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道夫·希特勒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希特勒有孩子嘛图片 阿道夫·希特勒

阿道夫·希特勒

2024-06-29 10: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希特勒”重定向至此。关于纳米比亚政治人物,请见“阿道夫·希特勒·乌诺纳”。关于印度政治人物,请见“阿道夫·卢·希特勒·马拉克”。

阿道夫·希特勒(德语:Adolf Hitler,发音:[ˈadɔlf ˈhɪtlɐ] (ⓘ);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4]),德国政治人物,纳粹党领袖,1933年至1945年担任德国总理,1934年至1945年兼任元首。1939年9月发动波兰战役,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希特勒是纳粹大屠杀的主要策划者、发动者,有证据显示他知晓并下达了对犹太人的屠杀命令。根据艾希曼、希姆莱和戈培尔等人的陈述,希特勒本人策划了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希特勒本人的陈述亦显示他意图屠尽犹太民族。[5]

Quick Facts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 总理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1938年的希特勒 德国元首任期1934年8月2日—1945年4月30日 总理元首兼任副职鲁道夫·赫斯(1933年-1941年)前任保罗·冯·兴登堡(总统)继任卡尔·邓尼茨(总统) 德国总理任期1933年1月30日—1945年4月30日 国家元首自己(自1934年)总统保罗·冯·兴登堡(至1934年)副总理弗朗茨·冯·帕彭(1933年-1934年)前任库尔特·冯·施莱谢尔继任约瑟夫·戈培尔 国家社会主义德意志劳工党党魁任期1921年7月29日[1]—1945年4月30日 副职鲁道夫·赫斯前任安东·德莱克斯勒继任马丁·鲍曼(党务部长)  德国 陆军总司令任期1941年12月19日—1945年4月30日 前任瓦尔特·冯·布劳希奇继任费迪南德·舍纳尔 个人资料出生(1889-04-20)1889年4月20日 奥匈帝国因河畔布劳瑙(今  奥地利上奥地利州因河畔布劳瑙县)逝世1945年4月30日(1945岁—04—30)(56岁) 纳粹德国柏林大区总理府元首地堡(今  德国柏林米特区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附近一停车场地下)[2]死因饮弹自戕国籍 德国公民权  奥匈帝国(1889年-1925年)[3] 无国籍(1925年-1932年) / 魏玛共和国 → 德意志国(1932年-1945年) 政党 国家社会主义德意志劳工党(1921年-1945年)其他政党 德国工人党(1920年-1921年)配偶爱娃·安娜·宝拉·希特勒(1945年4月29日-30日)父母 阿洛伊斯·希特勒(父) 克拉拉·布茨尔(母)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宗教信仰积极基督教签名军事背景效忠 德意志帝国服役  德意志帝国陆军  巴伐利亚陆军  国家防卫陆军 服役时间1914年-1920年军衔下士部队巴伐利亚预备步兵第16团国家防卫军情报机构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军事奖励 二级铁十字勋章(1914年) 巴伐利亚军事功绩十字勋章(英语:Military Merit Cross (Bavaria))(1917年) 重伤奖章 一级铁十字勋章(1918年) 金色党章(1933年) 荣誉十字勋章(1934年) 各地用词差异中国大陆希特勒台湾希特勒港澳希特拉 Close

希特勒生于时属奥匈帝国的奥地利地区,长于林茨。1907年至1908年曾报考维也纳美术学院但两度落榜,1908年至1913年在维也纳贩卖其画作维生,在当时,大部份希特勒画作的买家,如萨穆埃尔·莫根施特恩,皆为犹太人,莫根施特恩的一名客户,一个名叫瑟夫·法因戈尔德的犹太裔律师,更买入了希特勒一系列画作。1913年迁往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德国陆军服役并受勋。1919年加入纳粹党前身德国工人党,并于1921年成为纳粹党领袖。1923年在慕尼黑发动啤酒馆政变,试图夺取权力,但最终失败并被监禁。监禁期间撰写了其自传及政治宣言《我的奋斗》的第一册。1924年被释放后,对凡尔赛条约进行批判,宣扬泛日耳曼主义、反犹太主义和反共主义,凭借个人魅力、演说才能及政治宣传获得了广泛的民众支持。同时,他频繁将国际资本主义及共产主义称为犹太人反德意志民族的阴谋。1933年,纳粹党成为德国国家议会第一大党,1月30日希特勒被德国总统兴登堡任命为德国总理。此后其执政联盟再次在选举中获胜,并在国会中通过《授权法》,逐渐将德国转变为一党专制、极权及独裁统治的国家。希特勒以抵御一战后由英国和法国主导的不公国际秩序为借口,试图将犹太人从德国清除,建立其理想秩序。在他当政的前六年内,德国迅速自大萧条中复苏,打破一战后欧洲各国对其作出的各种限制,吞并数个德意志民族所居住的他国领土。

希特勒试图为德意志民族获取在其他民族之上的“生存空间”,在外交上主张施行侵略与吞并,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的首要原因。他领导大规模武装扩军,并于1939年9月1日入侵波兰,打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得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发动巴巴罗萨行动入侵苏联。至1941年年末,德国及其欧洲轴心国盟友已侵略占领欧洲和北非大部分地区。后来与苏联战事的不利局面及美国的加入导致德国由攻转守,并屡遭战略失败。在战争尾声阶段,1945年柏林战役期间,希特勒与其长期女友爱娃·布劳恩成婚。在他们成婚两日后(4月30日),为避免被即将占领柏林的苏联工农红军俘获,希特勒与爱娃夫妇自杀身亡,其尸体被其属下焚毁,后被苏联红军发现。

在希特勒和其种族主义政治形态领导之下,其政权屠杀了至少550万包括犹太人、波兰人、罗姆人(吉普赛人)和身心障碍者在内的被视为劣等或不受欢迎的少数族裔人士,以及共产主义者、耶和华见证人等异见人士。在战争期间,希特勒及其政权亦屠杀了近1930万平民和战俘。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军事行动还造成了2930万军人及平民的死亡,其中平民的死亡数量为人类战争史上最高,这使二战成为人类历史上死亡数量最高的战争。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