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年前,平江一声惊雷,声震全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平江县连云小区地址在哪里 93年前,平江一声惊雷,声震全国

93年前,平江一声惊雷,声震全国

2024-04-06 15: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岳阳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有许多载入史册、影响深刻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不断奋进的力量。在庆祝建党100周年的重要节点,岳阳日报组织全媒体采访团队和岳阳市青年代表,走进“追寻红色记忆”的第一站——平江起义纪念馆,让我们跟随他们的步伐,一起看看革命老区平江的红色故事吧。

  

  

  彭德怀元帅铜像。

  

  5月11日,初夏的平江,电闪雷鸣。93年前的这个夏季,在大革命失败,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的关键时候,平江起义正如这惊雷,使“白色布满的平江,一朝变为赤色,声势震动了全国”;如这闪电,刺破夜空,为黑暗的中国点燃了一束耀眼的火炬。无数平江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凭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精神,用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诗,也为后世留下了一笔笔宝贵的精神遗产。

  平江,处汨水、罗水上游,汨罗江自东向西贯穿全境,连云山、幕阜山与江西、湖北接壤。重踏红色土地,弘扬革命精神,不仅是重温党的光荣革命历史,更是要传承弘扬坚持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担当时代重任、勇于奉献牺牲的平江起义革命精神,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不断奋进的力量。

  

  “追寻红色记忆”采访团走进平江起义纪念馆。

  5月11日,岳阳日报传媒集团“追寻红色记忆”采访团走进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的平江起义纪念馆。纪念馆由平江起义旧址、彭德怀铜像广场、平江起义史料陈列馆组成,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在平江起义史料陈列馆,大门上方悬有张震将军手书“平江起义史料陈列馆”的匾额。纪念馆内,玻璃橱窗里陈放着起义将士们用过的物品,无不凝结着血与火的记忆。展墙上,斑驳的照片,让我们了解真实的历史。特别是通过蜡像场景,让人身临其境,深刻认识到平江起义的艰苦历程,感受到革命先烈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和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

  走进青砖黛瓦的平江起义旧址——天岳书院,一个个排列整齐的房间,正是当年的起义将士办公休息的地方。

  

  讲述拴马树的故事。

  “彭德怀跃马扬鞭来到这里,把马拴在这棵树上后,系上红绸带,把枪一扬,高呼集合……”平江起义纪念馆管理处副主任李醒狮指着天岳书院门前郁郁青青的“拴马树”说,“国民党派他们来镇压革命,没想到变成了保护革命,还发展成武装起义。”

  时间回到1928年。当年3月16日, 党领导20多万革命群众攻打平江县城,史称“三月扑城”。国民党当局和清乡团疯狂屠杀革命群众,镇压平江人民的反抗斗争。6月,国民党湖南陆军独立第五师被派往平江“灭火”。他们没有料到的是,一团团长彭德怀已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彭德怀刚到平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积极联系平江地方党组织,但由于环境恶劣,时间仓促,一直未能联系上。为联系上平江地下党组织,彭德怀可谓是煞费苦心,让一团党组织在奉命搜山“清剿”时,先是大张旗鼓,朝天放枪,给游击队报个信;然后还在偏僻处扔子弹、手榴弹。有时还附上一张便条,上面写着“红军不要慌,朝天放排枪;上官不发饷,我要参加共产党。”如今,这首“诗”作为珍贵史料,陈列于平江起义史料陈列馆中。

  

  平江起义史料陈列馆外。

  这样大张旗鼓地寻找一直持续到7月17日。这天,新任的湘鄂赣边特委书记滕代远到达平江县城,他在第一时间找到了彭德怀,党的组织关系终于接上了。

  7月22日中午时分,彭德怀、滕代远率一团800名勇士在天岳书院操场举行起义誓师大会。彭德怀发出了战斗号令:“现在就向平江县反动县政府、民团、清乡队、清乡委员会进攻!坚决消灭他们!我们起义了!为工农兵服务开始!”随后,起义军在不到两个小时内,便解除城内反动武装,活捉县长等反动分子200多人,夺取了平江县城,并释放了被关押的上千名革命群众。一时间,满街红旗飘扬,从监狱出来的革命干部和群众一起在街上宣传,游行示威;街头巷尾处处可见标语和传单,真是群情激奋,气势高涨。

  7月24日,平江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宣告成立。至此,平江起义取得了重大胜利。在大革命失败,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的关键时候,平江起义如一声惊雷,威震湘鄂赣,震撼全中国,极大地振奋了革命者的斗志。在平江起义的影响下,浏阳、醴陵、岳阳、通山、通城、修水、铜鼓、万载等县,也掀起了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的运动。

  

  平江起义史料陈列馆内。

  据统计,在建立新中国的征途上,平江有20余万优秀儿女为国捐躯,登记在册的革命烈士达2.1万多人,占全省革命烈士总数的五分之一。同时,平江县也是闻名全国的“将军县”,开国将军多达52位,其中,从平江起义的部队中成长起来的就有37位。

  “进行完此次参观,我的内心已经是百感交集。作为一名平江本地人,我了解了更多关于平江的红色故事、关于平江更多的英雄革命精神、关于平江更多的文化遗传;而作为一名青年人,我不仅要继承革命先辈的革命精神,更需要以青年之姿将革命精神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平江青年汤亦东参观平江起义纪念馆后如是说。

  

  参观学习,缅怀先烈。

  如今,红色基因早已伴随奔腾不息的汨江水,深深融入平江儿女的精神血脉。在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战中,广大党员干部,秉承革命初心,接续奋斗,谱写出平江县由贫转强新篇章。

  “平江起义的革命精神在脱贫攻坚战的战场上同样弥足珍贵。”平江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刘辉告诉记者,在平江脱贫攻坚的战场,党员干部扑下身子、深入一线为群众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擦亮初心底色,赢得广泛认可。广大贫困群众不等不靠、主动脱贫,不仅摆脱物质上的困境,更收获精神上的富足。2019年3月,平江脱贫摘帽。至2020年底,全县13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4.12万名贫困群众全部脱贫。

  平江县上塔市镇得胜村原是一个落后村,2013年,村民们主动邀请在外经商的能人曾确松回村担任村支部书记。回村后,他成立劳务公司,每年向外输送劳务人员1000多人;本村村民200多人,每年人均收入可达60000余元。如今,得胜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样板村、文明村。曾确松也获得“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放弃都市中优渥的生活,回村带领村民共同富裕。曾确松身上体现了一名党员对乡亲们的牵挂,也体现了共产党人始终不忘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曾确松表示,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途中,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好,把乡村振兴好。

  平江县安定镇九狮村村民傅智慧,因为父母、奶奶接连生病、孩子上学,欠下许多外债,日子艰难。在扶贫干部帮扶下,他筹集3000元钱,开始养殖黑山羊。慢慢有了收益后,傅智慧接着养鸡、养鱼…… 2015年至2019年,短短4年光景,他家发展到年出栏土鸡10万多只、山羊100多头、鸭3000多只、鹅500多只,年纯收入达到20余万元。致富后的傅智慧还带动乡亲们一起搞养殖实现共同富裕。

  不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如今,随着资金、技术、劳动力逐步向乡村回流,产业兴旺、人才回乡、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的新画卷正在平江这片红色土地上徐徐展开。

  

  纪念平江起义的塑像。

  延伸阅读

  红色故事:“拴马树”的故事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平江起义旧址——天岳书院门口就有这样一棵见证历史,引得凤凰来的梧桐树。

  大革命失败以后,国民党大肆扑杀共产党员,平江的共产党员不畏强暴,组织策划,发动20万农民扑城,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当局的气焰,彭德怀所在的国民党独立五师一团奉命到平江换防,镇压平江的革命群众,他所率的独立一团第三营就驻军在平江天岳书院。

  来平江之前,彭德怀就已经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十几年的湘军生活,目睹了国民党贪污腐败、草菅人命,他想“为劳苦大众谋福利”的理想靠国民党是无法实现的,在北伐期间他认识了共产党员段德昌,在他的帮助下,了解并接受了共产主义,他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是真正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只有共产党才是真正地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

  在白色恐怖笼罩全国的时候,他毅然选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于1928年7月22日于天岳书院发动了平江起义。平江起义的发动是彭德怀和其他领导者周密部署的,门前的梧桐树记录了他们策划时的点点滴滴,天微亮的凌晨、抑或酷热的晌午、或残阳西下之时,彭德怀的枣红战马就拴在这棵树上,这棵梧桐树就有了“拴马树”之称。

  1958 年,彭老总第三次来平江时曾抚摸着树干感慨:“弹指之间过了30年,树长高了,我也老了。平江起义时我30岁,至今又是30年。我是30年求索,30年革命”。确实,年复一年,郁郁葱葱的梧桐树,就这样记录着流逝却不改初心的岁月。

  青年感悟:把红色历史传承下去

  5月10日,为缅怀革命先烈,发扬光荣传统,我有幸来到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平江起义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跟随队伍先后参观了平江起义史料陈列馆和平江起义旧址——天岳书院,重温那段心血沸腾的历史,追忆当年革命的艰难历程,学习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平江起义旧址为天岳书院,门前广场上新陈列了一架空军捐赠的飞机,彭大将军横刀立马的铜像依然威风凛凛,让人不禁想起那首著名的《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尽显彭德怀大将军纵横驰骋、一往无前的威武雄姿。

  作为平江的一名青年人,我对平江的红色文化很多都是一知半解。一直到参观完之后我才发现,我的知识面是多么的狭窄。平江是一片红色热土,走出了52名开国将军,同时也走出了3支铁军,为中国革命和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壮大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经过这次红色之旅,我们深感今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青年一代当遵循前辈们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革命思想,学习平江人民英勇不屈、团结一心的优良传统。要努力工作,刻苦钻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扬革命的人道主义,把先烈们用生命谱写出来的历史,用我们的行动一代代传承下去!

  策划:冯元满、曹 勇、欧 梁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吉祥、刘志恒

  通讯员 汤亦乐 图 王 志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