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常州新能源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常州是风险地区 双碳目标下常州新能源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双碳目标下常州新能源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2024-04-02 11: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庄薇薇 滕翔宇

【摘  要】2020年,我国明确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发展新能源产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常州位于江苏南部,以光伏、锂电池为新能源产业的代表,常州新能源产业集群的总体规模和技术水平居全球前列。然而常州新能源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仍存在一定的瓶颈、问题和挑战。论文以常州新能源产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对象,在对常州的光伏和锂电池产业开展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双碳目标下,常州新能源产业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升级;优化营商环境,推进项目实施;加强多元合作,创新管理体制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Abstract】In 2020, China clearly put forward that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will reach the peak by 2030, strive to achieve carbon neutrality by 2060. Developing new energy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way to achieve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goals. Changzhou is located in the south of Jiangsu, with photovoltaic and lithium battery as the representatives of new energy industries. The overall scale and technical level of Changzhou's new energy industry cluster ranks among the top in the world.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existing bottlenecks,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in the gree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angzhou's new energy industry. Taking how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angzhou's new energy industr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Changzhou's photovoltaic industry and lithium battery industr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Changzhou's new energy industry under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goals, including optimizing industrial layout, promoting industrial upgrading, optimizing business environment, promoting project implementation, strengthening diversified cooperation, and innovating the management system.

【關键词】碳达峰;碳中和;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江苏常州

【Keywords】carbon peaking; carbon neutrality; new energy indust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hangzhou in Jiangsu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2)01-0049-03

1 引言

2020年,新冠肺炎大流行导致全球性的经济活动停滞,但对二氧化碳排放减少产生的作用并不显著。据统计,2020年的全球平均气温仍为历史上仅次于2016年的第二峰值,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极端天气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减少和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新目标。在双碳目标下,扶持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主要涉及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等。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指出发展清洁能源是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位于苏南地区的常州市,近年来集聚发展以光伏和锂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产业集群总体规模和技术水平居全球前列,部分技术产品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然而,在双碳目标下,常州的新能源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仍然面临一些现实问题和挑战。

2 常州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

2020年,常州光伏产业中晶硅电池产量13.85 GW,晶硅组件产量18.26 GW,年产值达600亿元,拥有众多领军企业,构建的产业链较为完整,配套能力较强,上下游企业覆盖拉晶、切片、电池片封装、组件、逆变器、变压器、系统开发及安装、产品研发测试、光伏设备制造、光伏配套耗材等各个方面。常州企业所产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居世界第一,光伏支架出货量居全国第一。其中,2021年8月16日,位于常州的天合光能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宣布,其自主研发的210 mm×210 mm高效PERC电池,经国家光伏质检中心(CPVT)第三方测试认证,电池效率可达到23.56%,创造了210大面积产业化P型单晶硅PERC电池量产效率新的世界纪录。

2020年,常州拥有动力锂电池电芯及配套生产企业40余家,已建和在建产能超90 GWh,位列江苏省第一以及全国前三。其中,锂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已在常州溧阳布局5个百亿项目,其中2个与汽车行业龙头上汽集团强强联手。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关键零部件,动力电池产业“世界看中国,中国看常州”的格局已经显现。常州现已成为全国动力电池产业链的主要聚集区,形成了“以溧阳、金坛为两大核心,其他区域多点支撑”的锂电池产业集群。在原有光伏产业的基础上,形成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另一个有力增长点。

常州在风力发电和氢能等其他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使其成为新能源产业链的强链补充。位于武进高新区的常州市风力发电产业园内已经初步形成了研发—制造—组装的完整产业链,集群效应逐步显现。风能产品涉及风电整机、电机、电缆、变压器、齿轮、齿轮轴、塔筒、底座、轮毂、叶片及填充料等,具备风能领域较强的零部件制造能力。氢能产业也是常州在新能源产业布局中的一大亮点领域,尤其是氢燃料电池的自主研发。2021年6月16日,首台氢燃料混合动力机车在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下线。该机车装用的氢燃料电池为国内完全自主研发的产品,电堆功率同样为国内最大,功率可达400 kW,寿命近20 000 h。

除了新能源相关装备制造,近年来,常州积极推进新能源生产项目的落地。以常州九金裕风新能源有限公司为例,在水面光伏发电和风电项目上业已开展积极的探索。2021年8月3日,武进区前黄分散式风电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是常州首个风力发电项目,也是苏南首个百兆瓦级“风、光互补”电站项目。项目总投资2.3亿元,总装机容量3万千瓦,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上网发电量可达7 218万千瓦时,可节约标煤2.19万吨。

3 常州新能源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第一,新能源产业新增拟建投资项目转化率较低。其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在项目招引阶段,存在信息获取的偶然性和缺乏长远考虑的短期思维,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为后期项目的持续推进带来影响。主要体现在近年来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市场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和需求萎缩,导致相关项目的持续推进陷入困境。其次,常州新能源产业新增项目集中在溧阳和金坛,存在区域间的项目招引竞争和配套资源的重复投入等问题。以至于在招引初期,借助政策红利,项目扎堆上马,但随着项目的推进,无法避免投资转化率低下、投产达产缓慢的问题,无法迅速对产业发展发挥有效的支撑作用。

第二,新能源产业引领绿色发展的能力有待提高。现有的光伏、锂电池产业,虽产品为新能源产品,然而在生产的过程中存在能源消耗强度、土地消耗强度较大的特性,同时,存在较大的环境负荷。尤其是光伏产业,2021年上半年用电量同比增长位居各产业类别的前列,是汽车制造业的两倍以上、是纺织等其他类别制造业的五倍。经调研可知,能源消耗强度大已经成为限制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021年9月以来,天合光能、顺风光电等光伏企业受到政府能耗双控(能耗总量控制+能耗强度控制)和电力供应紧张的双重影响,已经制定了2021年下半年的减产计划。此外,锂电池行业虽然与传统的铅酸、镍铬电池相比,相对污染较小,但在锂电池的生产工序中(尤其是打浆和回收环节),依然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隐患。

第三,针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与扶持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在产业布局与选择定位方面,近年来新能源项目推进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新能源锂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上,存在资源整合优势的提升空间,如锂电池在溧阳和金坛有多个项目同时推进。部分项目在选址布局上,各层级之间的沟通不够充分,前期论证也不到位,导致一些项目迟迟无法落地,推进难度较大。在高端要素的供給方面,部分企业在调研中反映其得到的金融支持不足。尤其是清洁能源生产项目在落地时需要的金融支持有数量大、周期长等特点,受财金〔2018〕23号文件的影响,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经不能通过产业引导基金的方式为大型项目落地提供金融支持,融资难度不断增大。同时,高端人才供给不足。常州在技术技能人才规模总量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面向新能源产业所需的人才供给能力还不够,主要表现为人才队伍的“大而不强”,高端科技研发人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不高,缺乏有影响力的科技成果。

4 常州新能源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升级

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将有效推动我国能源体制改革,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循环体系作为目标,常州市应调整和优化新能源产业布局,推进产业升级。

首先,在项目招引环节,避免存在信息获取的偶然性和缺乏长远考虑的短期思维,研判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项目安排。建议基于政产学研合作,建立宏观经济环境的预研预判机制,以季度或半年度为单位,针对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以及新能源产业招引或推进中存在的影响因素,定期进行研讨,形成决议报告,为中长期的产业布局提供参考决策建议。

其次,未来30年以碳达峰和碳中和为目标,中国的发展模式会发生全局性变革,“绿色”将成为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与共识,推动新能源从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的地位转化。在此背景下,常州应依托产业配套齐全、工业基础扎实的优势,根据地方资源禀赋,如太湖、西太湖、长荡湖等水域面积,加快推进新能源生产领域光伏发电项目和风能发电项目的落地。

最后,立足于各市、区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优化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实现差异发展、错位竞争,避免在各市、区之间出现“争企业”“抢项目”的恶性竞争。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细化新能源产业项目的质效提升考核办法,由考核经济效益逐步调整为考核经济与社会、生态效益并重,充分体现“以亩产论英雄、以能耗论英雄、以环境论英雄”的高质量发展要求。

4.2 优化营商环境,推进项目实施

常州市相关部门要发挥好监管与服务职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项目实施是新能源产业实现可持续、生态化发展的重要保证。首先,提升新能源产业项目的要素保障水平。精准制定破解要素制约瓶颈的激励政策,更加突出政策的精准性、激励性、有效性。整合统筹全市范围内的土地、资金、能源、环境容量等资源要素,优先用于对绿色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重大新能源产业项目招引落地。精准供应,调整优化用地布局,提高用地指标使用效益,满足新能源生产项目(如水面光伏发电项目、风力发电项目)的合理用地需求。其次,在人才支持方面,既要做好宣传、完善制度,也要做好用工服务。在宣传方面,打造常州主题招商品牌。在用工服务方面,切实发挥常州在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方面的优势和特色,着眼新能源产业发展需求,创新技术工人定向培养模式,建立订单培养、订单服务、订单招工等政府服务企业用工长效机制,重视绿色引领型企业、创新型新能源产业项目的用工保障,以优质高效的用工服务赢得企业信赖、增强可持续发展动力。最后,充分发挥各类开发区、科技园区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主窗口、主阵地作用,大力加强基础设施、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等功能配套设施建设,增强园区的配套优势、服务优势和竞争优势,持续提升园区创新要素集聚力、特色产业吸引力、基础功能承载力。

4.3 加强多元合作,创新管理体制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必须贯彻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重的绿色发展理念,在新能源产业项目的推进过程中,应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项目为抓手,积极开展多元合作,创新管理体制,进而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完善银政企联席会议制度,深化银政企对接合作,加大对风力发电装备制造、氢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前沿项目的金融供给力度。发挥资本市场作用,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革,通过发债、股权合作、上市等多种途径,不断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抢抓国家增加政府债券额度等政策契机,储备一批新能源产业的重大项目。

其次,完善新能源产业项目招商会等合作渠道,加大对风力发电装备制造、氢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前沿项目的招商力度。积极与相关专业机构联合开展投资推广的网络招商合作,扩大网络推介的影响力。探索通过新型网络媒介创新开展网络招商,以网络为重点手段不断拓展招商网络。

最后,以新能源产业前沿领域的科技创新和项目孵化为目标,加大产学研合作的力度,积极引进重大的新能源科研项目。可以邀请知名能源、环境领域的科学家、学者作为常州市新能源产业投资推广顾问,加强绿色城市形象的全球化推广,提高常州在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上的世界知名度。

5 结语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能源紧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问题日趋严峻,世界能源结构正加速向低碳化、无碳化方向演变,发展清洁低排放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大势所趋,并成为各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江苏省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加强生态建设,倡导绿色发展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关键。在此背景下,常州市必须强化自身新能源产业优势,大力推动可持续发展,實现引领绿色发展的重要功能。

【参考文献】

【1】李星林,罗胤晨,文传浩.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发展:推进理路及实现路径[J].改革与战略,2020,36(2):95-104.

【2】陈洪波.“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逻辑内涵与实现途径[J].生态经济,2018,34(10):209-213+220.

【3】韩美琳.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D].长春:吉林大学,2021.

【4】严宇珺,严运楼.江浙沪地区城市绿色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实证研究[J].生态经济,2021,37(8):49-54.

【5】边云涛.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21.

【6】阮娴静.工业4.0时代下产业创新能力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影响机制研究[J].商业经济,2021(6):35-37.

【7】刘怡君,方子扬.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析[J].生态经济,2021,37(2):48-53.

【8】曲延芬,于楚琪.产业集聚多样化、专业化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J].生态经济,2021,37(2):61-67.

猜你喜欢 碳中和碳达峰可持续发展 碳中和·碳达峰区域治理(2022年40期)2022-11-27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2030碳达峰与2060碳中和新疆钢铁(2021年1期)2021-10-14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应当采用何种立法思路中华环境(2021年9期)2021-10-14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商(2016年27期)2016-10-17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人民论坛(2016年27期)2016-10-14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大众理财顾问(2016年9期)2016-10-11旅游风景区碳估算与碳中和实证研究世纪桥(2014年12期)2015-01-04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2年1期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的其它文章浅析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甘肃省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蒙草生态财务风险识别与防范地方税收视角下的肇庆经济发展分析企业税务风险的识别及其防控研究建设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控制策略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