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与涩:清醒者的茶审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岩茶属于什么茶 骨与涩:清醒者的茶审美

骨与涩:清醒者的茶审美

2023-04-21 14: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唐小松

近日收到了王恺的新书《茶有真香》。趁假期,一口气读完了。

很意外。近几年,我着力看过不少中西文化比较的书,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也想了解何为现代。看完《茶有真香》,才意识到茶作为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农产品,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从茶文化的现实,可以很具体地想象农业文明所孕育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纽约客、元宇宙时代的可能性。

以记者的身份进入中国茶世界

序言中,王恺提到,有人说过去这十多年是继宋代、明代之后,中国茶的第三次复兴。背景是中国经济巨大发展后本土奢侈品行业的兴起。他写道:“无论是种植方法的改良,还是茶具制作的精细,乃至茶事审美的革新,都有着过去一百年未见的新气象,这是我个人的幸运;能浸淫其中,将自己所见所闻所品记录下来,则是我的责任。”

中国生活传统里的审美倾向,是由农人和文人所共同建立的。但乌龙、普洱这些今天备受推崇的茶种,苏东坡、张岱这些偶像级的文人应该都没喝过,因为这些茶种都是从清代才慢慢兴盛起来的。今天的中国茶是一个仍在不断创新、有很大上升空间的世界,也是需要新一代的农人和文人来推动的世界。

王恺最初是以媒体记者的身份进入中国茶世界的。他说自己的茶文化启蒙始于2010年在《三联生活周刊》做《茶之道》专刊。从这本41万字的著作,可以看到他过去十多年的惊人积累。

书中采访者的视角贯穿始终,而主要受访者是一批最有发言权的茶人,既包括各大茶种代表性的生产者、最权威的研究者、重要的流通者,也包括消费环节新的茶文化的建立者:茶空间主人、茶会创作者、收藏者等等。王恺以强大的资源优势在茶文化复兴的时期进入一些最重要的现场,留下历史性的记录,这是不可复制的经验。像受访者之一、武夷岩茶的灵魂人物陈德华老先生,就已于2020年辞世。

因为近年生活趋静,我正好处在希望了解茶的阶段,却不得其门。机缘巧合,这本书成了我的启蒙读物。茶的世界有很多乱象,这本书让我对茶的世界有了结构性的认知,起到了祛魅的作用,让我有了日常喝茶的信心。更重要的,是让我看到了现实生活中存续着的文化精神。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对生活的悲观态度。

“庖丁解牛”式的自然观

这样的文化精神,是由农人和文人共同建立的。

一是有农人仍在秉持着“庖丁解牛”式的自然观,以茶树的自然特性为重。

在庄子《养生主》一篇中,庖丁的见解是:“批大郤导大髋因其固然,枝经肯綮之未尝微碍,而况大軱乎!”(“顺着牛身上自然的纹理,劈开筋肉的间隙,导向骨节的空隙,顺着牛的自然结构去用刀,何况那大骨头呢?”陈鼓应译)

书中关于武夷岩茶的章节,能明显看到这样的自然观。

比如生产者潘勤对武夷岩茶的认知,“他去得多,不同坑涧都在走,三十六峰都爬遍了,慢慢就发现不同的山场确实风味很不一样。涧的味道,坑的味道,包括沟的味道,小环境的不同带来了成品茶风味的不同。”“这时候的名枞,很多就只有一两棵。这些茶树基本都在岩石下,岩石上面有植被,下雨的时候保留了大量水分,天晴了水则缓缓流下,这样矿物质和营养成分都灌入岩茶生长的位置。这种早期的名枞,自然和后面批量生长在泥地里的茶不可同日而语。”

选择小批量精心手作的生产者,在种植过程中保护茶树的多样性,在制作过程中重视这种多样性,成果就是成品茶风味的多样性。

以武夷岩茶为代表的乌龙茶,制作工艺最复杂,对成品茶质量的影响也最大。武夷岩茶的品种很多,同一品种在不同山场也会呈现不同风味。小批量精心手作,是精品岩茶生产的不二原则。岩茶从采摘到焙火,每个环节都需要如履薄冰。制作者刘安兴的体会是,“采摘的时候要保持鲜度;萎凋的时候要注意轻重;做青的时候不仅仅要注意摇青力度、静置时间,还要对环境有判断力,湿热冷暖都关系到茶青发酵;杀青也不能过,也不能不够;揉捻则不能让茶叶断裂,但也不能松散;焙火也要走中庸之道,因为焙得不好,前功尽弃。”

很多看起来小的因素都对品质影响明显。各种因素还会相互干扰。加上每年不同的气候条件和茶树生命周期对茶质的影响,岩茶的制作是一个不断应对变化的过程。这正应和了《易经》中“变是唯一的不变”这一思想。

小批量精心手作让人充分感受到自然香味的多样性。大规模机器化的生产方式则放弃了这种多样性。书中写道,“大批量的茶统一采摘,达标不达标都采摘,那种茶采摘回来基本是放进滚筒,特别的粗暴,所以生成的是‘商品’,而这种小批量精心手作的茶,更像是‘奢侈品’。”

如果没有多样性,就不存在品茶一说。就像可乐不会有如何品鉴的专著。虽然大规模机器化生产的茶叶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但正是小批量精心手作的精品茶,给审美留下了空间。

骨是支撑,是立身之本

二是有文人仍在秉持着老子“不争”的思想。

书中记录的台北“冶堂”主理人何健在紫砂壶、普洱茶等炒作潮中占据有利位势,却选择了“一概不卷入”。何健经手过不少紫砂名壶,有的壶几经转让曾被拍卖到千万元,却一把未留,宁愿成为研究者。何健认为一个真正的茶人不会参与炒茶,“守不住,你稍微动贪念,可能你自己的茶生活就会粉碎了,人被消费完了。我其实有点有意识地压抑自己,还是守住要紧。”

守的是什么?对茶叶质地的了解,也许能有所启示。“真正古老的树,尤其是茶籽长大的有性繁殖的树,根系更深,韵味更足,也更耐泡,有明显的山野之气。喝着这种茶,附近的植被信息你就能捕捉到,也能感觉到周围的山林、草丛、阳光的种种情况,岩韵大概指的就是这种东西。”岩茶名枞也好,普洱古树也好,这些依靠自然风土、按自然周期长大的茶树,叶片质地都明显更厚、更韧,也更耐泡,更有鲜明的风味。

一款茶内蕴丰富、形象清晰、耐泡,用王恺的话说就是有骨架。《道德经》里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自然的规律,是不争攘而善于得胜。“陈鼓应译。)文人的不争,骨是支撑,是立身之本。而对武夷岩茶来说,既要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天赋,还要经得起做青、杀青、揉捻、焙火这一层层的锤炼、淘汰,到最后才能炼得一身好骨。

涩是来自茶心尖的味道

骨成了,香才能成。

香,也有具体的形象。在书中“岩茶的品饮之道”一节,曾做出名茶“空谷幽兰”的生产者刘国英以水仙为例说岩茶“有一块精神属性……除了表面的香味,还有大量老枞的味道、木质香、苔藓香,有的还有竹子的香味、粽叶的香味。这些细腻优美的香味都带有强烈的文人感,属于山林草木之香,比起一般的花果香更需要一些带有文人色彩的品鉴方式”。

而中国文人色彩的品鉴方式具体为何,目前并无类似日本茶道“和、敬、清、寂”的标准。但具体到当下主流的茶事活动,还是能探得一二,比如对茶要有了解,有敬意;环境和用具要整洁雅致;冲泡要专注、细致、有序;人的身体要清爽,感官要敏感,内心要安静……

对比之下,《欲望都市》里纽约客式的“多欲”正是这种生活方式的反面。我一直记得2013年初春去苏州参加一个威士忌品牌午宴的情形,有一道菜是长江刀鱼。邻座很多人赞不绝口,而当时还在时尚杂志的我,疲惫、紧张,味觉迟钝,吃完整条鱼也没尝到任何滋味。

虽然茶也是物欲的对象,但相对于酒的纵欲特质,仍被看作清静之物。在好酒的人群里,好茶的人会格格不入,显得生涩。但涩也正是茶的本味。

王恺笔下的何健最看重茶的那点涩,他说,“茶的种类繁多……都脱离不掉来自真味的那点涩,那是来自茶心尖的味道,也是茶最重要的味道之一。”所以茶性收敛,感官上的涩等于精神层面的含蓄。做个茶人,先收,能对社会保持清醒的认识。”

我想起社会学家赵鼎新的观点,“在给定时空中的某些社会行动者的权力越大,他们的自我认证能力越强和追随者越多,这一社会现实所带来的反作用就越大。”茶与酒之间,是物的对峙,也是审美系统的对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