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走进青少年生活!广工潮汕抽纱创新团队的传承之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岭南传统园林技艺的教学大纲 让非遗走进青少年生活!广工潮汕抽纱创新团队的传承之路

让非遗走进青少年生活!广工潮汕抽纱创新团队的传承之路

2023-08-21 03: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孙恩乐教授是湖南长沙人,从湘汉到岭南,多年来,她主要从事岭南服饰文化与品牌设计,对非遗传统技艺的传承保护尤为重视。在课题研究中“遇见”了非遗潮州抽纱,虽知其不易,但仍迎难而上,带领团队成员偏向“抽纱”行。

广工潮汕抽纱团队长期收集研究撰写有关潮汕抽纱传统工艺的调查报告,寻求保护和挖掘潮汕抽纱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风格,让传统抽纱技艺重新焕发生机。她们积极提炼潮汕抽纱传统织造工程技艺的艺术表现特质与香云纱染整等工艺的融合,体会各类型服饰的文化特色,加入传统文化元素,结合现代服饰,应用于服装设计与制作。

团队成员坚持提炼潮汕抽纱传统织造工程技艺的艺术表现特质与香云纱染整等工艺融合,探究各类型服饰的文化特色,加入岭南传统文化元素,结合现代服饰,应用于服装设计与制作。同时积极参与时尚展示活动,掌握非遗抽纱项目的社会生态,结合传统工艺的现代转型,寻找复活抽纱工艺、创新抽纱艺术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潮汕抽纱》案例的核心

探索可持续地将抽纱与时尚结合

多年来,广工潮汕抽纱团队的探索实践呈现于该入选的案例中。孙教授带领学生团队走访潮汕抽纱三代绣娘,深入了解潮汕抽纱的文化底蕴,将潮汕抽纱与小礼服结合的创作呈现在广东时装周与广州交易会上的服装作品。2021广东时装周走秀选用独具广东传统特色的香云纱和抽纱融合设计的休闲女装系列作品。香云纱有进气凉爽、以湿排汗的功能,正反异色,质感朴实浑厚,潮汕抽纱精致细腻,设计中还使用了蕾丝。风格不同的面料大胆而巧妙结合,表现了面料肌理的丰富性。作品中钩花、贴补、抽通、镶嵌、刺线等抽纱工艺精巧、别致,展现了中西传统与时尚面料、图案的时空对话,寻求传统香云纱和潮汕抽纱的新面貌,新途径和新市场。2021秋季广交会时尚周走秀的系列设计将经典的5种抽纱技艺手法运用在现代礼服上,特别是潮汕抽纱通花与潮绣垫绣相结合的通锦绣老绣片,与现代工艺、审美文化有机融合,力图彰显岭南优秀传统活态传承的“在地性”特征

牵手潮汕地区17所中小学

让非遗抽纱走进青少年生活

《潮汕抽纱》系列作品中还包括与龙湖区西南小学、揭阳惠来京陇学校师生作品6件。从2020年起至今,孙恩乐及团队承担了广东省教育厅“美育浸润行动计划”项目,联手陈树泽等各级非遗传承人、企业、绣娘、家长,将潮汕抽纱技艺辐射至汕头龙湖区新溪一中、西南小学、揭阳惠来京陇学校、华谢小学等粤东17所中小学。

2020年,孙恩乐在汕头龙湖区西南小学组织抽纱技艺进课堂、进社团,结合“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引入省级传承人、乡村绣娘,建名师工作室、工作坊,从激发学生兴趣出发,让传承人手工艺传授、教师组织教学、志愿者从旁辅导三者组合推进课程,将抽纱审美融入校服文化中。同时把四季色彩变化与抽纱发夹头饰相结合,突现校服地域特色,帮扶西南小学“抽纱”项目成功申报省级特色学校。

2021年7月,孙恩乐组建了由广工潮汕原籍研究生及本科生为主的潮汕抽纱调研团队,通过田野调查,走访文化馆、企业及社会团队并集中访谈20位省级和普通潮汕妇女,掌握非遗抽纱项目的社会生态,结合传统工艺现代转型过程中的痛点与难点,寻找复活抽纱工艺、创新抽纱艺术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师生们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设计了别出心裁的改良版抽纱作品一在中山装增加了非遗抽纱口袋巾,廓形突出了曲线美感,还添加了植物云香,可多次洗涤仍保持香味。目前,作品已被广服集团制作成产品在市面销售。

2021年9月,孙恩乐又带领大学生团队走进揭阳惠来京陇学校、华谢小学等学校。通过“广东省非遗推广大使+抽纱手工艺绣娘+研究生团队”的形式开展教学,并以数字化的方式将“潮汕抽纱”呈现在课堂中。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跟随当地绣娘近距离学习抽纱钩花技艺。

与非遗传承人共创国家级一流课程

打造“岭南衣裳”线上博物馆

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潮州抽纱构图独特,针法细腻,色调淡雅,规格齐全,美观实用,是广受欢迎的日用品和工艺品,远销世界近百个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初,潮汕抽纱产品的制作区域覆盖整个潮汕地区的所有县(市),从艺人数一度达到一百多万。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技的迅猛发展、市场的极度萎缩对劳动密集型的抽纱手工业造成巨大冲击,抽纱刺绣女工大量流失且日趋老龄化,加上这一技艺难度高青年人不愿继承,随着老艺人的逐年减少,抽纱这门传统技艺将面临消亡的可能。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广东很多非遗技艺同样面临着如何创新传承路径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这些岭南非遗服饰技艺和文化,孙恩乐结合线上教育技术,邀请多位非遗传承人、服装设计大师共同创建了《岭南衣裳》视频公开课与“岭南衣裳”线上博物馆。课程主要包括莨纱、香云纱、广绣、潮绣、抽纱、瑶族服饰、疍家女与自梳女服饰、广东客家服饰、香港服饰、澳门服饰、广东华侨服饰、岭南服饰文化及南越国服饰与配饰共十二章内容。该课程于2020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

孙恩乐介绍,该课程面向全国高校、港澳10所高校青年研修班、广东时装周、广交会做线上、线下专题讲座和创作作品动静态展示。

“岭南衣裳”线上博物馆“收藏”有屈汀南、赵亚坤等大师创作的非遗服饰作品,广绣国家级传承人许炽光、陈少芬、潮绣国家级传承人康惠芳、香云纱染整技艺国家传承人梁珠、瑶族刺绣国家级传承人邓菊华等各级非遗技艺传承人作品,师生优秀服装作品,以及广绣行业唯一老字号生产企业广州绣品工艺厂的著名广绣代表作品;此外,还配套有香云纱、瑶绣、广绣、潮绣、抽纱、疍家女与自梳女服饰等课程相关的岭南服饰科普知识的展示。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肖阳

实习生:林雪婉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如果有线索提供或服务咨询

可联系南都新文旅研究课题组。

发送邮箱:

[email protecte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