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轻”的成语大全(232个)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带有轻字的服装词语 含“轻”的成语大全(232个)

含“轻”的成语大全(232个)

2024-06-28 10: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含“轻”的成语大全(232个)

百问中文 / 2019-03-04 浏览

小编为您整理了轻怜重惜、人微言轻、礼轻义重等含“轻”的成语232个,其中“轻”开头的102个,“轻”结尾的36个,“轻”在中间的94个,及其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轻”开头的成语

1、轻怜重惜[qīng lián zhòng xī]

【解释】形容百般怜爱。

2、轻身重义[qīng shēn zhòng yì]

【解释】指轻视生命而重视正义事业。

【出处】《抱朴子·明本》:“攻守进趣之术,轻身重义之节。”

【示例】纬武经文轻身重义,社稷是所不图也,天位非所倾望也。 ——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卷二十九

3、轻如鸿毛[qīng rú hóng máo]

【解释】鸿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还要轻。比喻非常轻微或毫无价值。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

【示例】梅伯死轻如鸿毛,有何惜哉?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六回

4、轻尘栖弱草[qīng chén qī ruò cǎo]

【解释】比喻人生无常。

【出处】《梁书·鱼弘传》:“我为郡,所谓四尽:水中鱼鳖尽,山中麞鹿尽,田中米谷尽,村里民庶尽。丈夫生世,如轻尘栖弱草,白驹之过隙。人生欢乐富贵几何时!”

【示例】生世间,如轻尘栖弱草,何至自苦如此?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七回

5、轻嘴薄舌[qīng zuǐ bó shé]

【解释】指说话轻率,言语随便。也比喻人爱说俏皮话。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五:“叵耐邻里有一班浮薄子弟,平日见王媪是个俏丽孤霜,闲常时倚门靠壁,不三不四,轻嘴薄舌的狂言挑拨。”

【示例】袭人听了话内有因,素知宝钗不是轻嘴薄舌奚落人的,自己想起上日王夫人的意思来,便不再提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五回

6、轻动远举[qīng dòng yuǎn jǔ]

【解释】指轻率出兵征讨无方。

【出处】《三国志·魏志·常林传》:“方今大军在远,外有强敌,将军为天下之镇也,轻动远举,虽克不武。”

7、轻描淡写[qīng miáo dàn xiě]

【解释】原指描绘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地着笔。现多指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八回:“臬台见他说得这等轻描淡写,更是着急。”

【示例】写文章该详的地方要详,不可轻描淡写。

8、轻骑减从[qīng qí jiǎn cóng]

【解释】行装简单,跟随的人少(多指有地位的人)。同“轻车简从”。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所以我的主意,打算暂且不带家眷,我一个人带上几个家人轻骑减从的先去看看路数。”

9、轻挑漫剔[qīng tiāo màn tī]

【解释】形容从容地弹奏乐器。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回:“初起不过轻挑漫剔,声响悠柔。”

10、轻偎低傍[qīng wēi dī bàng]

【解释】两两相依。形容亲密的状态。

【出处】清·洪昇《长生殿·定情》:“庭花不及娇模样,轻偎低傍,这鬓影衣光,掩映出丰姿千状。”

11、轻脚轻手[qīng jiǎo qīng shǒu]

【解释】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放得很轻。

【出处】沈从文《萧萧》:“于是萧萧轻脚轻手爬起床来,眼屎朦胧地走过床边。”

12、轻车快马[qīng chē shú mǎ]

【解释】喜事从天上掉下来。比喻突然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

【出处】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贵脚踏践地,使下官喜从天降。”

【示例】张顺见了宋江,轻车快马。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回

13、轻事重报[qīng shì zhòng bào]

【解释】指小事情却用严重的口气报告。

【出处】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一折:“过来,我看去,这厮轻事重报。”

【示例】你人也认不得,只管轻事重报!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二十三回

14、轻财敬士[qīng cái jìng shì]

【解释】指轻视钱财,重视士人。同“轻财重士”。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甘宁传》:“宁虽粗猛好杀,然开爽有计略,轻财敬士,能厚养健儿。”

15、轻饶素放[qīng ráo sù fàng]

【解释】轻易地饶恕,白白地放过。

【出处】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一折:“俺哥哥若有些好歹,我不道的轻饶素放了你也。”

【示例】道士有个轻饶素放的,还要谢将吃酒。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39回

16、轻财重士[qīng cái zhòng shì]

【解释】轻视钱财,重视读书人。

【出处】《三国志·吴志·张温传》:“父允,轻财重士,名显州郡,为孙权东曹掾。”

【示例】高尝受诏教习胡亥,见他慈仁笃厚,轻财重士,口才似拙,心地却明,诸公子中,无一能及。 ——蔡东藩《前汉演义》第七回

17、轻口薄舌[qīng kǒu bó shé]

【解释】形容说话轻率、刻薄。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这酸子轻口薄舌,专会做词,今日你去送别,曾有词否?”

18、轻徭薄税[qīng yáo báo shuì]

【解释】犹言轻徭薄赋。减轻徭役,降低赋税。

【出处】《汉书·昭帝纪》:“海内虚耗,户口减半,光知时务之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示例】愿黎民乐业,做官的皆如卓鲁,令史每尽压肖曹,轻徭薄税,免受涂炭者。 ——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三折

19、轻诺寡信[qīng nuò guǎ xìn]

【解释】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出处】《老子》六十三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示例】吾家非轻诺寡信。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凤仙》

20、轻轻巧巧[qīng qīng qiǎo qiǎo]

【解释】轻便灵巧,简单容易。

【出处】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5回:“却说铁公子在西山读书,待到秋闱,真是才高如拾芥,轻轻巧巧,中了一名举人。”

21、轻重失宜[qīng zhòng shī yí]

【解释】指重要的与不重要的处置失当。

【出处】宋·苏舜钦《论宣借宅事》:“若列行陈之家与伎术之辈,均用此赏,臣窃恐轻重失宜矣。”

【示例】苟律例轻重失宜,官吏舞文出入,政平讼理,其道曷由。 ——《清史稿·世祖本纪》

22、轻徙鸟举[qīng xǐ niǎo jǔ]

【解释】轻于去留,像鸟飞那样容易。

【出处】清·梅曾亮《书李林孙事》:“河南路四通,轻徙鸟举不可制。”

23、轻卒锐兵[qīng zú ruì bīng]

【解释】轻卒:不披铁甲的兵士。轻装的精锐部队。

【出处】《战国策·燕策二》:“济上之军,奉令击齐,大胜之。轻卒锐兵。长驱至国。”

24、轻财好义[qīng cái hào yì]

【解释】犹言轻财重义。指轻视财利而看重道义。

【出处】汉·元王皇后《赐公孙弘子孙当为后者爵诏》:“股肱宰臣,身行俭约,轻财重义,较然著明。”

【示例】原来汪革素性轻财好义,枢密府里的人,一个个和他相好。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三十九

25、轻财仗义[qīng cái zhàng yì]

【解释】犹轻财重义。指轻视钱财,重视士人。

【出处】陈天华《狮子吼》第六回:“一生轻财仗义,把数万金的家资,不上十年,花得精光。”

26、轻薄无行[qīng bó wú xíng]

【解释】无行:品行坏。态度轻佻,道德败坏。

【出处】《晋书·华表传》:“恒为州大中正,乡人任让轻薄无行,为恒所黜。”

【示例】他怎么变得如此轻薄无行了。

27、轻薄无礼[qīng báo wú lǐ]

【解释】指轻佻浮薄,不知礼仪。

【出处】明·叶宪祖《鸾鎞记》:“那温庭筠这等轻薄无礼,小人也为着一事,丞相爷差去见他,倒被他呵叱了一场。”

28、轻言轻语[qīng yán qīng yǔ]

【解释】形容说话声音极轻微。

【出处】杨朔《北线》:“排长跟杜富海夹在人缝里,轻言轻语地合计事情。”

29、轻举绝俗[qīng jǔ jué sú]

【解释】犹言避世隐居。

【出处】《晋书·贺循传》:“或有遐栖高蹈,轻举绝俗,逍遥养和,恬神自足,斯盖道隆人逸,势使其然。”

30、轻世肆志[qīng shì sì zhì]

【解释】藐视世俗,放荡心志。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吾与富贵而泏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

【示例】老学则刍狗万物,轻世肆志,往往玩弄王侯,以鸣得意。 ——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一节

31、轻装简从[qīng zhuāng jiǎn cóng]

【解释】行装简便,随从人少。

【出处】京剧《红色娘子军》:“今日常轻装简从,登门造访。”

【示例】领导干部下乡要轻装简从,不能铺张浪费。

32、轻财贵义[qīng cái guì yì]

【解释】犹言轻财重义。指轻视财利而看重道义。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朱恒传》:“然轻财贵义,兼以强识,与人一面,数十年不忘。”

33、轻重倒置[qīng zhòng dào zhì]

【解释】把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两者的地位摆颠倒了。

【出处】宋·刘安世《尽言集·论韩玠差除不当第三》:“轻重倒置,有害政体。”

【示例】写文章做演说就不同了,这是专为影响人的,我们的同志反而随随便便,这就叫做轻重倒置。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34、轻于去就[qīng yú qù jiù]

【解释】轻:轻率;去:离开;就:靠近;去就:指去留。轻率地离开一个地方而投靠另一个地方。比喻反复无常,没有标准和原则。

【出处】《三国志·魏志·吕布传》:“登见太祖,因陈布勇而无计,轻于去就,宜早图之。”

【示例】吕布有勇无谋,轻于去就,明公宜早图为是! ——蔡东藩《后汉演义》第七十六回

35、轻死重气[qīng sǐ zhòng qì]

【解释】指以义气为重而不怕死。

【出处】汉·张衡《西京赋》:“都邑游侠,张起之伦,齐志无忌,拟迹田文,轻死重气,结党连群。”

36、轻歌妙舞[qīng gē miào wǔ]

【解释】指轻快的音乐和柔美的舞蹈。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5回:“轻歌妙舞常堪爱,锦砌花团色色怡。”

37、轻手软脚[qīng shǒu ruǎn jiǎo]

【解释】犹言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放得很轻。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8卷:“忽听得贺司户船中剪刀声响,遂悄悄的轻手软脚,开了窗儿,跨将出去。”

38、轻举远游[qīng jǔ yuǎn yóu]

【解释】指避世隐居。

【出处】战国·楚·屈原《楚辞·远游》:“悲时俗之迫厄兮,愿轻举而远游。”

【示例】服食三载,轻举远游。 ——《参同契》上卷

39、轻言寡信[qīng yán guǎ xìn]

【解释】说话轻率,缺少信用。

【出处】元·贾仲名《升仙梦》第三折:“你不要非真当假,大丈夫言出无差,轻言寡信,休要耍。”

40、轻身徇义[qīng shēn xùn yì]

【解释】轻视生命而为正义事业牺牲。

【出处】汉·申屠蟠《为缑氏女玉奏记外黄令》:“当时闻之,人无勇怯,莫不强胆增气,轻身徇义,攘袂高谈称羡。”

41、轻莹秀彻[qīng yíng xiù chè]

【解释】莹:光洁明亮;秀:秀丽;彻:透彻。比喻诗文的意境新、词藻精、语句俊雅。

【出处】唐·柳宗元《愚溪诗序》:“清莹秀彻,锵呜金石。”

42、轻赋薄敛[qīng fù báo liǎn]

【解释】犹言轻徭薄赋。减轻徭役,降低赋税。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汤夙兴夜寐,以致聪明,轻赋薄敛,以宽民氓。”

43、轻动干戈[qīng dòng gān gē]

【解释】轻:轻率;干戈:古代兵器。轻率地动武挑起战争。

【出处】《旧唐书·萧俛传》:“如或纵肆小忿,轻动干戈,使敌人怨结,师出无名,非惟不胜,乃自危之道也。”

【示例】我徒弟纵有手段,决不敢轻动干戈。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七回

44、轻手蹑脚[qīng shǒu niè jiǎo]

【解释】犹言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放得很轻。同“轻手软脚”。

【出处】老舍《骆驼祥子》:“他想轻手蹑脚的过去,别叫虎姑娘看见。”

45、轻徭薄赋[qīng yáo bó fù]

【解释】减轻徭役,赋税。

【出处】《汉书·昭帝纪》:“海内虚耗,户口减半,光知时务之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示例】治黄河修漕运,轻徭薄赋修明政治,抚有华夏九州六十一载,算得上明君主,功盖唐宗宋祖。 ——二月河《乾隆皇帝》四

46、轻薄少年[qīng bó shào nián]

【解释】轻薄:放荡。比喻轻佻放荡的年轻人。

【出处】《汉书·伊赏传》:“杂举长安中轻薄少年恶子,无市籍商贩作务,而鲜衣凶服被铠扞持刀兵者,悉籍记之,得数百人。”

【示例】这些浮浪子弟,轻薄少年,却又尽多,有了杜子春恁样撒漫财主,再有那个不来!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七

47、轻若鸿毛[qīng ruò hóng máo]

【解释】比大雁的毛还轻。比喻毫无价值。同“轻于鸿毛”。

【出处】《晋书·皇甫谧传》:“轻若鸿毛,重若泥沉,损之不得,测之愈深。”

48、轻言软语[qīng yán ruǎn yǔ]

【解释】形容说话轻而柔和。同“轻言细语”。

【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娘们又用软手段,体贴他,笼络他,跟他轻言软语地说道。”

49、轻财好施[qīng cái hǎo shī]

【解释】指不吝惜钱财,喜好施舍。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朱据传》:“谦虚接士,轻财好施,禄赐虽丰而常不足用。”

【示例】他是一个轻财好施的人。

50、轻身下气[qīng shēn xià qì]

【解释】形容谦恭的态度。

【出处】宋·陈师道《序》:“倾家破产,急士之穷,轻身下气,而交名胜。”

51、轻敲缓击[qīng qiāo huǎn jī]

【解释】比喻婉转地表达意思和说明问题。

【出处】清·陶贞怀《天雨花》第21回:“且待四个宫人到,轻敲缓击试他们。”

52、轻车介士[qīng chē jiè shì]

【解释】比喻战车和甲士。

【出处】《汉书·张安世传》:“安世复强起视事,至秋薨。一辈子赠印绶,送以轻车介士。”

【示例】及葬,又使侍御史持节送丧,兰台令史十人发羽林骑轻车介士,前后部鼓吹。 ——《后汉书·杨震传》

53、轻重疾徐[qīng zhòng jí xú]

【解释】疾徐:快慢。指弹奏器乐的方法。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9回:“还要知道轻重疾徐、卷舒自若、体态尊重方好。”

54、轻裘朱履[qīng qiú zhū lǚ]

【解释】裘:皮袄;履:鞋。穿着轻暖的皮袍和红色便鞋。形容闲适安逸的生活。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座》:“朝罢袖香微,换了轻裘朱履,阳春十月,梅花早破红蕊。”

55、轻裘缓辔[qīng qiú huǎn pèi]

【解释】犹言轻裘缓带。形容态度从容镇定。

【出处】明·郭贞顺《上俞将军》:“轻裘缓辔踏地来,不减襄阳晋羊祜。”

56、轻装上阵[qīng zhuāng shàng zhèn]

【解释】指作战时不披盔甲,比喻放下思想包袱投入工作。

【出处】《文汇报》1983.1.6:“这样一来,年轻人减轻了思想负担,轻装上阵,充分发挥创作才华。”

【示例】我们要解放思想,轻装上阵。

57、轻薄无知[qīng bó wú zhī]

【解释】轻佻浮薄没有知识。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七十:“即轻薄无知泛滥之徒,岂可见天地之心乎?”

【示例】这样轻薄无知的人!书生得了科名,难道不该归来会一会宗族邻里?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58、轻言细语[qīng yán xì yǔ]

【解释】形容说话轻而柔和。

【出处】谢璞《二月兰》:“哥哥轻言细语地答道:‘在他面前把情理摆出来,想他会听进耳朵的。’”

【示例】请轻言细语地说话。

59、轻怜疼惜[qīng lián téng xī]

【解释】形容百般怜爱。同“轻怜重惜”。

60、轻歌曼舞[qīng gē màn wǔ]

【解释】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出处】元·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一折:“似大姐这般玉质花容,清歌妙舞,在这歌妓中可是少也。”

【示例】梵呗圆音,竟将为轻歌曼舞所“加被”,岂不出于意表也哉。 ——鲁迅《花边文学·法会和歌剧》

61、轻歌慢舞[qīng gē màn wǔ]

【解释】轻快的音乐和柔美的舞蹈。

【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玉如意记·赏月登仙》:“助人间才子佳人兴,轻歌慢舞,任星移斗横。”

62、轻口轻舌[qīng kǒu qīng shé]

【解释】指说话轻率,言语随便。也比喻人爱说俏皮话。同“轻嘴薄舌”。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九卷:“你不理他便罢,不要十分轻口轻舌的冲撞他。”

63、轻举妄动[qīng jǔ wàng dòng]

【解释】轻:轻率;妄:任意。指不经慎重考虑,轻率地采取行动。

【出处】《韩非子·解老》:“众人之轻弃道理而易忘(妄)举动者,不知其祸福之深大而道阔远若是也。”

【示例】主公宜避凶就吉,不可轻举妄动。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六回

64、轻吞慢吐[qīng tūn màn tǔ]

【解释】形容歌唱时轻声缓慢地吐词。

【出处】清; 禇人获《隋唐演义》第三十回:“妥娘唱毕,大家又称赞了一会,朱贵儿方在轻吞慢吐,嘹嘹呖呖,唱将起来。”

65、轻而易举[qīng ér yì jǔ]

【解释】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

【出处】《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朱熹注:“言人皆言德甚轻而易举,然人莫能举也。”

【示例】事情并不象宋福想的那样轻而易举。 ——杨朔《渔笛》

66、轻裘大带[qīng qiú dà dài]

【解释】轻暖的皮袍,宽松的腰带。形容从容闲适。

【出处】《灵应传》:“轻裘大带,白玉横腰,而森罗于阶下者,其数尤多。”

67、轻虑浅谋[qīng lǜ qiǎn móu]

【解释】考虑不全面,计划不周密。

【出处】《史记·越世家》:“夫人小有欲,轻虑浅谋,徒见其利,而不顾其害。”

【示例】燕丹不胜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轻虑浅谋,挑怨速祸。 ——《资治通鉴·秦纪·始皇帝二十五年》

68、轻松愉快[qīng sōng yú kuài]

【解释】指人的心情很放松、欢欣快乐。

【出处】我们要保持~的心情。

【示例】我们要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69、轻手轻脚[qīng shǒu qīng jiǎo]

【解释】手脚动作很轻,使没有响声。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七:“一日,正在槛上闷坐,忽见那禁子轻手轻脚走来,低声哑气,笑嘻嘻的说道。”

【示例】她是个文静的姑娘,干什么都轻手轻脚的。

70、轻才好施[qīng cái hào shī]

【解释】指人不把钱财放在眼里,乐于慷慨解囊,急公好义。

【出处】《三国志·吴志·朱据传》:“谦虚接士,轻财好施,禄赐虽丰而常不足用。”

【示例】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此则是白之轻才好施也。 ——唐·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

71、轻轻快快[qīng qīng kuài kuài]

【解释】轻松愉快。

【出处】毛泽东《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目前根据地的情况已经要求我们褪去冬衣,穿起夏服,以便轻轻快快地同敌人作斗争。”

【示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5章:“活着不仅为了填饱肚子,还想过两天排排场场轻轻快快的日子啊!”

72、轻重九府[qīng zhòng jiǔ fǔ]

【解释】轻重:指钱币。掌管财政的九个官署,即大府、王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职内、职金、职币。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设轻重九府。”

73、轻浪浮薄[qīng làng fú bó]

【解释】形容人的行为轻浮浪荡。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填词觅句,无所不能,便是弄管调弦,也无所不会,是个第一等轻浪浮薄子弟。”

【示例】我不喜欢轻浪浮薄的女孩。

74、轻财任侠[qīng cái rèn xiá]

【解释】轻视钱财,行侠义之事。

【出处】明·梅鼎祚《玉合记·诇约》:“想起那浮生易往,……轻财任侠,也属微尘。”

75、轻风高谊[qīng fēng gāo yì]

【解释】高尚的风格,深厚的友谊。

【出处】明·李昌祺《剪灯余话·两川都辖院志》:“百需所出,皆自复卿,并召僧建水陆斋三昼夜,以荐冥福,轻风高谊,传播江湖间。”

76、轻车简从[qīng chē jiǎn cóng]

【解释】行装简单,跟随的人少(多指有地位的人)。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八回:“他就向县里要了车,轻车简从的向平阴进发。”

【示例】明年正逢选缺之期,伯集轻车简从,只带了两个家人,北上进京。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十回

77、轻车减从[qīng chē jiǎn cóng]

【解释】行装简单,跟随的人少(多指有地位的人)。同“轻车简从”。

【出处】清·昭梿《啸亭杂录·孙文靖》:“贪吏如李侍尧辈布满天下,而公独以廉著,每出巡,轻车减从,不择饮食。”

78、轻裘缓带[qīng qiú huǎn dài]

【解释】轻暖的皮袍,宽松的衣带。形容态度从容镇定。

【出处】《晋书·羊祜传》:“祜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披甲。”

【示例】乐和选十个彪形大汉,各带弓刀,自己轻裘缓带,骑着白马;到城门边,果然大开,昂然而入。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二回

79、轻轻松松[qīng qīng sōng sōng]

【解释】不感到有负担,很容易。

【出处】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七回:“果然将门之子,与众不同,看他拿这柄铁杆枪,犹如取了一根杉木棍,轻轻松松不用气力的一般。”

【示例】你倒好意思,轻轻松松说不要了。 ——曾朴《孽海花》第23回

80、轻世傲物[qīng shì ào wù]

【解释】藐视世俗,为人傲慢。

【出处】明·屠隆《彩毫记·宫禁生谗》:“此人自恃文才,轻世傲物,纵酒猖狂。”

【示例】为人放浪不羁,有轻世傲物之志。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缘》

81、轻轻易易[qīng qīng yì yì]

【解释】毫不费力,轻而易举。

【出处】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我们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绝不让国民党轻轻易易地占我们的地方,杀我们的人。”

【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而且出于阿七的推荐,轻轻易易地去了自己心中一个‘痞块’,岂非一件极痛快的事?”

82、轻重之短[qīng zhòng zhī duǎn]

【解释】指对于事情考虑不周到的弊病。

【出处】《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上书言偃受金及轻重之短。”

83、轻拢慢捻[qīng lǒng màn niǎn]

【解释】拢:用手指在弦乐器的弦上按捺;捻:弹奏弦乐器的一种指法。形容轻巧从容地弹奏弦乐器。

【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诗:“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六幺。”

【示例】一样乐器,两个人伺候,弹琵琶的自己只用右手轻拢慢捻,另有个人替她按弦。 ——高阳《慈禧全传》二十六

84、轻怜痛惜[qīng lián tòng xī]

【解释】形容百般怜爱。同“轻怜重惜”。

85、轻财好士[qīng cái hào shì]

【解释】轻视钱财,重视读书人。

【出处】《三国志·吴志·张温传》:“父允,轻财重士,名显州郡,为孙权东曹掾。”

【示例】轻财好士,一乡多济友朋;月地花天,四海又闻豪杰。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一回

86、轻死重义[qīng sǐ zhòng yì]

【解释】指以义气为重而不怕死。同“轻死重气”。

【出处】指以义气为重而不怕死。同“轻死重气”。

【示例】《旧唐书·崔融传》:“若乃富商大贾,豪宗恶少,轻死重义,结党连群。”

87、轻财重义[qīng cái zhòng yì]

【解释】指轻视财利而看重道义。

【出处】汉·元王皇后《赐公孙弘子孙当为后者爵诏》:“股肱宰臣,身行俭约,轻财重义,较然著明。”

【示例】少时轻侠,数犯公法,长而修改,轻财重义,多所交结。 ——《北齐书·高乾璺》

88、轻车熟路[qīng chē shú lù]

【解释】赶着装载很轻的车子走熟悉的路。比喻事情又熟悉又容易。

【出处】唐·韩愈《送石处士序》:“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

【示例】逸气轩眉宇,似王良轻车熟路,骅骝欲舞。 ——宋·辛弃疾《贺新郎》词

89、轻生重义[qīng shēng zhòng yì]

【解释】指轻视生命而重视正义事业。同“轻身重义”。

【出处】《晋书·周访传》:“朝闻夕改,轻生重义,徇国之躯,可谓志节之士也。”

90、轻裘肥马[qīng qiú féi mǎ]

【解释】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好马。形容生活阔绰。

【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造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示例】苍颜照影,故应零落,轻裘肥马。 ——宋·辛弃疾《水龙吟》词

91、轻鸡爱鹜[qīng jì ài wù]

【解释】鹜:鸭子。轻视鸡而爱野鸭子。比喻贵远贱近。

【出处】晋·何法盛《晋中兴书》卷七:“小儿辈厌家鸡,爱野雉,皆学逸少书。”

【示例】爱屋及乌,谓因此而惜彼;轻鸡爱鹜,谓舍此而图他。 ——清·程允升《幼学琼林·鸟兽》

92、轻言肆口[qīng yán sì kǒu]

【解释】指说话轻率、放肆。

【出处】《旧唐书·张玄素传》:“近代宋孝武轻言肆口,侮弄朝臣,攻其门户,乃至狼狈。”

93、轻车熟道[qīng chē shú dào]

【解释】比喻事情又熟悉又容易。同“轻车熟路”。

【出处】续范亭《莫干山》:“轻车熟道寻秋去,偕友傍午发临安。”

94、轻贤慢士[qīng xián màn shì]

【解释】轻:轻视;慢:傲慢。轻视有才能的,不尊敬读书人。形容轻狂傲慢,狂妄无知。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3回:“韩玄残暴不仁,轻贤慢士。”

95、轻傜薄赋[qīng yāo báo fù]

【解释】减轻徭役,降低赋税。同“轻繇薄赋”。

96、轻视傲物[qīng shì ào wù]

【解释】轻:轻慢;世:世人;傲:傲慢;物:人,公众。对世俗之事一概不放在眼里。

【出处】明·屠隆《彩毫记·宫禁生谗》:“此人自恃文才,轻世傲物。”

【示例】为人放浪不羁,有轻视傲物之志。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六

97、轻骑简从[qīng jì jiǎn cóng]

【解释】指出门时行装简单,跟随的人不多(多指有地位的人)。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二回:“闺臣笑道:‘紫菱姐姐这才算得轻骑简从哩。’”

【示例】暂且不带家眷,我一个人带上几个家人,轻骑简从的先去看看路数。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

98、轻身殉义[qīng shēn xùn yì]

【解释】指轻视生命而为正义事业牺牲。

【出处】晋·杜预《女记》:“当时闻之,人无勇怯,莫不强胆增气,轻身殉义,攮袂高谈称羡。”

99、轻繇薄赋[qīng yáo báo fù]

【解释】减轻徭役,降低赋税。

100、轻禄傲贵[qīng lǜ ào guì]

【解释】轻视禄位,傲视权贵。比喻鄙弃利禄富贵的行为。

【出处】三国·魏·曹植《七启》:“轻禄傲贵,与物无营。”

101、轻重缓急[qīng zhòng huǎn jí]

【解释】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出处】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七:“古之人有至于张空弮、罗雀鼠而民无二志者,非上之信有以结其心乎?此又权于缓急轻重之间而为不得已之计也。”

【示例】事有轻重缓急,不能不从长计较哩。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五回

102、轻于鸿毛[qīng yú hóng máo]

【解释】鸿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还轻。比喻毫无价值。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

【示例】梅伯死轻于鸿毛,有何惜哉?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六回

“轻”结尾的成语

1、人微言轻[rén wēi yán qīng]

【解释】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

【出处】宋·苏轼《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及因修廨宇书》:“某已三奏其事,至今未报,盖人微言轻,理当自尔。”

【示例】你人微言轻,怎么会做过他们?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五回

2、身微言轻[shēn wēi yán qīng]

【解释】微:卑微。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

【出处】《后汉书·孟尝传》:“臣前后七表言,故合浦太守孟尝,而身轻言微,终不蒙察。”

3、民贵君轻[mín guì jūn qīng]

【解释】人民比君主更重要。这是民本思想。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示例】他劝国王行仁政,王天下,虽然也包含着‘民贵君轻’、‘土芥寇仇’等危险思想…… ——范文澜《中国经学史的演变》

4、无足重轻[wú zú zhòng qīng]

【解释】没有它并不轻些,有它也并不重些。指无关紧要。同“无足轻重”。

【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二十五回:“又想及山东关拿武举,老婆已成破货,无足重轻。”

【示例】所以我以为不能据缺笔字便确定为某朝刻,尤其是当时视为无足重轻的小说和剧曲之类。 ——鲁迅《华盖集续编补编·关于〈三藏取经记〉等》

5、避重逐轻[bì zhòng zhú qīng]

【解释】指避开较重的责任,拣轻的承担。

【出处】见“避重就轻”。

【示例】各站额设车正贴人户,有近上富有实,有丁力站户,避重逐轻,或弟或兄,擅自将本户分房家口。 ——《元典章·兵部三·站户别投户事》

6、一言为重,百金为轻[yī yán wéi zhòng,bǎi jīn wéi qīng]

【解释】金:古代货币单位。严守自己诺言比百两黄金还珍重。指信守诺言可贵。

【出处】宋·王安石《商鞅》:“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7、人微权轻[rén wēi quán qīng]

【解释】微:低下。指人的资历浅,威望低,权力不能使大家信服。

【出处】《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

【示例】活死人便知他是个仗官托势的花花公子,自思人微权轻,鸡子不是搭石头子的。 ——清·张南庄《何典》第六回

8、内重外轻[nèi zhòng wài qīng]

【解释】内:京都;外;外省。形容京官权大,外官权小。

【出处】《宋史·高宗纪》:“乙亥,以内重外轻,命省台寺监及监司守令居职及二年者,许更迭出入除擢。”

【示例】将来兵权饷权,俱在朝廷,内重外轻,不为疆臣所牵制矣。 ——高阳《慈禧全传》四十八

9、文人相轻[wén rén xiāng qīng]

【解释】轻:轻视。指文人之间互相看不起。

【出处】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示例】虽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而谓三公必传,可与松雪、恩翁争席者,则吾未敢信也。 ——清·钱泳《履园丛话·书学·总论》

10、两害从轻[liǎng hài cóng qīng]

【解释】把两项祸事进行比较,选取其中较轻的一项。

【出处】章炳麟《答某书》:“盖闻两害相较,则取其轻,与其使察、绥两省,同为日有,不如以一省付之共党之为害轻也。”

【示例】故为两害从轻之计,仍以签字为宜。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八回

11、避重就轻[bì zhòng jiù qīng]

【解释】指回避重的责任,只拣轻的来承担。也指回避要点,只谈无关紧要的事情。

【出处】唐·李林甫《唐六典·工部尚书》:“技能功巧者,不得隐巧补拙,避重就轻。”宋·刘挚《侍御史黄君墓志铭》:“民始不以多男为患,父子始不以避重就轻相去。”

【示例】恐将来弄出大祸,所以借了一件失察的事情参的,倒是避重就轻的意思,也未可知。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回

12、资浅望轻[zī qiǎn wàng qīng]

【解释】资历浅,名望小。常用作自谦之辞。

【出处】宋·朱熹《乞追还待制奏状六》:“伏念臣自去岁误蒙圣恩,擢置近列,使侍讲筵,即以迂疏寡陋,资浅望轻,恳辞四五,而不获命,遂已不敢复辞讲职。”

13、乘肥衣轻[chéng féi yì qīng]

【解释】肥:肥壮的马。衣:穿。轻:轻暖的裘衣。驾驭肥壮的马,穿着贵重的衣服。形容生活奢侈豪华。

【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钟会,名公子,以才能贵幸,乘肥衣轻,宾从如云。”

【示例】未受梁王舍释之旨,乘肥衣轻,非敢闻命。 ——《旧五代史·梁书·刘鄩传》

14、居重驭轻[jū zhòng yù qīng]

【解释】处于重要地位而且力量强大,可控制下属。

【出处】《新唐书·陆贽传》:“太宗列置府兵八百所,而关中五百,举天下不敌关中,则居重驭轻之意也。”

【示例】昔太宗列置府兵,八百余所,而关中五百,举天下不敌关中,则居重驭轻之意明矣。 ——蔡东藩《唐史演义》第六十四回

15、头重脚轻[tóu zhòng jiǎo qīng]

【解释】头脑发胀,脚下无力。形容身体不适。也比喻基础不牢固。

【出处】明·天然痴叟《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他的酒量原不济,三瓯落肚,渐觉头重脚轻。”

【示例】墙上芦苇,头重脚轻要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16、举重若轻[jǔ zhòng ruò qīng]

【解释】举起沉重的东西像是在摆弄轻的东西。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

【出处】清·赵翼《瓯北诗话·苏东坡诗》二:“坡诗不尚雄杰一派,其绝人处,在乎议论英爽,笔锋精锐,举重若轻,读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

【示例】公听视机警,受大任举重若轻。上爱其才敏,倚若股肱。 ——清·昭梿《啸亭杂录·七·裘文达公》

17、命缘义轻[mìng yuán yì qīng]

【解释】缘:因为,由于。生命由于崇高的道义而显得轻微。比喻为了道义可以牺牲一切。

【出处】《后汉书·朱晖传附朱穆传》:“又专诸、荆卿之感激,侯生、豫子之投身,情为恩使,命缘义轻。”

18、白俗元轻[bái sú yuán qīng]

【解释】白:指白居易;元:指元稹。泛指文笔粗俗浅近,轻浮靡丽。

【出处】宋·苏轼《祭柳子玉文》:“元轻白俗,郊寒岛瘦。”

19、无所重轻[wú suǒ zhòng qīng]

【解释】没有什么重要。

【出处】瞿秋白《饿乡纪程》:“我想一去不知道甚时才能回来(生命于我无所重轻),暂时须得像永告诀别似的,完一番‘人间的’手续。”

20、天高气轻[tiān gāo qì qīng]

【解释】形容天空高远,气候清爽。

【出处】战国·楚·宋玉《九辩》:“泬寥兮天高而气清。”

【示例】白芷应节,天高气轻。岁功既皋,庶类收成。 ——《乐府诗集·唐五郊乐章·白帝商音》

21、任重才轻[rèn zhòng cái qīng]

【解释】责任重大,才能薄弱。表示力不胜任。常作谦词。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与参军掾属教》:“任重才轻,故多阙漏。”

22、罪疑从轻[zuì yí cóng qīng]

【解释】疑:不能确定。罪行轻重有可疑之处,只应从轻判处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于定国传》:“其决疑平法,务在哀鳏寡,罪疑从轻,加审慎之心。”

23、责己重,待人轻[zé jǐ zhòng,dài rén qīng]

【解释】要求自己严格,对待别人要宽厚

【出处】唐·韩愈《原毁》:“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24、万死犹轻[wàn sǐ yóu qīng]

【解释】处死万次,还嫌惩罚太轻。极言罪大。

【出处】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臣以狂妄戆愚,不识礼度,上表陈佛骨事,言涉不敬,正名定罪,万死犹轻。”

【示例】云喘息而言曰:“赵云之罪,万死犹轻。”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

25、两害相较取其轻[liǎng hài xiāng jiào qǔ qí qīng]

【解释】把两项祸事进行比较,选取其中较轻的一项。

【出处】章炳麟《答某书》:“盖闻两害相较,则取其轻,与其使察、绥两省,同为日有,不如以一省付之共党之为害轻也。”

26、罪疑惟轻[zuì yí wéi qīng]

【解释】疑:不能确定;惟:同“唯”,只有。罪行轻重有可疑之处,只应从轻判处

【出处】《尚书·大禹谟》:“罪疑惟轻,功疑惟重。”

【示例】清·黄宗羲《明司马澹若张公传》:“罪疑惟轻,则冥途有重返之魄;罚当其咎,则单门无连染之人。”

27、畸重畸轻[jī zhòng jī qīng]

【解释】形容事物发展不均衡,或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公正。同“畸轻畸重”。

【出处】清·黄六鸿《福惠全书·编审·编审余论》:“丁与粮,无畸重畸轻之弊。”

【示例】而一一权其畸重畸轻之度,寻一至当之境而止。 ——李大钊《民彝与政治》

28、云淡风轻[yún dàn fēng qīng]

【解释】微风轻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亦作“风轻云淡”。

【出处】宋·程灏《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示例】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五回:“写了半晌,才写得‘云淡风轻’四个字,便要放下笔。”

29、德薄望轻[dé bó wàng qīng]

【解释】薄:浅;望:声望。德行浅薄,名望轻微。

【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唐玄宗》:“而不幸发自德清望轻之口,又或以纤曲邪妄之说附会之,遂以不伸于天下,君子之所重叹也。”

30、蝉翼为重,千钧为轻[chán yì wéi zhòng,qiān jūn wéi qīng]

【解释】把蝉的翅膀看成是重的,三万斤的重量看成是亲轻的。喻指是非颠倒,真伪混淆。

【出处】战国·楚·屈原《楚辞·卜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示例】在那段是非混淆、腥风血雨、‘蝉翼为重,千钧为轻’的日子里,某些老一辈革命家、劳动模范、科学家、艺术家受到的…… ——秦牧《漫记端木蕻良》

31、手快脚轻[shǒu kuài jiǎo qīng]

【解释】手的动作快,走路脚步轻。指人的动作轻快。

32、弃重取轻[qì zhòng qǔ qīng]

【解释】弃:抛开。舍弃重要的采取次要的。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2回:“中原乃海内之地,两都皆大汉创业之方,陛下不取而但争荆州,是弃重而取轻也。”

33、人微望轻[rén wēi wàng qīng]

【解释】指身份低下,资望不足。多用作自谦之词。

【出处】宋·岳飞《奏乞罢制置使职事状》:“窃念臣人微望轻,难任斯职。”

34、择祸从轻[zé huò cóng qīng]

【解释】遇到灾祸时选择轻的,可以减少损失。

【出处】《国语·晋语》:“择福莫若重,择祸莫若轻。福无所用轻,祸无所用重。”

35、无关重轻[wú guān zhòng qīng]

【解释】形容无关紧要,不值得重视。

【出处】清·梁启超《论私德》:“尚论者如略心术而以为无关重轻也,夫亦谁能尼之,但使其言而见重于社会也,吾不知于社会全体之心术,所影响何如耳。”

【示例】而作为近支亲贵的醇王,在一般人心目中是个不容易想得起来的、无关重轻的人物。 ——高阳《慈禧全传》六

36、无官一身轻[wú guān yī shēn qīng]

【解释】不做官了,感到一身轻松。封建官僚官以后常用这句话来自我安慰。现也泛指卸去责任后一时感到轻松。

【出处】宋·苏轼《贺子由生第四孙》诗:“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

【示例】交卸之后,又在长沙住了些时。常言道“无官一身轻”,刘蕃台此时却有此等光景。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七回

“轻”在中间的成语

1、礼轻义重[lǐ qīng yì zhòng]

【解释】礼物虽然很轻,但情意却很深厚。

【出处】元·李致远《还牢末》:“兄弟,拜义如亲,礼轻义重,笑纳为幸。” 

2、嚣浮轻巧[xiāo fú qīng qiǎo]

【解释】嚣浮:浮夸。形容人不踏实可靠。

【出处】《新唐书·朱朴传》:“人心嚣浮轻巧。”

3、傲世轻物[ào shì qīng wù]

【解释】傲世:傲视当世;物:他人或环境。鄙弃世俗,看不起别人。也指高傲自大。

【出处】《淮南子·齐俗训》:“敖(傲)世轻物,不污于俗。”

4、没轻没重[méi qīng méi zhòng]

【解释】指言语或动作鲁莽。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9回:“那小孩子没轻没重的便说不好了,石师爷的老太太上了吊了。”

【示例】管秀芬这丫头,打断我们的谈话,没轻没重的。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

5、重财轻义[zhòng cái qīng yì]

【解释】指看重财利而轻视道义。

【出处】唐·韩愈《论捕贼行赏表》:“百姓小人,重财轻义,不能深达事体。”

【示例】我看不起那些重财轻义的人。

6、丈夫有泪不轻弹[zhàng fū yǒu lèi bù qīng tán]

【解释】丈夫:男子汉;弹:用手挥洒。大丈夫不轻易流泪。

【出处】明·李开先《宝剑记》第37出:“回首西山日又斜,天涯孤客真难度;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7、衣马轻肥[yì mǎ qīng féi]

【解释】穿着轻暖的皮袍,坐着由肥马驾的车。形容生活的豪华。

【出处】语出《论语·雍也》:“乘肥马,衣轻裘。”唐·杜甫《秋兴》诗之三:“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示例】儿子从宦者,有人来云:贫乏不能存,此是好消息;若闻赀货充足,衣马轻肥,此是恶消息。 ——宋·孔平仲《续世说·贤媛》

8、从轻发落[cóng qīng fā luò]

【解释】发落:处分,处置。指处罚从宽,轻予放过。

【出处】明·李贽《与周友山书》:“想仲尼不为已甚,诸公遵守孔门家法,决知从宽发落、许其改过自新无疑。”

【示例】少不得欢天喜地,把令亲从轻发落的。 ——清·张南庄《何典》第二回

9、不知轻重缓急[bù zhī qīng zhòng huǎn jí]

【解释】指人办事不知事情有主要的、次要的,急办的和可缓办的区别。

【出处】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上级机关也不要不分轻重缓急地没有中心地同时指定下级机关做很多项工作。”

10、口轻舌薄[kǒu qīng shé bó]

【解释】形容说话刻薄尖酸。

【出处】《天雨花》第25回:“小小年纪无厚道,口轻舌薄诮谁人?”

【示例】你得福不知,只管口轻舌薄取笑人家。 ——钱钟书《围城》

11、肥甘轻暖[féi gān qīng nuǎn]

【解释】指生活优裕。

【出处】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为肥甘不足於口与?轻暖不足於体与?”

【示例】如梁襄王,算定天下不能一,便只向肥甘轻暖中了一生。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孟子·梁惠王上篇十四》

12、重气轻生[zhòng qì qīng shēng]

【解释】指看重义行而轻视生命。

【出处】唐·张说《巡边河北作》诗之一:“沙场积路何为尔,重气轻生如许国。”

【示例】我们不提倡重气轻生的做法

13、信外轻毛[xìn wài qīng máo]

【解释】佛教语。信心动摇不定,像鸿毛轻飘浮动。

【出处】《观经玄义分》:“况我信外轻毛,敢知旨趣。”

14、贵冠履轻头足[guì guān lǚ qīng tóu zú]

【解释】比喻主次或轻重颠倒。

【出处】《淮南子·泰族训》:“今重法而弃义,是贵其冠而忘其头足也。”

15、裘马轻肥[qiú mǎ qīng féi]

【解释】身上穿着软皮衣,骑着肥壮骏马。指生活富裕,放荡不羁。

【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示例】朋友是旧同学,现在正当“裘马轻肥”,对青年丙说了许多“借重”的话。 ——茅盾《诗与散文》四

16、拈轻掇重[niān qīng duō zhòng]

【解释】轻的重的都要拿。指要干的活很多。

【出处】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二折:“怎下的着他拈轻掇重,可便扫床也波叠被。”

17、礼轻情意重[lǐ qīng qíng yì zhòng]

【解释】礼物虽然很轻,但情意却很深厚。

【出处】元·李致远《还牢末》:“兄弟,拜义如亲,礼轻义重,笑纳为幸。” 

【示例】让我替我自己说句混话罢,这叫做礼轻情意重。 ——清·吴趼人《糊涂世界》第十回

18、权衡轻重[quán héng qīng zhòng]

【解释】权衡:衡量。衡量哪个轻,哪个重。比喻比较利害得失的大小。

【出处】《淮南子·泰族训》:“欲知轻重而无以,予之以权衡,则喜。”《庄子·胠箧》:“为之权衡以称之。”

【示例】权衡轻重,斟酌古今,和而能壮,丽而能典,焕乎若五色之成章,纷乎若八音之繁会。 ——《周书·王褒庾信传论》

19、薄唇轻言[báo chún qīng yán]

【解释】形容多嘴,说话随便。

【出处】春秋·无名氏《灵枢·逆顺肥瘦篇》:“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唇轻言。”

20、风轻云淡[fēng qīng yún dàn]

【解释】微风轻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同“风轻云净”、“云淡风轻”。

【出处】元·杨暹《西游记》第四本第十三出:“元定下的夫妻怎断,咱茶浓酒酣,趁着风轻云淡,省得着我倚门终日盼停骖。”

【示例】寒食春归御柳条,风轻云淡日轮高。 ——明·无心子《金雀记·定婚》

21、积羽沉舟,群轻折轴[jī yǔ chén zhōu,qún qīng zhé zhóu]

【解释】羽毛虽轻,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东西虽轻,积攒多了也能把车轴压断。比喻小小的坏事积累起来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出处】《战国策·魏策一》:“臣闻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22、群轻折轴[qún qīng zhé zhóu]

【解释】轻的东西积多了,也能压断车轴。比喻听任小的坏事发展下去,也能造成严重后果。

【出处】《战国策·魏策一》:“臣闻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故愿大王之熟计之也。”

【示例】群轻折轴,下沈黄泉,众毛飞骨,上凌青天。 ——唐·李白《雪谗诗赠友人》

23、举足轻重[jǔ zú qīng zhòng]

【解释】只要脚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

【出处】《后汉书·窦融传》:“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示例】举足轻重,动关大局。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回

24、丛轻折轴[cóng qīng zhé zhóu]

【解释】指即使轻而小的物件,装载多了也可以使车轴折断。

【出处】指即使轻而小的物件,装载多了也可以使车轴折断。

【示例】我们应该明白丛轻折轴的道理。

25、暴殒轻生[bào yǔn qīng shēng]

【解释】暴:突然;殒:死亡;轻生:把生命看得很轻。指突然间自杀身死。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大约我近年于家务疏懒,自然执事人操克夺之权,致使弄出这暴殒轻生的祸来。”

26、才轻任重[cái qīng rèn zhòng]

【解释】才能不高而肩负重任。

【出处】《宋书·刘勔传》:“或劝勔解职,勔曰:‘吾执心行己,无愧幽明,若才轻任重,灾眚必及,天道密微,避岂得免?”

27、裘马轻狂[qiú mǎ qīng kuáng]

【解释】指生活富裕,放荡不羁。

28、问鼎轻重[wèn dǐng qīng zhòng]

【解释】问鼎的大小轻重。指妄图夺取天下。

【出处】《左传·宣公三年》:“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29、风轻云净[fēng qīng yún jìng]

【解释】微风轻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同“风轻云淡”。

【出处】《群英类选〈分钗记·春游遇妓〉》:“风轻云净,绝胜蓬莱佳境。”

30、礼轻人意重[lǐ qīng rén yì zhòng]

【解释】礼物虽然很轻,但人的情意却很深厚。

【出处】元·李致远《还牢末》:“兄弟,拜义如亲,礼轻义重,笑纳为幸。”

【示例】就是这个冤家,虽然不值得甚钱,是一个北京客人送我的,却不道礼轻人意重。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一

31、春袗轻筇[chūn zhěn qīng qióng]

【解释】袗:单衣;筇:竹子的一种,可做手杖。单衣轻杖。形容身体轻快。

32、淡妆轻抹[dàn zhuāng qīng mò]

【解释】略加妆饰打扮。

【出处】《水浒传》第四五回:“只见那妇人从楼上下来,不敢十分穿重孝,只是淡妆轻抹。”

33、不知轻重[bù zhī qīng zhòng]

【解释】不懂得事情要紧不要紧。

【出处】《吕氏春秋·本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

【示例】婆子们不知轻重,说是这两日有些病,恐不能就好,到这里问大夫。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0九回

34、重男轻女[zhòng nán qīng nǚ]

【解释】重视男子,看轻女性。指轻视妇女的封建思想。

【出处】曲波《林海雪原》:“说的白茹含羞带乐的一撅嘴,‘什么黄毛丫头,重男轻女的思想。’”

【示例】我们不能有重男轻女的想法。

35、衣轻乘肥[yì qīng chéng féi]

【解释】衣:穿。轻:轻暖的裘衣;肥:肥壮的马。穿着贵重的衣服,驾驭肥壮的马。形容生活奢侈豪华。

【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钟会,名公子,以才能贵幸,乘肥衣轻,宾从如云。”

【示例】想为官的前呼后拥,衣轻乘肥,有多少荣耀。 ——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二折

36、各以所长,相轻所短[gè yǒu suǒ cháng,xiāng qīng suǒ duǎn]

【解释】长:长处;短:不足。各自以自己的长处,轻视别人的不足之处。

【出处】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示例】但我们现在所处的并非汉魏之际,也不必恰如那时的文人,一定要“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鲁迅《“文人相轻”》

37、权知轻重,度知长短[quán zhī qīng zhòng,dù zhī cháng duǎn]

【解释】权:权衡,估计;度:量。称一下才知道轻重,量一下才知道长短。比喻要想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必须先查明情况。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38、百步无轻担[bǎi bù wú qīng dàn]

【解释】百步:指长途。跑长路,担子再轻也感到很沉重。比喻道远而任重。

【出处】明·张景《飞丸记·交投设械》:“早起路到日头晏,方知百步无轻担。”

39、不分轻重[bù fēn qīng zhòng]

【解释】指人办事盲目,不分主次。

【出处】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上级机关也不要不分轻重缓急地没有中心地同时指定下级机关做很多项工作。”

【示例】他一向办事不分轻重,眉毛胡子一把抓。

40、头重脚轻根底浅[tóu zhòng jiǎo qīng gēn dǐ qiǎn]

【解释】头比脚重没有基础。比喻根基不扎实。

【出处】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41、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qiān lǐ sòng é máo,lǐ qīng qíng yì zhòng]

【解释】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情谊深重。

【出处】吴强《红日》第15章:“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大家不要客气,吃一点!”

42、畸轻畸重[jī qīng jī zhòng]

【解释】畸:偏。有时偏轻,有时偏重。形容事物发展不均衡,或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公正。

【出处】宋·黄六鸿《福惠全书》:“丁与粮无畸轻畸重之弊。”

【示例】于行政立法两方权力,畸轻畸重,未剂于平,致滋口实。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十四回

43、重义轻财[zhòng yì qīng cái]

【解释】指看重仁义而轻视钱财。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错币》:“古者贵德而贱利,重义而轻财。”

【示例】重义轻财大丈夫。 ——明·沈受先《三元记·博施》

44、掉以轻心[diào yǐ qīng xīn]

【解释】掉:摆动;轻:轻率。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

【出处】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

【示例】由于这样,好些人就对于文学作品中另一方面的道理—装饰的美掉以轻心了。 ——秦牧《两只青蛙》

45、年轻气盛[nián qīng qì shèng]

【解释】年纪小,不懂得为人处世,喜欢争强好胜。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53章:“尽管一般情况下他都老成持重,但有时也有年轻气盛的一面。”

46、年轻力壮[nián qīng lì zhuàng]

【解释】壮:健壮。年纪轻,体力强。

【出处】骆宾基《千人塔下的声音》:“我立即走过去,因为我年轻力壮。”

【示例】我们正年轻力壮,应为社会多做贡献。

47、乘轻驱肥[chéng qīng qū féi]

【解释】乘好车,驱良马。形容生活奢华。

【出处】《晋书·傅咸传》:“古者大夫乃不徒行,今之贱隶乘轻驱肥。”

48、责己重以周,待人轻以约[zé jǐ zhòng yǐ zhōu,dài rén qīng yǐ yuē]

【解释】周:周到,引申为严格;约:简单,引申为不苛求。要求自己严格,对待别人要宽厚

【出处】唐·韩愈《原毁》:“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示例】曲树程《注评译析古文百篇》:“‘责己重以周,待人轻以约’,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责己严,责人宽’,这是一种正确的处世态度。”

49、身轻体健[shēn qīng tǐ jiàn]

【解释】身体健壮,行动灵活。

【出处】元·无名氏《货郎旦》第三折:“沿路上身轻体健,这搭儿筋乏力软。”

【示例】你有何仙方妙术,保养的这等身轻体健。 ——明·无名氏《黄眉翁》第三折

50、寡信轻诺[guǎ xìn qīng nuò]

【解释】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出处】《老子》六十三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示例】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记得当初,翦香云为约。 ——宋·柳永《正宫·尾犯》

51、绝不轻饶[jué bù qīng ráo]

【解释】指对违背意志的事情或行为不轻易放过。

【示例】我们对那些损人利己的行为绝不轻饶。

52、死轻鸿毛[sǐ qīng hóng máo]

【解释】鸿毛:鸿雁的毛,比喻轻微不足道。人的死比大雁的毛还轻。比喻毫无价值。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

【示例】身侔蝉翼,何以受恩?死轻鸿毛,固得其所。 ——唐·刘禹锡《谢中书张相公启》

53、熟路轻车[shú lù qīng chē]

【解释】比喻处世有经验,办起事来很容易。同“熟路轻辙”。

【出处】明·许自昌《水浒记·纵绮》:“一任恁地网天罗,怎禁俺熟路轻车。”

54、重义轻生[zhòng yì qīng shēng]

【解释】指看重义行而轻视生命。

【出处】《晋书·忠义传赞》:“重义轻生,亡躯殉节。劲松方操,严霜比烈。”

【示例】重义轻生一剑知,白虹贯日报雠归。 ——唐·沈彬《结客少年场行》

55、缓急轻重[huǎn jí qīng zhòng]

【解释】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出处】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七:“古之人有至于张空弮、罗雀鼠而民无二志者,非上之信有以结其心乎?此又权于缓急轻重之间而为不得已之计也。”

【示例】分别缓急轻重,争取男女老幼和游民分子一律参加生产。 ——毛泽东《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

56、才轻德薄[cái qīng dé bó]

【解释】才识疏浅,德行不高。常用作自谦之词。同“才疏德薄”。

【出处】元·无名氏《衣锦还乡》第一折:“想小官生居寒门,长在白屋,才轻德薄,智穷量浅,有劳先生不弃相探也。”

57、重赂轻贤[zhòng lù qīng xián]

【解释】看重别人的贿赂而轻视有才能的人。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五十四回:“岂有此理!我想那秦太师亦是十载寒窗,由青灯而居相位,怎么重赂轻贤!”

58、驾轻就熟[jià qīng jiù shú]

【解释】驾:赶马车。驾轻车,走熟路。比喻对某事有经验,很熟悉,做起来容易。

【出处】唐·韩愈《关石处士序》:“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

【示例】到了场期日迫,只得把功令所有条件略为照顾,以求风檐寸晷,有驾轻就熟之乐。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一○二回

59、命轻鸿毛[mìng qīng hóng máo]

【解释】鸿毛:大雁的毛。生命轻如鸿毛。形容生命毫无价值。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示例】臣德薄蝉翼,命轻鸿毛,累蒙国恩,猥厕朝列。 ——《旧唐书·郭子仪传》

60、不可轻视[bù kě qīng shì]

【解释】不能够小看。

【出处】邓小平《根据地建设与群众运动》:“这些发展的政治意义是丝毫不可轻视的。”

61、重气轻命[zhòng qì qīng mìng]

【解释】指看重义行而轻视生命。

【出处】三国·魏·曹植《七启》:“是以雄俊之徒,交党结伦,重气轻命,感分遗身。”

62、材轻德薄[cái qīng dé bó]

【解释】指才德疏浅。有时用为谦词。

【出处】宋·朱熹《论臧否所部守臣状》:“熹委是材轻德薄,不足取信,岂复更敢臧否人物。”

63、无足轻重[wú zú qīng zhòng]

【解释】足:足以。没有它并不轻些,有它也并不重些。指无关紧要。

【出处】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京考官劾》:“王文成后日功名不必言,即扬廉亦至南礼部尚书,谥文恪,则言官白简,亦未足轻重也。”

【示例】这次清算对蒋殿人来说真可谓牛身失毛,无足轻重。 ——冯德英《迎春花》第四章

64、重于泰山,轻于鸿毛[zhòng yú tài shān,qīng yú hóng máo]

【解释】泰山:山名,在山东省,主峰海拔1524米;鸿毛:大雁的毛。形容意义重大或比大雁的毛还轻,指双重价值

【出处】高晓声《刘宇写书》:“是的,刘宇要死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刘宇如果死了,究竟算泰山还是算鸿毛,只有天晓得。”

65、不足轻重[bù zú qīng zhòng]

【解释】犹言无关紧要。

【出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五:“笔帖式为满洲进身之一途,今各衙门皆有,额设候补者又盈千累万,视为不足轻重矣。”

【示例】上自独当一面之官府,上至不足轻重之官吏,而亦共闻是言。 ——清·邹容《革命军》第五章

66、未足轻重[wèi zú qīng zhòng]

【解释】指无关紧要,不值得重视。

【出处】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京考官劾》:“王文成后日功名不必言,即扬廉亦至南礼部尚书,谥文恪,则言官白简,亦未足轻重也。”

67、祸莫大于轻敌[huò mò dà yú qīng dí]

【解释】没有什么比轻视敌人的祸害更大了。多用于警戒人们对自己的对手或敌人,切不可掉以轻心。

【出处】《老子》第六十九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68、是非轻重[shì fēi qīng zhòng]

【解释】正确和谬误,事情的重要与不重要。

【出处】邓小平《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当务之急》:“当然还是要分别是非轻重,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还是要讲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

69、缓带轻裘[huǎn dài qīng qiú]

【解释】宽松的衣带,轻暖的皮衣。形容从容儒雅的风度。

【出处】《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元年》:“明日王缓带轻裘而进,令张彦之卒擐甲执兵,翼马而从。”

【示例】缓带轻裘多暇,燕寝森严兵卫,香篆几徘徊。 ——宋·张孝祥《水调歌头》词

70、身轻言微[shēn qīng yán wēi]

【解释】身轻:身价低下,地位低;微:任用小。地位低下者说的话不为人所重视。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孟尝传》:“臣前后七表言,故合浦太守孟尝,而身轻言微,终不蒙察。”

【示例】请听听我们这些身轻言微的忠告。

71、元轻白俗[yuán qīng bái sú]

【解释】元:指元稹;白:指白居易。泛指文笔粗俗浅近,轻浮靡丽。

【出处】宋·苏轼《祭柳子玉文》:“元轻白俗,郊寒岛瘦。”

【示例】更著新声定场屋,元轻白俗浪争先。 ——宋·张扩《次韵徐端明师川清明见访小集》

72、恃勇轻敌[shì yǒng qīng dí]

【解释】恃:倚仗,仗恃。仗着自己勇敢而不把对手放在心上。

【出处】《旧唐书·苏定方传》:“又矫称别奉圣旨,以知节恃勇轻敌,使文度为其节制,遂收军不许深入。”

【示例】汝本恃勇轻敌而来,探吾虚实,于中取事,却以甜言哄我。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五十一回

73、不轻然诺[bù qīng rán nuò]

【解释】轻:轻易;然诺:许诺。不随便许诺什么。形容处事谨慎。也形容人守信用。

【出处】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中:“如严某者,其亦浊世之铮铮,而不轻然诺者与!”

74、官轻势微[guān qīng shì wēi]

【解释】官位不够重要,势力也很小。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二回:“孙权虽有雄才,乃残汉骠骑将军、南昌侯之职,官轻则势微,尚有畏中原之心,若加以正位,则陛下一阶耳。”

75、剽疾轻悍[piāo jí qīng hàn]

【解释】剽:轻捷;悍:勇敢。作战勇猛,动作迅捷,而性格急躁轻敌。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讯》:“剽疾轻悍,勇敢轻敌。”

76、重气轻身[zhòng qì qīng shēn]

【解释】指重义节而轻生死。

【出处】唐·张说《巡边在河北作》诗:“去年六月西河西,今年六月北河北。沙场磧路何为尔,重气轻身知许国。”

77、丈夫双泪不轻弹[zhàng fū shuāng lèi bù qīng tán]

【解释】丈夫:大丈夫;弹:用手弹洒。指男子汉大丈夫不轻易掉眼泪。

【出处】元·李泂《双调夜行船·送友归吴》:“丈夫双泪不轻弹,都付酒杯间。”

78、敖世轻物[áo shì qīng wù]

【解释】敖,通“傲”。鄙弃世俗,看不起别人。也指高傲自大。

【出处】《淮南子·齐俗训》:“敖世轻物,不污于俗。”

79、重色轻友[zhòng sè qīng yǒu]

【解释】看重女色,轻视友情

【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51回:“睡了一夜,就相好起来,也未免重色轻友太利害些。”

80、机难轻失[jī nán qīng shī]

【解释】指机会难得,稍纵即失。

【出处】宋·岳飞《乞止班师诏奏略》:“况今豪杰向风,士卒用命,天时人事,强弱已见,功及垂成,时不再来,机难轻失,臣日夜料之熟矣。”

81、拈轻怕重[niān qīng pà zhòng]

【解释】指接受任务时拣轻的担子挑,怕挑重担。

【出处】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示例】他做工作时拈轻怕重,把困难推给别人。

82、自轻自贱[zì qīng zì jiàn]

【解释】贱:藐视。自己看不起自己。多指自己降低身份。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二卷:“又且他家差老园公请你,有凭有据,须不是你自轻自贱。”

【示例】莫不是他和我玩,他就自轻自贱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2回

83、风轻日暖[fēng qīng rì nuǎn]

【解释】微风轻拂,日光温暖。

【出处】宋·欧阳修《赠沈遵》:“有如风轻日暖好鸟语,夜静山响春泉鸣。”

84、男儿有泪不轻弹[nán ér yǒu lèi bù qīng tán]

【解释】弹:用手弹洒。指男子汉不轻易落泪。

【出处】毛泽东《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他们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评级时,这个风也要整一下吧。”

【示例】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85、淡写轻描[dàn xiě qīng miáo]

【解释】犹细写细描。指描写细致。

【出处】郁达夫《闲书》:“笔调是沉静得很的,人物性格是淡写轻描而又能深刻表现的。”

【示例】小说不妨纡徐曲折,淡写轻描。 ——黄远庸《新剧杂论·说脚本》

86、薄赋轻徭[bó fù qīng yáo]

【解释】减轻徭役,降低赋税。比喻统治者让劳动人民担负的义务比较轻。

【出处】《汉书·昭帝纪》:“海内虚耗,户口减半,光知时务之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示例】劝农树艺,薄赋轻徭,无事横耒,有事荷戈,诸县户口,逐渐归复,野无旷土,桑麻蔚然。 ——蔡东藩《唐史演义》第九十五回

87、肥马轻裘[féi mǎ qīng qiú]

【解释】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示例】家业家私,待你六亲;肥马轻裘,待你一身,倒贴了奁房和你为眷姻。 ——元·关汉卿《救风尘杂剧》第三折

88、世轻世重[shì qīng shì zhòng]

【解释】世:当世。意思是刑罚要根据当时社会情况确定轻重严宽。

【出处】《尚书·吕刑》:“刑罚世轻世重,惟齐非齐,有伦有要。”

【示例】刑罚世轻世重。我朝律例,颁布于顺治三年,酌议于康熙十八年,重刊于雍正三年。 ——《清史稿·傅鼐传》

89、妄言轻动[wàng yán qīng dòng]

【解释】妄言:胡乱说;轻动:轻率地行动。指言行不稳重。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宝钗原不妄言轻动,便此时亦是坦然自若。”

【示例】老于世故者,虽也心知有异,但一来慑于玉帅的权威,二来毫无凭据,谁敢妄言轻动。 ——聂云岚《玉娇龙》第二十七回

90、弄文轻武[nòng wén qīng wǔ]

【解释】弄:戏弄,玩弄。耍弄文士的策略,轻视运用武力。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5回:“绍怒曰:‘汝等弄文轻武使我失大义!’”

【示例】弄文轻武的做法太片面了。

91、熟路轻辙[shú lù qīng zhé]

【解释】驾轻快的车,走熟悉的路。比喻处世有经验,办起事来很容易。

【出处】宋·张榘《摸鱼儿·为赵懒窝寿》词:“君看取,世道羊肠屈折,依然熟路轻辙。”

92、福轻命薄[fú qīng mìng bó]

【解释】指没福消受,短命。

【出处】只怪她自己~,无法消受。

【示例】只怪她自己福轻命薄,无法消受

93、弱管轻丝[ruo guan qing si]

【解释】形容乐声轻柔细弱。

94、说得轻巧[shuō dé qīng qiǎo]

【解释】说起来很简单容易。

【示例】说得轻巧,有那么简单吗?

阅读全文 文学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