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罗萨计划破产,德国空军遭重创,德国为何不轰炸苏军工企业?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巴巴罗萨计划有机会成功吗 巴巴罗萨计划破产,德国空军遭重创,德国为何不轰炸苏军工企业?

巴巴罗萨计划破产,德国空军遭重创,德国为何不轰炸苏军工企业?

2024-06-03 09: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941年6月2日,希特勒发动了侵略苏联的军事行动,并且对外声称,要在三个月内消灭苏联。在战争爆发前,他将这一侵略行动命名为“巴巴罗萨作战计划”,总的战略目标是以“闪击”式战役击溃苏联。在苏德战争的最开始,德军凭借这一战术取得巨大胜利,可随着苏联军工能力的爆发,德军逐渐陷入颓势。

自莫斯科战役开始,德军的装备数量与装备水平就逐渐落后苏联。1943年夏天,苏联军队更是凭借着军工企业生产出来的坦克,在库尔斯克与德军展开坦克大战,并且最终以4000辆坦克的数量优势,消灭了德军大部分装甲部队,自此展开反攻。

纵观苏德战争全过程,德军实际上是有机会将苏联的军工企业全部炸毁,可是德军并没有这么做,反而近乎放纵般的让苏联军工企业从容发展,最终演变成苏联军队的最大助力。德军为何会如此行事呢?实际上这背后有着诸多原因。

二、希特勒的错误判断

首先,希特勒在拟定作战计划时,根本就没有把苏联的军工企业放在眼里。这场战争的最开始,德军占据优势地位,苏联红军被打得落花流水,甚至德军都推进到莫斯科了。如果这一时期德军能够认识到苏联军工企业的重要性,集中力量摧毁苏联的军工体系,那么苏联军队很快就将陷入弹尽援绝的局面。

希特勒在制定“巴巴罗萨计划”时,却没能清晰认识到这一点,虽然有将苏联的军工企业列为轰炸目标,却把这一轰炸计划放在德军取得压倒性优势之后才打算实行。因为他认为轰炸军工企业并不是一件十分要紧的事,甚至还多次向下属强调此事。

希特勒认为要将苏联彻底歼灭只有两条,首先就是要消灭苏联武装力量的人力资源,使苏联再也没有反抗能力;其次,要夺取或者破坏苏联武装力量赖以复生的经济基础,也就是煤、石油和铁矿产。

他特意强调,这远远要比单纯夺取和摧毁进行原料加工的军工企业更为重要。在希特勒看来,军工企业是可以重建的,可苏联一旦失去了煤、石油和铁矿产,则是完全不可能再获取的,德军也可以依靠这些资源不断壮大自身。

在希特勒的影响下,德军在入侵苏联时,将重点放在了迅速歼灭苏联武装力量和夺取矿产资源上。德国空军在此战中的任务更是从一开始就被限定死了,能做的只有尽可能削弱和排除苏联空军的影响,支援地面陆军的作战行动。

为了可以集中一切力量,实现上述作战目标,希特勒下令,空军在主要作战行动期间,对苏联的军工企业可不予以攻击。只有在地面陆军作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后,才去考虑对苏联军工企业实施轰炸。希特勒的这一作战计划,使得苏联军工企业在苏德战争爆发初期得以逃过一劫。

三、苏联的战略性大转移

其次,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后,苏联政府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将大部分军工企业转移到大后方去了。在此之前,苏联的大部分工业都集中在西部,也就靠近德国的那一边,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军工企业。战争一开始,虽然德军并没有刻意针对苏联的军工企业,但还是不可避免地对苏联工业造成严重破坏,特别是军工产业赖以运转的煤、铁产业更是得到了德军的重点关注。

在战争爆发五个月之后,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经不及战前的一半。不过,希特勒的错误判断,使得苏联的军工企业的业务骨干和生产设备得以保存完好,为事后重建保留了希望。苏联政府迅速行动起来,抢在德军之前,将大部分军工企业向西部地区进行战略性转移。

1941年下半年,在战争爆发没多久,苏联政府就下令将西部地区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重工业进行转移。共疏散了1523家大型工业企业。在这些疏散的大企业中有667个迁到了乌拉尔,244个迁到了西西伯利亚,78个迁到了东西伯利亚,308个迁到了中亚细亚和哈萨克斯坦,226个迁到了伏尔加河流域。

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1942年5月底。苏联政府又开始了第二次战略性转移,将包括斯大林格勒、北高加索在内的五个地区,150多个工业企业迁往乌拉尔、中亚以及外高加索,再一次充实了东部地区的工业体系,也保障了这些企业的生产安全。

在这些企业中,军工企业占了绝大部分。并且苏联政府在安置搬迁企业恢复生产时,还通过增加投资,改组和兴建新企业,增加了许多军工企业。从1941年7月,到1945年年底,苏联政府在东部地区兴建了350家大型工业企业,主要是飞机制造、坦克制造等军工企业。

战争初期,东部地区就已能提供飞机、坦克、弹药、大炮等武器。1942年军工产品的生产与1940年相比,乌拉尔增加了4倍多,西西伯利亚增加了26倍。1943年西西伯利亚比1940年增加了3倍。

这些在苏德战争初期,德军不放在眼里的军工企业,迅速发展成了庞然大物,并且转移到了相对安全的大后方。在这时,德军已经没有能力飞到苏联的大后方,去轰炸这些军工企业。

四、德国的“弱小”空军

在苏德战争之初,德国空军近2000架飞机,从挪威北角的巴伦支海,到东欧黑海的300公里长的苏联国境线上,突袭了苏联西部的重要城镇、交通枢纽和主要机场。在这次轰炸中,1881架飞机被击毁,其中1489架飞机被德机击毁于地面,322架飞机是在空中被德国战斗机和高炮击落的,德国空军仅损失35架飞机,苏德飞机损失接近52比1,这一时期,德国空军的实力是要强于苏联的。

随着苏联迅速进入战争状态,德国空军的行动遭遇到极大困难,例如在空袭莫斯科的过程中,德军出动了1700多架次的飞机,被苏联军队击落了200多架次,并且突破空军防线,得以进入莫斯科市区上空的只有70余架次,从这一数字就可以看出这一时期,苏联空军的力量已经在逐步增强。

德国空军在遭遇到挫折之后,非但没有调整策略,优先攻击苏联空军基地,反而继续配合地面部队的行动,重点进攻主要城市,甘愿作为德国陆军的附庸,让苏联空军获得了长久的发展时间。利用这一难得的战略空窗期,苏联在重要战略目标都配备了高炮部队,严防德国空军的轰炸。

在苏联这般布置下,德国空军的行动不仅仅要突破苏联空军的围追堵截,还要穿过高炮部队构造的对空火网。到了1941年年底,苏联空军和高炮部队累计击落德军战机近千架,极大削弱了空军作战能力。在随后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库班空中交战中,苏空军更是消灭了德军近2200架飞机,使苏德空军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到了这时,德军已经无力组织起大规模的空袭,更别提跨越千山万水,穿过苏联高炮部队的重重防空网,突破苏联空军的空中防线,到乌拉尔地区去轰炸苏联的军工企业。德国空军在战争的一开始没有把握住时机,等苏联反应过来,就更没有可能再去实施轰炸计划了。

因此,德军不轰炸苏联强大的军工企业的原因,首先是希特勒认为军工企业影响不了战争形势,其次就是苏联政府的战略性转移,迅速将这些军工企业转移到大后方,最后便是德空军没有能力飞到苏联大后方进行轰炸。

在苏德战争期间,苏联的军工企业始终都在运转着,为苏联军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武器装备。例如,在战争时期,苏联的飞机产量增加了23倍,并且还研发出了新型歼击机、轰炸机等新式战机,极大的增强了空军实力。

1944年,凭借着强大的军工企业,苏联军队占据了绝对和令人畏惧的优势。那一时期,苏联装甲部队的数量是德国的五倍、火炮数量是德国的7倍、空中力量则是德国的17倍。正是这些在战争初期得以保存下来的军工企业,在大后方不停进行生产,才保证了苏德双方力量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

正如斯大林所说,苏联之所以能在那么困难的形势下,反败为胜,打败纳粹侵略者,除了依靠苏联人民的顽强意志外,还必须要有完全现代化的,充足数量的武器供应,这主要依靠那些强大的军工企业。最终,德军为他们的短视和轻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希特勒也在悔恨中自杀身亡,苏联取得了战争的最终胜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文/乐宇 参考资料: 1、《“ 巴巴罗萨 ”计划》,田小文 2、《卫国战争时期的苏联经济与战略东移》,曾晓玲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