男性基本等同的女性教育素质却在职业素质形成和发展中转化不力,女性学的分析不仅揭示出深藏其背后的传统性别意识和制度安排的障碍,而且还更全面地发现和评估了这种现实给人口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损失和影响。首先,转化不力的女性教育素质造成人口教育素质存量的闲置,削弱了人口高质量发展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能力;另外,女性教育素质的闲置间接地通过不同素质之间和代际之间的关联影响人口高质量发展;更值得关注的是,女性教育素质的市场和社会转化受阻还会挫伤家庭对女孩教育投入的积极性,降低女性终身学习、多专业修读和技能培训的热情,拉大教育素质之间的性别差异,还阻碍在职业发展中形成更加良性的性别互动和合作,更谈不上走在时代前列的女性可能给男性带来的性别拉动作用。鉴于女性人口素质的不断改善和有效转化在人口整体素质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应该成为人口高质量发展政策设计和实践推动中的重中之重。

共建共享人口高质量发展

为了更好地动员广大妇女群众和家庭,在关注和消除人口发展性别差异的过程中,通过女性人口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人口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以下方面着力。

首先,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家庭以及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口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学习。从社会性别视角深入理解当前我国人口发展趋势性特征和正确看待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既要通过各种相关的人口统计数据全面揭示当前我国人口发展中存在的性别差异,又要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的指导下,结合社会性别分析方法,从历史动态和多学科角度观察这些人口发展性别差异是怎么形成的,又是哪些因素导致的,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性别差异是怎么发展变化的,又给人口高质量发展带来什么样性质和程度的影响等,进而加深对女性人口高质量发展与我国人口高质量发展之间重要关系的理论和实践认识,更加自觉地以消除人口发展性别差异、推进女性人口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着力点,投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我国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部署当中。

其次,进一步提升女性人口统计意识,建立和完善人口发展性别统计制度。建议要对现存的人口统计制度进行梳理,对缺乏性别意识、没能呈现性别结构特征的全国性人口数据收集和发布工作进行改进,对用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人口研究项目的数据收集也提出明确的性别统计要求,尽快为我国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完备和详尽的人口性别统计数据支持。同时还要把性别数据化的人口高质量发展部署融入妇女权益保护与家庭发展的法治建设中,融入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儿童发展纲要,以及“十四五”时期妇联事业发展规划中,在推动我国人口高质量发展当中发挥妇联组织和妇女群众的作用。

最后,要组织学术力量对女性人口高质量发展进行专项研究。深入理解和科学把握女性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概念及其维度、统计测量体系,以及与女性发展、家庭建设之间的关系性质和意义,紧紧抓住最核心领域和解决重大问题,在女性人口高质量发展和女性发展、家庭建设与妇联工作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工作融合和互动机制,提高共建共享的性别价值和人口效应。

(叶文振,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女子学院特聘教授;王慧,山东女子学院教授)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