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运城!感受不一样的红色之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山西运城的介绍 来运城!感受不一样的红色之旅!

来运城!感受不一样的红色之旅!

#来运城!感受不一样的红色之旅!|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近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一批省级红色文化遗址名录,运城市8处入选。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核定公布第一批省级红色文化遗址名录的通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

  根据《山西省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利用条例》有关规定,省人民政府核定中共太原支部旧址(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等191处山西省第一批省级红色文化遗址名录,现予以公布。

  各市、县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切实落细落实保护管理责任,按期设置保护标志,科学划定公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珍贵的红色资源,在确保红色文化遗址安全的前提下,加强价值挖掘和传承利用,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在传承红色基因,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山西省人民政府

  2021年11月2日

 

 

  关于第一批省级红色文化遗址名录的通知

  运城市红色文化遗址入选名单

 

  通过见证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红色革命根据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今天,让我们走进运城的这些红色文化遗址,寻根溯源,致敬红色经典!

 

  01 运城市烈士陵园

 

  

  运城烈士陵园位于运城市区红旗西街。1957年由原安邑县杨包滩烈士陵园迁建于此,是全省八大烈士陵园之一,总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 。

  园内主要烈士纪念建筑物有:运城解放纪念碑、英灵堂和运城攻坚战群雕。1987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定为“山西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现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02 河东特委革命活动旧址

 

  

  堆云洞(河东特委革命旧址)位于夏县县城西二十五公里的水头镇上牛村洞沟,始建于元代初年,因建筑群远观如云朵叠加,进穴崖而入,洞阶相连,故名“堆云洞”。

  1922年,革命先烈嘉康杰在此创办了“平民中学”,把这里做为传布新思想新文化的讲坛,先后招收北方九省学生达1200余人,其中大部分成为革命活动的中坚力量。1928年6月山西省委书记汪铭在堆云洞主持召开了河东地区党组织会议,正式成立了河东特委。1929年4月,省委书记汪铭再次在堆云洞召开了河东特委会议,根据斗争形势的需要,改特委为特支。

 

 

  堆云洞做为河东特委的秘密活动中心,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领导晋南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至今遗留有“秘密印刷厂、地道、井中通道和藏身暗洞”等革命遗迹,嘉康杰、柴泽民、孙雨亭、贾蒿、金长庚、赵廷臣等革命前辈都曾在此生活战斗过,为晋南乃至全国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后人誉为晋南革命的摇篮。

  1985年,山西省政府将这里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确定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8年10月,又被确定为首批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

 

 

  03 中共太岳三地委陈家庄旧址

 

  

  闻喜县陈家庄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民风淳朴,人杰地灵,是晋南“三臣”之一崔斗臣的故乡。在新中国成立前,是稷王山革命根据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1943年7月至1948年1月,这里曾是中共稷麓三区区委会、区政府,中共稷麓县委、县政府,太岳三地委、三专署、太岳军区三分区司令部常驻地。

 

 

  期间,这里聚集了一大批中华民族的精英,如嘉康杰、金长庚、柴泽民、王墉、岳维藩、王立中、赵宜轩、张希文、闫家德、杨作杰、樊马义、王建吾等一大批党政军领导干部都曾在这里居住,他们为开辟稷王山革命根据地,组织群众对敌斗争,运筹帷幄,殚精竭虑,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

  政治部、宣传队、教导队、卫生队、司法科、邮政局、电台、冀南银行办事处、印刷厂、贸易公司、晋南报社、兵站、武委会、军需部、供给部、粮站、军服厂、无线电报局、修械所、公安局、监狱等30余家机关单位遍布全村,为晋南地区的解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04 芮城县烈士陵园

 

  

  芮城县烈士陵园位于县城正北10公里的古魏镇王夭村,坐落于条山南麓,筹建于2009年,始建于2012年,占地面积105亩。陵园北高南低,由南向北依次为纪念林纪念广场、纪念碑、烈士墓区,整个陵园安躺在翠绿的松柏之中,庄严肃穆。

 

             

 

  广场的西侧为430平米芮城县烈士纪念馆,陈列展示着烈士图片、遗物和烈士事迹简介;东侧为260平米的教育讲堂,让前来缅怀先烈的各界人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改革创新、继续前行。北面以纪念碑为轴分东西两块竖起高4.9米、长100米的英名墙,上面镌刻着芮城县489位英烈的名字及简介。

  2017年分别获得运城市委宣传部授予的“运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芮城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和芮城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的“芮城县青少年教育基地”。2018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烈士纪念设施。

 

 

  05 平陆朱总司令路居

 

  

  朱德总司令路居位于平陆县曹川镇太寨村蒋林玉院内。该房院坐北向南,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为了缅怀朱德总司令的丰功伟绩,太寨村的干部群众将朱德同志当年住的房子,办公用过的一张八仙桌、两把椅子一直保存至今。

 

 

  06 平陆西牛烈士陵园

 

  

  杜马战役,又名杜马阻击战,是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山西省平陆县境内的一场著名战役,因此战役主要发生在平陆县的杜马乡境内,史称杜马战役,战争持续了近一个月,我胜敌败的结果给运城解放打下了基础。

  为纪念杜马战役中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当地政府在杜马乡柳沟村、张店镇西牛村分别为28名和195名烈士建立陵园,两处烈士陵园也是当地主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平陆县党政机关,社会各界人士,当地中小学生每年都来这里祭扫英灵。 

 

 

  07 八路军总部北阳城旧址

 

  

  北阳城是稷山县八路军总部驻地旧址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37年9月6日,朱德总司令率领八路军总部从陕西云阳镇出发,东渡黄河开赴华北前线北上抗日。9月18日抵达稷山县北阳城村后,八路军总部驻扎在村里一座清代四合院内。

  该院落坐北向南,南北长18.4米,东西宽17.3米,占地面积318.3平方米。正房三间设为指挥部,正房两侧耳房为通讯部,左权同志在东厢房办公。

 

 

  08 十八集团军兵站北垛旧址

 

  

  北垛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兵站旧址位于垣曲县历山镇北垛村北垛自然村东南。坐北朝南,南北长29.3米,东西宽50.4米,面积约1475.5平方米,是一座清代末期建筑群。

  此建筑群为原北垛村开明绅士王玉书所建。1939年,中国共产党部队被改编为“八路军”,后整编为国民第十八军。“十八兵站”是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设立在垣曲县北垛村的“第十八集团军第二办事处”的简称,其主要任务是组织和雇用民工,及时转运由大后方供应我军前方作战的军用物资以及护送我党高级领导干部和一般工作人员由延安到晋东南根据地,或由根据地到延安的来往人员。

  至1940年7月撤消,为时两年,护送过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彭德怀、杨尚昆和大批地下工作者,有力的支援了前方抗日战争。1995年公布为第一批县保单位,2017年被运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