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水稻种子怎样提纯复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常规水稻种子大全 常规水稻种子怎样提纯复壮?

常规水稻种子怎样提纯复壮?

2023-12-01 20: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常规水稻种子怎样提纯复壮?

常规水稻种子怎样提纯复壮?

孟凡东等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 这说明种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特别是优良的品种对人类社会活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要完全发挥优良品种的重要作用则必须要保证该优良品种的纯一种性,即其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 由于常规水稻品种在自然生长过程中受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会造成其对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变化,优良品种的纯一种性及优势得不到应有的体现, 给粮食生产及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带来不利因素。 文章针对影响常规水稻种子种性变化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措施,做好常规水稻种子的提纯复壮工作,为此特分析建议如下。

1 常规水稻种子种性变化及混杂的原因

1.1 遗传世代过多产生的分离和变异

常规水稻的育种方式基本以杂交选育为主要方法,为了固定某些优良品种的特殊性状,经常采取多次复交和回交的办法, 也有的育种人员在自然变异株中进行筛选, 这样势必造成优良品种的内在的遗传基因非常复杂,如果不停地繁殖和生产,随着世代不断的增加,不可避免地产生分离和变异,致使种性逐渐退化,优良性状不断丧失。

1.2 生物学混杂致使种性变化

常规水稻品种虽然为自花受粉作物, 但是它仍有 0.1%~0.2% 的自然变异率,同时受风媒、虫媒等影响, 也或多或少的产生一定的异交率及种植世代代数增加而产生的分离, 同时要求本品种要连片规模种植,要保证有一定的隔离条件,否则异花授粉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异交结实率, 诸多因素叠加影响了品种的纯度, 对品种的优良种性生产推广和应用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因素。

1.3 水稻轻型栽培生长过程中产生了混杂

近年来由于土地流转速度不断推进, 轻型栽培模式的不断推广,随着种植年限的不断积累,自生红米稻(又称鬼稻、稆稻等)田间含量呈爆发式增长。 由于自生红米稻在土壤里休眠期长、 环境适应时萌发快、分蘖力强、落粒性好、综合抗逆抗病性优等诸多特性,已严重危害正常栽培稻的生产,给农民带来了巨大损失,给社会治安带来了极不稳定的因素;机插秧和手栽秧由于育秧土壤种含有自生红米稻及杂稻,又对大田种子繁殖生产造成了二次污染,形成了危害。

1.4 农事活动特别是机械作业时产生的混杂

水稻在栽培生产管理过程中因人为操作等原因产生了混杂,特别是在药剂浸种、育秧播种、上水或受雨水冲杂、运秧栽插等过程中由于不慎而导致。

1.5 种子收割翻晒运输烘干加工时产生的混杂种子在收割以后一定要做好各方面的防杂保纯工作,要做到专机、专车、专场、专库,同时还要做到专人负责,避免整个过程由于操作不当造成混杂,致使优良种性丧失。

2 常规水稻种子提纯复壮的主要方法

目前常规稻麦提纯复壮主要采用株系循环法即“大群体小循环法”,主要步骤如下:首先要根据品种的典型性状,选择一致性、稳定性优良的单株,淘汰选择后进入株系圃, 下年种植的株系不再是上年各系中逐一选择的个体混合体, 而是根据生产原种数量直接保留的各系部分的混收构成大系, 但淘汰的株系除外,下年分系种植于保种圃,以后每年在保种圃保留大系继续种植保种圃, 保种圃大系保留后其余混收,作为基础种子田繁殖原原种的材料,原原种在原种田繁殖原种,从而实现“多、快、好、省”的原种繁育效果。 为了防止种植世代过多致使种性逐渐退化,优良性状不断丧失,首批育种的高代材料建议留足一定数量放置冷库低温冷藏保存, 一般 3~5 年取出一部分进行种植,然后单株系选后,再按以上步骤进行提纯复壮, 同时提纯的单株或株系要达到一定的基础数量,处理好群体与个体的关系,以防个体数量太少,代表不了群体的典型性状,导致少量个体在不断长期选择中性状发生漂移, 一般单株或株系初始不能少于 200 株, 稳定后混收前的株系最低不能少于 64 株,只有这样才能持续不断地发挥优良品种的特异优势,为农民增收、为企业增效,促进社会进步。 见图 1 ,图 2 。

展开全文

图 1 提纯复壮流程

图 2 “大群体、小循环”法“同心带”生产布局

3 建立常规水稻种子提纯复壮防控体系

从遗传性状上做好常规水稻的提纯复壮后,就必要从生物学、栽培管理、农事活动、收割烘干加工包装等方面, 综合做好常规水稻种子的提纯复壮各个环节的保障工作,不但要成立相关组织、明确岗位责任制,还要建立良好的防控体系,才能确保提纯复壮的种子的质量,始终保持其典型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经过多年的摸索及实践积累,特制定了常规水稻种子提纯复壮防控体系。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