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巴中这对夫妇不简单双双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巴中书法家有哪些 榜样!巴中这对夫妇不简单双双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榜样!巴中这对夫妇不简单双双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2024-06-29 06: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近日,中国书法家协会2018年度批准拟入会人员公示,四川省共有23人,其中我市高玉才、张义芬夫妇双双入选。名单公示期已于1月8日结束,如果不出意外,我市的国家级书法家将新增两位。琴瑟和鸣,比翼齐飞,曾获得省“书法之家”称号的高玉才一家,可谓名副其实的书香之家。

全省23人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高玉才、张义芬夫妇榜上有名

据了解,2018年度中国书协共收到各团体会员单位提交的609名会员入会申报材料。经层层审核,共确定349名申报者为2018年度拟入会人员。其中,书法创作类300人,书法理论类34人,书法教育类12人,书法组织类3人。

在此次公布的名单中,四川省共有23人,我市高玉才、张义芬夫妇成功入选,两人的入选专业项目都是书法创作。在2019年底的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入展名单上,张义芬也在列,而当时四川楷书部分仅有6人入展。

据了解,根据2019年公布《中国书法家协会个人会员入会条件细则(试行)》,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须满足“由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届展”(全国第X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入展一次、“全国专项届展”入展二次等条件,难度极大。

高玉才介绍,他和妻子之所以能够双双入选,原因在于2018年和2019年期间,他和妻子分别三次入展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文联等单位举办的“全国专项届展”,“这些专项展的难度也比较大,每次基本会收到两三万件作品,而最后能够入展的只有两百多件。”

巴中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蒲剑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初,李正清成为我市首名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会员,目前全市已有17人(有5人常在外地生活),加上高玉才夫妇,我市有19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可喜可贺。

每天练字2小时最擅长写小楷

高玉才是巴中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妻子张义芬是巴州区第四小学教师,女儿高越现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所学专业同样与书法相关。近年来,高玉才一家先后被评为巴中市首届“书香家庭”、四川省首届“文明家庭”、四川省“书法之家”等,可谓名副其实的书香之家。

高玉才和妻子张义芬的老家在内蒙古呼伦贝尔,20多年前来到巴中生活。“八岁时在父亲的‘逼迫’下练习书法,一练就放不下来,如今都快三十年了。”高玉才谈起书法滔滔不绝。2010年,在丈夫的指导下,张义芬也开始动笔练习书法。作为教师的张义芬原本书法功底就不错,三笔(毛笔、钢笔、粉笔)字样样在行,所以进步非常快,书法作品逐步在市、省、国家级书法展中获奖。

今年40多岁的高玉才一直保持每天练字两小时的习惯,这一习惯同样体现在张义芬身上。每晚,高玉才和张义芬在灯下练习书法,沉醉于文字之中,而女儿高越也深受他们影响,7岁就开始练习书法,如今正在大学深造。

据了解,高玉才擅长小楷和大字,张义芬也擅长小楷。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的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字体端正,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也是最考验书法水平的。

常分享书法作品提倡写好中国字

如今,高玉才每天都会在朋友圈分享他的书法作品。他说,这不是为了炫耀,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影响带动更多人了解书法,希望更多人拿起笔来,回归到传统的书写中。“现在大家用电脑的时候非常多,用输入法打字惯了,真正手写的时候常常提笔忘字。”高玉才说,练习书法,正是很好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在高玉才看来,练字最大的收获就是“静”,在安静中感受中国汉字之美。所谓静能生慧,通过练字在生活中达到有条不紊,彬彬有礼。

高玉才非常喜欢“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这句话。他说,书法作为中国的国粹,蕴含了古代圣贤做人处事的道理。“心正则笔正”,在写字中学会做一名优秀的中国人。此外,中国书法还用富有美感的文字触动心灵,印随墨痕、了然于胸,心手合一、运笔有锋,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精髓。

“书法贵在坚持,如果连续练习几个月,肯定有很大的变化。”高玉才说,坚持几年下来,那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成果。

· END ·

原标题:《榜样!巴中这对夫妇不简单双双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