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海洋行]:平海古城 广东唯一现存600年所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平海出游刑部 [惠州海洋行]:平海古城 广东唯一现存600年所城

[惠州海洋行]:平海古城 广东唯一现存600年所城

2024-06-16 10: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虽然经过600年的沧桑,平海古城至今仍较完整地保留着四座城门楼、部分城墙、完整的十字古街、大部分老民居以及一批古寺庙、古文化遗址和大量的历史文物。

在城内,还保留着绚丽多姿的民间传统艺术。“惠州海洋行”采访团在平海古城内,体验到众多古城遗留的文化底蕴。

9年时间建成平海古城

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平海是一个易守难攻、可进可退的军事要地,历来都是海防重镇、兵家必争之地,被誉为研究岭南军事史的一块“活化石”。

元末明初,大亚湾、红海湾一带盗寇猖獗。到了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制定卫所制度,在边防和海防都设立卫所。平章廖永忠、参政朱亮祖率兵平定广东后,开始在广东置建卫所。

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朱元璋为抵御倭寇的骚扰,派花都司到平海建造守御千户所城,经过9年时间建成平海古城。

采访团看到,古城内虽有部分古城墙遭到破坏,但现存的东南西北四个大城门保存较为完整,每个城门各供奉一位神明,供当地居民和游客参拜。

平海镇原文化站站长汪洁介绍,平海人如今越发重视保护古城,保护工作由政府主导,民间协调,安排两人专门在城墙轮值,居民和游客们留下的香火钱则部分予以看守人作为工资补贴。

古城因盐繁荣一时。据史料记载,平海既是海防军事重镇,又是一个繁荣的海滨商埠。

汪洁介绍,在明朝初年,平海的商机就是盐。“江天晴雪”是平海古城十景之一,这里的“雪”就是盐,像雪一样白花花的盐。

位于平海的淡水盐场,是当时广东14个主要盐场之一。平海因有仓廪和贸易渠道,成为归善县所有盐场交收、储存和贸易的集散地。

事实上,因为盐的商机出现,也令平海古城在当时繁荣一时。首先经营“盐”的是随花都司前来平海建造城池的工匠民夫和随军迁入平海的官兵家属。在当时商屯机制下,盐、耕、商互为促进,加上驻军士兵的生活需求,平海城逐渐形成了集市。

最早的集市就在东门城内的东大街,后来集市越来越旺,甚至逐渐向城外发展。由于商贸发达,商人会馆也陆续出现,如梅州会馆、潮州会馆等。

如今,采访团一行走在平海古城东门外,穿越中桥街、打铁街两条古街,临街店铺的格局犹在,麻条石板、街道牌坊等古物经风雨侵袭仍依稀可辨,似乎可以看到当年商贸繁荣的景象。

民俗文化艺术保存完好

采访团走进平海古城当日恰逢农历五月十四日,这是关帝诞辰,当地居民要举办大戏。当日,在供奉关帝的古城南门边上,戏台早已准备好,已有不少居民坐在台下聊天。当晚8时,传统的白字戏《柳文进中元》上演,附近居民闲坐一起听大戏。

此外,在平海民间还流传着鲤鱼舞,每年正月十五、三月三、城隍庙诞等日子,表演者便手执精心扎制的鲤鱼,时而鱼跃龙门、时而金鱼吐珠、时而藏身匿影、时而激浪腾空,向神明祈求风调雨顺。

据了解,平海民俗风情有元宵节的“闹花灯”和“偷青”、正月十五和二十的 “摆盆”、农历三月三的 “摆戏台”、端午节的“赛龙舟”、中秋节的“拜月会”、农历九月的民间醮会等,民间文化艺术有渔歌、楹联、书画、扮景、舞凤、舞龙、舞狮、歌谣等。

○历史沿革

清雍正十年(1732)改平海守御千户所为平海巡检司。其后,相继设立平海营参将署、平海营中军守备署,还设立了平海仓,为直属惠州府归善县的屯粮机构。

辛亥革命后,归善县改为惠阳县,平海废司设区。当时,平海管辖的地区,包括今天的平海、黄埠、港口、巽寮四镇(度假区)。

新中国成立后,行政区划再发生变化,平海设置为第十八区,仍属惠阳县管辖,黄埠、港口、巽寮则相继从平海分出,被设置为区、乡一级政权。1958年,惠阳县东部地区被分出来,新设惠东县,后惠东县又并回惠阳县。

1965年,重新分置惠东县,平海从此一直隶属惠东县。

据专家学者考察,平海“军声”有声母18个、韵母60个、声调6个,能调合出不同声韵的语言,也因此,平海“军声”读音较短,听起来抑扬顿挫,极具音乐性。

穿越剧流行,不少网友脑洞大开时就有疑问,穿回古代要用什么话交流?在平海,记者意外发现,如果你懂平海方言“军声”,穿回明朝估计就没多大压力。因为它是源于明朝廷推崇的“通语”,最典型一个例子便是 “军”“官”“京”都念“军”,是一种很有趣的语言。

平海兴盛的历史距今仅600多年,在元末之前,平海人烟稀少,极为荒凉,史称南蛮绝地。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平海成为明朝的一个军事卫所,也就是平海守御千户所,将士来自五湖四海,如果不懂同一种语言,官兵之间难以交流沟通。

当时的皇帝朱元璋极为重视“正音”,更指示官员以中原雅音,也就是北方方言为基础,编制《洪武通韵》刊行。可见,当时北方方言是朝廷推崇的“通语”,也因此在将士语言混杂的卫所,讲“通语”是必然的选择。明朝军制消亡后,大部分将士及家眷留下来,成为当地世袭居民。

乾隆《归善县志》、康熙《归善县志》及相关史料显示,到了清朝,平海已被列为海防重镇,由于军队的需要,平海出现了除明朝初年建城外第二次人口迁入高潮期,工农商百业兴旺,来平海经商和定居的人越来越多。

在长达600年的历史长河中,“通语”不可避免地与当地传统方言混杂,在平海,逐渐形成了以军人所讲的中原雅音为基础,融入粤语、客家话、闽南话的综合语体,逐渐变成了平海“军声”。因此,可以说,“通语”是平海“军声”的语言基础。如今,平海镇讲“军声”的只有1万余人,其中七成为平海古城里的居民。平海“军声”也被列为中国濒危方言加以保护和传承。

风俗习惯区分军户民家

虽然平海居民先祖来源不同,但要辨认哪些居民是明代“军户”的后人,哪些是明清时期迁入的民家后人却并不算难,从他们不同的风俗习惯就可以看出。例如,平海“军户”的后人是腊月二十三祭灶,而后期迁入的民家是腊月二十四祭灶。

在距离平海古城800多米外的平海洞上村,记者见到一群层高不足3米的“矮”古建筑群,是四合院结构的平面长方形。原来,这里是平海古城建造者之一吕氏及其后人居住的村落,也就是吕氏古建筑群。

年已60岁的老村长吕顺才称,据《吕氏族簿》记载,吕氏先祖吕应兴是福建莆田人,受皇命与汤、原二位命官驻镇平海,督建平海城池。可以说他们是建造平海城池的设计师、建筑师,后结拜为兄弟,百年之后均葬于平海龙山,每年清明,三姓的后人均在清明集中到龙山拜祭先祖,且居住在平海的三姓后人互不通婚,这两个习俗已沿袭了几百年。

吕顺才说,听老一辈说,当年平海城池建好后,有位堪舆先生推算后建议吕姓不能听到城上的钟声,原姓不能听到城内的鸡啼声,汤姓不能听到城内的鞭炮声,建议三姓先祖搬得越远才能人丁兴旺。后来,吕姓搬到离古城800多米外的洞上村,原姓搬到约2公里外的大水坑村,汤姓搬得最近,搬到古城西门旁的麦元村。

几百年过去,搬离古城最远的原姓后代人口最兴旺,而在西门旁的汤姓后人至今只剩下200多人,这些传说都给平海汤、原、吕三姓氏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如今,吕氏古住宅群是保存较为完整的明代古建筑,村里有30多座建于明代初期的古民居建筑,而吕氏祖屋是洞上村古民居规模最大、年代最久的一座。它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按纵轴线对称布局设计,三进深,有10个天井、45个房厅。常常从这条小巷转几下就通往另一条小巷,而且民居室内有不少雕刻精美的窗花。这里的古民居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建筑物使用的石头很多,墙基大多用花岗岩石块筑成,门槛、门框、窗框、地面等都是用成块的花岗岩石条建成,墙壁则是用青砖砌到顶,可见当时这里的居民富裕程度。

由于处于台风活动区,吕氏古住宅群以大坡度的屋脊和低矮的形体来减少狂风受力,许多古屋一伸手就可摸瓦檐。以吕氏祖屋为例,其第一进滴水檐高只有1.93米,然而房屋二进、三进是逐步升高的,第三进的滴水檐高达3.6米。

有学者认为,这种建筑融汇了原住民和后来客家人的民居文化,又吸收了潮汕、福建地区的建筑文化,在建筑上将北方的四合院和南方的三院落式以及客家的围龙式、殿堂式融合,形成均衡对称式平面方形砖屋的特色建筑。

平海古城的风情: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