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患者脊柱姿势异常的评估、分析及治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帕金森眼睛发直怎么治疗 帕金森病患者脊柱姿势异常的评估、分析及治疗

帕金森病患者脊柱姿势异常的评估、分析及治疗

2024-06-04 09: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二、帕金森病患者脊柱矢状面的异常姿势

1.躯干前屈征(CC)

(1)定义

CC是指在站立和行走时胸腰椎的异常屈曲,其屈曲的角度在卧位时减小甚至消失。

这种异常姿势应与脊柱后凸相鉴别, 鉴别点在于CC可以通过仰卧位、使用高架助行器或靠墙站立来矫正。

流行病学:这一异常姿势常常在PD发病后的7~8年出现,发生率为3%~17.6%。

危险因素:较长的PD病程、较高的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较晚的Hoehn&Yahr分期、男性、有性功能障碍和定向力障碍。

(2)机制

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有几种假说 ,大致可分为 中枢性和外周性假说。

中枢性假说认为:这种姿势异常可能与PD本身的进展、肌张力障碍有关。

①随着疾病的不断进展,与不伴躯干前屈征(CC)的 PD 患者相比, 合并CC的PD患者,UPDRS第三部分评分更高、Hoehn & Yahr评分更长、PD病程更长,故有学者认为CC可能与PD进展有关,但仍需进一步证明。

②CC还可能与肌张力障碍有关,研究显示:

伴有CC的PD患者的表面肌电图测定显示患者双侧或单侧的腹外斜肌、躯干屈肌和椎旁肌、躯干伸肌都有异常的共同收缩; 合并CC的PD 患者中记录到腹外斜肌和腹直肌的高振幅肌电活动。 伴有CC的PD患者背部肌肉激活程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并证明这些肌肉的功能储备是用来抵消与PD相关的CC向前弯曲的力量。

③CC还可能与药物副作用有关,多巴胺受体激动剂(DAs)和抗胆碱能药等此类药物会干扰神经递质的传递与释放,打破主动肌与拮抗肌之间的平衡,从而使PD患者躯干前屈的角度增加。

外周性假说认为:CC可能与椎旁肌肌病有关。

椎旁肌肉活检发现,伴有CC的PD患者有肌病改变,比如1型纤维肥大、2 型纤维丢失、氧化酶活性丧失等; 病理研究发现,双侧但不对称的椎旁肌水肿、萎缩和脂肪变性,血清中较高的肌酸激酶(CK)水平和MRI提示的肌肉病理变化都表明CC可能是肌病所致。

(3)诊断与分类

目前诊断方法尚未统一,因为测量方法不同,结果不同。目前有4种测量躯干前屈角度的方法:

支点法 踝关节法 垂线法 总前屈角度法

多数研究将胸腰椎前屈角度≥45°,且该种异常姿势在活动后加重,在仰卧位下可缓解或消失作为 CC的诊断标准。

腰椎的正常弯曲范围

其他的CC诊断:胸腰椎的不自主屈曲、卧位可逆性、前屈角度、个人主诉、腰背痛、脊柱旁肌肉硬化等。

(4)治疗

目前针对PD患者的躯干前屈有多种治疗方法,但疗效尚不明确。一般而言,大致可分为: 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通常是首选疗法,包括药物调整、药物注射(肉毒毒素、利多卡因)、康复治疗等。

手术治疗包括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和脊柱矫形手术。

2.垂颈征(AC)

(1)定义

又称头下垂综合征(DHS),是一种由颈椎旁肌肉无力导致的头部和颈部向前屈曲,且通过被动活动或平躺可缓解的综合征。

表现为颈部疼痛、进食困难(由颈部屈曲所致)和水平注视困难。

流行病学:其患病率较低,约为6%,但该异常姿势所带来的并发症常常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AC可在PD的患者出现运动症状之前出现,但更多在PD发病后的3.7~5.4年后出现。

危险因素:女性,PD的严重程度,僵硬程度以及以运动障碍为主的PD亚型 。

(2)发病机制

其发病机制有争议,但大多数人认为:头部下垂是由颈部肌张力障碍或颈部伸肌本身的疾病引起的。也有人认为轴向肌肉僵直与AC有关。

在疾病初期,患者可以通过被动伸展使颈部回到正常位置,但随着疾病的发展,AC将会成为一个固定的、不可逆的畸形姿势。

(3)诊断

①颈部屈曲角度≥45°是AC的诊断标准;

②该种脊柱异常姿势 常伴有运动时不能抬起头部,且颈部的屈曲程度与躯干的屈曲程度不成比例,即相对于躯干和四肢的屈曲,头部下垂的程度更明显。但在AC的早期,PD患者可自主将头部短暂地抬起。

(4)治疗

有研究表明与PD相关的AC具有一定的自限性,约有20%的病例可自愈。AC的最佳治疗方法尚不明确,目前可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与CC一样,保守治疗也作为AC的首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肉毒毒素注射和康复治疗。

手术治疗包括脊柱外科手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术(DBS)。

三、帕金森病患者脊柱冠状面的异常姿势

比萨综合征(PS)

(1)定义

PS 为躯干侧弯超过15°且在行走过程中加重及卧位可以消失的异常姿势。

PS特点为隐袭起病、进行性加重,早期患者只有在坐位时躯干会向一侧偏斜,随着疾病的进展,在走路时也会出现躯干向一侧偏斜。

研究表明

PS患者没有明显的偏侧性,他们可以 偏向或远离 受帕金森病影响最大的一侧。 PS与PD患者死亡率的增加有关。

流行病学:不同研究对PS的发生率报道差异很大,约1.9%~91%不等。

危险因素:骨质疏松症及关节病、垂直位置感知障碍、伴有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和有更严重的轴性症状,每日较高的左旋多巴等效剂量和较低的本顿线定向判断试验评分、主观视觉垂直线(SVV)异常等。

(2)发病机制

PS 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分为 中枢机制和外周机制。

中枢机制包括基底节的功能障碍、感觉运动整合异常、认知功能障碍、躯干肌张力障碍、药物副作用等。

①有学者认为基底节的不对称性病变在PS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主要作用。

②另有学者则认为PS可能与感觉运动整合障碍有关,因为研究表明PS患者更难维持其姿势的稳定性;且伴有PS的PD患者的前庭功能较不伴PS的PD患者差。

③研究表明,PS与视觉空间、注意力和言语方面的认知功能障碍有关。

④有数据表明,肌张力障碍也参与了PS的发生发展。

⑤在PD患者中,PS与多巴胺激动剂的起始或剂量改变有关,这说明胆碱能-多巴胺能系统失衡与PS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外周机制主要与脊柱旁肌肉的肌病有关,有CT和MRI研究发现伴有PS 的PD患者的脊柱肌肉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萎缩和脂肪变性,且倾斜侧的肌肉萎缩更为明显。

(3)诊断

目前其诊断标准尚未达成共识,许多研究将其核心的表现归纳为 脊柱侧屈的角度>10°,且该种脊柱异常姿势在活动后加重,并在被动拉伸或平躺后缓解。

PS测量的方法有很多,包括墙面测角仪、倾斜仪器或者通过手机应用程序等。

(4)治疗

目前对于PS的治疗包括一线干预治疗和二线干预治疗。

一线干预是指调整PD患者抗帕金森病药物的方案,因为PS的症状与抗帕金森病药物的起始时间和剂量有关,故在出现姿势偏斜的前后应及时调整药物的剂量。

二线干预治疗包括有肉毒素注射、康复治疗及外科手术。

四、帕金森病患者矢状面并冠状面的异常姿势

脊柱侧后凸(KS)

(1)定义和机制

脊柱后凸是由于脊柱旋转所致的一种向后过度弯曲的脊柱畸形,好发于胸段脊柱。

脊柱侧凸则是一种定义为脊柱冠状面的结构畸形,其测量方法是在脊柱冠状面的X线片上通过测量Cobb角。若Cobb角>10°则可诊断为脊柱侧凸,其在 PD 患者中比一般老年人更常见,其发生率约 8.5%~60% 。

KS是脊柱侧凸中较为特殊的一种脊柱异常姿势,即患者在冠状面和矢状面上同时出现的脊柱畸形。

不像上述的PD异常姿势那样,KS不能通过被动牵伸或休息恢复正常的姿势。随着疾病的发展,KS会影响患者的步态、平衡和吞咽功能。

KS可能与帕金森病的进展有关,也有可能与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缺乏的水平相关,目前在发病机制方面缺乏共识。

(2)治疗

目前治疗方法有两大类,一是非手术治疗,目的是缓解疼痛;二是手术治疗,目的是矫正脊柱异常屈曲的角度。

非手术治疗包括非甾体类药物和物理治疗。

非甾体类药物可缓解因脊柱畸形而引起的疼痛; 物理治疗可加强腰背肌力量减轻其带来的疼痛。

手术治疗主要指脊柱融合术,这是KS唯一有效手术治疗,但因其术后并发症较多,且PD患者是该手术的高危人群,所以 除非伴有KS的PD患者出现严重的姿势失衡或神经压迫症状时,才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来源:

回复:【帕金森】获取文献原文

所有的疼痛、功能障碍都与神经系统有关, 掌握好神经系统解剖,神经损伤机制,神经的人体传递的方式,就会让疾病的诊疗清晰、明确、高效、简单。

《神经反射疗法临床诊疗认证课程》就是把复杂的神经简单化,从应用出发,用最前沿、最全面、最易懂的神经功能解剖,神经科学,人体应用,临床实践,对常见的神经问题进行阐述分析,查体评估,精准治疗。

内容经多年打磨,临床检验,实用落地

简单易学,效果显著

一次付费,终身免费复训

内容经多年打磨,临床检验,实用落地

简单易学,效果显著

一次付费,终身免费复训

所有的疼痛、功能障碍都与神经系统有关, 掌握好神经系统解剖,神经损伤机制,神经的人体传递的方式,就会让疾病的诊疗清晰、明确、高效、简单。

《神经反射疗法临床诊疗认证课程课程》就是把复杂的神经简单化,从应用出发,用最前沿、最全面、最易懂的神经功能解剖,神经科学,人体应用,临床实践,对常见的神经问题进行阐述分析,查体评估,精准治疗。

《体态评估与治疗系列课程》

课程共12讲

原价199,特价99

支持试听,永久复看

获取更多精彩(扫码)

课程指南

本次系列课程共26讲

原价399,拼团价99

支持试听,永久复听

获取更多精彩(扫码)

点击名片,关注我们,锁定精彩!

点“阅读原文”,学习更多专业课程和书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