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 古诗三首《从军行》教学设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带曲字的诗句有哪些呢四年级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 古诗三首《从军行》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 古诗三首《从军行》教学设计

2024-07-16 06: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从军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边塞风光绮丽壮美,诗人王昌龄用一支笔写尽塞外戍边战士的艰辛与浪漫。英雄的豪情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惨烈的战斗中愈加坚定,他们发誓:不破楼兰终不还!这铮铮誓言传承至今。这就是王昌龄的《从军行》,它是《从军行七首》中的第四首。诗歌通过描写在阴云密布、满眼黄沙的瀚海“孤城”中担任戍守任务的将士的宽广胸襟,表现了他们立誓破敌、决战决胜的顽强斗志和爱国主义的豪迈气概。古诗教学历来是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由于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小学生的知识阅历尚浅,他们很难领会诗人描绘的情境,因此,本课采用信息技术呈现画面,播放音乐,补充地图和背景资料,拉近学生与文本的时空距离,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感悟诗情,旨在以王昌龄的《从军行》为窗口进而带领学生领略边塞诗的特点,了解盛唐时期边塞诗为什么始终充满昂扬生命力的原因。教学目标1.了解边塞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2.借助注释,查阅资料等方法理解“暗、雪山、孤城、穿、破”等词的意思,理解诗意。3.赏析诗中传神的动词,体会诗中的复杂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深化学生对于边塞诗的理解。教学重难点1.了解边塞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2.赏析诗中传神的动词,体会诗中的复杂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初识边塞诗课前播放边塞风光视频请同学们谈谈印象从而引出边塞诗。多媒体出示:以边塞风光和战争为题材的诗叫边塞诗。出自先秦,由隋代开始兴盛,到了唐朝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边塞诗也达到鼎盛,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李益,王昌龄。师解说引出课题:说到王昌龄,我们并不陌生,被誉为诗家夫子,七绝圣手,据说早年他曾漫游四方,去过边塞,虽没有参加过战争,但在边塞生活多年,与战士们情同手足,所以他写出许多流传千古的边塞诗。康震老师曾评价:王昌龄的边塞诗拥有所有边塞诗的特点。那么不妨把今天的学习当做我们了解边塞诗的一把钥匙,让我们一起走进《从军行》,走近边塞诗。(齐读课题)二、品读诗句,感受其特点版块一:解诗题、说诗意1、解诗题。师:其实这首诗的题目就有着鲜明的边塞诗特色。“从军”是什么意思?(跟随军队,参军)而“行”则是古代乐府诗的体裁。比如:“歌,引,曲,吟”等都是这类体裁的诗歌。(多媒体出示:《塞下曲》、《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游子吟》、《石灰吟》、《秋风引》)《从军行》是乐府曲名,内容多为描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生活。它是王昌龄边塞诗的一个总题目,在这个题目下一共有七首小诗,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其中的第四首。2、说诗意。师:全诗没有一个生字,我觉得读正确、读流利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对吗 (1)自由读诗,要求读得正确、通顺。(节奏、韵律)(2)反复诵读后讨论:诗读到这里,你有些什么印象和感觉?能不能结合注释,想想这首诗大概讲了什么意思。 版块二、圈画地名,感受塞外风光 边塞诗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大漠风光、塞外奇景,在这首诗当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请你带着想象读诗,描述看到的画面。生交流读诗想象到的画面,重点学习诗的前两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看的出来同学们的画面都跟地点有关,边塞诗当中的地点一向是解锁的重要突破口,现在请同学们圈出前两句中的地名。1.圈出地名,了解环境特点。(青海 雪山 孤城 玉门关)2.这些地名都有什么共同点?(都在塞外,远离故乡,辽阔荒凉,雄伟壮美)3.出示地图,补充背景 师通过PPT展示地图并解说:看:这是青海湖,辽阔清澈,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雪山——祁连山;越过雪山,再往西,就是军事要塞——玉门关。“青海”“雪山”“玉门关”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戍边将士战斗的典型环境。4.紧扣“孤城”一词,感受环境恶劣。“孤城”就是玉门关,它仅仅是一座孤零零的城吗?请同学们谈谈想法。拓展阅读,印证“孤城”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出示“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在王之涣的诗中,孤城是那春风不度的苍凉辽阔之地。出示“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在岑参的诗中,孤城是那偏僻荒凉的戈壁和沙漠。引读前两句:此时我们再读这两句,你的感受一定更加深刻——“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感受偏远荒凉)玉门关是边塞诗当中一个非常常见的地名,为什么玉门关会收到如此多边塞诗人的偏爱呢?生讨论师出示地图并明确:这要从玉门关的地理位置说起。玉门关位于西北边陲是中原王朝最重要的边塞关口。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班超投笔从戎,出使西域开始其辉煌的外交生涯,都是从这儿出去的。在唐朝,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玉门关”外,是突厥的势力范围。而诗中的“青海”地区,则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正是因为玉门关有着重要军事战略地位所以才会频频出现在边塞诗当中。5.想象补白,换位思考。师:同学们想象一下,戍守在这样一座孤城之中的将士们会有怎样的心情?(远离故土,内心孤单;感觉自己肩负重任,当努力建功立业;心情复杂,感觉战争一触即发,紧张,心情压抑。)这么多的情绪同时充斥在心中,五味杂陈,其实诗中有个字就是这种心情的投射?——(暗)青海、长云、雪山这三个无关的景物因为一个“暗”字产生了联系,渲染了辽阔悲壮的氛围;古战场上戍边战士的艰苦与辛酸也在一个暗字当中展露无遗,好的动词就是这样传神又传情。 版块三、圈画动词,体会将士心情七绝圣手王昌龄的《从军行》之所以成为边塞诗的代表作,除了诗中雄伟壮阔的边塞风光之外,就是因为还化用了一些既传神又传情的动词。请再次默读这两句古诗,圈一圈你找到的动词,并结合诗意说说理由。交流赏析“望”字体会孤独惆怅之情。他们远远地望见了什么 站在这里,想望又望不到的是什么 教师总结学生发言,以PPT图片对比形式出现:他们望见了玉门关的黄沙漫天,却望不见故园的袅袅炊烟;望见了风沙连天,望不见小桥流水;望见了敌人如林,望不见回家的希望......战争遥遥无期,有家不能回,只能遥遥相望,这是何等的惆怅,引读前两句。三 、领悟诗情,参透其精神诗歌后两句又描述了怎样的画面,请同学们运用刚才的圈画动词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学习。1.交流赏析“穿”字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理解“穿”,先出示战国文字。明白“穿”字的意思。穿,原意指老鼠以牙齿在土穴中打孔,这里是指金甲被磨穿。深入思考:金甲是金属铠甲(多媒体出图),有的重达60多斤,这样的金甲被穿破的可能因素有哪些呢 全班交流:从“百战”体会到战争的频繁,从“黄沙”体会到环境的恶劣;从“金甲”感受战斗的惨烈。学生在想象画面当中逐渐明白:将士们长时间在沙漠里摸爬滚打,战斗非常艰苦,但将士们意志坚定,英勇顽强,丝毫没有退缩之心。他们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2、交流赏析“破”字尽管金甲被磨穿,将士们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被消磨,不仅没有被消磨,反而在连年战争和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引读:他们发誓——“不破楼兰终不还”。从“破”中感受战士们的英勇无畏;从“终不还”中感受战士们的决心之大。引读:刀光剑影,九死一生,将士们为保家卫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是没有什么能撼动他们的铮铮誓言,他们发誓——“不破楼兰终不还”。追问溯源:为什么不破楼兰终不还?让学生从国家、人民和自己的角度去分析,并最终明确英雄的概念:这才是为国为家为己,男儿血性,赤子之心!何为英雄本色?是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的坚韧顽强;是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的不辞艰辛;是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的超越平庸;是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满腔壮志;是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的不惧牺牲!带着这份无畏和豪迈,再读这首诗。 有这种豪情和壮志又何愁出师不捷呢?引导学生参读《从军行》的其五和其六。(多媒体出示其五和其六。)【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其六】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四、触及文化,深化其影响1、介绍《从军行》的历史地位王昌龄作为盛唐诗坛的著名诗人,流传下来的生平事迹很少,他的仕途履历也记录不详。但他的边塞诗《出塞》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这首《从军行》也同样作为七绝圣手的代表作之一,被世代传唱。播放《从军行》视频,学生欣赏。2、深入探究:是什么力量,让这首诗穿越千年,成为我们民族的共同记忆呢?(1)出示资料: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唐朝时发展到了顶峰,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盛唐边塞诗的繁荣反映了那个时代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师:向往边塞、从军报国是流淌在大唐诗人血脉当中的一种基因。为什么唐朝这么多边塞诗而且都是昂扬的?让我们穿越时空去看看盛世大唐。(播放视频)师总结:盛唐时期,无论整个边塞的局面还是形势我们都处在一种主动的态势,极度的文化自信,世界的中心,东方大国,万国来贺!在那个时期,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2)以诗解诗,体会豪情出示诗句,教师引读“宁为百夫长”的杨炯便有诗云——生读“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意欲“报国取龙城”的王维亦有诗云——“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边塞诗人岑参以诗明志道——“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3、畅谈感悟,参透精神读到这里,谁能谈谈是什么力量,让这首诗穿越千年,留存至今的?预设1:将士们誓死杀敌、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激励着后人。预设2:盛世大唐那种昂扬向上的时代风貌,强烈地感染着后人。小结:在大浪淘沙的文化长河中,终能不朽的唯有精神,这首诗中充盈的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昂扬的时代风貌,是它能穿越千年,传承至今的根本。总结:唐代的边塞诗印证了那个时期边关将士的情感和心愿,不论是王瀚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还是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又或是李贺的“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都充满阳刚之美,令人感到一种极为向上的生命力,体现了唐朝当时泱泱大国雄浑的民族精神。今天我们学的《从军行》一诗亦是这样,它既是那个时代边塞诗的主旋律,穿越千年,它也应该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让我们一起读这首诗!五、作业设计:1、用今天的方法学习从军行【其五】【其六】2、搜集和整理边塞诗,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戍边英雄的慷慨悲歌。教学反思在设计本课时我便是本着从边塞诗开始到边塞诗结束的思路展开的,由此形成一个闭环,逐层深入,逐步理解边塞色的特色以及它为什么能够在盛唐时期能够如此鼎盛的原因。在恢弘的历史背景中,在同时期其他作者的边塞诗中,在作者本身《从军行》的另外几首中寻找契合点,内容较多,但不冗杂,看着同学们由开始的懵懵懂懂到最后的意犹未尽,我感受到了古诗教学的魅力。扣“诗眼”是古诗教学中最难的部分,为了引导学生从“诗眼”的角度切入,深刻理解《从军行》的主旨,教学时设计了一个大话题的讨论:“七绝圣手”王昌龄的《从军行》之所以成为边塞诗的代表作,除了诗中雄伟壮阔的边塞风光之外,还因为诗中化用了一些既传神又传情的动词。现在请大家再次默读古诗,想象画面,圈一圈你找到的动词.并结合诗意说说理由。于是课堂围绕这几个神奇的动词展开,有想象的交互,有思维的碰撞,有错误的提点,有破碎的重组,在赏析中既将方法渗透于心又将古诗的讲解抽丝剥茧一般清晰明了。古诗词,是声音的艺术。在教学中“以读为主”,采用“多种读法”并举,让学生在朗朗的书声中品悟诗歌的感情。古诗词,是汉字字形艺术的集中展示,以“字源”为抓手,理解关键字词所表达的情意。在诗词教学中,教学的难点是对“诗教”精神的落实,用“以诗观诗”的大眼光,“以史观诗”的大格局,拓宽教师教学的思路,或许可以对学生理解“诗教”精神、传承“诗教”精神有一些帮助。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