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塌方式腐败内情曝光 有官员被“双规”后仍不收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山西37名官员被处分名单 山西塌方式腐败内情曝光 有官员被“双规”后仍不收手

山西塌方式腐败内情曝光 有官员被“双规”后仍不收手

#山西塌方式腐败内情曝光 有官员被“双规”后仍不收手|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山西系统性、塌方式腐败案中,腐败分子大肆敛财的手段五花八门,表现出极大的贪婪性,有的官员甚至被‘双规’后仍然不收手、不放手,追求权力不顾廉耻,追求金钱到丧心病狂的地步。”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廉政中心课题组称。

山西的腐败问题震惊全国,被定性为“系统性、塌方式腐败”。1月4日,在第六部《反腐倡廉蓝皮书》新闻发布会上,该课题组首度介绍了相关内情以及治理实践经验。

课题组组长马志超介绍,2014年9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出席山西省领导干部大会并做重要讲话时指出:“山西省的政治生态存在不少问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

2014年2月,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金道铭落马,山西官场发酵就此开始。当年6~8月,山西先后又有6名省部级官员被查。之后,多名非省部级官员落马,多名富商巨贾牵扯其中,省交通厅、吕梁市、高平市成为腐败重灾区。

2014年,山西省共处分违纪党员干部15450人,同比增长30.1%,处分市厅级干部45人,同比增长73.1%,处分县处级干部545人,同比增长62.2%。

“系统性、塌方式腐败”严重破坏了山西的政治生态,高压反腐揭开了不良政治生态的“盖头”。

马志超分析,山西腐败问题之所以震惊全国,原因是多方面的。“多数人认为,山西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是滋生腐败的土壤,为一些腐败官员提供了各种各样权力寻租的机会。”政商之间以资源为媒介相互勾结、利益输送,畸形的官商同盟圈、官场利益圈严重侵害了健康的市场经济环境。

马志超表示,“还有人认为,选人用人的制度漏洞也是破坏政治生态‘大气候’的重要原因。官场潜规则盛行,跑官要官、卖官鬻爵问题突出,官员之间拉帮结派,搞团团伙伙、权权交易,基层干部吃拿卡要、为官不为等违规违纪行为频发。”

不良的政治生态,使一些能干事、想干事的干部屡屡碰壁,工作积极性严重受挫,极大地损害了党的形象、山西的形象和群众的切身利益,腐败的阴影笼罩在每个干部群众的心头。

马志超介绍,山西的腐败有三个方面的突出特征:涉及面广、窝案串案多发、贪腐数额巨大。

从落马官员的数量和涉及领域看,从省级到乡镇一级,几乎每个层级都涉及腐败问题,从权力集中的交通、国土等部门到权力边缘的“清水衙门”,甚至纪检监察系统也出现“灯下黑”;从原省纪委书记、市纪委书记到县纪委书记,就连执纪办案的普通纪检干部也出了问题。

从落马官员的涉案金额看,动辄上千万元,过亿元者也不在少数。腐败分子大肆敛财的手段更是五花八门,表现出极大的贪婪性,有的官员甚至被“双规”后仍然不收手、不放手,追求权力不顾廉耻,追求金钱到丧心病狂的地步。

课题组称,山西省之所以呈现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的态势,归根结底是山西的政治生态出了问题。

有统计数据显示,到2015年初,山西省管干部空缺近300名,包括3位市委书记、16位县委书记、13位县长。

课题组介绍,一年多来,山西反腐败持续加力。截至2015年前9个月,山西省立案数、结案数、处分人数均排全国第一位,已经扭转了长期以来没有形成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的被动局面。

马志超介绍,山西在治理腐败过程中,既重视“打和堵”,又注重“疏与防”,从根子上解决问题,这是一条重要经验。他介绍,山西以“治病树、拔烂树、护森林”的方法,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以零容忍的态度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一旦发现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领导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以提醒、诫勉、函询、教育的方式极力挽回,避免酿成大错悔之不及。

截至2015年10月底,吕梁市共有341名干部主动向组织交代问题。其中,厅级干部14人、县处级干部85人、科级及以下干部242人。高平市也有108名干部主动找组织交代问题、上交违纪所得。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